刑从连有些不忍,他稳了稳气息,继续问下去:“一粒沙、微小、宏大,分别指示的是什么,而所谓的‘选择’,又是什么?”
“我也很难猜清楚。‘一粒沙’是个人意识,‘微小’是指他们的,‘宏大’可能是整个社会道德法制。冯沛林整句话翻译过来就是问我,他们要反社会,问我帮不帮他们,但你不要把这句话理解为请求,这是炫耀。”林辰有些烦躁地用手指下意识蹭着台面,“真的很烦。”他强调道。
此刻的林辰终于有了活人的气息,并不悲伤,他只是单纯厌恶这些玩意。
“既然谈到这件事,那么有个问题我必须要问,当时你为什么要离开?”
“因为冯沛林死了。”林辰回答,“事实上我很清楚,他最后一步是杀人然后自杀,这说明他根本不会水,他掉进江里没道理活下来。我设计这个局面,用我自己引诱他自杀,却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你,既不符合法律程序,在道德层面上又有瑕疵,老实讲我于心有愧,所以选择离开。”
“这么说,你那时候不喜欢我?”刑从连忽然问道,“不是一见钟情?”
“你怎么说话比王朝还会跑题?”
“很重要的问题,比那些破事重要。”
“那时候只是觉得你很英俊,是我喜欢的类型,没有看到你的内在美。”
林辰很诚恳的回答,刑从连一时间不知该哭该笑。
“你呢?”林辰也顿了顿,问他。
“我那时候觉得你内在很美,有种吸引我的神秘气质,但现在……”刑从连朝林辰勾了勾手指,林辰下意识冲他靠了过来,他在阳光下亲了亲林辰的耳廓,说,“我现在觉得你长得好看。”
林辰的脸很明显唰地红了,明明他们什么都做过了,可林辰在不经意瞬间竟然还会害羞,刑从连很享受这一时刻。
大概是他调戏完林辰,气氛就不那么沉重,暖和的阳光下竟有些令人昏昏欲睡。
他合上书,问答也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他郑重开口:“既然冯沛林已经死了,那么究竟是谁在这里留下这段话,是谁给你发短信,引你来看它。”
“刑从连……”林辰拖长调子,悠悠望着他。
“到。”
“你果然没有看过当年的卷宗啊。”林辰说,“我是说,黄泽耿耿于怀的,关于我杀了她妹妹那件事。”
“虽然我没看过卷宗,但大致知道是什么样的事情,在黄泽第一次到宏景找你麻烦的时候。”刑从连诚实地甩锅,“是付郝非要告诉我。”
林辰愣了愣,这点显然在他意料之外:“你早就知道全部经过?”
“没有,付郝只说,那是个铁轨难题,你被迫在四人和十六人中做出选择,但没有告诉我,你究竟做了什么样的选择。”
“他还真是多事。”林辰低着头,神色晦暗,再看不出有任何打趣的精力。但那是林辰,过了一会儿,他像终于做好准备,仰起头,直视他的双眼,坚毅地问道:“那么,你想听听,我这里的版本吗?”
……
听故事要买酒,这是林辰当初和他的约定。
刑从连跑下楼,在便利店买了两罐永川纯生,再折回时,林辰倒没有再逃走,他反而很悠闲把两张椅子朝窗摆好,脚翘在窗台上,膝盖上摆着那本他们刚才找到的1975年《American Psychologist》。
林辰低头翻看论文集,穿白衬衣的背影很像校园里那种最受女生欢迎的学长。
刑从连内心平和,觉得无论听到怎样的故事都无所谓了。
他走过去,用啤酒罐贴了贴林辰的脸,林辰亲了亲他的手背,伸手接过啤酒,刺啦一声,自行打开易拉罐,灌了一大口。
刑从连也没管他,而是在一旁的凳子上坐下,并把手勾上林辰的靠背,并同林辰一样,把脚翘上窗台。
林辰喝了酒,脸颊微红,却并没有醉。
“付郝和你讲了铁轨难题。”林辰问,“他具体是怎么说的?”
“他说有20个孩子因为某些原因,被扔到铁轨上玩耍,其中4人劝说另外16人,我们走的这条铁轨上会有列车通过,所以我们去另外一边吧,但剩下的16个孩子并没有听从,选择呆在原地。这时,一辆列车经过,径直冲向那16人,而你是那个可以拉动操纵杆,有机会为了救多数人而牺牲少数。”刑从连言简意赅地总结,“付郝大概是这么说这个问题的,但他没有说结果。”
“你想知道结果吗?”林辰问。
“我认为,结果不重要。”刑从连答。
林辰到没想到过他会这么说,看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却近乎自言自语道:“怎么会不重要?”
“因为这是一个几乎不存在正确答案的难题。”刑从连喝了口啤酒,“我记得这应该是个伦理学问题?”
“事实上,它是道德哲学领域最著名的思想实验,最早由菲利帕.福特于1967发表,为的是批判功利主义和攻击康德的道德义务论。原始的版本也不是这样,而且这个实验现在已经被人改成千奇百怪的模样,但它仍旧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哲学家总是在玩火,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问题。”刑从连说,“在这个问题中,探讨了轨道监控员的义务和责任、探讨了多数和少数人的生命价值,可一旦辩论进行到最后,很容易会陷入道德虚无主义。认为应该或者不应该扳动操纵杆的正反双方,都会固执己见,他们坚持认为自己的观点必然正确,交锋下必然有某一瞬间,所有人突然意识到,原来并没有所谓的道德和不道德、正确或者不正确。”
“你的观点总是这么特别。”林辰举起啤酒罐,和他轻轻碰了碰,“想听你详细说说。”
“选择代表不同的价值观念。拿操纵杆来举例,如果轨道员扳动操纵杆,让火车改变方向,撞向少救多,那么他等同于间接承认多数人生命比少数人重要这一价值观。而且很显然,在现代社会,这一举动等于违法社会规则,剥夺他人生命权利,即杀人。”
“如果他什么也不做选择呢?”林辰问。
“不做选择也同样是选择。”刑从连答,“他认为自己必须遵守社会规则,不能通过剥夺某些人生命来拯救另外一些人。在这一选择背后,实际上也同样是陷阱。他等同于承认,遵守社会规则后,少数的生命比多数人的生命更值得维护。既每个人生命价值无限大,无法用叠加数量来衡量孰轻孰重,为什么加上社会规则后,这点却变得可以衡量了?”
“但听上去,好像后者选择更好一点?”林辰笑了笑,面容静谧,“毕竟如果推广开来说,规则正义至上,规则维护人类文明的正常运行。”
刑从连顿了顿,没想到林辰会这么问:“如果真要这么推论,那么前者选择中维护人类中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保证人类存续,恰好是后一选择中我们要建立社会规则、维护社会正常运行的原因。”他说到这里,自己也觉得提问者很无理取闹,“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这两个选择都同样是道德功利主义观点,前者情境功利后者规则功利,它们殊途同归,这么问问题没有意义。”
“不,我认为它仍旧充满意义。”林辰破天荒地反对他的观点,他喝了口酒,有些醉醺醺地说,“哲学家们设计类似问题进行对人类过去经历和未来命运的思考,通过思辨探索人类内在道德思维和外在社会制度,这本身是无比优美的事情。”他语气坚定,并举起那罐普通至极的绿色酒罐朝向太阳,像在遥遥致敬什么人。
此时,太阳的温度已不如正午时分那样骇人,显得温柔缱绻。
窗外树木苍翠,满目皆绿,景色很是怡人。
刑从连举起啤酒罐,大大咧咧喝了一大口。
在一问一答间,他被林辰引导走向问题核心,可他觉得光是思考和回答这样的虚拟问题就已经困难得令人烦躁。
但林辰却切实经历过这样的道德困境,而这样的经历却没有从根本上摧毁他。他仍旧信念坚定,对世界充满敬意。
刑从连看着林辰举杯致意的侧脸,不由得伸手抚摸住他的脸庞。
林辰转过头,神色中闪过一丝惊愕。
“我也很难猜清楚。‘一粒沙’是个人意识,‘微小’是指他们的,‘宏大’可能是整个社会道德法制。冯沛林整句话翻译过来就是问我,他们要反社会,问我帮不帮他们,但你不要把这句话理解为请求,这是炫耀。”林辰有些烦躁地用手指下意识蹭着台面,“真的很烦。”他强调道。
此刻的林辰终于有了活人的气息,并不悲伤,他只是单纯厌恶这些玩意。
“既然谈到这件事,那么有个问题我必须要问,当时你为什么要离开?”
“因为冯沛林死了。”林辰回答,“事实上我很清楚,他最后一步是杀人然后自杀,这说明他根本不会水,他掉进江里没道理活下来。我设计这个局面,用我自己引诱他自杀,却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你,既不符合法律程序,在道德层面上又有瑕疵,老实讲我于心有愧,所以选择离开。”
“这么说,你那时候不喜欢我?”刑从连忽然问道,“不是一见钟情?”
“你怎么说话比王朝还会跑题?”
“很重要的问题,比那些破事重要。”
“那时候只是觉得你很英俊,是我喜欢的类型,没有看到你的内在美。”
林辰很诚恳的回答,刑从连一时间不知该哭该笑。
“你呢?”林辰也顿了顿,问他。
“我那时候觉得你内在很美,有种吸引我的神秘气质,但现在……”刑从连朝林辰勾了勾手指,林辰下意识冲他靠了过来,他在阳光下亲了亲林辰的耳廓,说,“我现在觉得你长得好看。”
林辰的脸很明显唰地红了,明明他们什么都做过了,可林辰在不经意瞬间竟然还会害羞,刑从连很享受这一时刻。
大概是他调戏完林辰,气氛就不那么沉重,暖和的阳光下竟有些令人昏昏欲睡。
他合上书,问答也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他郑重开口:“既然冯沛林已经死了,那么究竟是谁在这里留下这段话,是谁给你发短信,引你来看它。”
“刑从连……”林辰拖长调子,悠悠望着他。
“到。”
“你果然没有看过当年的卷宗啊。”林辰说,“我是说,黄泽耿耿于怀的,关于我杀了她妹妹那件事。”
“虽然我没看过卷宗,但大致知道是什么样的事情,在黄泽第一次到宏景找你麻烦的时候。”刑从连诚实地甩锅,“是付郝非要告诉我。”
林辰愣了愣,这点显然在他意料之外:“你早就知道全部经过?”
“没有,付郝只说,那是个铁轨难题,你被迫在四人和十六人中做出选择,但没有告诉我,你究竟做了什么样的选择。”
“他还真是多事。”林辰低着头,神色晦暗,再看不出有任何打趣的精力。但那是林辰,过了一会儿,他像终于做好准备,仰起头,直视他的双眼,坚毅地问道:“那么,你想听听,我这里的版本吗?”
……
听故事要买酒,这是林辰当初和他的约定。
刑从连跑下楼,在便利店买了两罐永川纯生,再折回时,林辰倒没有再逃走,他反而很悠闲把两张椅子朝窗摆好,脚翘在窗台上,膝盖上摆着那本他们刚才找到的1975年《American Psychologist》。
林辰低头翻看论文集,穿白衬衣的背影很像校园里那种最受女生欢迎的学长。
刑从连内心平和,觉得无论听到怎样的故事都无所谓了。
他走过去,用啤酒罐贴了贴林辰的脸,林辰亲了亲他的手背,伸手接过啤酒,刺啦一声,自行打开易拉罐,灌了一大口。
刑从连也没管他,而是在一旁的凳子上坐下,并把手勾上林辰的靠背,并同林辰一样,把脚翘上窗台。
林辰喝了酒,脸颊微红,却并没有醉。
“付郝和你讲了铁轨难题。”林辰问,“他具体是怎么说的?”
“他说有20个孩子因为某些原因,被扔到铁轨上玩耍,其中4人劝说另外16人,我们走的这条铁轨上会有列车通过,所以我们去另外一边吧,但剩下的16个孩子并没有听从,选择呆在原地。这时,一辆列车经过,径直冲向那16人,而你是那个可以拉动操纵杆,有机会为了救多数人而牺牲少数。”刑从连言简意赅地总结,“付郝大概是这么说这个问题的,但他没有说结果。”
“你想知道结果吗?”林辰问。
“我认为,结果不重要。”刑从连答。
林辰到没想到过他会这么说,看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却近乎自言自语道:“怎么会不重要?”
“因为这是一个几乎不存在正确答案的难题。”刑从连喝了口啤酒,“我记得这应该是个伦理学问题?”
“事实上,它是道德哲学领域最著名的思想实验,最早由菲利帕.福特于1967发表,为的是批判功利主义和攻击康德的道德义务论。原始的版本也不是这样,而且这个实验现在已经被人改成千奇百怪的模样,但它仍旧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哲学家总是在玩火,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问题。”刑从连说,“在这个问题中,探讨了轨道监控员的义务和责任、探讨了多数和少数人的生命价值,可一旦辩论进行到最后,很容易会陷入道德虚无主义。认为应该或者不应该扳动操纵杆的正反双方,都会固执己见,他们坚持认为自己的观点必然正确,交锋下必然有某一瞬间,所有人突然意识到,原来并没有所谓的道德和不道德、正确或者不正确。”
“你的观点总是这么特别。”林辰举起啤酒罐,和他轻轻碰了碰,“想听你详细说说。”
“选择代表不同的价值观念。拿操纵杆来举例,如果轨道员扳动操纵杆,让火车改变方向,撞向少救多,那么他等同于间接承认多数人生命比少数人重要这一价值观。而且很显然,在现代社会,这一举动等于违法社会规则,剥夺他人生命权利,即杀人。”
“如果他什么也不做选择呢?”林辰问。
“不做选择也同样是选择。”刑从连答,“他认为自己必须遵守社会规则,不能通过剥夺某些人生命来拯救另外一些人。在这一选择背后,实际上也同样是陷阱。他等同于承认,遵守社会规则后,少数的生命比多数人的生命更值得维护。既每个人生命价值无限大,无法用叠加数量来衡量孰轻孰重,为什么加上社会规则后,这点却变得可以衡量了?”
“但听上去,好像后者选择更好一点?”林辰笑了笑,面容静谧,“毕竟如果推广开来说,规则正义至上,规则维护人类文明的正常运行。”
刑从连顿了顿,没想到林辰会这么问:“如果真要这么推论,那么前者选择中维护人类中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保证人类存续,恰好是后一选择中我们要建立社会规则、维护社会正常运行的原因。”他说到这里,自己也觉得提问者很无理取闹,“所以从本质上来说,这两个选择都同样是道德功利主义观点,前者情境功利后者规则功利,它们殊途同归,这么问问题没有意义。”
“不,我认为它仍旧充满意义。”林辰破天荒地反对他的观点,他喝了口酒,有些醉醺醺地说,“哲学家们设计类似问题进行对人类过去经历和未来命运的思考,通过思辨探索人类内在道德思维和外在社会制度,这本身是无比优美的事情。”他语气坚定,并举起那罐普通至极的绿色酒罐朝向太阳,像在遥遥致敬什么人。
此时,太阳的温度已不如正午时分那样骇人,显得温柔缱绻。
窗外树木苍翠,满目皆绿,景色很是怡人。
刑从连举起啤酒罐,大大咧咧喝了一大口。
在一问一答间,他被林辰引导走向问题核心,可他觉得光是思考和回答这样的虚拟问题就已经困难得令人烦躁。
但林辰却切实经历过这样的道德困境,而这样的经历却没有从根本上摧毁他。他仍旧信念坚定,对世界充满敬意。
刑从连看着林辰举杯致意的侧脸,不由得伸手抚摸住他的脸庞。
林辰转过头,神色中闪过一丝惊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