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宫门不久之后,赵武驾车缓缓地停在了中轴线附近的甬路边上,边子白在车内整理了一下衣冠之后,撩起车帘起身下车。不同于西方马车的样式,东方马车的车门一直留在车厢的正前方,而不像是西方马车,将车门放在车厢边上来得方便。尤其是因为前面还有驭手,车门大部分都只能简化成为车帘,有种宝马车配上了永固牌铁将军,逼格降低了不知道多少倍。
边子白扶着车辕下车之后,公子梁的脑袋才出现在了车辕边上,发现周围的景色并不是卫公的寝宫,显然在半路上边子白就要离开。这让他大为惊慌,还以为出了什么变故,伸出手想要拦住边子白,却力有所不逮,只能扯开嗓子喊了一句——
“先生为何弃梁而去?”
边子白原本在前面走的好好的,乍然听到背后公子梁说了一句让他脑袋中信息爆炸地话,吓得一个趔趄,这话很容易造成误会,尤其是对边子白来说,听着总感觉后背有点发紧,有种菊花不保的惊悚。
“公子,此话容易造成误会,还请慎言!”
公子梁这才感觉到不妥之处,他和边子白非亲非故,只不过因为一次宴会的接待,身为秦国公子的嬴渠梁想要拉拢边子白这个人才。
这种心思要是放在肚子里,没有什么,但是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这是明着以一个诸侯国公子的身份招揽其他诸侯的士大夫官吏,就犯了官场大忌。
不择手段的痕迹太明显,让人闻之见恶。毕竟边子白还是卫国官场的中级官僚,公子梁此举会给边子白的仕途带来很大的坏处。至少卫公要是个小肚鸡肠的人,就会琢磨,自己手下的官僚都被别国拉拢了,还能相信吗?
说轻一点,他这么做等于是给边子白上眼药,说严重点,甚至有离间卫国君臣的意思在里面,尤其在卫秦双方关系还算很融洽的时候,甚至有可能结盟的大环境下,更是显得人心险恶。
公子梁赫然以对,带着愧疚道:“先生见谅,梁孟浪了,惶恐不已,还请回去之后听梁解释。”公子梁也知道让三个国君等着他,而自己却和卫国的臣子拉家常,确实有点过分,要是遇到了脾气暴躁一点的国君,他甚至连国回不去都有可能。
而国君,那个脾气好过?
边子白笑了笑摆手道:“不必在意,子白也知公子是过失之言,非心之过,就此别过。”
实际上,公子梁刚才说话的口吻并没有什么不对劲。这个时代的人都会习惯用这种句式来形容小伙伴们离开的场面,比如:
“爱卿为何弃寡人而去!”
“主公为何弃小人而去?”
“夫君为何弃小妇人而去?”
“兄长为何弃小弟而去?”
“嫂子为何弃小弟而去……”(这话信息量太大,可能承载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孽缘,恐怕说的人不多。)
但其他几种别离时候的语句,时常可以听到。
看到边子白的背影消失在甬路上,公子梁视线略微有些失神,等了一会儿,才醒悟过来。宫廷之中多的就是这种两边竖着高墙,中间一条能够通过车的道路,他还背对公子梁挥挥手,表示不用等他了的洒脱,让公子梁羡慕不已。坐在驾坐上的赵武沉声道:“主公要去官舍坐衙。”
“多谢提醒。”
公子梁这才知道边子白今天没有打算在家里办公的意思,似乎这才想起边子白虽然和他年纪相仿,但还是卫国中枢重要部门内史的主官,这才恍然。可是边子白往日里的表现,似乎看不出他是需要忙碌的官僚。
“你是赵氏,不是赵国公族,就是秦国公族,不过听你说话的口音,似乎是关中之地,为何会流落到卫国?赵武,能问你的身世吗?”
“不能!”
一句话就终结了公子梁的好奇心。赵武拉起缰绳,口中轻声吆喝了一句使唤牲口的话,却将公子梁一肚子的话都给堵住了。两人接下来都没有说话的打算。
赵武是没心思说。
公子梁是在心中猜测四国结盟的条件,真的会像是边子白说的那么优厚吗?就算是条件没有边子白说的那么优厚,他也不担忧,秦公赢师隰深感于国内的压力,而且军中朝堂都因为没有机会立功,忠于国君的士大夫官职都很低,连个提拔的由头都没有,让他气地直瞪眼。要是有出兵中原的机会,他绝对不要任何条件,只要魏国倒时候能够打开函谷关就行。可惜,自从十多年前,他在魏国的允许下出兵三万,大破韩军七万之后,魏侯这家伙竟然学坏了,就是不给机会。
要说函谷关和崤关,这两座卡住了秦国东进的关卡,易守难攻,秦人在这两座关卡面前可是吃足了苦头,最多的一次惨败在崤关附近,三万秦国精锐在谷道里遭遇伏击,全军覆没。这种战役,在春秋时期是极其罕见的情况,当年齐桓公最强盛的时候,齐国的军队也就几万人,春秋的战争,战场规模都不大。一次损失三万精锐,秦国至少需要二十年来缓解这场惨败。
可是一直被晋国把持着,三家分晋之后,两座非常重要的关隘就留给了魏国。魏击也就卡住了秦国东进的所有道路,当然还有入楚国商洛道,但是秦国还没有打算去楚国发展的念头。毕竟汉江流域,云梦泽,到处都是河汊沟道,秦军都是旱鸭子,不怕死的老秦,看到连成一片的水泽,腿肚子也要哆嗦i起来。
边子白走进了久违的内史府,属下见到他的那一刻,都是为之一愣,太意外了。想到公孙鞅终日幽怨的抱着公文下班去找边子白批示的场面,属下们也是颇为有趣。当边子白出现在官舍里的这一刻,反而有点不太习惯了。
“端木方在吗?”
“在!”
“让他来见我。”
边子白悠闲地在官舍的廊下品这茶汤,随后打发人叫来了南卓,公孙鞅等人。似乎内史府要开会的样子。可实际上,知情人都知道边子白是来交接印信等事务。
“大令!”
“气色不错。”
边子白抬眼看着端木方那张看似正气凛然的脸,随口说了一句:“相国支持你担任内史令,我以后就不是大令了。至于公文和印信,都在正堂放着,检验之后你就入主内史府了。以后我就不是你的大令了。”
端木方面无喜色,反而似乎有种被俗事给羁绊的为难,长叹道:“诸位同僚即将上沙场保家卫国,可方却要在这深宫之中虚度年华,可悲,可叹!”
南卓撇了一眼端木方,他们两个从来都不对付,这会儿功夫,都要离别了,也不打算好聚好散,反而阴险地笑着:“想要征战沙场,也不是没有机会。”
端木方愕然,他倒是想去,可是手无缚鸡之力,有没有运筹帷幄的才能,去了战场,他还能活着回来吗?
怒目看向南卓,心说:“这家伙太小气了,这会儿功夫还给自己上眼药。”
“你们几个也消停一点,端木方在办学上做的不错。帝丘的学馆都上了正规,学生数量激增,这都是端木方教化的功劳。积以时日,卫国必然成为中原文教兴盛之地。他本来就是一个儒生,上了战场也发挥不了才能。留着有用之身,为百姓祈福岂不是更好?”
边子白和稀泥般说道,他还等着将官事交接之后,出城去军营看一看苟变训练的成效。别到时候上了战场,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到时候边子白恐怕就算是拥有一肚子的阴谋诡计,也无计可施啊!
这时候潘毅从门外走过,被边子白叫住:“潘毅。”
“是大人。”
潘毅欣喜地进入官舍,对诸位上官行礼之后,边子白指着他笑道;“你都从门口走了十多个来回,是话要说?”
“小人,想追随大人。”潘毅突然拜倒在地,语气斩钉截铁道,似乎能下这个决定,对他来说颇为不易。要知道,大夫在战场存活的纪律很大。因为就算是下大夫,只要够品级,俘虏要比首级更加值钱,只要没有顽固反抗的打算,基本投降就能活。
而潘毅是上士,就差一步,他就能享受到大夫的待遇。
而且年纪也不小了,快四十岁了,从军的理由要是不足够,边子白不免会怀疑潘毅的动机:“此去生死未仆,你从军可想过家中儿女年幼,父母高堂垂暮,要是妻子失去了丈夫,儿女失去了父亲,老人失去了儿子,他们怎么办?”
“家中薄有余财,足以让儿女成人,父母安享。毅自从出仕以来,见功不获,闻怨不伸,过的如此谨慎,虽小家得保,却浑浑噩噩,碌碌无为。每当寝前,想起少年时仗剑走天涯的梦想,发现血还是温热的,不曾冷却。毅恳请大人给一个机会,让小人成就梦想的机会。”
潘毅说了很多,可能是大部分家世很一般的官吏最后的结局都会像他一样,碌碌无为地在俗事中老去。
可是上战场毕竟不是儿戏,刀剑无眼,不会因为有梦想的人,而被保存下来。战场上获得最大保护的永远是主将。潘毅肯定是属于那种随时随地可能被牺牲掉的人。
边子白问:“你可想好?一旦本官点头,你就入军营之中,一切皆以军规说话,到时候想要反悔就是逃兵,人有情,兵法无情,错一步,就是生死场。”
“小人早已深思熟虑,还请大人恩准。”潘毅坚持道。
边子白叹气道:“既然如此,就先去苟变哪里适应几日,出征之前,我会再问你一遍,届时是你反悔的最后机会。”
潘毅毅然决然道:“不用,小人既然已下决心,断然没有反悔的道理。”
“将军!”
站起的那一刻,潘毅的整个人都似乎不一样了,不可能变年轻,但是仿佛宝剑出鞘一般,原本被藏在深处的光芒一下子都散发了出来,精神为之一振。
南卓也挺意外,潘毅原本是南氏用利益拴住的一个人才,要是一点能力都没有,南氏也不会推举他入仕。只不过潘毅不是南氏族人,最多也是家族不重要的庶出女弟的夫婿,算是姻亲而已。偌大的南氏,像潘毅这样的姻亲上千没有,但至少百余人还是有的。不被族长重视,比宗族弟子更加容易舍出去当炮灰……反正他的地位在南氏非常尴尬。算是附庸,同时又是亲戚。
可潘毅此时的举动,连南卓都有点动容了,开口道:“往日真小瞧了你。”
让他说一句好话,比登天还难,潘毅会心一笑,不置可否。他要比其他人更了解南卓的性格,这位能这么说他,已经是认可了潘毅的为人。
交接完成了信物,边子白撑着身体伸了个懒腰,起身跨出小院,回头对一干前下属说到:“今日云楼晚宴,算我的,大家不醉无归!”
“大人,云楼就算了,云楼的厨子都在向你家家臣白圭学做菜,要是大人有诚意,还请家里摆宴即可。”潘毅笑着开口道,似乎他放弃了御史的身份之后,仿佛整个人都洒脱了起来。说话也不再深思熟虑,给人一种直爽的感觉。
“就是,就是!”
“好吧,就家里吧!不过今日不行,明日吧!”
“恭送大令,旗开得胜!”
……
边子白既无奈,又好笑,还没有出征,他就被一群前属下用道义绑上了战场,这要是他在战场上龟缩不出的话……会不会这些家伙失望?
出了官舍,边子白被句容拦住了,对方也说话,举着手中的书简递到了边子白的面前,逼着他打开书简观看,这种被人逼着的感觉很不好受,更难以拒绝,虽说他们之间有仇。并非边子白仇恨句容,他多半想着句容做梦都想弄死他。
边子白还是拿起竹简摊开之后,仅仅看了一眼就愣住了,懵逼道:“你吃错药了!”
边子白扶着车辕下车之后,公子梁的脑袋才出现在了车辕边上,发现周围的景色并不是卫公的寝宫,显然在半路上边子白就要离开。这让他大为惊慌,还以为出了什么变故,伸出手想要拦住边子白,却力有所不逮,只能扯开嗓子喊了一句——
“先生为何弃梁而去?”
边子白原本在前面走的好好的,乍然听到背后公子梁说了一句让他脑袋中信息爆炸地话,吓得一个趔趄,这话很容易造成误会,尤其是对边子白来说,听着总感觉后背有点发紧,有种菊花不保的惊悚。
“公子,此话容易造成误会,还请慎言!”
公子梁这才感觉到不妥之处,他和边子白非亲非故,只不过因为一次宴会的接待,身为秦国公子的嬴渠梁想要拉拢边子白这个人才。
这种心思要是放在肚子里,没有什么,但是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这是明着以一个诸侯国公子的身份招揽其他诸侯的士大夫官吏,就犯了官场大忌。
不择手段的痕迹太明显,让人闻之见恶。毕竟边子白还是卫国官场的中级官僚,公子梁此举会给边子白的仕途带来很大的坏处。至少卫公要是个小肚鸡肠的人,就会琢磨,自己手下的官僚都被别国拉拢了,还能相信吗?
说轻一点,他这么做等于是给边子白上眼药,说严重点,甚至有离间卫国君臣的意思在里面,尤其在卫秦双方关系还算很融洽的时候,甚至有可能结盟的大环境下,更是显得人心险恶。
公子梁赫然以对,带着愧疚道:“先生见谅,梁孟浪了,惶恐不已,还请回去之后听梁解释。”公子梁也知道让三个国君等着他,而自己却和卫国的臣子拉家常,确实有点过分,要是遇到了脾气暴躁一点的国君,他甚至连国回不去都有可能。
而国君,那个脾气好过?
边子白笑了笑摆手道:“不必在意,子白也知公子是过失之言,非心之过,就此别过。”
实际上,公子梁刚才说话的口吻并没有什么不对劲。这个时代的人都会习惯用这种句式来形容小伙伴们离开的场面,比如:
“爱卿为何弃寡人而去!”
“主公为何弃小人而去?”
“夫君为何弃小妇人而去?”
“兄长为何弃小弟而去?”
“嫂子为何弃小弟而去……”(这话信息量太大,可能承载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孽缘,恐怕说的人不多。)
但其他几种别离时候的语句,时常可以听到。
看到边子白的背影消失在甬路上,公子梁视线略微有些失神,等了一会儿,才醒悟过来。宫廷之中多的就是这种两边竖着高墙,中间一条能够通过车的道路,他还背对公子梁挥挥手,表示不用等他了的洒脱,让公子梁羡慕不已。坐在驾坐上的赵武沉声道:“主公要去官舍坐衙。”
“多谢提醒。”
公子梁这才知道边子白今天没有打算在家里办公的意思,似乎这才想起边子白虽然和他年纪相仿,但还是卫国中枢重要部门内史的主官,这才恍然。可是边子白往日里的表现,似乎看不出他是需要忙碌的官僚。
“你是赵氏,不是赵国公族,就是秦国公族,不过听你说话的口音,似乎是关中之地,为何会流落到卫国?赵武,能问你的身世吗?”
“不能!”
一句话就终结了公子梁的好奇心。赵武拉起缰绳,口中轻声吆喝了一句使唤牲口的话,却将公子梁一肚子的话都给堵住了。两人接下来都没有说话的打算。
赵武是没心思说。
公子梁是在心中猜测四国结盟的条件,真的会像是边子白说的那么优厚吗?就算是条件没有边子白说的那么优厚,他也不担忧,秦公赢师隰深感于国内的压力,而且军中朝堂都因为没有机会立功,忠于国君的士大夫官职都很低,连个提拔的由头都没有,让他气地直瞪眼。要是有出兵中原的机会,他绝对不要任何条件,只要魏国倒时候能够打开函谷关就行。可惜,自从十多年前,他在魏国的允许下出兵三万,大破韩军七万之后,魏侯这家伙竟然学坏了,就是不给机会。
要说函谷关和崤关,这两座卡住了秦国东进的关卡,易守难攻,秦人在这两座关卡面前可是吃足了苦头,最多的一次惨败在崤关附近,三万秦国精锐在谷道里遭遇伏击,全军覆没。这种战役,在春秋时期是极其罕见的情况,当年齐桓公最强盛的时候,齐国的军队也就几万人,春秋的战争,战场规模都不大。一次损失三万精锐,秦国至少需要二十年来缓解这场惨败。
可是一直被晋国把持着,三家分晋之后,两座非常重要的关隘就留给了魏国。魏击也就卡住了秦国东进的所有道路,当然还有入楚国商洛道,但是秦国还没有打算去楚国发展的念头。毕竟汉江流域,云梦泽,到处都是河汊沟道,秦军都是旱鸭子,不怕死的老秦,看到连成一片的水泽,腿肚子也要哆嗦i起来。
边子白走进了久违的内史府,属下见到他的那一刻,都是为之一愣,太意外了。想到公孙鞅终日幽怨的抱着公文下班去找边子白批示的场面,属下们也是颇为有趣。当边子白出现在官舍里的这一刻,反而有点不太习惯了。
“端木方在吗?”
“在!”
“让他来见我。”
边子白悠闲地在官舍的廊下品这茶汤,随后打发人叫来了南卓,公孙鞅等人。似乎内史府要开会的样子。可实际上,知情人都知道边子白是来交接印信等事务。
“大令!”
“气色不错。”
边子白抬眼看着端木方那张看似正气凛然的脸,随口说了一句:“相国支持你担任内史令,我以后就不是大令了。至于公文和印信,都在正堂放着,检验之后你就入主内史府了。以后我就不是你的大令了。”
端木方面无喜色,反而似乎有种被俗事给羁绊的为难,长叹道:“诸位同僚即将上沙场保家卫国,可方却要在这深宫之中虚度年华,可悲,可叹!”
南卓撇了一眼端木方,他们两个从来都不对付,这会儿功夫,都要离别了,也不打算好聚好散,反而阴险地笑着:“想要征战沙场,也不是没有机会。”
端木方愕然,他倒是想去,可是手无缚鸡之力,有没有运筹帷幄的才能,去了战场,他还能活着回来吗?
怒目看向南卓,心说:“这家伙太小气了,这会儿功夫还给自己上眼药。”
“你们几个也消停一点,端木方在办学上做的不错。帝丘的学馆都上了正规,学生数量激增,这都是端木方教化的功劳。积以时日,卫国必然成为中原文教兴盛之地。他本来就是一个儒生,上了战场也发挥不了才能。留着有用之身,为百姓祈福岂不是更好?”
边子白和稀泥般说道,他还等着将官事交接之后,出城去军营看一看苟变训练的成效。别到时候上了战场,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到时候边子白恐怕就算是拥有一肚子的阴谋诡计,也无计可施啊!
这时候潘毅从门外走过,被边子白叫住:“潘毅。”
“是大人。”
潘毅欣喜地进入官舍,对诸位上官行礼之后,边子白指着他笑道;“你都从门口走了十多个来回,是话要说?”
“小人,想追随大人。”潘毅突然拜倒在地,语气斩钉截铁道,似乎能下这个决定,对他来说颇为不易。要知道,大夫在战场存活的纪律很大。因为就算是下大夫,只要够品级,俘虏要比首级更加值钱,只要没有顽固反抗的打算,基本投降就能活。
而潘毅是上士,就差一步,他就能享受到大夫的待遇。
而且年纪也不小了,快四十岁了,从军的理由要是不足够,边子白不免会怀疑潘毅的动机:“此去生死未仆,你从军可想过家中儿女年幼,父母高堂垂暮,要是妻子失去了丈夫,儿女失去了父亲,老人失去了儿子,他们怎么办?”
“家中薄有余财,足以让儿女成人,父母安享。毅自从出仕以来,见功不获,闻怨不伸,过的如此谨慎,虽小家得保,却浑浑噩噩,碌碌无为。每当寝前,想起少年时仗剑走天涯的梦想,发现血还是温热的,不曾冷却。毅恳请大人给一个机会,让小人成就梦想的机会。”
潘毅说了很多,可能是大部分家世很一般的官吏最后的结局都会像他一样,碌碌无为地在俗事中老去。
可是上战场毕竟不是儿戏,刀剑无眼,不会因为有梦想的人,而被保存下来。战场上获得最大保护的永远是主将。潘毅肯定是属于那种随时随地可能被牺牲掉的人。
边子白问:“你可想好?一旦本官点头,你就入军营之中,一切皆以军规说话,到时候想要反悔就是逃兵,人有情,兵法无情,错一步,就是生死场。”
“小人早已深思熟虑,还请大人恩准。”潘毅坚持道。
边子白叹气道:“既然如此,就先去苟变哪里适应几日,出征之前,我会再问你一遍,届时是你反悔的最后机会。”
潘毅毅然决然道:“不用,小人既然已下决心,断然没有反悔的道理。”
“将军!”
站起的那一刻,潘毅的整个人都似乎不一样了,不可能变年轻,但是仿佛宝剑出鞘一般,原本被藏在深处的光芒一下子都散发了出来,精神为之一振。
南卓也挺意外,潘毅原本是南氏用利益拴住的一个人才,要是一点能力都没有,南氏也不会推举他入仕。只不过潘毅不是南氏族人,最多也是家族不重要的庶出女弟的夫婿,算是姻亲而已。偌大的南氏,像潘毅这样的姻亲上千没有,但至少百余人还是有的。不被族长重视,比宗族弟子更加容易舍出去当炮灰……反正他的地位在南氏非常尴尬。算是附庸,同时又是亲戚。
可潘毅此时的举动,连南卓都有点动容了,开口道:“往日真小瞧了你。”
让他说一句好话,比登天还难,潘毅会心一笑,不置可否。他要比其他人更了解南卓的性格,这位能这么说他,已经是认可了潘毅的为人。
交接完成了信物,边子白撑着身体伸了个懒腰,起身跨出小院,回头对一干前下属说到:“今日云楼晚宴,算我的,大家不醉无归!”
“大人,云楼就算了,云楼的厨子都在向你家家臣白圭学做菜,要是大人有诚意,还请家里摆宴即可。”潘毅笑着开口道,似乎他放弃了御史的身份之后,仿佛整个人都洒脱了起来。说话也不再深思熟虑,给人一种直爽的感觉。
“就是,就是!”
“好吧,就家里吧!不过今日不行,明日吧!”
“恭送大令,旗开得胜!”
……
边子白既无奈,又好笑,还没有出征,他就被一群前属下用道义绑上了战场,这要是他在战场上龟缩不出的话……会不会这些家伙失望?
出了官舍,边子白被句容拦住了,对方也说话,举着手中的书简递到了边子白的面前,逼着他打开书简观看,这种被人逼着的感觉很不好受,更难以拒绝,虽说他们之间有仇。并非边子白仇恨句容,他多半想着句容做梦都想弄死他。
边子白还是拿起竹简摊开之后,仅仅看了一眼就愣住了,懵逼道:“你吃错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