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了端阳节,返回朝廷,已经是尘埃落定。别看洗牌的面比较广,但这速度可不慢。
一是趁机打到政敌,二是自己升官赴任,谁都会主动快马加鞭的。
陈初六自知升官无望,一点也不热心此事。那日太后问他,丁谓若走了,谁能继任相位,陈初六推荐了冯拯。
只因冯拯本是次相,而且他为人较为圆滑,于安定朝廷有益。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一任宰相只能过渡。太后选一任先帝留下的次辅安定朝廷之后,会逐步将先帝的人裁换掉。
这一次高升的吕夷简、鲁宗道都是先帝时期传言会高升的人,但知道本朝才得以实现。这些人,是先帝为小皇上留下的人才啊。
只是这些人,并非陈初六所能依靠的。那日下朝之后,陈初六去了王曾家里。王曾如今是副宰相,和冯拯穿一条裤子的,和陈初六也比较对味,这将是陈初六今后的靠山。
冯拯嘛,他没得罪什么人,不会罢相远贬,而是会荣休。冯拯早些年,先帝在时以乞一上州安养天年了。
来至右文殿,已是稍晚,再晚一点,就要挨板子了。走入值公堂,刚要道歉,只见右边修撰,左边编修,都是站了起来。
“陈修撰,早啊。”
陈初六环顾一周,眉毛拧起了。心说,我踩点打卡进来,你们却问早,这是反讽?
一名修撰笑道:“陈修撰请上座,以往我等有何冒犯之处,还请陈修撰海量放宽。”
陈初六深施一礼:“诸位同列是在下前辈,谈何冒犯?在下惶恐,前辈们为何如此礼盛?”
“呵呵呵,看来陈修撰还不知道。”一名修撰笑道:“冯相执魁柄,昭文殿大学士监修国史。今后陈修撰,可就是我等之贵人了。”
“哦……”陈初六笑了笑道:“冯相公允清正,朝野所望,若是诸位有功于朝廷,冯相自当表彰擢拔。某不过区区修撰,谈何贵人。”
“冯相与陈修撰不是私交甚好?”
“公堂之中不谈私交!”
陈初六回到,众人露出一个“我懂我懂我都懂”的表情,随后外头有吏员喊道:“学士到!”
众人行礼一番,坐在椅子上,陈初六自然还坐在最后一个,他看见那蔡齐也是最后跟着几位学士一起进来的,刚才上来拍马屁的没他。
今日当值的乃是薛学士,只见薛度抚须道:“诸位同僚,今日户部核算了俸禄银两,修撰给现钱五千,编修给钱四千,另加阶俸禄。”
“修撰另给米二石,麦三石,元随傔人衣粮三人,给钱五千,薪十五束,蒿三十束,炭一百秤,盐五石,茶十斤,外加日给酒两升。编修各有差次,不等,按牌取用。”
“端阳节,外官送来冰敬、粽礼等,循例发放。修撰钱八千,墨、砚、宣纸不等,绢二匹……”
陈初六一个人坐在最后面,偷偷在宽大的袖子里面算着自己的工资。话说,宋朝这官员的工资可是历朝历代中最高的。
不止有基本工资,还有绩效工资,还有很多很多实物福利。陈初六自己算了算,自己将作监丞+右文殿修撰+元随傔人衣粮+冰敬,可以拿十二千+五千+五千+八千=三十千的现钱。
还要外加实物,以及吃食堂省去的钱,交通费路补(朝廷给了匹马,马吃的草是公家报销的,拉的粪还可以留下当肥料)差不多得有四十千的现钱。
四十千,差不多就是月俸四十两,相当于是后世的月薪五万左右。这是估算的,因为发放的实物市价有波动,银子的市价也有波动,所以不确定。但最低不低于三万,最高撑死也就八万。
这一个月是因为有冰敬,所以高一些,平日里只有三十五两银子的样子。
陈初六算着,一个月平均五万,一年也就是六十万。不贪一分钱,十年也够买好几套房了。这还是个十分“清贫”的抄书匠啊,若是外地的官员,更了不得了。
可如此丰厚的薪资,为何还是有如此多的贪官污吏。丁谓走时说,为了做一点事,不得不向这种环境屈服。捞钱,似乎并不是官员求富那么简单,而是更成为了朝廷上下文武百官一种保命的手段。
比如这冰敬吧,就是外地官员给京官的寻常例钱,这些钱可不是公家报销的。要么是外地官员从百姓嘴里抢来,要么是自己挤出来的。谁会从自己嘴里挤呢?
京官同样不轻松,陈初六在冯拯、王曾家拜访的时候,也时常看见别人来送礼。那种礼物,可不是陈初六送的小玩意儿。三五十两的礼物,才算是能入门。没三五十两,直接扔出去。
当然,贵的相爷不见得喜欢。陈初六曾送了一拂尘和一扇子给冯拯,冯拯在家时现在还在用。不过,钱就是面子。
一位京官,不求升官只求自保那种。往往需要花上千两银子在这迎来送往之上,还要维持京官的体面。租房、安置家人,聘用下人,一件件事,没个千把两也做不到。
可年薪就这么点,钱哪里来呢?
那就得看所在衙门的捞钱能力了,像户部、吏部那种地方,自然是肥的流油。兵部、工部也能老不少。礼部、刑部就差一点。
到陈初六这等抄书官,基本没法捞钱。这冰敬和冬天的炭敬,那就是接燃眉之急的。若是没有这冰敬炭敬的时候呢?那就果贷……
果贷是不可能的,但这些京官会去找富商要无息贷款。富商也乐意,因为一旦京官外放,便能大把大把捞钱了。其次,与官员交好,能多条路。
这就不难想明白为何贪官不绝了。
拿完了钱,差人送回家里去。陈初六自然还留了十几两银子在身上,打算回家的时候,买几样东西。
那天一不小心手贱摘了太后的话,说好了端阳节还给她的,可陈初六找遍了汴京城,也找不到那朵花。
想来也是,若是满大街的东西,太后怎么会当成宝贝看待呢?陈初六一计不成,只好另生一计,做点别的稀罕物给太后。
回到右文殿,自然还得提笔修书。自丁谓倒台之后,太后一笔通过了右文殿的《真宗实录》初稿。既然已经有了定法,后面就可放开手去写了,修史的速度越来越快。
一是趁机打到政敌,二是自己升官赴任,谁都会主动快马加鞭的。
陈初六自知升官无望,一点也不热心此事。那日太后问他,丁谓若走了,谁能继任相位,陈初六推荐了冯拯。
只因冯拯本是次相,而且他为人较为圆滑,于安定朝廷有益。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一任宰相只能过渡。太后选一任先帝留下的次辅安定朝廷之后,会逐步将先帝的人裁换掉。
这一次高升的吕夷简、鲁宗道都是先帝时期传言会高升的人,但知道本朝才得以实现。这些人,是先帝为小皇上留下的人才啊。
只是这些人,并非陈初六所能依靠的。那日下朝之后,陈初六去了王曾家里。王曾如今是副宰相,和冯拯穿一条裤子的,和陈初六也比较对味,这将是陈初六今后的靠山。
冯拯嘛,他没得罪什么人,不会罢相远贬,而是会荣休。冯拯早些年,先帝在时以乞一上州安养天年了。
来至右文殿,已是稍晚,再晚一点,就要挨板子了。走入值公堂,刚要道歉,只见右边修撰,左边编修,都是站了起来。
“陈修撰,早啊。”
陈初六环顾一周,眉毛拧起了。心说,我踩点打卡进来,你们却问早,这是反讽?
一名修撰笑道:“陈修撰请上座,以往我等有何冒犯之处,还请陈修撰海量放宽。”
陈初六深施一礼:“诸位同列是在下前辈,谈何冒犯?在下惶恐,前辈们为何如此礼盛?”
“呵呵呵,看来陈修撰还不知道。”一名修撰笑道:“冯相执魁柄,昭文殿大学士监修国史。今后陈修撰,可就是我等之贵人了。”
“哦……”陈初六笑了笑道:“冯相公允清正,朝野所望,若是诸位有功于朝廷,冯相自当表彰擢拔。某不过区区修撰,谈何贵人。”
“冯相与陈修撰不是私交甚好?”
“公堂之中不谈私交!”
陈初六回到,众人露出一个“我懂我懂我都懂”的表情,随后外头有吏员喊道:“学士到!”
众人行礼一番,坐在椅子上,陈初六自然还坐在最后一个,他看见那蔡齐也是最后跟着几位学士一起进来的,刚才上来拍马屁的没他。
今日当值的乃是薛学士,只见薛度抚须道:“诸位同僚,今日户部核算了俸禄银两,修撰给现钱五千,编修给钱四千,另加阶俸禄。”
“修撰另给米二石,麦三石,元随傔人衣粮三人,给钱五千,薪十五束,蒿三十束,炭一百秤,盐五石,茶十斤,外加日给酒两升。编修各有差次,不等,按牌取用。”
“端阳节,外官送来冰敬、粽礼等,循例发放。修撰钱八千,墨、砚、宣纸不等,绢二匹……”
陈初六一个人坐在最后面,偷偷在宽大的袖子里面算着自己的工资。话说,宋朝这官员的工资可是历朝历代中最高的。
不止有基本工资,还有绩效工资,还有很多很多实物福利。陈初六自己算了算,自己将作监丞+右文殿修撰+元随傔人衣粮+冰敬,可以拿十二千+五千+五千+八千=三十千的现钱。
还要外加实物,以及吃食堂省去的钱,交通费路补(朝廷给了匹马,马吃的草是公家报销的,拉的粪还可以留下当肥料)差不多得有四十千的现钱。
四十千,差不多就是月俸四十两,相当于是后世的月薪五万左右。这是估算的,因为发放的实物市价有波动,银子的市价也有波动,所以不确定。但最低不低于三万,最高撑死也就八万。
这一个月是因为有冰敬,所以高一些,平日里只有三十五两银子的样子。
陈初六算着,一个月平均五万,一年也就是六十万。不贪一分钱,十年也够买好几套房了。这还是个十分“清贫”的抄书匠啊,若是外地的官员,更了不得了。
可如此丰厚的薪资,为何还是有如此多的贪官污吏。丁谓走时说,为了做一点事,不得不向这种环境屈服。捞钱,似乎并不是官员求富那么简单,而是更成为了朝廷上下文武百官一种保命的手段。
比如这冰敬吧,就是外地官员给京官的寻常例钱,这些钱可不是公家报销的。要么是外地官员从百姓嘴里抢来,要么是自己挤出来的。谁会从自己嘴里挤呢?
京官同样不轻松,陈初六在冯拯、王曾家拜访的时候,也时常看见别人来送礼。那种礼物,可不是陈初六送的小玩意儿。三五十两的礼物,才算是能入门。没三五十两,直接扔出去。
当然,贵的相爷不见得喜欢。陈初六曾送了一拂尘和一扇子给冯拯,冯拯在家时现在还在用。不过,钱就是面子。
一位京官,不求升官只求自保那种。往往需要花上千两银子在这迎来送往之上,还要维持京官的体面。租房、安置家人,聘用下人,一件件事,没个千把两也做不到。
可年薪就这么点,钱哪里来呢?
那就得看所在衙门的捞钱能力了,像户部、吏部那种地方,自然是肥的流油。兵部、工部也能老不少。礼部、刑部就差一点。
到陈初六这等抄书官,基本没法捞钱。这冰敬和冬天的炭敬,那就是接燃眉之急的。若是没有这冰敬炭敬的时候呢?那就果贷……
果贷是不可能的,但这些京官会去找富商要无息贷款。富商也乐意,因为一旦京官外放,便能大把大把捞钱了。其次,与官员交好,能多条路。
这就不难想明白为何贪官不绝了。
拿完了钱,差人送回家里去。陈初六自然还留了十几两银子在身上,打算回家的时候,买几样东西。
那天一不小心手贱摘了太后的话,说好了端阳节还给她的,可陈初六找遍了汴京城,也找不到那朵花。
想来也是,若是满大街的东西,太后怎么会当成宝贝看待呢?陈初六一计不成,只好另生一计,做点别的稀罕物给太后。
回到右文殿,自然还得提笔修书。自丁谓倒台之后,太后一笔通过了右文殿的《真宗实录》初稿。既然已经有了定法,后面就可放开手去写了,修史的速度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