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拯是首相,太后不在的时候,小皇上按例事无巨细都要向他请教。名为请教,实则是小皇上根本无权拍板。
听到天子询问,冯拯立即从坐上站了起来。垂首弯腰沉吟片刻道:“虽说杖毙杨赐,是顺天意应人心之举,但杨赐毕竟是朝廷命官,一方大员。若是朝廷轻松放过,只怕是其他州县百姓争相效仿。”
“故此,为大局计,理当严惩。但朝廷与此事也有诸多疏漏,才使百姓做出此等事来。微臣以为,安抚不妥,再追查又显得朝廷没有肚量。天子当恩威并施,此事不再追究的同时立下法令,再议此事、效仿此事者严惩不贷。”
冯拯又道:“陈直讲于此事中实无过错,忠君爱民,诚心任事,仁惠有加,其心可昭。陛下,臣以为当嘉奖陈直讲,以励率群臣。唔……杨国舅为朝廷仗义执言,闻风而奏,亦当嘉奖。”
这话一出来,资善堂内百官都点点头。冯相不愧是冯相,这燮理阴阳四字把握得很好。杨国舅刚才的作为,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别人都知道他是针对陈初六来着,是什么狗屁仗义执言?
可人家终归是皇亲国戚,娘亲舅大,是皇上的长辈。皇上难道要去处罚自己的长辈?这于礼法不合。不仅不处罚,还要奖励一下,既鼓励了那些想要为朝廷进言的官员,还回护了皇家的体面。
而杨议心中则是大骂,好你个冯拯,竟然正话反说,如此讽刺我!
尽管他是一肚子的毛火,但这会儿他也明白,不是自己发火的时候。于是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是微臣的错,微臣不该将那些捕风捉影之事拿来这里责问陈直讲。”
又转身对陈初六假惺惺道:“本官说出此事,是想让陈直讲在陛下面前,将事情说清楚而已,本是好意。如今事情已经大白,还望陈直讲海涵在下不周之处。”
“呵呵呵,杨国舅言重了。本官若是听见了这些风言风语,也当上折陈说。杨国舅在此处说了,省得下官再别处再说。”陈初六说了几句,话锋一转又道:“嘿,这可真是出淤泥而不染呐。”
众臣一听,都是在一旁窃笑了起来。“出淤泥而不染”是人家陈初六大的名句,说的是莲花。现在拿来,不就是说杨议是一滩烂泥么。杨议也不好反驳,因为这风言风语也可以是那一滩烂泥。这陈直讲还真是……有趣得很……
吃了哑巴亏,杨议悻悻回到座位上。
皇上在远处,看着底下陈初六话中有话,暗中伤人,心里也是笑了。他环顾左右一番,瞧见了一把尺子,是用来给皇上压书的。拿起金尺子道:“陈爱卿,以后你来给朕展书。”
殿内众臣又是一惊,冯相这会儿也是点头道:“陈直讲是资善堂直讲,今后数月在资善堂讲学,由陈直讲来展书理所当然。”
接过金尺,陈初六下意识的掂了掂重量,盘算着值多少钱。只听得天子又道;“杨国舅,这篇《孟子·尽心上》就赐予你了。”
陈初六听了一哂,他熟读经书,自然知道这一篇孟子,最出名的是“君子有三乐”一段话。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将这“君子有三乐”赐给杨议,自然别有深意,和陈初六的“出淤泥而不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杨议也不笨,当下是知道了皇上的意思,又闹了一个大红脸。冯拯张了张嘴巴,本想劝阻的,可想到刚才杨议想要将他们文官一网打尽,也就没有开口了。
陈初六“奔波劳累”,先退下休息去了。回到家中,发现赵雅的肚子里的小臭屁虫又不老实了,蹬得她娘疼痛不已,把陈初六也心疼坏了。但好似是小臭屁虫在等父亲回来,陈初六一坐在旁边,那小家伙渐渐老实了。
“雅儿,看这动静,应该就是这十几天的事情了吧?”
赵雅疲惫地点点头:“官人,你给咱们孩子,取个名字吧?男孩、女孩,各取一个。”
“是哦,是该取名字了。”陈初六头皮有些发麻,给孩子取名字,似乎是自己父亲的第一个重任,沉吟一下问道:“今天初几来着?”
“不行,你别想用日历就搪塞将就了。”
见被赵雅识破了,陈初六不好意思挠挠头,又开口道:“男孩叫陈狗蛋,女孩叫陈蛋花怎样?”
“打死你。”赵雅咬咬银牙:“要取高贵一点的名字。”
“陈富贵?又有钱又有身份!”
“太俗了,你堂堂文坛大师,取这等名字会让人笑话的。”
“我不是大师,大师都流浪去了。”陈初六撇撇嘴:“一枝独秀,不如就叫独秀如何?”
“咦?!这个名字,还有些意思。”赵雅想了一下,又摇摇头道:“你别忘了,你可还有三个女人呢,这要是一枝独秀了,她们还不得把你挠成肉泥。”
“嗯……好像真是这么回事,独秀不成。”陈初六冥思苦想啊,说了好几个,都被赵雅否了。
要显身份,还要寓意深刻,更要用典精辟,还得规避那些不好听的谐音,饶是陈初六这等博学之人,给自己孩子取名字的时候,也一时拿不定主意。
一家人聚在一起,为名字的事情悲喜,时间就这么流着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的这一条路上,陈初六走得放荡不羁,偶尔偏了一点,但大方向是从不动摇的。
但这条路从不平坦,甚至还有着杀身之祸、灭门之危。看着家人温馨聚在一起,赵雅肚子鼓囊囊的,陈初六不免又有些颓了,想着近些日子,还是低调做人算了。
陈初六抽空出来,找到了解潮。从应天府回来,还带了好些个银票,都是从杨赐那里拿的。
这些银票一部分已经拿去助学了,还有路上的挑费,都是从这里支出报销。剩下这些打算,陈初六打算交给解潮,让他想办法去临川,把占城稻的种子,大量带到北方来。
只是把钱放在解潮手里,种子的运输,须得等到谷雨前后不可。
听到天子询问,冯拯立即从坐上站了起来。垂首弯腰沉吟片刻道:“虽说杖毙杨赐,是顺天意应人心之举,但杨赐毕竟是朝廷命官,一方大员。若是朝廷轻松放过,只怕是其他州县百姓争相效仿。”
“故此,为大局计,理当严惩。但朝廷与此事也有诸多疏漏,才使百姓做出此等事来。微臣以为,安抚不妥,再追查又显得朝廷没有肚量。天子当恩威并施,此事不再追究的同时立下法令,再议此事、效仿此事者严惩不贷。”
冯拯又道:“陈直讲于此事中实无过错,忠君爱民,诚心任事,仁惠有加,其心可昭。陛下,臣以为当嘉奖陈直讲,以励率群臣。唔……杨国舅为朝廷仗义执言,闻风而奏,亦当嘉奖。”
这话一出来,资善堂内百官都点点头。冯相不愧是冯相,这燮理阴阳四字把握得很好。杨国舅刚才的作为,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别人都知道他是针对陈初六来着,是什么狗屁仗义执言?
可人家终归是皇亲国戚,娘亲舅大,是皇上的长辈。皇上难道要去处罚自己的长辈?这于礼法不合。不仅不处罚,还要奖励一下,既鼓励了那些想要为朝廷进言的官员,还回护了皇家的体面。
而杨议心中则是大骂,好你个冯拯,竟然正话反说,如此讽刺我!
尽管他是一肚子的毛火,但这会儿他也明白,不是自己发火的时候。于是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是微臣的错,微臣不该将那些捕风捉影之事拿来这里责问陈直讲。”
又转身对陈初六假惺惺道:“本官说出此事,是想让陈直讲在陛下面前,将事情说清楚而已,本是好意。如今事情已经大白,还望陈直讲海涵在下不周之处。”
“呵呵呵,杨国舅言重了。本官若是听见了这些风言风语,也当上折陈说。杨国舅在此处说了,省得下官再别处再说。”陈初六说了几句,话锋一转又道:“嘿,这可真是出淤泥而不染呐。”
众臣一听,都是在一旁窃笑了起来。“出淤泥而不染”是人家陈初六大的名句,说的是莲花。现在拿来,不就是说杨议是一滩烂泥么。杨议也不好反驳,因为这风言风语也可以是那一滩烂泥。这陈直讲还真是……有趣得很……
吃了哑巴亏,杨议悻悻回到座位上。
皇上在远处,看着底下陈初六话中有话,暗中伤人,心里也是笑了。他环顾左右一番,瞧见了一把尺子,是用来给皇上压书的。拿起金尺子道:“陈爱卿,以后你来给朕展书。”
殿内众臣又是一惊,冯相这会儿也是点头道:“陈直讲是资善堂直讲,今后数月在资善堂讲学,由陈直讲来展书理所当然。”
接过金尺,陈初六下意识的掂了掂重量,盘算着值多少钱。只听得天子又道;“杨国舅,这篇《孟子·尽心上》就赐予你了。”
陈初六听了一哂,他熟读经书,自然知道这一篇孟子,最出名的是“君子有三乐”一段话。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将这“君子有三乐”赐给杨议,自然别有深意,和陈初六的“出淤泥而不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杨议也不笨,当下是知道了皇上的意思,又闹了一个大红脸。冯拯张了张嘴巴,本想劝阻的,可想到刚才杨议想要将他们文官一网打尽,也就没有开口了。
陈初六“奔波劳累”,先退下休息去了。回到家中,发现赵雅的肚子里的小臭屁虫又不老实了,蹬得她娘疼痛不已,把陈初六也心疼坏了。但好似是小臭屁虫在等父亲回来,陈初六一坐在旁边,那小家伙渐渐老实了。
“雅儿,看这动静,应该就是这十几天的事情了吧?”
赵雅疲惫地点点头:“官人,你给咱们孩子,取个名字吧?男孩、女孩,各取一个。”
“是哦,是该取名字了。”陈初六头皮有些发麻,给孩子取名字,似乎是自己父亲的第一个重任,沉吟一下问道:“今天初几来着?”
“不行,你别想用日历就搪塞将就了。”
见被赵雅识破了,陈初六不好意思挠挠头,又开口道:“男孩叫陈狗蛋,女孩叫陈蛋花怎样?”
“打死你。”赵雅咬咬银牙:“要取高贵一点的名字。”
“陈富贵?又有钱又有身份!”
“太俗了,你堂堂文坛大师,取这等名字会让人笑话的。”
“我不是大师,大师都流浪去了。”陈初六撇撇嘴:“一枝独秀,不如就叫独秀如何?”
“咦?!这个名字,还有些意思。”赵雅想了一下,又摇摇头道:“你别忘了,你可还有三个女人呢,这要是一枝独秀了,她们还不得把你挠成肉泥。”
“嗯……好像真是这么回事,独秀不成。”陈初六冥思苦想啊,说了好几个,都被赵雅否了。
要显身份,还要寓意深刻,更要用典精辟,还得规避那些不好听的谐音,饶是陈初六这等博学之人,给自己孩子取名字的时候,也一时拿不定主意。
一家人聚在一起,为名字的事情悲喜,时间就这么流着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的这一条路上,陈初六走得放荡不羁,偶尔偏了一点,但大方向是从不动摇的。
但这条路从不平坦,甚至还有着杀身之祸、灭门之危。看着家人温馨聚在一起,赵雅肚子鼓囊囊的,陈初六不免又有些颓了,想着近些日子,还是低调做人算了。
陈初六抽空出来,找到了解潮。从应天府回来,还带了好些个银票,都是从杨赐那里拿的。
这些银票一部分已经拿去助学了,还有路上的挑费,都是从这里支出报销。剩下这些打算,陈初六打算交给解潮,让他想办法去临川,把占城稻的种子,大量带到北方来。
只是把钱放在解潮手里,种子的运输,须得等到谷雨前后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