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一间华屋之中,王中正的气色好了许多,但眉眼间的愁色更加深了。坐在书房中,长吁短叹,唉声叹气,忽然大门打开了,王中正赶紧打开窗户,看了过去。
只见陈初六走了进来,手放在嘴边吹了口气。初冬时节,汴京中已是有些冻手了。王中正迈步出来,连忙拉着陈初六进了屋,道:“知应,朝中李迪拜相,李谘被罢,你倒是得偿所愿,可咱家还在这里等着呢!”
陈初六不解地问道:“王公公到底在等什么?”
王中正诧异万分:“都是知应你有过目不忘之能,怎么不记得这件事情了。咱家在等着你收拾了贾进禄那个王八蛋,让陛下叫咱家回宫里去。再待在家里等着,咱家就得等死了。”
陈初六摇了摇头道:“贾进禄死了,宫里的太监还有千千万万。比王公公会拍马屁的,有之,比王公公更小心仔细的,也未必没有。这些日子,你不在宫里,陛下也没有什么不习惯的。你想想,就算贾进禄死了,陛下就一定让你回宫里?”
王中正听了脸色一变道:“陈初六,你这叫什么话,你答应咱家的事情,又反悔了不成?”
陈初六道:“本官说话,向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只不过这件事情,不是本官一个人就能做到的。王公公仔细想想,陛下有什么离开你就做不了的事情。要是没有,这回去可就难了。”
王中正这时忽然生出伤心泪来,擦着眼角道:“咱家的死活,倒是并不紧要。可御药院是陛下的随身内班,里面的药有毒。咱家进不去,就除不了那些贼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有毒的仙丹晋到陛下面前。”
说到这里,王中正也算得上是真情流露了。陈初六看不下去,叹了口气道:“既然你不知道,那本官只好提醒一下了。自郭皇后被废之后,陛下逐渐冷落了杨氏、尚氏二人,又烧起了张氏的冷灶。安排公主府的时候,你对张氏颇有恩情,不妨让张氏替你说说话。”
“本官还听说,陛下在大内房事越来越少,这应当是没有一个人懂陛下的想法,这也只有你这种从小跟着陛下的人才懂了。陛下房事少,这对朝廷可不是什么好事,你从这里入手,兴许还能得朝中大臣的支持。”
“哦……有道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知应这几句话,点醒了咱家,懂陛下口味的人,舍我其谁?那咱家就从选秀一事入手?”
“李谘被罢免之后,贾进禄的调子低了许多,这人老辣多谋,比李谘难对付得多了。还有宋绶,他也收敛了许多。但他只是吃了眼前的亏罢了,长此以往,依旧会处处掣肘本官。要是王公公有办法……”
“知应放心,只要咱家回了宫里,便是一万个办法也想得出来,没有回宫,便是想一万个办法也是空想。”
从王中正府上出来,陈初六转头又去了李迪府上。眼下最重要的一件事,乃是争取到春闱考官,甚至是主考。
但依照李迪的意思,陈初六这个翰林侍讲学士,虽然十分清贵了,但资历尚浅。任考官的话简单,但要是想任主考、副主考,恐怕有些难。
商量了半天,李迪最终给陈初六指了一条路。先不去争考官人选,先争舍人院祭酒一职。
舍人院就是朝廷的笔杆子,这一群笔杆子,入不入舍人院,则是将来能不能走向相位的一个重要资历。
故而这里还分两种人,一种是即将进入舍人院的,诸殿、阁学士、直学士、编撰、待制,都须在舍人院“进修”,以期能补入舍人院。还有一种,则是进入了舍人院之后,已经成为舍人,舍人院祭酒,则有办法让其中一人走向更高的位置。
舍人院祭酒,就是舍人院的教师爷,这官职不常置,平日由龙图阁、集贤院中有资历的学士共同署理祭酒之职,从而向朝廷举荐良才,培育良才。陈初六身为翰林侍讲学士,又是昭文馆直馆,只是有资格来争这个。
争这个比争主考简单,若争到了,就算没有成为主考官,也能利用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将那些已经中进士的人培养成自己人。要是能成为主考官,更是锦上添花了。
舍人院,陈初六也曾在这里待过一段时间。记得,当初汴京难得一见西瓜,陈初六给了太后。太后大喜,让群臣各自赋诗,也只有陈初六的诗,得到了赞许。太后又将这西瓜赐下,舍人院众人分食。
不知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年分瓜的情分。
陈初六来到了舍人院,众舍人无论年长年轻,都是起身上前道:“拜见陈学士!”
见了眼前一幕,陈初六并未客客气气地让他们免礼,而是如视察一般,环顾了一周,才道:“无须多礼,入冬之后,公务渐渐不再繁多,正是治学的好时候。舍人院群英荟萃,可打算学做什么文章?”
其中一名中书舍人,拱手道:“陈学士,下官等准备召集大家,读一读杨文公的《西昆酬唱集》,此书乃是集朝廷文章众家之所长,精炼而成。常温常读,必有新知。”
陈初六看向说话的这个人,心中玩味着此人的话。杨文公就是杨亿,北宋朝廷的样板诗词,华而不实。自杨亿离开之后,更加显得臃肿虚浮,至今占据朝中文风的半壁江山。像这种问题,陈初六向来是反对的,重事功的人,也是反对。
听他们在学这种陈词滥调,陈初六不由摇头道:“《西昆酬唱集》乃是续唐代李商隐之风,但却邯郸学步,不足取法。与其学西昆,不如直接学李义山,昭文馆中藏《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奚生诗》三卷,尽可取来读。”
“再者说来,唱和点缀不如经世致用。诗词歌赋,虽然是舍人傍身之法,却非为臣之道。吕相曾书八条奏疏,曰正朝纲,塞邪径,禁贿赂,辨佞壬,绝女谒,疏近习,罢力役,节冗费。此八条陈义,条条切中时弊,诸位不如用心看看此疏。”
众人不语,只有一人长叹一声道:“陈学士说经世致用,无非又是在大谈事功。可惜陈学士的事功之心,只在京外才能奏效,到了汴京之后,就又成了嘴上事功。”
求月票呀~
只见陈初六走了进来,手放在嘴边吹了口气。初冬时节,汴京中已是有些冻手了。王中正迈步出来,连忙拉着陈初六进了屋,道:“知应,朝中李迪拜相,李谘被罢,你倒是得偿所愿,可咱家还在这里等着呢!”
陈初六不解地问道:“王公公到底在等什么?”
王中正诧异万分:“都是知应你有过目不忘之能,怎么不记得这件事情了。咱家在等着你收拾了贾进禄那个王八蛋,让陛下叫咱家回宫里去。再待在家里等着,咱家就得等死了。”
陈初六摇了摇头道:“贾进禄死了,宫里的太监还有千千万万。比王公公会拍马屁的,有之,比王公公更小心仔细的,也未必没有。这些日子,你不在宫里,陛下也没有什么不习惯的。你想想,就算贾进禄死了,陛下就一定让你回宫里?”
王中正听了脸色一变道:“陈初六,你这叫什么话,你答应咱家的事情,又反悔了不成?”
陈初六道:“本官说话,向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只不过这件事情,不是本官一个人就能做到的。王公公仔细想想,陛下有什么离开你就做不了的事情。要是没有,这回去可就难了。”
王中正这时忽然生出伤心泪来,擦着眼角道:“咱家的死活,倒是并不紧要。可御药院是陛下的随身内班,里面的药有毒。咱家进不去,就除不了那些贼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有毒的仙丹晋到陛下面前。”
说到这里,王中正也算得上是真情流露了。陈初六看不下去,叹了口气道:“既然你不知道,那本官只好提醒一下了。自郭皇后被废之后,陛下逐渐冷落了杨氏、尚氏二人,又烧起了张氏的冷灶。安排公主府的时候,你对张氏颇有恩情,不妨让张氏替你说说话。”
“本官还听说,陛下在大内房事越来越少,这应当是没有一个人懂陛下的想法,这也只有你这种从小跟着陛下的人才懂了。陛下房事少,这对朝廷可不是什么好事,你从这里入手,兴许还能得朝中大臣的支持。”
“哦……有道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知应这几句话,点醒了咱家,懂陛下口味的人,舍我其谁?那咱家就从选秀一事入手?”
“李谘被罢免之后,贾进禄的调子低了许多,这人老辣多谋,比李谘难对付得多了。还有宋绶,他也收敛了许多。但他只是吃了眼前的亏罢了,长此以往,依旧会处处掣肘本官。要是王公公有办法……”
“知应放心,只要咱家回了宫里,便是一万个办法也想得出来,没有回宫,便是想一万个办法也是空想。”
从王中正府上出来,陈初六转头又去了李迪府上。眼下最重要的一件事,乃是争取到春闱考官,甚至是主考。
但依照李迪的意思,陈初六这个翰林侍讲学士,虽然十分清贵了,但资历尚浅。任考官的话简单,但要是想任主考、副主考,恐怕有些难。
商量了半天,李迪最终给陈初六指了一条路。先不去争考官人选,先争舍人院祭酒一职。
舍人院就是朝廷的笔杆子,这一群笔杆子,入不入舍人院,则是将来能不能走向相位的一个重要资历。
故而这里还分两种人,一种是即将进入舍人院的,诸殿、阁学士、直学士、编撰、待制,都须在舍人院“进修”,以期能补入舍人院。还有一种,则是进入了舍人院之后,已经成为舍人,舍人院祭酒,则有办法让其中一人走向更高的位置。
舍人院祭酒,就是舍人院的教师爷,这官职不常置,平日由龙图阁、集贤院中有资历的学士共同署理祭酒之职,从而向朝廷举荐良才,培育良才。陈初六身为翰林侍讲学士,又是昭文馆直馆,只是有资格来争这个。
争这个比争主考简单,若争到了,就算没有成为主考官,也能利用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将那些已经中进士的人培养成自己人。要是能成为主考官,更是锦上添花了。
舍人院,陈初六也曾在这里待过一段时间。记得,当初汴京难得一见西瓜,陈初六给了太后。太后大喜,让群臣各自赋诗,也只有陈初六的诗,得到了赞许。太后又将这西瓜赐下,舍人院众人分食。
不知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年分瓜的情分。
陈初六来到了舍人院,众舍人无论年长年轻,都是起身上前道:“拜见陈学士!”
见了眼前一幕,陈初六并未客客气气地让他们免礼,而是如视察一般,环顾了一周,才道:“无须多礼,入冬之后,公务渐渐不再繁多,正是治学的好时候。舍人院群英荟萃,可打算学做什么文章?”
其中一名中书舍人,拱手道:“陈学士,下官等准备召集大家,读一读杨文公的《西昆酬唱集》,此书乃是集朝廷文章众家之所长,精炼而成。常温常读,必有新知。”
陈初六看向说话的这个人,心中玩味着此人的话。杨文公就是杨亿,北宋朝廷的样板诗词,华而不实。自杨亿离开之后,更加显得臃肿虚浮,至今占据朝中文风的半壁江山。像这种问题,陈初六向来是反对的,重事功的人,也是反对。
听他们在学这种陈词滥调,陈初六不由摇头道:“《西昆酬唱集》乃是续唐代李商隐之风,但却邯郸学步,不足取法。与其学西昆,不如直接学李义山,昭文馆中藏《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奚生诗》三卷,尽可取来读。”
“再者说来,唱和点缀不如经世致用。诗词歌赋,虽然是舍人傍身之法,却非为臣之道。吕相曾书八条奏疏,曰正朝纲,塞邪径,禁贿赂,辨佞壬,绝女谒,疏近习,罢力役,节冗费。此八条陈义,条条切中时弊,诸位不如用心看看此疏。”
众人不语,只有一人长叹一声道:“陈学士说经世致用,无非又是在大谈事功。可惜陈学士的事功之心,只在京外才能奏效,到了汴京之后,就又成了嘴上事功。”
求月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