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诚负责后军,跟以往的后军不同,不但有辎重,还有一支医疗队。这才是侯君集所指,有了这个医疗队,西征大军的士气直接上一个台阶。战场上很倒霉,才会直接挂掉。多数人都是受伤,然后伤口感染没救下来。
李诚“发明”的战场护理,无疑大大降低了伤口感染的概率。但是谁也不敢说,他做的比李诚更好,这次有李诚亲自殿后,当兵的觉得就算是受伤了,阎王爷想收人,都得问问鄯州城里出名的“阎王敌”吧。
这种气氛在军中很浓郁,侯君集也很意外,这一次出兵的士气,远远的高出以前不少呢。
任何一个统帅都知道李诚的重要性,就算再不喜欢,侯君集也得承认李诚很重要。
晨色之中,大军出征,契苾何力率前军先行一步,中军随后,李诚率辎重最后出发。
唐军能否扬威西域,高昌一战至关重要。李世民早早命唐俭往薛延拓,联盟共同出兵。但是薛延拓却阳奉阴违,只是做个样子。大军出征,开弓没有回头的箭。
李世民自然是高度重视这次出征,亲临军营践行。亲自送走中军侯君集后,李世民对指挥后军的李诚道:“朕不担心我军会输,只是担心灭国高昌之后,该如何安抚善后。”
李诚听了笑道:“陛下心中早有决断,何必再为难臣呢?”
李世民听了怒道:“竖子,不肯为朕分忧耶?”
李诚只好笑道:“高昌地处丝路要害,既灭之,可设一州,不可效吐谷浑故事。”
李世民笑道:“自成不是要在高昌种棉花么?”李诚听了摇头:“臣反悔了,不要高昌的土地种棉花了。”李世民听了不禁愕然,这小子怎么就反悔了呢?
“为何又不要了呢?”李世民忍不住问一句,李诚叹息道:“太远了。”李诚之前想的还是太简单了,忽视了现在这个道路状态。单单是把棉花运回来,都能搞死人。
“棉布是好东西,值得大力推广,朕不会亏待你,等回来再说吧。”李世民给个准话。其实他还是有别的想法的,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李世民有啥想法呢?很简单,让李诚经略西域。在李世民看来,李诚是最合适的人选。
不过一看李诚现在妻妾都在长安,真让他留在西域,那真是太为难人了一点。毕竟还年轻呢,灭高昌设西州的话,还是另外派个岁数大一点的人吧。
李诚猜到了李世民的心中所想,所以才说不要高昌的好处了。亏就亏了,那地方实在太偏了,距离长安太远了,李诚还是比较向往去南方的。想法是好的,将来却不好说。
古代的行军速度怎么都不能算快。唐军算是精锐之师了,在官道上的行军速度还能保持一日百里。也就是每天五十公里,这还要归功于炒面。中午的时候就在路边休息,吃点炒面喝点水,吃饱了休息一会,继续上路。
炒面这个东西,自然不能顿顿都吃的。这东西其实并不好吃,而且还比较干。
晚间宿营之后,吃的自然是地方上提供的小米饭。菜也是简单的干肉和菜干汤,用汤泡小米饭来吃。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这里好几万人呢,陇右一带地广人稀,很难供给的上。
这个季节新鲜蔬菜和肉,那是想都不要想的。各领军将领倒是能吃上一点地方上提供的羊肉,但是李诚却不肯肚子享受。晚饭的时候,直接大锅架起来,烧肉汤与官兵共享。
在鄯州营的时候,李诚名声不显,自然是可以吃独食,但是带兵出征,别的不知道,同甘共苦才能上下一心,这点李诚是知道的。不就是吃点苦么?带了辣椒酱的李诚表示没压力。嗯,老干妈了解一下。
早晨起来,吃一顿面条,加两勺子辣椒酱,吃的一头是汗。这算是李诚个人的特别待遇。随军的五十亲兵,人人都带了不少辣椒酱。因为产量的问题,目前能吃上辣椒的还是少数。
陇右的情况已经不乐观了,至少这是李诚曾经经历过的,当年从鄯州回来的时候,情况比现在还差点。但那时候的李诚跟现在不一样,那会带着一帮人,很好对付。现在带着的整个后军,人多车多,方方面面都要关注到。
这一次比上一次进军松州,还要辛苦很多。这一路只能咬牙坚持,但是更艰苦的在后面。
玉门关就在眼前时,李诚稍稍踌躇,策马登高,极目远望,大河奔流,雄关磅礴。玉门关的来由是羊脂白玉,汉朝的时候,西域的羊脂白玉经过这里,进入中原。故而得名!
“总管,这就是玉门关。”裴行俭一脸严肃,无论是谁,面对雄关豪气顿生。
“班超年迈思归,上书称:臣不愿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中原王朝自西汉开始经略西域,李诚目睹雄关在前,不禁追思前贤。
“还有这事?不想如班定远者,亦有此等感叹。卑职读书太少了。”裴行俭说这话的时候,语气是真诚的。换成别人说这个,他肯定会怀疑一下,你是不是不在编段子。但说这话的是李诚,那就没啥可怀疑的。
这个段子的真假李诚无从考证,他也就是偶然读书得见。可以确定的是,玉门关对于远征西域的汉家儿郎来说,实在是太有象征意义了。过了玉门关,就是家乡。
你个门阀子说自己读书少?你逗我玩呢?你这么说话不怕被流氓打么?李诚刚要吐槽,想起来了。关于班超的这段话,出自张岱《夜航船》,这哥们可是明朝人。关于张岱斯人,也是个很有趣的家伙。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找他的资料来看。
无法吐槽,李诚只能把装逼进行到底:“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裴行俭没想到李诚冒出这么一句,不禁感叹,露出向往之色:“红颜易老,英雄迟暮。岁月之殇!无怪有看破红尘者,修行于事外求长生。”
李诚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是不是拉这货一起说相声,捧哏的水平很高嘛。不过他向往的那些修行者,现在都是山中的一堆白骨吧?有的可能连骨头都没剩下都不好说。偏偏这时代的人都信这个,李诚还不好打击他。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走吧!”李诚调转马头要走前,最后一装。
裴行俭被彻底震住了,拉住缰绳道:“总管,两首诗的全文呢?不能总说一半吧?”
李诚得意的哈哈哈大笑起来:“我乐意!”装了就跑,好爽。
玉门关前,看不到商队进出的场面,只有大军绵延不断的入关。时候不早,夜宿玉门关。
行军期间禁酒,但是今天却是个例外,侯君集派人把正在安排宿营的李诚给请去了。
玉门关守将陪同,侯君集,薛万均,李诚三人一起喝一顿酒。用侯君集的话来说,“过了玉门关,再喝酒就得等到破高昌了。”人的感情很奇怪,侯君集一直不喜欢李诚,薛万均也差不多。总觉得不是一路人。
但是这一路走过来,一个多月的时间,李诚负责的后军稳如狗,从来不给中军添麻烦。要知道,其实事情最多的是李诚的后军。不但是辎重,还有医疗队,工匠。这些人可不是军人。医疗队还能理解,工匠干嘛的呢?
工匠是打造各种器械,沿途还要负责维修车辆。这个时代的军队,都是带有工匠的。
大军在玉门关休整一日,做最后的准备。玉门关外,被这个时代判定为西域。
实际上呢,玉门关外还有一个阳关,过了阳关,才算是彻底的进入了西域。这两关,都是汉朝所设。千万不要小看这两个关口,丝绸、茶叶,全是这两个关口拦下来的。不然就丝绸和茶叶的贸易如此兴旺,这两种技术早该被传出去了。
关于丝绸的技术被外传,还有一个故事,唐朝的一个公主和亲了,在迎亲者的鼓动下,偷偷把蚕种和工匠带出了两关,丝绸生产的技术,最远甚至传到了波斯。
不知道别人看到电视节目里津津乐道这段子的时候,会是什么一个心态。反正笔者的反应就一个,民族罪人。这是盛唐,不是任人鱼肉的满清。满清的种植和生产茶叶技术被泄露,导致印度广泛的种植茶叶,多少有点无可奈何。
话说,自家有点好东西,难道不该藏着掖着么?非要白送给别人才甘心?
一夜宿酒,李诚也喝的烂醉。被随从扶回去不提。短暂的休整之后,大军继续前行。
西风古道,黄沙蔓草,驼铃悠悠,这就是西域!
高昌距离太原了,唐军出征,根本就没法做到战略欺骗,也不打算欺骗,就是这么堂堂正正的碾压过去。西出阳关,沙漠就在眼前。尽管这个时代的沙漠,还没有那么变态,但是沙漠就是沙漠。进入沙漠之后,大军的行军速度立刻出现了下降。
李诚“发明”的战场护理,无疑大大降低了伤口感染的概率。但是谁也不敢说,他做的比李诚更好,这次有李诚亲自殿后,当兵的觉得就算是受伤了,阎王爷想收人,都得问问鄯州城里出名的“阎王敌”吧。
这种气氛在军中很浓郁,侯君集也很意外,这一次出兵的士气,远远的高出以前不少呢。
任何一个统帅都知道李诚的重要性,就算再不喜欢,侯君集也得承认李诚很重要。
晨色之中,大军出征,契苾何力率前军先行一步,中军随后,李诚率辎重最后出发。
唐军能否扬威西域,高昌一战至关重要。李世民早早命唐俭往薛延拓,联盟共同出兵。但是薛延拓却阳奉阴违,只是做个样子。大军出征,开弓没有回头的箭。
李世民自然是高度重视这次出征,亲临军营践行。亲自送走中军侯君集后,李世民对指挥后军的李诚道:“朕不担心我军会输,只是担心灭国高昌之后,该如何安抚善后。”
李诚听了笑道:“陛下心中早有决断,何必再为难臣呢?”
李世民听了怒道:“竖子,不肯为朕分忧耶?”
李诚只好笑道:“高昌地处丝路要害,既灭之,可设一州,不可效吐谷浑故事。”
李世民笑道:“自成不是要在高昌种棉花么?”李诚听了摇头:“臣反悔了,不要高昌的土地种棉花了。”李世民听了不禁愕然,这小子怎么就反悔了呢?
“为何又不要了呢?”李世民忍不住问一句,李诚叹息道:“太远了。”李诚之前想的还是太简单了,忽视了现在这个道路状态。单单是把棉花运回来,都能搞死人。
“棉布是好东西,值得大力推广,朕不会亏待你,等回来再说吧。”李世民给个准话。其实他还是有别的想法的,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李世民有啥想法呢?很简单,让李诚经略西域。在李世民看来,李诚是最合适的人选。
不过一看李诚现在妻妾都在长安,真让他留在西域,那真是太为难人了一点。毕竟还年轻呢,灭高昌设西州的话,还是另外派个岁数大一点的人吧。
李诚猜到了李世民的心中所想,所以才说不要高昌的好处了。亏就亏了,那地方实在太偏了,距离长安太远了,李诚还是比较向往去南方的。想法是好的,将来却不好说。
古代的行军速度怎么都不能算快。唐军算是精锐之师了,在官道上的行军速度还能保持一日百里。也就是每天五十公里,这还要归功于炒面。中午的时候就在路边休息,吃点炒面喝点水,吃饱了休息一会,继续上路。
炒面这个东西,自然不能顿顿都吃的。这东西其实并不好吃,而且还比较干。
晚间宿营之后,吃的自然是地方上提供的小米饭。菜也是简单的干肉和菜干汤,用汤泡小米饭来吃。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这里好几万人呢,陇右一带地广人稀,很难供给的上。
这个季节新鲜蔬菜和肉,那是想都不要想的。各领军将领倒是能吃上一点地方上提供的羊肉,但是李诚却不肯肚子享受。晚饭的时候,直接大锅架起来,烧肉汤与官兵共享。
在鄯州营的时候,李诚名声不显,自然是可以吃独食,但是带兵出征,别的不知道,同甘共苦才能上下一心,这点李诚是知道的。不就是吃点苦么?带了辣椒酱的李诚表示没压力。嗯,老干妈了解一下。
早晨起来,吃一顿面条,加两勺子辣椒酱,吃的一头是汗。这算是李诚个人的特别待遇。随军的五十亲兵,人人都带了不少辣椒酱。因为产量的问题,目前能吃上辣椒的还是少数。
陇右的情况已经不乐观了,至少这是李诚曾经经历过的,当年从鄯州回来的时候,情况比现在还差点。但那时候的李诚跟现在不一样,那会带着一帮人,很好对付。现在带着的整个后军,人多车多,方方面面都要关注到。
这一次比上一次进军松州,还要辛苦很多。这一路只能咬牙坚持,但是更艰苦的在后面。
玉门关就在眼前时,李诚稍稍踌躇,策马登高,极目远望,大河奔流,雄关磅礴。玉门关的来由是羊脂白玉,汉朝的时候,西域的羊脂白玉经过这里,进入中原。故而得名!
“总管,这就是玉门关。”裴行俭一脸严肃,无论是谁,面对雄关豪气顿生。
“班超年迈思归,上书称:臣不愿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中原王朝自西汉开始经略西域,李诚目睹雄关在前,不禁追思前贤。
“还有这事?不想如班定远者,亦有此等感叹。卑职读书太少了。”裴行俭说这话的时候,语气是真诚的。换成别人说这个,他肯定会怀疑一下,你是不是不在编段子。但说这话的是李诚,那就没啥可怀疑的。
这个段子的真假李诚无从考证,他也就是偶然读书得见。可以确定的是,玉门关对于远征西域的汉家儿郎来说,实在是太有象征意义了。过了玉门关,就是家乡。
你个门阀子说自己读书少?你逗我玩呢?你这么说话不怕被流氓打么?李诚刚要吐槽,想起来了。关于班超的这段话,出自张岱《夜航船》,这哥们可是明朝人。关于张岱斯人,也是个很有趣的家伙。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找他的资料来看。
无法吐槽,李诚只能把装逼进行到底:“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裴行俭没想到李诚冒出这么一句,不禁感叹,露出向往之色:“红颜易老,英雄迟暮。岁月之殇!无怪有看破红尘者,修行于事外求长生。”
李诚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是不是拉这货一起说相声,捧哏的水平很高嘛。不过他向往的那些修行者,现在都是山中的一堆白骨吧?有的可能连骨头都没剩下都不好说。偏偏这时代的人都信这个,李诚还不好打击他。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走吧!”李诚调转马头要走前,最后一装。
裴行俭被彻底震住了,拉住缰绳道:“总管,两首诗的全文呢?不能总说一半吧?”
李诚得意的哈哈哈大笑起来:“我乐意!”装了就跑,好爽。
玉门关前,看不到商队进出的场面,只有大军绵延不断的入关。时候不早,夜宿玉门关。
行军期间禁酒,但是今天却是个例外,侯君集派人把正在安排宿营的李诚给请去了。
玉门关守将陪同,侯君集,薛万均,李诚三人一起喝一顿酒。用侯君集的话来说,“过了玉门关,再喝酒就得等到破高昌了。”人的感情很奇怪,侯君集一直不喜欢李诚,薛万均也差不多。总觉得不是一路人。
但是这一路走过来,一个多月的时间,李诚负责的后军稳如狗,从来不给中军添麻烦。要知道,其实事情最多的是李诚的后军。不但是辎重,还有医疗队,工匠。这些人可不是军人。医疗队还能理解,工匠干嘛的呢?
工匠是打造各种器械,沿途还要负责维修车辆。这个时代的军队,都是带有工匠的。
大军在玉门关休整一日,做最后的准备。玉门关外,被这个时代判定为西域。
实际上呢,玉门关外还有一个阳关,过了阳关,才算是彻底的进入了西域。这两关,都是汉朝所设。千万不要小看这两个关口,丝绸、茶叶,全是这两个关口拦下来的。不然就丝绸和茶叶的贸易如此兴旺,这两种技术早该被传出去了。
关于丝绸的技术被外传,还有一个故事,唐朝的一个公主和亲了,在迎亲者的鼓动下,偷偷把蚕种和工匠带出了两关,丝绸生产的技术,最远甚至传到了波斯。
不知道别人看到电视节目里津津乐道这段子的时候,会是什么一个心态。反正笔者的反应就一个,民族罪人。这是盛唐,不是任人鱼肉的满清。满清的种植和生产茶叶技术被泄露,导致印度广泛的种植茶叶,多少有点无可奈何。
话说,自家有点好东西,难道不该藏着掖着么?非要白送给别人才甘心?
一夜宿酒,李诚也喝的烂醉。被随从扶回去不提。短暂的休整之后,大军继续前行。
西风古道,黄沙蔓草,驼铃悠悠,这就是西域!
高昌距离太原了,唐军出征,根本就没法做到战略欺骗,也不打算欺骗,就是这么堂堂正正的碾压过去。西出阳关,沙漠就在眼前。尽管这个时代的沙漠,还没有那么变态,但是沙漠就是沙漠。进入沙漠之后,大军的行军速度立刻出现了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