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封禅是很神圣的事情,李世民却是个有“污点”的皇帝。最大的污点莫过于玄武门,这其中要数他杀了李元吉一家男丁不算,好夺了弟妹杨氏为妻。
从这个事情看,李世民是真恨透了两个兄弟。一心琢磨泰山封禅的李世民,惦记上了起居注和修史的事情。这时候唐朝这帮大宰相的风骨就显示出来了。
李世民找房玄龄表示要看起居注,头一回是在贞观九年,意思比较隐晦。翻译成白话文“前世史官所记,都不让皇帝看,这是为啥?”
房玄龄表示“史官不虚美,照实记录,所以不能给皇帝看,免得激怒皇帝。”这话其实是很客气的,其实这个规则也有保护史官,维护皇帝颜面的意思。当然是这当时的道德标准。
后来的皇帝就一点都不客气了,敢不给我看?我弄死你丫的。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清朝,篡改历史,粉饰祖先这种事情,在清朝达到了巅峰。
李世民还不甘心,对房玄龄说:“我心胸宽广,与前人不同。我看的目的为引以为戒,你就给我看一下呗。”
相比于房玄龄的委婉,谏议大夫朱子奢就不那么客气了,他站住来说:“陛下圣德,从来无过,看一下确实也没啥。但是陛下一旦开了这个头,今后的皇帝也要看的话,未必就能像陛下这样不生气。到时候手起刀落,剁了说实话的史官,今后的史官为了报名文过饰非,千秋之后史书上哪里还有实录呢?所以皇帝不看,是为了保护史官,保护历史实录。”
这话看起来还是客气的,实际上已经是很难听的话了。等于在质疑李世民了,言下之意是你既然心里没鬼,为啥要看呢?
李世民碰了个软钉子,只好暂时压下这个念头。贞观十六年,李世民又来了。
这一次李世民找的人是褚遂良,结果可想而知,又碰了一鼻子灰。而且褚遂良还很不客气的说:“君王的言行,善恶必记,目的就是为了监督皇帝不要乱来。我还从没听过哪个皇帝要看起居注呢,不给看。”
李世民很委婉的表示:“朕有错,你也要记录么?”
褚遂良表示:“当然要记录啊,职责所在啊。”边上的刘汩很“善意”的提醒了一句:“陛下,就算是褚遂良不记,天下人也会记的啊。”
看到这里的后来者,怎么会不感慨啊。贞观之治能出现,真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帮大臣,还都是很亲近的那种,面对皇帝的无理要求,直接刚正面。
这也难怪了,后来的史家对高宗和武则天各种黑,实在是当时得宠的臣子道德水准成问题。许敬宗也好,李义府也罢,能力是没说的,但是道德标准真的不高。当然也有李治和武则天无人可用,只好用奸臣的原因。
李世民被褚遂良和刘汩男子双打之后,只好捏着鼻子忍下来了。但是心里很不甘心是肯定的,关键是皇帝膨胀了啊。一门心思要泰山封禅,你说背着污点怎么封禅啊。
人都有两面性的,李世民性格中的阴暗面被连续的狙击后,终于爆发出来了。直接给房玄龄下令,整理出来给朕看。语气非常的坚定,表示一定要看。
房玄龄只好妥协,整理了一份给李世民看,估计删节版也不是很彻底,所以才有李世民看完后表示“六月四日事,多有微隐”的历史记录。不管怎么说,房玄龄是过关了,但是李世民却开了一个恶例。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污点。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各种准备工作都做完了,看起来泰山封禅再无任何阻碍的时候、
………………
一车,一仆,车是牛车,仆是老仆,车出齐州,在官道上缓缓西行,奔着长安而去。
车上只有齐王府长史权万纪一人,离开齐州的时候也没有人送行。
权万纪离开齐州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对齐王李佑已经绝望了,管不了了。只好只身往长安去,要到君前告状。
权万纪这个人比较刚直,曾经给吴王李恪做过老师。贞观十年因为上书宣州有矿的事情,被李世民给开了,后来复起。
作为齐王府长史,采用这么一种方式离开,权万纪是不是傻呢?
牛车的速度不快,但胜在平稳,车上的权万纪一点都不着急,手里捧着一本书,整个人都沉浸在书里头,似乎对外界的一切都不在意。一直到牛车停了下来,权万纪才撩起车帘子问一句:“怎么停下来了?到驿站了?”
看看外面的日头,还没到正午呢,怎么可能到驿站呢?这才出声不足两个时辰吧?
车夫老仆回头抱手躬身道:“前方有人阻拦,不得前行。”
其实权万纪看到了,所以没有再废话,很干脆的下了车,看着前方的官道上,百步之遥大约有五十骑,把一条并不算宽的道路挡的严严实实,无法通过的一种。
权万纪叹息一声:“没有杀气啊!不是我要等的人。”
踢踢踏踏的马蹄声,一骑缓缓小跑上前,十步之外马背上的人翻身下马,大步流星上前时,大声说话:“权长史明知有人要加害,为何不带足护卫?”
权万纪看着来人道:“权某死不足惜,自成先生何苦坏某大事?”
李诚哈哈大笑道:“如此说来,权长史一心求死咯?只是权长史可曾想过,保存有用之身,看着李佑自取灭亡呢?”
权万纪摇摇头:“权某不死,陛下如何能信权某之言?权某不死,李佑如何能反呢?李佑不反,陛下想来是下不了决心处死李佑的。”
李诚听到这里,明白了为何权万纪会死在回长安的路上。李佑固然是疯狂的,但是没有权万纪之死,想来李佑不会彻底疯狂的走上造反的道路。
“无论如何,李某不能坐视权长史去送死啊!”李诚悠悠的叹息一声,权万纪也很无奈道:“权某辜负了陛下的信任,没教导好齐王,只能以死谢罪了。”
李诚苦笑着摇摇头道:“走吧,我送你回长安,正好我也要回长安。”
“陛下让权某和齐王一起回长安,齐王不肯,权某只好孤身上路。自成先生这又是为何回长安?”权万纪也挺好奇的,李诚在登州呆着,一直非常的稳,从没动窝啊。
从这个事情看,李世民是真恨透了两个兄弟。一心琢磨泰山封禅的李世民,惦记上了起居注和修史的事情。这时候唐朝这帮大宰相的风骨就显示出来了。
李世民找房玄龄表示要看起居注,头一回是在贞观九年,意思比较隐晦。翻译成白话文“前世史官所记,都不让皇帝看,这是为啥?”
房玄龄表示“史官不虚美,照实记录,所以不能给皇帝看,免得激怒皇帝。”这话其实是很客气的,其实这个规则也有保护史官,维护皇帝颜面的意思。当然是这当时的道德标准。
后来的皇帝就一点都不客气了,敢不给我看?我弄死你丫的。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清朝,篡改历史,粉饰祖先这种事情,在清朝达到了巅峰。
李世民还不甘心,对房玄龄说:“我心胸宽广,与前人不同。我看的目的为引以为戒,你就给我看一下呗。”
相比于房玄龄的委婉,谏议大夫朱子奢就不那么客气了,他站住来说:“陛下圣德,从来无过,看一下确实也没啥。但是陛下一旦开了这个头,今后的皇帝也要看的话,未必就能像陛下这样不生气。到时候手起刀落,剁了说实话的史官,今后的史官为了报名文过饰非,千秋之后史书上哪里还有实录呢?所以皇帝不看,是为了保护史官,保护历史实录。”
这话看起来还是客气的,实际上已经是很难听的话了。等于在质疑李世民了,言下之意是你既然心里没鬼,为啥要看呢?
李世民碰了个软钉子,只好暂时压下这个念头。贞观十六年,李世民又来了。
这一次李世民找的人是褚遂良,结果可想而知,又碰了一鼻子灰。而且褚遂良还很不客气的说:“君王的言行,善恶必记,目的就是为了监督皇帝不要乱来。我还从没听过哪个皇帝要看起居注呢,不给看。”
李世民很委婉的表示:“朕有错,你也要记录么?”
褚遂良表示:“当然要记录啊,职责所在啊。”边上的刘汩很“善意”的提醒了一句:“陛下,就算是褚遂良不记,天下人也会记的啊。”
看到这里的后来者,怎么会不感慨啊。贞观之治能出现,真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帮大臣,还都是很亲近的那种,面对皇帝的无理要求,直接刚正面。
这也难怪了,后来的史家对高宗和武则天各种黑,实在是当时得宠的臣子道德水准成问题。许敬宗也好,李义府也罢,能力是没说的,但是道德标准真的不高。当然也有李治和武则天无人可用,只好用奸臣的原因。
李世民被褚遂良和刘汩男子双打之后,只好捏着鼻子忍下来了。但是心里很不甘心是肯定的,关键是皇帝膨胀了啊。一门心思要泰山封禅,你说背着污点怎么封禅啊。
人都有两面性的,李世民性格中的阴暗面被连续的狙击后,终于爆发出来了。直接给房玄龄下令,整理出来给朕看。语气非常的坚定,表示一定要看。
房玄龄只好妥协,整理了一份给李世民看,估计删节版也不是很彻底,所以才有李世民看完后表示“六月四日事,多有微隐”的历史记录。不管怎么说,房玄龄是过关了,但是李世民却开了一个恶例。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污点。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各种准备工作都做完了,看起来泰山封禅再无任何阻碍的时候、
………………
一车,一仆,车是牛车,仆是老仆,车出齐州,在官道上缓缓西行,奔着长安而去。
车上只有齐王府长史权万纪一人,离开齐州的时候也没有人送行。
权万纪离开齐州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对齐王李佑已经绝望了,管不了了。只好只身往长安去,要到君前告状。
权万纪这个人比较刚直,曾经给吴王李恪做过老师。贞观十年因为上书宣州有矿的事情,被李世民给开了,后来复起。
作为齐王府长史,采用这么一种方式离开,权万纪是不是傻呢?
牛车的速度不快,但胜在平稳,车上的权万纪一点都不着急,手里捧着一本书,整个人都沉浸在书里头,似乎对外界的一切都不在意。一直到牛车停了下来,权万纪才撩起车帘子问一句:“怎么停下来了?到驿站了?”
看看外面的日头,还没到正午呢,怎么可能到驿站呢?这才出声不足两个时辰吧?
车夫老仆回头抱手躬身道:“前方有人阻拦,不得前行。”
其实权万纪看到了,所以没有再废话,很干脆的下了车,看着前方的官道上,百步之遥大约有五十骑,把一条并不算宽的道路挡的严严实实,无法通过的一种。
权万纪叹息一声:“没有杀气啊!不是我要等的人。”
踢踢踏踏的马蹄声,一骑缓缓小跑上前,十步之外马背上的人翻身下马,大步流星上前时,大声说话:“权长史明知有人要加害,为何不带足护卫?”
权万纪看着来人道:“权某死不足惜,自成先生何苦坏某大事?”
李诚哈哈大笑道:“如此说来,权长史一心求死咯?只是权长史可曾想过,保存有用之身,看着李佑自取灭亡呢?”
权万纪摇摇头:“权某不死,陛下如何能信权某之言?权某不死,李佑如何能反呢?李佑不反,陛下想来是下不了决心处死李佑的。”
李诚听到这里,明白了为何权万纪会死在回长安的路上。李佑固然是疯狂的,但是没有权万纪之死,想来李佑不会彻底疯狂的走上造反的道路。
“无论如何,李某不能坐视权长史去送死啊!”李诚悠悠的叹息一声,权万纪也很无奈道:“权某辜负了陛下的信任,没教导好齐王,只能以死谢罪了。”
李诚苦笑着摇摇头道:“走吧,我送你回长安,正好我也要回长安。”
“陛下让权某和齐王一起回长安,齐王不肯,权某只好孤身上路。自成先生这又是为何回长安?”权万纪也挺好奇的,李诚在登州呆着,一直非常的稳,从没动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