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总是步履急七!
为了赶在元旦之前回到长安,李世民领太子急随军重臣先行西去。
捷报露布早已传遍沿途,途径各州官员携百姓迎于道旁,銮驾至处,“万岁”欢呼声不绝于耳。李诚这一路倒是非常的安静,跟在李治的身边,没有去抢风头。
至长安已经是腊月二十八,捷报和銮驾的回归,让本就浓郁的喜气达到了巅峰。贞观盛世再也无人能挡的降临了,大唐的气氛如烈火烹油。
入城之后,李诚悄悄的离开大队,李治对此一点办法都没有。这就是他的老师李诚,不喜欢在人前卖弄荣耀的大唐青年俊彦第一人。
怀贞坊张灯结彩,坊民汇聚于坊门外。李家中门大开,尽管李诚刻意低调,但是到了家门口,却没法子继续低调下去。
坊长(里长)率数百坊民迎接,李诚早早翻身下马,大步上前。里长长揖高呼:“某等恭迎侯爷大胜而回,为大唐贺,为侯爷贺。”
所谓远亲不如近邻,李家在怀贞坊的名声一向很好,谁家有点难处来求告,都是能帮则帮。坊民之中,多有被李家雇佣者。李诚素来是街坊们的骄傲,今李诚携封侯而回,上下坊明与有荣焉之余,也知道今后李家就是怀贞坊遮风挡雨的大树。
“诚拜谢各位街坊!”李诚正色回礼,坊内老者奉上洗尘酒,李诚豪饮三碗,这才算完。
一番仪式下来,算是与街坊们达成了一个默契。今后只要在不违法乱纪的前提下,大家有什么麻烦求到李诚这里,作为怀贞坊的代表人物,李诚有义务庇佑这些普通人。
当然现在李诚的地位,足以震慑一些宵小,但也架不住有脑子不清醒的权贵。
李家中门大开,一身诰命服,盛装出现在门口的女人有三个,诰命崔氏、诰命武氏、诰命张氏。见李诚出现,三女同时下拜:“恭迎郎君,郎君为李家光耀门楣,妾等无上荣光!”
光耀门楣在这个时代是很重要的事情,之前李诚只能算在寒门的范畴之内。封侯之后,谁还敢说关中李家是寒门?都不用李家出手,长安百姓都能用口水淹死他。
也就是说,从李诚被封侯的那天起,关中李氏从政治上确立了地位,彻底的跳出了寒门的桎梏。至于什么时候变成门阀,那还需要时间来沉淀。
事实就是这么作弄人,并不愿意做门阀的李诚,却被大环境逼着走上了门阀的道路。他不这样做还不行,非要反着弄,就不是另类那么简单了,那可是走上了直接对抗天下的道路。
李诚作为现代的思维方式和道德标准,在这一刻已经放弃的差不多了,彻底的融入这个时代,才是他眼下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他不是一个人,身后是一个家。
家人部曲列队两行,夹道恭迎家主荣耀而归。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神采,即便是崔媛媛这个关系不清不楚的女人,此刻也都盛装出现在迎接的队伍中。稍稍落后于三位诰命之后,倒是武约没有出现。
李诚迈步走进家门的时候,下意识的抬头看了一眼隔壁院子的墙头,发现一张笑脸,还有对其他女人嫌弃的眼神。
被一群女人簇拥着进了后院,大老爷似得泡热水里,三女一起上阵,葫芦攮子擦的飞起。洗掉了一层皮,才算是洗尽征尘。再一看李诚,在水里直接睡着了,这是太累的缘故。
小心翼翼的让人给抬卧室里,过程中李诚还在沉睡。醒来的李诚看见的是第二天午后的阳光,秋萍靠着窗子在做针线活。两个小脑袋趴在炕头打瞌睡,李诚笑了。
什么千秋功业,也比不上这一刻的温情和宁静。
姐姐平安毕竟警惕,感觉到动静便睁开眼睛:“大人醒了!”喊着话,人已经扑上来。
这都是李诚给惯出来的,这屋里头唯一能镇住平安的,也就是秋萍这个亲娘了,其他人都不好使。理论上大娘崔芊芊是可以管教平安的,但是却从不多嘴管教。家里人都知道,大娘子是李诚的心头肉,儿子李泉都得让一让的那种。
刚坐起来的李诚赶紧抱住,秋萍放下针线,赶紧下炕道:“郎君起来了,妾唤人进来。”
李诚正忙着用胡子扎闺女,平安被扎的咯咯咯的笑着,在老爹的身上打滚。李泉被惊醒了,迟疑了一下没往前,而是坐在原地羡慕的看着李诚和姐姐亲近。
“臭小子,过来!”李诚松开闺女,冲儿子招手。李泉爬到跟前,仰面看着老爹道:“大人,娘不让烦大人呢,说大人是做大事的,不跟小孩子玩。”
“回头忙完这一阵,我带你和平安去骑马撵兔子。”李诚抬手摸了摸儿子的脑袋,表示亲热。自己的儿子,没必要搞什么隔代亲。
帘子掀起来,崔芊芊领着丫鬟进来了,看见老娘李泉立刻紧张的站起来要下炕。崔芊芊看见李诚一手抱一个,心里还是很贴慰的。一直以来都觉得李诚偏心平安,只是想到平安总是要嫁人的,所以才没特别的不舒服。
现在看来,儿子总归是儿子,要继承家业的,当爹的对儿子严格一点也很正常。
“郎君总算是起来了,这一日来贺的客人不少,都道郎君要好好休息几日,丢下礼物就回了。妾寻思着回礼宴客的事情,总是要郎君来拿大主意的。”
李诚封侯人在外地,家里人自然不能大宴宾客,现在李诚回来了,该补上的还是要补上的。再怎么低调,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这个时候再低调,就是虚伪了。
李诚起床梳洗,崔氏在一旁说起家中各种事情,需要李诚拿主意的都是大事。总的来说就是两类事情,一类是来庆贺的,礼物都送来了;一类是来说亲的,针对的对象是一对儿女。
与门阀结交来往的事情,李诚以前基本不做,现在还是不打算改变风格。崔氏郑氏白氏,都是利益交换的产物,期间多有转折起伏。要说感情,真的不如李诚身边的那些老卒,甚至都不如海匪那帮人。
“嗯,都有那些说亲的人上门了?”李诚放下毛巾,问了一句。
为了赶在元旦之前回到长安,李世民领太子急随军重臣先行西去。
捷报露布早已传遍沿途,途径各州官员携百姓迎于道旁,銮驾至处,“万岁”欢呼声不绝于耳。李诚这一路倒是非常的安静,跟在李治的身边,没有去抢风头。
至长安已经是腊月二十八,捷报和銮驾的回归,让本就浓郁的喜气达到了巅峰。贞观盛世再也无人能挡的降临了,大唐的气氛如烈火烹油。
入城之后,李诚悄悄的离开大队,李治对此一点办法都没有。这就是他的老师李诚,不喜欢在人前卖弄荣耀的大唐青年俊彦第一人。
怀贞坊张灯结彩,坊民汇聚于坊门外。李家中门大开,尽管李诚刻意低调,但是到了家门口,却没法子继续低调下去。
坊长(里长)率数百坊民迎接,李诚早早翻身下马,大步上前。里长长揖高呼:“某等恭迎侯爷大胜而回,为大唐贺,为侯爷贺。”
所谓远亲不如近邻,李家在怀贞坊的名声一向很好,谁家有点难处来求告,都是能帮则帮。坊民之中,多有被李家雇佣者。李诚素来是街坊们的骄傲,今李诚携封侯而回,上下坊明与有荣焉之余,也知道今后李家就是怀贞坊遮风挡雨的大树。
“诚拜谢各位街坊!”李诚正色回礼,坊内老者奉上洗尘酒,李诚豪饮三碗,这才算完。
一番仪式下来,算是与街坊们达成了一个默契。今后只要在不违法乱纪的前提下,大家有什么麻烦求到李诚这里,作为怀贞坊的代表人物,李诚有义务庇佑这些普通人。
当然现在李诚的地位,足以震慑一些宵小,但也架不住有脑子不清醒的权贵。
李家中门大开,一身诰命服,盛装出现在门口的女人有三个,诰命崔氏、诰命武氏、诰命张氏。见李诚出现,三女同时下拜:“恭迎郎君,郎君为李家光耀门楣,妾等无上荣光!”
光耀门楣在这个时代是很重要的事情,之前李诚只能算在寒门的范畴之内。封侯之后,谁还敢说关中李家是寒门?都不用李家出手,长安百姓都能用口水淹死他。
也就是说,从李诚被封侯的那天起,关中李氏从政治上确立了地位,彻底的跳出了寒门的桎梏。至于什么时候变成门阀,那还需要时间来沉淀。
事实就是这么作弄人,并不愿意做门阀的李诚,却被大环境逼着走上了门阀的道路。他不这样做还不行,非要反着弄,就不是另类那么简单了,那可是走上了直接对抗天下的道路。
李诚作为现代的思维方式和道德标准,在这一刻已经放弃的差不多了,彻底的融入这个时代,才是他眼下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他不是一个人,身后是一个家。
家人部曲列队两行,夹道恭迎家主荣耀而归。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神采,即便是崔媛媛这个关系不清不楚的女人,此刻也都盛装出现在迎接的队伍中。稍稍落后于三位诰命之后,倒是武约没有出现。
李诚迈步走进家门的时候,下意识的抬头看了一眼隔壁院子的墙头,发现一张笑脸,还有对其他女人嫌弃的眼神。
被一群女人簇拥着进了后院,大老爷似得泡热水里,三女一起上阵,葫芦攮子擦的飞起。洗掉了一层皮,才算是洗尽征尘。再一看李诚,在水里直接睡着了,这是太累的缘故。
小心翼翼的让人给抬卧室里,过程中李诚还在沉睡。醒来的李诚看见的是第二天午后的阳光,秋萍靠着窗子在做针线活。两个小脑袋趴在炕头打瞌睡,李诚笑了。
什么千秋功业,也比不上这一刻的温情和宁静。
姐姐平安毕竟警惕,感觉到动静便睁开眼睛:“大人醒了!”喊着话,人已经扑上来。
这都是李诚给惯出来的,这屋里头唯一能镇住平安的,也就是秋萍这个亲娘了,其他人都不好使。理论上大娘崔芊芊是可以管教平安的,但是却从不多嘴管教。家里人都知道,大娘子是李诚的心头肉,儿子李泉都得让一让的那种。
刚坐起来的李诚赶紧抱住,秋萍放下针线,赶紧下炕道:“郎君起来了,妾唤人进来。”
李诚正忙着用胡子扎闺女,平安被扎的咯咯咯的笑着,在老爹的身上打滚。李泉被惊醒了,迟疑了一下没往前,而是坐在原地羡慕的看着李诚和姐姐亲近。
“臭小子,过来!”李诚松开闺女,冲儿子招手。李泉爬到跟前,仰面看着老爹道:“大人,娘不让烦大人呢,说大人是做大事的,不跟小孩子玩。”
“回头忙完这一阵,我带你和平安去骑马撵兔子。”李诚抬手摸了摸儿子的脑袋,表示亲热。自己的儿子,没必要搞什么隔代亲。
帘子掀起来,崔芊芊领着丫鬟进来了,看见老娘李泉立刻紧张的站起来要下炕。崔芊芊看见李诚一手抱一个,心里还是很贴慰的。一直以来都觉得李诚偏心平安,只是想到平安总是要嫁人的,所以才没特别的不舒服。
现在看来,儿子总归是儿子,要继承家业的,当爹的对儿子严格一点也很正常。
“郎君总算是起来了,这一日来贺的客人不少,都道郎君要好好休息几日,丢下礼物就回了。妾寻思着回礼宴客的事情,总是要郎君来拿大主意的。”
李诚封侯人在外地,家里人自然不能大宴宾客,现在李诚回来了,该补上的还是要补上的。再怎么低调,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这个时候再低调,就是虚伪了。
李诚起床梳洗,崔氏在一旁说起家中各种事情,需要李诚拿主意的都是大事。总的来说就是两类事情,一类是来庆贺的,礼物都送来了;一类是来说亲的,针对的对象是一对儿女。
与门阀结交来往的事情,李诚以前基本不做,现在还是不打算改变风格。崔氏郑氏白氏,都是利益交换的产物,期间多有转折起伏。要说感情,真的不如李诚身边的那些老卒,甚至都不如海匪那帮人。
“嗯,都有那些说亲的人上门了?”李诚放下毛巾,问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