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殿上就变得热闹了起来。
    每次莫少珩上朝,总能将金殿变得有些不一样。
    这时有人问道,“这帐篷看起来倒是不错,也方便,只是……难民这么多,提供帐篷的话,对朝廷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的确,一顶帐篷或许不值钱,但数量一多,那就不一样了。
    莫少珩:“……”
    这位大人难道还想一毛不拔不成?这可是在解决难民的问题,哪朝哪代有一毛不拔就解决掉难民为题的?
    莫少珩没理会,这时候又有人对他口中的游牧民族特别感兴趣,“当真有没有固定居所,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的民族?”
    莫少珩答道,“当然,不信你去问问东唐皇子李垣,他应该就知道,别小看这个游牧民族,东唐被称为上国,但也经常被这个游牧民族骚扰,拿他们没办法。”
    这下可引起了不少人的惊讶,“当真?一个居无定所的民族还敢骚扰东唐?”
    莫少珩说了一句,“他们养出来的骏马比东唐的还好,养出来的牛羊那是一片一片的,不过他们也有他们自己的问题。”
    莫少珩咳嗽了一声,赶紧打住话题,他觉得这些大人似乎对这种事情特别感兴趣。
    说道,“诸位,我这房子,不对,我这帐篷如何?”
    在莫少珩口中,这帐篷已经有了它自己的故事。
    别的民族都能以此为流动的居所,他北凉情况特殊的难民又有什么好挑剔的。
    况且,这帐篷他们看着也的确不错。
    以他们北凉的天气,哪怕是冬天,在帐篷里面多放一床被子,都未必会冷。
    “我觉得不错,再怎样也比卷缩在城墙下要好。”众人小声讨论了起来。
    “洵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收回,不可能将难民一直搁置不管,又没人力和物力给他们修房子,这帐篷倒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这时圣人直接让人计算费用,和收购各地的麻布的可行性。
    等结果出来,大致的费用虽然不算少,但完全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毕竟其他方案,都比现在这个花钱。
    也有官员道,“我北凉本就囤积得有不少麻布,这也是麻布价格低廉的一个原因,如今正好排上用场。”
    “如此,竟然真的能给洵州难民一个住宿。”
    众人不由得看向莫少珩。
    其实何止是一个住宿,还因时制宜地解决了修运河时流动住宿的问题。
    一石二鸟。
    莫少珩正在给大家演示怎么将帐篷收起来。
    最后看到的就是,被捧在手上的一叠大布团。
    众人:“……”
    也忒方便了一点。
    这时圣人开口了,大概是让各部门拟一个具体的章程出来。
    也就是说这件事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基本可以敲定了。
    莫少珩的箱子里面,正好装着各种图纸,取出来一并给了工部尚书。
    等安静下来,有人问道,“世子当日说的是两件事情,不知道关于难民孩子的问题?”
    莫少珩说道,“这个问题就稍微复杂了一点,但我镇北王府已经决定卖掉一部分良田来帮难民养孩子了。”
    噗!
    场上的百官愣是没忍住。
    镇北王府现在就靠那些良田维持贵族最后的体面了吧?
    莫少珩居然说他镇北王府要卖掉一部分良田?
    莫少珩心道,良田的确不错,但北凉有明文规定,良田只能用来种粮食,这是因为北凉缺粮,所以定下的限制,本也是好的。
    但它也限制了收入。
    而莫少珩他在他的那些铺子上面吃了亏,至今还没什么生意,所以他得另辟蹊径。
    众人心道,就算莫少珩将镇北王府的所有良田都卖掉,那也不可能达到帮难民养孩子这个目的。
    莫少珩一笑,又开始从箱子里面取东西出来,侃侃而谈了起来。
    这样就过去了整整一个上午。
    至于最终的结果……
    圣人已经派人去告知今天等在城外的难民了,“若是朝廷给他们住宿,给他们养孩子,他们是否愿意以工代赈,以工代税去修建运河。”
    甚至还专门说道,“此次征工,全凭自愿。”
    不愿意的也能得到朝廷的救济,毕竟都是北凉的百姓。
    当然,肯定是吃不饱的,勉强不死人吧,以前朝廷救济难民就是这么做的,这次有了东唐借的粮食,自然能宽裕不少,但那是给应招的工人和他的家庭的。
    下了朝,莫少珩走得特别慢,大概等赵棣走到他身边,莫少珩说道,“要不要将你家的良田也卖掉一些帮难民养孩子?”
    赵棣:“我家铺子生意好。”
    不用卖田。
    莫少珩:“……”
    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莫少珩还没答,这时候,上议大夫范寇的声音在旁边想起,“我家良田有点多,也准备卖点。”
    莫少珩:“……”
    第36章 卤肉
    下了朝,莫少珩想了想,他几天前答应过赵景澄等十五个少年去带他们逃课。
    结果因为突发事件,不得不爽约。
    现在倒是有时间去国子监看一看了。
    国子监,还是那个同僚:“祭酒让我转告世子,世子以后就负责那个学舍。”
    莫少珩现在由四门助教升了文学博士,按规定,是要带一个学舍的。
    当然一个学舍有很多个授课的文学博士,教授不同的内容。
    “祭酒还说,以后这个学舍如何授课,都由世子自行决定。”
    莫少珩:“……”
    不是说国子监祭酒是个老古板吗?他怎么看着思想挺开明的,连他带学生逃课都不计较不说,还让他自行决定授课方式?
    国子监祭酒孙望书的确是个老古板,但他也有他的人生境遇。
    孙望书年轻时读书十分刻苦,但或许因为天赋原因,在课业上并不出众。
    直到遇到了他的授业恩师愚之先生,他就跟突然顿悟了一般,学业有成,功成名就。
    所以他对他的老师一直心怀感激。
    他一直记得他的授业恩师愚之先生的一句话,“所有的学子皆有天赋,只是他们没有遇到一个能因材施教的老师。”
    孙望书觉得,赵景澄那个学舍的学子,每个虽然都是麻烦精,让人头痛得厉害,但一个个又挺机灵,只是没有将心放在学业上而已。
    而国子监的文学博士,很难管教这些学子,与其每天让他们在学舍睡觉,还不如让莫少珩试试。
    或许,莫少珩就是赵景澄他们的愚之先生也说不定。
    莫少珩还有些惊讶地向学舍走去,果然,文人的思想看似顽固,但又是最自由的。
    结果,没还没走到学舍,前面十五个少年就站那了,估计是得了他来国子监的消息,自己跑出来了。
    莫少珩:“……”
    眼前的情况,愣是让莫少珩愣住了,他有一种前面站了十五个南一的错觉。
    十五个少年,也就十一二岁的样子,在莫少珩眼中,也就刚小学毕业的初一学生吧。
    现在,正一人怀里抱着一张古琴,站在他面前。
    还学着他平时抱琴的姿势。
    赵景澄笑得整张脸都成了团子,“以后看谁还敢说我们不是你的学生。”
    说完,托了托怀里的琴,“一模一样。”
    他们自从上次看到南一抱着一张古琴跟在莫少珩身后,一看就是师徒,他们就想着,以前莫少珩是四门助教,其实还不能算他们的老师,这可怎么行。
    他们得将关系敲定了,不然谁带他们逃课。
    回去之后,那是翻箱倒柜,家里收藏得有古琴的,直接抱怀里,谁说也不听,吃饭睡觉都得抱着。
    家里没古琴的,在地上打滚耍痞也得让家里买一张。
    这些小霸王一但闹起来,那才叫精彩。
    况且他们只是学琴,说起来还算有了点上进心。
    最后,也就成了现在这副场景了。
    赵景澄还在对莫少珩道:“我们像不像是北凉第一才子临江仙的学生?”
    莫少珩:“……”
    他看着这些古琴,皆是些有名字的名琴,叹了一口气,“莫要糟蹋了琴。”
    然后带着人向国子监外走去。
    一群人,莫少珩怀抱古琴在前,后面跟了一堆“小琴师”,当真是独一无二的风景,引得人频频回头。
    莫少珩直接去的乌衣巷。
    他得将帮难民养孩子的计划在仔细整理整理,虽然今日在金殿上已经说动了圣人和诸位大臣,但具体的章程因为太过复杂,还得斟酌斟酌。

章节目录


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肥皂有点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肥皂有点滑并收藏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