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亡后,十国就剩下北汉了!
而北汉,也是十国当中,唯一在北方的国家。
南唐一亡,北汉的灭亡,也就是早晚的事。
北汉的建立者,不是别人,正是刘知远的弟弟刘崇。
公元951年1月1日,后汉隐帝,也就是刘承祐,他兵败后,为人所杀,后汉灭亡,郭威称帝,建立后周。
刘崇时任河东节度使、太原尹,据有河东十二州,他见郭威称帝,他也称帝,建立北汉。
北汉地瘠民贫、国力微弱。
刘崇为了自保,当下结辽为援,奉辽帝为叔皇帝。
他曾联合辽兵,两度进攻后周,但先败于晋州,后败于泽州高平县。
柴荣乘胜进围太原达月余。
后周兵退后,刘崇便去世,其子刘钧继位,奉辽帝为父皇帝。
天会十二年,公元968年七月,刘钧因宋军压境,国势日窘忧愤而死,刘继恩即位。
同年九月,刘继恩被侯霸荣杀死,刘继元当了北汉皇帝。
刘继元当皇帝期间,北宋频频向北汉进攻。
北汉势蹙,屡靠辽兵增援才得以幸存。
天会十三年,公元969年春,赵匡胤亲自率兵下河东攻取北汉,击退辽援兵,然后修筑长堤,引汾水灌晋阳城。
北汉坚守危城,至闰五月,晋阳南城被水冲坏,大水涌进城内。
这时的北汉,已经接近灭亡的边缘。
刘继元没有选择投降,而是咬牙坚持抵抗!
宰相郭无为妄图降宋,立即被刘继元处死。
将士们见皇帝铁心抵挡,当下大伙齐心抵御宋兵,他们军民一心,终于设障堵住了水口。
这时,天热多雨,宋军又住在草地里,多患腹泻病。而辽国增兵来支援北汉,北汉又得到了生机。
赵匡胤无奈,只得下令退兵,丢弃粮饷茶绢无数,皆为北汉所获。
刘继元击退了赵匡胤后,按理说应当好好治国,强大军队,抵御宋国进攻。
那里知道,他所忙的是内部相斗。
刘继元听信马峰谗言,杀死大将郑进,又宠信宦官卫德贵,解除吐浑军统帅卫俦的军职,调任辽州刺史。
他这样的做法,导致吐浑军数千人不服,请求收回成命,但刘继元坚执不允。
他又听说卫俦背地里发牢骚,怕他搞兵变,就派人将他杀掉。
大将李隐为卫俦抱不平,卫德贵便鼓动刘继元把李隐送到岚州管制,不久又把李隐杀死。
吐浑军是北汉军队的主力,统帅被杀,顿时军心瓦解,刘继元等于是自毁长城。
老天给与北汉的机会,其实只有一次,那就是赵匡胤进攻失败之后,也是北汉难得一次可以好好整顿国家的机会。可惜,刘继元错过了!
广运六年,公元979年正月,赵匡义消灭了泉州和吴越的割据势力之后,便集中兵力,御驾亲征北汉,分派潘美等率领数十万大军,分四路会攻太原。
刘继元急忙派儿子刘让到辽国作人质,乞求援兵。
三月十六日,宋将郭进在石岭关大破辽援军,辽将耶律敌烈败死,辽兵损失一万多人。
此战之后,辽军再不敢南下,使北汉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四月,赵匡义自镇州进兵,攻破隆州,亲自到太原城下督战。
宋军在赵匡义的带领下,猛烈围攻北汉的晋阳城。
五月一日,晋阳城西南的羊马城首先陷落,北汉宣徽使范超、马步军都指挥使郭万超,先后出降。
四日,赵匡义亲自起草诏书,劝喻刘继元投降,承诺“当保富贵”。
已经致仕家居的马峰也进宫劝降。
刘继元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派人把降表送给赵匡义了。
六日的凌晨,赵匡义率领诸将领在太原城北连城台上举行受降仪式。
刘继元率领官属身着白衣纱帽在台下俯伏请罪。
赵匡义当即封刘继元为特进、检校太师、右卫上将军、彭城郡公,赐给京师甲第一区,每年都优加赏赐。
刘继元在亡国后,和李煜不同的是,他乐不思蜀,悠游岁月,又活了十几年,在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寿终正寝。
刘继元自然是个碌碌不足道的皇帝,他在位十一年的时间,对内信用奸小,排斥贤能,政事混乱;对外继续投靠辽国,做无耻的儿皇帝,从来没有想过壮大自己的力量。
以当时北汉的形势来说,投靠辽国是正确的选择,但是,投靠了之后,尤其是击退了赵匡胤的进攻之后,不珍惜机会,加紧治理国家,发展军事,刘继元就已经不是一个优秀的皇帝了!
他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只想着依靠上了辽国这棵大树,日子就可以过安稳了。难道他不知道“靠山靠水,不如靠自己”的俗话吗?
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只有自己实力强大了,靠自己,别人才不敢欺负你!
实力不强的时候,当然要依靠别人;但是,在依靠上别人之后,一定要强大自己,不然,总有山倒水流的时刻!
刘继元的无知,正是不懂这个道理!
赵匡义灭了北汉之后,深感晋阳自古为帝王龙兴之地或割据政权反抗中央政权的所在,也就是传为“龙脉”所在,而晋阳城地形险要,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百姓习于戎马,人性劲悍,难以掌控,赵匡义惧怕此地再出割据政权危害北宋政权,同时愤恨于晋阳城军民的长期顽强抵抗,称此地“盛则后服,衰则先叛”,当下以开封太原星宿不合为借口,诏毁晋阳,迁城中士绅富户于开封洛阳,火烧其城,城中老幼被烧死或逃跑被踩踏致死者不计其数,并征伐数万人削平晋阳北部的系舟山山头,曰“拔龙角”,并下令决汾水、晋水冲灌晋阳城废墟,禁止任何人在当地居住,彻底将其摧毁。
他的这个做法,可以看出,这是个手段残忍的人!
北汉灭亡,晋阳被毁,意味着中国再次进入大一统的国家,五代十国,也正式落下帷幕,中国历史进入了宋朝,将掀开新的篇章。
而北汉,也是十国当中,唯一在北方的国家。
南唐一亡,北汉的灭亡,也就是早晚的事。
北汉的建立者,不是别人,正是刘知远的弟弟刘崇。
公元951年1月1日,后汉隐帝,也就是刘承祐,他兵败后,为人所杀,后汉灭亡,郭威称帝,建立后周。
刘崇时任河东节度使、太原尹,据有河东十二州,他见郭威称帝,他也称帝,建立北汉。
北汉地瘠民贫、国力微弱。
刘崇为了自保,当下结辽为援,奉辽帝为叔皇帝。
他曾联合辽兵,两度进攻后周,但先败于晋州,后败于泽州高平县。
柴荣乘胜进围太原达月余。
后周兵退后,刘崇便去世,其子刘钧继位,奉辽帝为父皇帝。
天会十二年,公元968年七月,刘钧因宋军压境,国势日窘忧愤而死,刘继恩即位。
同年九月,刘继恩被侯霸荣杀死,刘继元当了北汉皇帝。
刘继元当皇帝期间,北宋频频向北汉进攻。
北汉势蹙,屡靠辽兵增援才得以幸存。
天会十三年,公元969年春,赵匡胤亲自率兵下河东攻取北汉,击退辽援兵,然后修筑长堤,引汾水灌晋阳城。
北汉坚守危城,至闰五月,晋阳南城被水冲坏,大水涌进城内。
这时的北汉,已经接近灭亡的边缘。
刘继元没有选择投降,而是咬牙坚持抵抗!
宰相郭无为妄图降宋,立即被刘继元处死。
将士们见皇帝铁心抵挡,当下大伙齐心抵御宋兵,他们军民一心,终于设障堵住了水口。
这时,天热多雨,宋军又住在草地里,多患腹泻病。而辽国增兵来支援北汉,北汉又得到了生机。
赵匡胤无奈,只得下令退兵,丢弃粮饷茶绢无数,皆为北汉所获。
刘继元击退了赵匡胤后,按理说应当好好治国,强大军队,抵御宋国进攻。
那里知道,他所忙的是内部相斗。
刘继元听信马峰谗言,杀死大将郑进,又宠信宦官卫德贵,解除吐浑军统帅卫俦的军职,调任辽州刺史。
他这样的做法,导致吐浑军数千人不服,请求收回成命,但刘继元坚执不允。
他又听说卫俦背地里发牢骚,怕他搞兵变,就派人将他杀掉。
大将李隐为卫俦抱不平,卫德贵便鼓动刘继元把李隐送到岚州管制,不久又把李隐杀死。
吐浑军是北汉军队的主力,统帅被杀,顿时军心瓦解,刘继元等于是自毁长城。
老天给与北汉的机会,其实只有一次,那就是赵匡胤进攻失败之后,也是北汉难得一次可以好好整顿国家的机会。可惜,刘继元错过了!
广运六年,公元979年正月,赵匡义消灭了泉州和吴越的割据势力之后,便集中兵力,御驾亲征北汉,分派潘美等率领数十万大军,分四路会攻太原。
刘继元急忙派儿子刘让到辽国作人质,乞求援兵。
三月十六日,宋将郭进在石岭关大破辽援军,辽将耶律敌烈败死,辽兵损失一万多人。
此战之后,辽军再不敢南下,使北汉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四月,赵匡义自镇州进兵,攻破隆州,亲自到太原城下督战。
宋军在赵匡义的带领下,猛烈围攻北汉的晋阳城。
五月一日,晋阳城西南的羊马城首先陷落,北汉宣徽使范超、马步军都指挥使郭万超,先后出降。
四日,赵匡义亲自起草诏书,劝喻刘继元投降,承诺“当保富贵”。
已经致仕家居的马峰也进宫劝降。
刘继元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派人把降表送给赵匡义了。
六日的凌晨,赵匡义率领诸将领在太原城北连城台上举行受降仪式。
刘继元率领官属身着白衣纱帽在台下俯伏请罪。
赵匡义当即封刘继元为特进、检校太师、右卫上将军、彭城郡公,赐给京师甲第一区,每年都优加赏赐。
刘继元在亡国后,和李煜不同的是,他乐不思蜀,悠游岁月,又活了十几年,在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寿终正寝。
刘继元自然是个碌碌不足道的皇帝,他在位十一年的时间,对内信用奸小,排斥贤能,政事混乱;对外继续投靠辽国,做无耻的儿皇帝,从来没有想过壮大自己的力量。
以当时北汉的形势来说,投靠辽国是正确的选择,但是,投靠了之后,尤其是击退了赵匡胤的进攻之后,不珍惜机会,加紧治理国家,发展军事,刘继元就已经不是一个优秀的皇帝了!
他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只想着依靠上了辽国这棵大树,日子就可以过安稳了。难道他不知道“靠山靠水,不如靠自己”的俗话吗?
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只有自己实力强大了,靠自己,别人才不敢欺负你!
实力不强的时候,当然要依靠别人;但是,在依靠上别人之后,一定要强大自己,不然,总有山倒水流的时刻!
刘继元的无知,正是不懂这个道理!
赵匡义灭了北汉之后,深感晋阳自古为帝王龙兴之地或割据政权反抗中央政权的所在,也就是传为“龙脉”所在,而晋阳城地形险要,城高池深,易守难攻,百姓习于戎马,人性劲悍,难以掌控,赵匡义惧怕此地再出割据政权危害北宋政权,同时愤恨于晋阳城军民的长期顽强抵抗,称此地“盛则后服,衰则先叛”,当下以开封太原星宿不合为借口,诏毁晋阳,迁城中士绅富户于开封洛阳,火烧其城,城中老幼被烧死或逃跑被踩踏致死者不计其数,并征伐数万人削平晋阳北部的系舟山山头,曰“拔龙角”,并下令决汾水、晋水冲灌晋阳城废墟,禁止任何人在当地居住,彻底将其摧毁。
他的这个做法,可以看出,这是个手段残忍的人!
北汉灭亡,晋阳被毁,意味着中国再次进入大一统的国家,五代十国,也正式落下帷幕,中国历史进入了宋朝,将掀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