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比宋濂的善终,汪广洋和胡惟庸可就惨多了!
    汪广洋的死,和胡惟庸有脱不开的关系,实际上,他是朱元璋用来对付胡惟庸的人,可惜的是,汪广洋最后背叛了朱元璋,没有按照他的意图去做,这才导致了悲惨结局。
    汪广洋,他也是知识渊博之人,所以,在朱元璋渡江的时候,听说了他的名声,便将他召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
    朱元璋设置正军都谏司后,汪广洋被提拔为谏官,升迁行省都事,屡次晋升,成为中书右司郎中。不久,汪广洋又主持骁骑卫事,辅助常遇春管理军务。
    朱元璋攻下赣州后,汪广洋留守,被授为江西参政。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山东平定,朱元璋以汪广洋廉明持重,命他管理行省,安抚、接纳新来归附者,百姓感到十分安定。
    这一年,汪广洋被召入宫任中书省参政。
    第二年,汪广洋出任陕西参政。
    洪武三年,李善长病倒,中书省无官,汪广洋被召为左丞。
    至此,汪广洋的人生辉煌达到了顶点。
    不过,他头上除了朱元璋之外,还有一人,那就是右丞杨宪。
    杨宪凡事专权断事,所以,他想着搞倒汪广洋,自己完全拥有独权。
    汪广洋对他的态度模棱两可,既不得罪他,也不成为他的那一伙,算是和事佬宰相。
    但是,仍然被杨宪所忌恨。
    他唆使御史弹劾汪广洋极不孝顺母亲。
    这种事,对于皇帝来说,都是小事。皇帝要是需要臣下,别说不孝顺母亲,就是连老爸也不孝顺,他也不会管那么多。
    所以,杨宪敢以这个来指责汪广洋,只能说明朱元璋对汪广洋已经不满了。
    而杨宪看到了朱元璋对汪广洋不满,这才敢出手。
    朱元璋对汪广洋确实不满,实际上的原因,不是汪广洋不孝顺母亲,而是他太软弱了,根本不敢对抗杨宪,所以,朱元璋只能把他罢免。
    朱元璋把汪广洋骂一顿之后,放逐回乡。
    杨宪本着送佛送到西,害人害到底的原则,当下再次奏劾汪广洋,想置他于死地!
    汪广洋就此被迁徙到海南,不死算他命大!
    杨宪搞走汪广洋后,得意洋洋,没想到朱元璋很快就把他诛杀了!
    杨宪,比起汪广洋来,那是更加不如,因为,他在一个独裁者的面前敢嚣张,实在是找死!
    朱元璋杀了杨宪后,召还了汪广洋,封他为忠勤伯,食禄三百六十石。
    朱元璋在诰词中称他善理繁难事务,并屡献忠策,将他比作张子房、孔明。
    汪广洋当然是没法和张良、诸葛亮比的,这一点,就是瞎子都能看出来。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这样捧他呢?
    那是因为,朱元璋想给他那么高的名望,然后,利用他来控制其他人,尤其是李善长。
    李善长看到朱元璋那么重用汪广洋,自然知道自己的处境了,当下借病辞官。
    朱元璋很高兴,便以汪广洋为右丞相,让他大权在握。
    李善长退后,与他关系非常好的胡惟庸为左丞相。
    朱元璋用汪广洋,就是用他的忠厚老实,用他来控制其他奸诈臣子。
    可是,汪广洋的为人实在太好了,怎么也不得罪人,所以,为相后,都提不出什么建议。
    这样一来,令朱元璋不满了,把他贬为广东行省参政。
    至此,胡惟庸权力做大。
    朱元璋又想念汪广洋,当下又将他召为左御史大夫。
    洪武十年,又授汪广洋为右丞相。
    汪广洋回到朝廷后,看透了宦海浮沉,官场倾扎,当下沉溺酒中,不理那么多政事。
    他与胡惟庸同为丞相,却什么作为也没有,只是保持官位而已。
    朱元璋见了,多次告诫他。
    然而,汪广洋仍然不想卷入政治纷争当中。
    他不知道的是,在官场中,从来都是在江湖中一样,不是你想独善其身,就能独善其身的!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你不搞倒别人,别人就会搞倒你!
    如果做不到隐退,那么,只有拔剑出鞘!
    可惜,汪广洋不懂这个道理,所以,他的结局,只能很惨!
    洪武十二年十二月,中丞涂节说刘伯温是被胡惟庸毒死的,汪广洋应当知道内情。
    朱元璋便问汪广洋,希望他出面栽赃胡惟庸。
    汪广洋却回答说:“没有此事。”
    朱元璋顿时大怒,知道汪广洋始终不肯站在自己这一边,当下指责汪广洋结党欺君,将他贬往广南。
    汪广洋船至太平,朱元璋又追责他在江西包庇文正,在中书省不揭发杨宪的奸罪,当下赐诏将汪广洋处死。
    《明史》记载汪广洋:年少时从师余阙,博通经史,善写篆体隶书,工于诗歌。为人宽和自保,与奸人同职而不能离去,所以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汪广洋的死,实在是死得很冤枉,因为,他至始至终,都没有做过坏事,更没有对不起朱元璋,当然,也没有对不起其他人,甚至是害他的杨宪。可惜,他终究还是难逃朱元璋的魔掌。究起原因,还是他的性格害死了他。
    他的性格是什么呢?那就是史书上说的“宽和”,换成今天的话,那就是老好人。他对人处处都好,总是善待别人,从不去害人。可是,他不明白官场的险恶,更不明白朱元璋的狠毒。在险恶的官场中,在狠毒的朱元璋面前,他处处想做个好人,实在是难啊!
    他的死,让人惋惜,让人感叹,让人落泪。
    他实际上,不是死于他的性格,也不是死于朱元璋的性格,更是官场的险恶,而是死于封建社会的专制!
    在一个当权者说了算的社会,在一个君主可以自由杀伐的社会,人的生命,犹如蝼蚁一般,说死就死,完全没有法律保障,这才是汪广洋死亡的真正原因!
    每个人都有生命权!
    这话,我们追求了几千年,到现在都没有完全实现!
    汪广洋,用他的死,在追求生命权的路上,凭添了一抹鲜红的血迹。
    汪广洋离乡十六年后,再次经过高邮,写下一首《过高邮有感》,谁也不会想到的是,这首诗,也成了人生悲惨的写照,诗曰:
    去乡已隔十六载,访旧惟存四五人。
    万事惊心浑是梦,一时触目总伤神。
    行过毁宅寻遗址,泣向东风吊故亲。
    惆怅甓湖烟水上,野花汀草为谁新?

章节目录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黄小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黄小招并收藏小招说:魏晋南北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