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临淄郡
州牧府大堂
两边排列着兵甲士卒,一个年纪已逾花甲的老头,正襟危坐于中间上座处。
此刻他正飞速地扫视着案台上的那两道文书,他凑近来,仔细地反复看了又看。
皑雪般苍眉下,那双半阖半开的眼眶中渐渐浮现起惊喜愉悦之色。
此人正是青州牧——刘弘。
而放在他眼前的那两道文书。
一封上面写着青州境内的残余叛军,基本被尽数剿灭,各郡皆已经收复。
另一封则是说,冀州境内的变化。
而变化之事,就是淮水两岸,高铭与郭威达成的谈判。
“咳咳......”
刘弘干咳两声,把这两份文书递给了站在台阶下的一个男子。
只见那男子年纪约莫三十上下,身披一袭战甲,腰间悬着一对雌雄双股剑。
看上去一副仪表堂堂,威风凛凛的姿态。
但要说最惹人注目的,还是他那双偌大的耳垂。
这便是刘弘之侄——刘备,刘玄德。
原来刘弘一直膝下无子,而刘备父母早亡。
所以刘备便跟随着叔父刘弘东征西讨,刘弘也一直将刘备视如己出。
刘弘递文书递给刘备后,开口说道:“玄德啊,你看看吧,那不可一世的郭威竟也有今天这等下场,叔父看后觉甚是欢喜啊。”
刘备接过文书扫了一眼,嘴角上慢慢勾勒起一抹得意的冷笑,眼中精光迸射。
他转身上前,对着刘弘拱手笑道:“真乃千载难逢之良机,侄儿刘备提前恭祝叔父拿下冀州,光复祖上沛公遗志,一展宏图霸业!”
“玄德,何出此言啊?”刘弘眉头不禁微微皱起,困惑地追问到。
刘备捋着须髯,满脸堆笑地说道:“叔父请想,那高铭以郭威之子郭尚为人质,与郭威订立三个月的和平期。而在这三个月内,郭威必定会集中精力于冀南的曹嵩大军,他既是投鼠忌器,又是无暇北顾。”
说着,刘备又把手一横,径直指向了身旁的那张舆图,继续娓娓说道:“叔父请看,平原与我青州接壤。而今已是独木难支,只要我们发动奇兵,必定能够一举拿下平原城,从高铭手中夺过郭尚。”
“到时候我们以郭尚为质,联合南面兖州的曹军,南北夹攻邺城,郭威自然会乱了方寸。届时功成之后,叔父可与曹嵩平分千里冀州,而冀北又是最为富庶之地,得到冀北之后,我们的实力必然大增。”
“如今天子暗弱,大齐气数将尽。我们进可图取洛阳,退可坐守山东之境。只需静待时机,早晚可以实现大业。”
刘备洋洋洒洒的一番话语,为刘弘解开了心中困惑,指明了眼前的方向。
听了他的话,刘弘是不住的点头,满脸的欣赏骄傲,随即高声赞叹道:“你竟能从这一纸文书中觅出一片王图霸业来,眼光和谈吐皆非常人可及。真不愧为吾侄玄德,简直有大帝之姿!”
“侄儿如何担当得起大帝二字,叔父莫要谬赞了。刘备都是托叔父之福,才得以窥见天机,叔父才是天命所向。”刘备诚惶诚恐地拱手回道,却是谦逊得紧,丝毫不敢居功。
被刘备再这么一夸,刘弘激动地站起身来,拱手仰天,高声豪然道:
“老天爷啊!四百年!这四百年是怎么过来的你知道吗!我刘家苟且偷生,韬光养晦,整整四百年啊!”
“而今我刘家终于迎来希望了,沛公啊,你的在天之灵,你看到了吗?我刘家终于有人可以完成你的遗志了!”
那语气之中满是慷慨激昂。
刘弘一族,都是当年鸿门宴事变之后,因为战乱流亡的遗孤。
因为祖上是沛公刘邦,且在名义上支持过大齐正统的缘故。
所以在开国时,刘邦后裔一族被齐太祖封到了青州之地。
虽然在浩荡皇恩之下,他们得一地安息。
但在他们心中,却一直想要复兴祖上基业,完成刘邦当年没有完成的事情。
他们等了几百年,终于等来了齐朝暗弱,天下将乱的局面。
感慨完之后,刘弘老泪纵横地抓着刘备臂膀,说道:“玄德啊,如今祖上大业,就靠你兴复了!你尽管说要怎么做,叔父绝对支持你。”
因为在半年之前,青州爆发了赤眉军叛乱,险些连首府临淄郡都沦陷了。
全靠刘备带着麾下大军,肃清叛军,维护了青州境内的安定。
也从那之后,刘弘开始无条件支持刘备,青州七万大军的军权,落入了刘备手中。
而刘备得了兵权之后,对刘弘的态度依旧还是毕恭毕敬,没有做出什么逾矩的行为。
所以刘弘对他更是变成了无底线的信任,青州牧虽然名为刘弘,但实际所有权力都握在了刘备手中。
听了刘弘那诚恳的肺腑之语,刘备的脸颊上闪过一瞬不易察觉的得意。
随即,刘备把目光抛到身旁的一个儒士身上。
只见那名儒士神情自若,双目微眯,深陷的眼眶中流转着让人捉摸不透的寒光,眉宇间蕴含着几分阴诡果厉之色。
此人便是刘备麾下谋士——法正。
沉吟片刻,刘备开口问道:“孝直,你觉得该当如何?”
法正那微眯的双眼缓缓睁开,拱手淡声道:“方才将军所言之战略大业,实在是令在下佩服不已,但要完成这宏图大业的第一步,就是要拿下平原城。”
“不错,那我们又该如何谋划平原城?”刘备微微点头,继续问道。
法正一扶袖袍,然后走到那张舆图面前,沉声道:“自从那陈留王入住平原城后,这座城池已非昔比,可谓是固若金汤。而且虽说与青州的东平城接壤,但中间还有一条笃马河相隔,想要攻城,则必要过河。”
“而攻城过河却极不利于我军行进,若是正面强攻,那即便攻下来了,也会给我军造成极大的损失,算起来实在是得不偿失。”
说着,法正眼眸中浮现起诡谲之色,话锋一转,冷冷道:“所以将军不如放一些赤眉军余孽到对岸去,再给放消息给高铭。就说是奉天子诏令讨灭叛军,事况紧急,不得已才越境过河。”
“我们青州军百年来一直是大齐皇室的拥簇者,将军与刘公又有贤名在外,谁又会相信将军这一步棋乃是障眼法呢。”
“如此一来,便可瞒天过海。只要大军过了这条笃马河,小小平原城对于将军来说,那还不是信手拈来?”
说罢,法正捋着须髯与刘备相视一笑,那一笑,却满含厉然果敢。
刘备听后,脸上也渐渐升起了得意之情,只见他上前抓着法正的手,豪然笑道:
“妙哉啊,有这等妙计,这区区平原高铭,又何足挂齿!”
“得先生相助,我刘备真是如鱼得水,如此可谓是天亡大齐,而兴我祖辈遗志!”
(未完待续......)
ps:(请大家不要完全代入三国中刘备的形象,因为本书受到蝴蝶效应影响。
毕竟没有汉朝正统这一说,所以刘备和历史上稍微还是有一点性格出入的。)
州牧府大堂
两边排列着兵甲士卒,一个年纪已逾花甲的老头,正襟危坐于中间上座处。
此刻他正飞速地扫视着案台上的那两道文书,他凑近来,仔细地反复看了又看。
皑雪般苍眉下,那双半阖半开的眼眶中渐渐浮现起惊喜愉悦之色。
此人正是青州牧——刘弘。
而放在他眼前的那两道文书。
一封上面写着青州境内的残余叛军,基本被尽数剿灭,各郡皆已经收复。
另一封则是说,冀州境内的变化。
而变化之事,就是淮水两岸,高铭与郭威达成的谈判。
“咳咳......”
刘弘干咳两声,把这两份文书递给了站在台阶下的一个男子。
只见那男子年纪约莫三十上下,身披一袭战甲,腰间悬着一对雌雄双股剑。
看上去一副仪表堂堂,威风凛凛的姿态。
但要说最惹人注目的,还是他那双偌大的耳垂。
这便是刘弘之侄——刘备,刘玄德。
原来刘弘一直膝下无子,而刘备父母早亡。
所以刘备便跟随着叔父刘弘东征西讨,刘弘也一直将刘备视如己出。
刘弘递文书递给刘备后,开口说道:“玄德啊,你看看吧,那不可一世的郭威竟也有今天这等下场,叔父看后觉甚是欢喜啊。”
刘备接过文书扫了一眼,嘴角上慢慢勾勒起一抹得意的冷笑,眼中精光迸射。
他转身上前,对着刘弘拱手笑道:“真乃千载难逢之良机,侄儿刘备提前恭祝叔父拿下冀州,光复祖上沛公遗志,一展宏图霸业!”
“玄德,何出此言啊?”刘弘眉头不禁微微皱起,困惑地追问到。
刘备捋着须髯,满脸堆笑地说道:“叔父请想,那高铭以郭威之子郭尚为人质,与郭威订立三个月的和平期。而在这三个月内,郭威必定会集中精力于冀南的曹嵩大军,他既是投鼠忌器,又是无暇北顾。”
说着,刘备又把手一横,径直指向了身旁的那张舆图,继续娓娓说道:“叔父请看,平原与我青州接壤。而今已是独木难支,只要我们发动奇兵,必定能够一举拿下平原城,从高铭手中夺过郭尚。”
“到时候我们以郭尚为质,联合南面兖州的曹军,南北夹攻邺城,郭威自然会乱了方寸。届时功成之后,叔父可与曹嵩平分千里冀州,而冀北又是最为富庶之地,得到冀北之后,我们的实力必然大增。”
“如今天子暗弱,大齐气数将尽。我们进可图取洛阳,退可坐守山东之境。只需静待时机,早晚可以实现大业。”
刘备洋洋洒洒的一番话语,为刘弘解开了心中困惑,指明了眼前的方向。
听了他的话,刘弘是不住的点头,满脸的欣赏骄傲,随即高声赞叹道:“你竟能从这一纸文书中觅出一片王图霸业来,眼光和谈吐皆非常人可及。真不愧为吾侄玄德,简直有大帝之姿!”
“侄儿如何担当得起大帝二字,叔父莫要谬赞了。刘备都是托叔父之福,才得以窥见天机,叔父才是天命所向。”刘备诚惶诚恐地拱手回道,却是谦逊得紧,丝毫不敢居功。
被刘备再这么一夸,刘弘激动地站起身来,拱手仰天,高声豪然道:
“老天爷啊!四百年!这四百年是怎么过来的你知道吗!我刘家苟且偷生,韬光养晦,整整四百年啊!”
“而今我刘家终于迎来希望了,沛公啊,你的在天之灵,你看到了吗?我刘家终于有人可以完成你的遗志了!”
那语气之中满是慷慨激昂。
刘弘一族,都是当年鸿门宴事变之后,因为战乱流亡的遗孤。
因为祖上是沛公刘邦,且在名义上支持过大齐正统的缘故。
所以在开国时,刘邦后裔一族被齐太祖封到了青州之地。
虽然在浩荡皇恩之下,他们得一地安息。
但在他们心中,却一直想要复兴祖上基业,完成刘邦当年没有完成的事情。
他们等了几百年,终于等来了齐朝暗弱,天下将乱的局面。
感慨完之后,刘弘老泪纵横地抓着刘备臂膀,说道:“玄德啊,如今祖上大业,就靠你兴复了!你尽管说要怎么做,叔父绝对支持你。”
因为在半年之前,青州爆发了赤眉军叛乱,险些连首府临淄郡都沦陷了。
全靠刘备带着麾下大军,肃清叛军,维护了青州境内的安定。
也从那之后,刘弘开始无条件支持刘备,青州七万大军的军权,落入了刘备手中。
而刘备得了兵权之后,对刘弘的态度依旧还是毕恭毕敬,没有做出什么逾矩的行为。
所以刘弘对他更是变成了无底线的信任,青州牧虽然名为刘弘,但实际所有权力都握在了刘备手中。
听了刘弘那诚恳的肺腑之语,刘备的脸颊上闪过一瞬不易察觉的得意。
随即,刘备把目光抛到身旁的一个儒士身上。
只见那名儒士神情自若,双目微眯,深陷的眼眶中流转着让人捉摸不透的寒光,眉宇间蕴含着几分阴诡果厉之色。
此人便是刘备麾下谋士——法正。
沉吟片刻,刘备开口问道:“孝直,你觉得该当如何?”
法正那微眯的双眼缓缓睁开,拱手淡声道:“方才将军所言之战略大业,实在是令在下佩服不已,但要完成这宏图大业的第一步,就是要拿下平原城。”
“不错,那我们又该如何谋划平原城?”刘备微微点头,继续问道。
法正一扶袖袍,然后走到那张舆图面前,沉声道:“自从那陈留王入住平原城后,这座城池已非昔比,可谓是固若金汤。而且虽说与青州的东平城接壤,但中间还有一条笃马河相隔,想要攻城,则必要过河。”
“而攻城过河却极不利于我军行进,若是正面强攻,那即便攻下来了,也会给我军造成极大的损失,算起来实在是得不偿失。”
说着,法正眼眸中浮现起诡谲之色,话锋一转,冷冷道:“所以将军不如放一些赤眉军余孽到对岸去,再给放消息给高铭。就说是奉天子诏令讨灭叛军,事况紧急,不得已才越境过河。”
“我们青州军百年来一直是大齐皇室的拥簇者,将军与刘公又有贤名在外,谁又会相信将军这一步棋乃是障眼法呢。”
“如此一来,便可瞒天过海。只要大军过了这条笃马河,小小平原城对于将军来说,那还不是信手拈来?”
说罢,法正捋着须髯与刘备相视一笑,那一笑,却满含厉然果敢。
刘备听后,脸上也渐渐升起了得意之情,只见他上前抓着法正的手,豪然笑道:
“妙哉啊,有这等妙计,这区区平原高铭,又何足挂齿!”
“得先生相助,我刘备真是如鱼得水,如此可谓是天亡大齐,而兴我祖辈遗志!”
(未完待续......)
ps:(请大家不要完全代入三国中刘备的形象,因为本书受到蝴蝶效应影响。
毕竟没有汉朝正统这一说,所以刘备和历史上稍微还是有一点性格出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