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新员工
单泽源刚离开没两天,杨天健也就到了。
卫靖泽亲自去接的人,在车站看到昔日的战友,走路一瘸一拐的,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以前杨天健走路是虎虎生风,十分有气势的。
“小卫,好久不见了。”杨天健倒是笑容灿烂,没发现有什么郁气。
卫靖泽迎了上去,说:“好久不见了,健哥。”
杨天健比卫靖泽先退伍,算算时间,杨天健退伍也有四五年了,所以两个人也是四五年时间未见了。
让杨天健把行李放上车,然后让人坐了上去,卫靖泽自己也骑上了车。
杨天健说:“真是没想到,你现在竟然开始种田了。”
卫靖泽自己现在想想也觉得挺意外的,说:“连我自己都没想到呢。”
在路上,卫靖泽跟杨天健介绍了一下现在自己的情况,也说了一下把杨天健找来主要想让他做什么。
“猪是一种很好养的动物,只需要给喂饱了,打扫干净了,一般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出现,你只管放心。”
杨天健说:“当然,我尽力做好。”
说到现状,杨天健说:“还真是要谢谢你给我打的电话,我这腿坏了以后,也难以找到一个干的长久的活儿,我这么大个男人,还要家里养,也是丢人。”
卫靖泽明白,从部队里出来的人,都有着极强的自尊心,不爱依靠别人,喜欢万事靠自己,主要是责任心在作祟,觉得男人肩上应该担起内外的担子。
“哎呀,有了你这活儿,我也能慢慢把债还上了。”杨天健笑容满面的说。
生活要有奔头,才让人有活下去的动力。
骑了三个小时才到家里,卫靖泽先给江延宗介绍了杨天健,然后把他的东西搬进屋子里,就把老汉给两人留的饭菜热了热,一起吃饭了饭。
杨天健吃饭也绝对是十分凶猛的,吃完一碗又一碗,还说:“乡下的饭要好吃多了。”
卫靖泽说:“许多人都这么说,走之前还要背袋米走。”
说的就是单泽源这样的人,走的时候大包小包可不少。回到家过了两天,就打电话来说,刚开始还被媳妇数落,带了一堆破烂东西回来了,等吃了两天之后,就完全改了口风了。
而且乡下的菜和米应有尽有,卫靖泽也不怕杨天健吃。
吃过饭,三个人就一起去猪圈施工地看看。
杨天健不愧是在工地干过的,很快就看明白这猪圈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了。
猪圈里面,是中间高四周低,外边有四条沟,是用来排水和猪圈内的排泄物的。墙上还用了特殊材料,保证冬暖夏凉,而窗户都建在屋檐底下,一个是通风透气,也能够防止猪跑掉了冬天的风也不会直接刮进屋子里。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防盗,任何时候都要防止猪被偷走。
看完之后,三个人又去了西瓜苗那边,老汉最近主要是忙活这个事儿。
见到杨天健,老汉也十分热情,让他好吃好住,别客气之类的。
卫靖泽留下来帮着老汉干活,最近西瓜苗都长出来了,等再过十天半月的,就要移栽到地里去了,那个时候还有的忙。
卫靖泽正忙活着,村长的小孙子吧嗒吧嗒跑来了。
“泽哥!泽哥你在吗?”这小子在外面就大声喊起来了。
卫靖泽忙出来,问:“在呢!啥事儿啊?”
小家伙抹了一把鼻涕,说:“我爷叫你过去!你赶紧去吧!”说完转身就跑掉了,卫靖泽想问问啥事儿都没抓住。
卫靖泽担心老汉那边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转身进去跟老汉和江延宗说了一声,便赶紧跑到村长家里。
一到村长家,见里里外外都安静得很,没什么不好的事情的样子,才略微放心了,进了门就喊了村长,村长在屋子里应声说:“小泽啊?快进来吧!”
进了屋里一看,几个老头儿正趴在那里做什么,桌上一些账本之类的东西,几个老头都戴着老花镜,十分忙碌的样子。
“村长,啥事儿啊?”
村长说:“小泽,快来来来,我们几个老家伙在算修路的账,数目大,又多,感觉算都算不清,你年轻人,脑子清楚,赶紧来帮忙算算。”
搞了半天是要帮着算账,卫靖泽也是哭笑不得了。
于是卫靖泽也坐下来帮着算账。
现在修路正在修村口那一段,主要是修那座桥,桥设计的挺气派的,比以前宽了很多,据说是根据能够承载卡车的载重来设计的,桥墩也是水泥钢筋倒出来的石墩,看上去就觉得十分结实。村长几个算的,正是这即将过去的一个月里各处的花钱情况,要保证账目清楚,才能够对村里人有个交代。
卫靖泽虽然年轻,但是并不是学霸,读书也是在部队的安排下读的,所以算账的时候也是算的一脑子的浆糊,幸亏带着手机,还能够做计算器用用,几个老头儿拨弄着算盘的样子,也是挺可爱的。
算了几个小时的账,直到天黑了,才算的差不多了,剩下的老头们自己可以搞定,卫靖泽就不用过来了,算是解脱了。
站起身来,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卫靖泽感叹说:“看来村里还是要有一个会计比较好。”
村里的标配是一村长一村支书一会计,只是叉水村小,以前也没什么进项,村长自己就能够算清楚,现在有了这么大一项工程,确实是有个会计比较好。
“冬梅闺女不就是学会计的么?”
“人家那是大学生,哪里会在村里待着,以后肯定是要去城里上班的!”
“那倒是。”
许多村里的会计,并不是真正的学会计出身,只是占了这么一个职位而已。像大泥湾那边的村长村支书和会计,都是拿工资的。
卫靖泽却想着,就算是不来村里工作,能帮村里算算也是好的,他是被这些数字弄得晕晕乎乎的了。
村长家留卫靖泽吃饭,卫靖泽婉拒说:“家里有客人,今天刚到的,不好不回去吃饭,下次有机会一定尝尝婶子们的手艺。”
此时天都黑了,大风都得了老汉的话,跑来找卫靖泽,卫靖泽便带着带风一起回去了。
家里果然还没吃饭,都在等着卫靖泽呢,跟大家道了歉,卫靖泽忙摆桌子吃饭。
饭桌上,卫靖泽说了自己是帮着村长算账去了,其他三人都表示理解。
说起修路的事儿,如今村里人也是十分期待的,有了这条路,就不用绕弯弯绕到大泥湾那边去了,少走了几十公里的路,就算是开车,也能够省不少油,大家现在对修路的事儿,也是持有十分积极的态度了。
而且路是直接修到食府的门口的,食府就是位于岔路口的了,交通位置也显得更加便利,无论是叉水村还是大泥湾过去,都方便。
第二天,卫靖泽就帮着老汉忙活,最近在忙活着划泥块。
西瓜籽发芽之后,就要和稀泥,把泥巴稍微晾干之后,就要像做砖头一样,把泥放进模子里,切割成巴掌大小的泥块,每个泥块大约四分之一豆腐块大小,之后在泥块上面弄一个洞,等到西瓜苗长出细细的叶子之后,就把它们一起移栽到田里去。
现在忙得就是弄泥块的事儿,五亩瓜田,也是够忙活的了。
在这个时候,江延宗接到电话,说是疗养院的那些老头儿老太太们,想出来春游,每年春游都差不多,没什么意思,所以今年想来叉水村玩玩,顺便看看江延宗在玩什么好玩的。
江延宗对于这些人老心不老的老头儿老太太们也是无奈,上哪儿玩不好,偏要跑到这村里来玩。
可是江延宗也不好拒绝,以前是一起在疗养院的病友不说,现在又是食府的常客,直接驳了人家也不好,只好找卫靖泽商量。
卫靖泽觉得新鲜,他也觉得,春游的话,找个精致好的地方,钓钓鱼,聊聊天,看看书,吃吃东西,多棒啊,这往村里来是什么回事?
江延宗说:“估计每年春游都差不多,所以他们觉得没意思了呗,想找点新鲜的事儿干。”
卫靖泽想着的确是很有可能,老头儿老太太们怎么想的,还真不容易猜到,特别是他们也都是不简单的人物。
“那就这样吧,来就来,可以招待他们一顿午饭,别的就没办法了。”
单泽源刚离开没两天,杨天健也就到了。
卫靖泽亲自去接的人,在车站看到昔日的战友,走路一瘸一拐的,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以前杨天健走路是虎虎生风,十分有气势的。
“小卫,好久不见了。”杨天健倒是笑容灿烂,没发现有什么郁气。
卫靖泽迎了上去,说:“好久不见了,健哥。”
杨天健比卫靖泽先退伍,算算时间,杨天健退伍也有四五年了,所以两个人也是四五年时间未见了。
让杨天健把行李放上车,然后让人坐了上去,卫靖泽自己也骑上了车。
杨天健说:“真是没想到,你现在竟然开始种田了。”
卫靖泽自己现在想想也觉得挺意外的,说:“连我自己都没想到呢。”
在路上,卫靖泽跟杨天健介绍了一下现在自己的情况,也说了一下把杨天健找来主要想让他做什么。
“猪是一种很好养的动物,只需要给喂饱了,打扫干净了,一般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出现,你只管放心。”
杨天健说:“当然,我尽力做好。”
说到现状,杨天健说:“还真是要谢谢你给我打的电话,我这腿坏了以后,也难以找到一个干的长久的活儿,我这么大个男人,还要家里养,也是丢人。”
卫靖泽明白,从部队里出来的人,都有着极强的自尊心,不爱依靠别人,喜欢万事靠自己,主要是责任心在作祟,觉得男人肩上应该担起内外的担子。
“哎呀,有了你这活儿,我也能慢慢把债还上了。”杨天健笑容满面的说。
生活要有奔头,才让人有活下去的动力。
骑了三个小时才到家里,卫靖泽先给江延宗介绍了杨天健,然后把他的东西搬进屋子里,就把老汉给两人留的饭菜热了热,一起吃饭了饭。
杨天健吃饭也绝对是十分凶猛的,吃完一碗又一碗,还说:“乡下的饭要好吃多了。”
卫靖泽说:“许多人都这么说,走之前还要背袋米走。”
说的就是单泽源这样的人,走的时候大包小包可不少。回到家过了两天,就打电话来说,刚开始还被媳妇数落,带了一堆破烂东西回来了,等吃了两天之后,就完全改了口风了。
而且乡下的菜和米应有尽有,卫靖泽也不怕杨天健吃。
吃过饭,三个人就一起去猪圈施工地看看。
杨天健不愧是在工地干过的,很快就看明白这猪圈为什么要这么设计了。
猪圈里面,是中间高四周低,外边有四条沟,是用来排水和猪圈内的排泄物的。墙上还用了特殊材料,保证冬暖夏凉,而窗户都建在屋檐底下,一个是通风透气,也能够防止猪跑掉了冬天的风也不会直接刮进屋子里。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防盗,任何时候都要防止猪被偷走。
看完之后,三个人又去了西瓜苗那边,老汉最近主要是忙活这个事儿。
见到杨天健,老汉也十分热情,让他好吃好住,别客气之类的。
卫靖泽留下来帮着老汉干活,最近西瓜苗都长出来了,等再过十天半月的,就要移栽到地里去了,那个时候还有的忙。
卫靖泽正忙活着,村长的小孙子吧嗒吧嗒跑来了。
“泽哥!泽哥你在吗?”这小子在外面就大声喊起来了。
卫靖泽忙出来,问:“在呢!啥事儿啊?”
小家伙抹了一把鼻涕,说:“我爷叫你过去!你赶紧去吧!”说完转身就跑掉了,卫靖泽想问问啥事儿都没抓住。
卫靖泽担心老汉那边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转身进去跟老汉和江延宗说了一声,便赶紧跑到村长家里。
一到村长家,见里里外外都安静得很,没什么不好的事情的样子,才略微放心了,进了门就喊了村长,村长在屋子里应声说:“小泽啊?快进来吧!”
进了屋里一看,几个老头儿正趴在那里做什么,桌上一些账本之类的东西,几个老头都戴着老花镜,十分忙碌的样子。
“村长,啥事儿啊?”
村长说:“小泽,快来来来,我们几个老家伙在算修路的账,数目大,又多,感觉算都算不清,你年轻人,脑子清楚,赶紧来帮忙算算。”
搞了半天是要帮着算账,卫靖泽也是哭笑不得了。
于是卫靖泽也坐下来帮着算账。
现在修路正在修村口那一段,主要是修那座桥,桥设计的挺气派的,比以前宽了很多,据说是根据能够承载卡车的载重来设计的,桥墩也是水泥钢筋倒出来的石墩,看上去就觉得十分结实。村长几个算的,正是这即将过去的一个月里各处的花钱情况,要保证账目清楚,才能够对村里人有个交代。
卫靖泽虽然年轻,但是并不是学霸,读书也是在部队的安排下读的,所以算账的时候也是算的一脑子的浆糊,幸亏带着手机,还能够做计算器用用,几个老头儿拨弄着算盘的样子,也是挺可爱的。
算了几个小时的账,直到天黑了,才算的差不多了,剩下的老头们自己可以搞定,卫靖泽就不用过来了,算是解脱了。
站起身来,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卫靖泽感叹说:“看来村里还是要有一个会计比较好。”
村里的标配是一村长一村支书一会计,只是叉水村小,以前也没什么进项,村长自己就能够算清楚,现在有了这么大一项工程,确实是有个会计比较好。
“冬梅闺女不就是学会计的么?”
“人家那是大学生,哪里会在村里待着,以后肯定是要去城里上班的!”
“那倒是。”
许多村里的会计,并不是真正的学会计出身,只是占了这么一个职位而已。像大泥湾那边的村长村支书和会计,都是拿工资的。
卫靖泽却想着,就算是不来村里工作,能帮村里算算也是好的,他是被这些数字弄得晕晕乎乎的了。
村长家留卫靖泽吃饭,卫靖泽婉拒说:“家里有客人,今天刚到的,不好不回去吃饭,下次有机会一定尝尝婶子们的手艺。”
此时天都黑了,大风都得了老汉的话,跑来找卫靖泽,卫靖泽便带着带风一起回去了。
家里果然还没吃饭,都在等着卫靖泽呢,跟大家道了歉,卫靖泽忙摆桌子吃饭。
饭桌上,卫靖泽说了自己是帮着村长算账去了,其他三人都表示理解。
说起修路的事儿,如今村里人也是十分期待的,有了这条路,就不用绕弯弯绕到大泥湾那边去了,少走了几十公里的路,就算是开车,也能够省不少油,大家现在对修路的事儿,也是持有十分积极的态度了。
而且路是直接修到食府的门口的,食府就是位于岔路口的了,交通位置也显得更加便利,无论是叉水村还是大泥湾过去,都方便。
第二天,卫靖泽就帮着老汉忙活,最近在忙活着划泥块。
西瓜籽发芽之后,就要和稀泥,把泥巴稍微晾干之后,就要像做砖头一样,把泥放进模子里,切割成巴掌大小的泥块,每个泥块大约四分之一豆腐块大小,之后在泥块上面弄一个洞,等到西瓜苗长出细细的叶子之后,就把它们一起移栽到田里去。
现在忙得就是弄泥块的事儿,五亩瓜田,也是够忙活的了。
在这个时候,江延宗接到电话,说是疗养院的那些老头儿老太太们,想出来春游,每年春游都差不多,没什么意思,所以今年想来叉水村玩玩,顺便看看江延宗在玩什么好玩的。
江延宗对于这些人老心不老的老头儿老太太们也是无奈,上哪儿玩不好,偏要跑到这村里来玩。
可是江延宗也不好拒绝,以前是一起在疗养院的病友不说,现在又是食府的常客,直接驳了人家也不好,只好找卫靖泽商量。
卫靖泽觉得新鲜,他也觉得,春游的话,找个精致好的地方,钓钓鱼,聊聊天,看看书,吃吃东西,多棒啊,这往村里来是什么回事?
江延宗说:“估计每年春游都差不多,所以他们觉得没意思了呗,想找点新鲜的事儿干。”
卫靖泽想着的确是很有可能,老头儿老太太们怎么想的,还真不容易猜到,特别是他们也都是不简单的人物。
“那就这样吧,来就来,可以招待他们一顿午饭,别的就没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