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的狗终于能够开始干活了,卫靖泽十分高兴地跟沈洛说了这个事儿,沈洛说:“速度还是有些慢了,其实他们还可以更快的。”
好嘛,这是被鄙视了么?
“狗能够顺利上岗,我已经很满意了,等过两天,我拍视频给你看,让你看看他们是怎么干活的。”
许多人领养了沈洛家的狗之后,都会有反馈,卫靖泽这边也不例外,如果不想麻烦沈洛直接上门回访,那就要拍摄动物的照片和视频以证明动物确实是生活的不错,自己践行了在领养时的承诺。
沈洛说:“行,看你什么时候方便吧!”
沈洛也忙,卫靖泽也不好多拉着他说话,再说了,说多了,家里的那个是会吃醋的哦!
卫靖泽刚松了一口气,潘金桂就来请假了。
“继芬让我陪着她上医院去呢!”潘金桂也是在这里干活半年多来第二次请假,上次还是因为自己要打官司,所以请了一天假去庭审现场的。
卫靖泽说:“行,你去吧,我会照看一下鸡舍那边的。”
“等这事儿过去了,我也就不请假了。”
潘金桂也有些不好意思,自己这算是多管闲事了,为了别人的事儿耽搁了自己干活。
卫靖泽倒不觉得什么,潘继芬也是可怜人,让潘金桂这个过来人好好开导一下,或许人家能够明白自己念念不忘的那个人到底有多渣呢!
潘继芬去的地方还是正规的医院,在这其中,潘金桂帮着说了不少好话,这事儿关系到女孩子的一辈子,万一在小诊所里的手术做的不好,害了潘继芬,以后父母也会后悔的。在这农村里,很多时候别说生不出孩子,没生男孩都是个大问题,如果潘继芬不能生了,嫁出去了估计也难过上好日子,万一嫁不出去了,那就是要丢一辈子的脸了。
潘金桂到底年长了十多岁,很多事情比潘继芬想的明白透测多了。
不管如何,潘继芬总算是能够顺利去做手术了。
卫靖泽在家继续忙活田里的事儿,玉米和西瓜都收了之后,还要种油菜。有了去年的经验,卫靖泽这次就熟练多了。
翻地之后,还要给施肥,在下种之前,厚厚地施肥,等着肥料渗透到地里以后,才开始播种。
这个时候,村里人的注意力都回到了村里建学校的事儿上来了,潘秋阳对这个事儿最为积极,有时间便到处游说,变着法给大家讲道理,让大家明白如果叉水村有个自己的学校,那是一件很好的事儿。
潘秋阳也不愧是在外面混得很不错的人,在他的努力下,村里有不少人都已经转变了想法了,竟然都开始觉得自己办学校是个不错的事儿。
卫靖泽颇有些佩服潘秋阳的能力。
潘婉婉估计是从她妈妈那里听说了这个事儿,主动找了卫靖泽说:“小泽哥,村里要建学校?小学吗?我觉得这是大好事,到时候你们千万不要吝啬钱,要请好老师,不然跟大泥湾的学校没什么差别了。”
潘婉婉还真是关注村里的事儿啊!这个暑假,潘婉婉根本没回来,据说是打暑假工去了,这次开学,连学费都没找家里要,直接自己交了。冬梅婶子还到处说自己的闺女多厉害,都不要自己出学费了。别人也纷纷表示羡慕,说潘婉婉从小就是个厉害的小姑娘,现在人家这么厉害,也一点都不奇怪。
可是卫靖泽却觉得,这是潘婉婉在逐渐跟原生家庭疏远的标志,这次的事情说明,潘婉婉不靠家里也能够继续自己的想法了,以后冬梅婶子想要干涉潘婉婉的事情,已经没有那么有力了,因为最大的经济之约能力已经失去了。
或许人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吧。
“你怎么知道村里想修学校?”
“嗨,还不是潘勇跟我说的,现在想想,真觉得那些学校耽误了不少人,学习风气不行。小泽哥,我相信你,没有啥事儿是你办不成的。”
一言不合就戴高帽,卫靖泽觉得自己的脖子有点累。
“这个事儿最有动力的不是我,是秋阳,他闺女到了该上学的年纪了,所以他着急呢!至于我,我也只是从旁帮忙而已,我太积极了,别人还要问我是咋回事呢!”
潘婉婉一想,觉得也是,卫靖泽会支持她觉得一点都不奇怪,整个村里,她觉得最有想法最能和自己聊得来的就是卫靖泽了。只是卫靖泽没有孩子,在这种事儿上确实是没啥很站得住脚的理由,但卫靖泽肯定知道,一个软件硬件都过得了关的学校,对孩子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说的也是,我也是出来了才知道很多事情,城里的孩子都在努力上进,而我弟弟他们还在漫山遍野的疯玩,想想他们年纪差不多,以后要在同一个社会上竞争,我就挺担心的。我现在有很多事情就比不上我的同学,要花比别人多几倍的精力才可能达到他们的水平,都是我以前没有机会,所以才落后了。”
出去过,见过世面的,才知道自己跟别人的差距在哪里,窝在村里,便是坐井观天的青蛙,永远都没法知道外面是什么样子。
“个人有个人的造化,你就别想那么多了,有些人,是烂泥扶不上墙的。”
潘婉婉想了想,颇为赞同说:“确实是这样。”
城市里有如此多的机会,依旧有许多人不会去抓住,真也是扶不起的阿斗。
大家对这个事儿议论纷纷的时候,村长贴了通知,在下个月的会议上,大家将对村里要不要办学校的事儿进行投票表决,大家不用考虑用钱和手续的问题,这些村长和副村长会想办法解决。
于是,这个事情是要做真了,最高兴的是潘秋阳,他女儿已经到了义务教育的年纪,要是再拖下去,就要被学校强制入学了。现在的义务教育管得紧,学龄的孩子不能不读书,义务教育不能不去,可是潘秋阳是绝对不愿意自己的女儿随便上一所学校的。
为了这事儿,潘秋阳跑卫靖泽家更加勤快起来,无论是办学手续,还是资金问题,都是要卫靖泽这边来解决的。
如此积极的潘秋阳,卫靖泽也不好不见他,潘秋阳找他是因为在投票的时候,将由卫靖泽跟大家讲解办学校这个事情,比如说办学规模,办学的好处,办学的办法之类的,潘秋阳连自己养殖的虾都没有那么上心了。
“咱们村只有十多个孩子上小学,每个年级都有,真的办起来,班级挺小的。”
办学校是理想,潘秋阳也明白这其中问题不少。
“所以只能开设小班了,那样也好,老师能够照顾到更多的学生。”
“一个班一两个,最多三个学生,你觉得这样的学校大家会同意办吗?”
“那你的意思是?”
“我有个想法,那就是如果学校办起来,还可以面对周围的村子招生,将班级开展成二十多人三十人左右的班,这样人不多也不少,正好。”
现在的大泥湾小学,每个年级一般是一个班,一个班大约五十多个学生,其中二十个左右是大泥湾的孩子,大泥湾村子大,有百多户人家,所以他们的学生多也很好理解。
自己村里办学了,那明显就是要跟着大泥湾的学校对着干了,大泥湾的学生不一定会来这边的学校上学,但是周围别的村的孩子,像他们村的孩子一眼,容易受大泥湾的孩子的欺负,被老师打压的孩子,应该会愿意来这里上学的。
“这样的话,班级有足够多的人,也不至于没有集体生活的经历。我看书上说,孩子童年时期的经历,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我担心小学的时候没有同学,到了初中她会不知道如何跟班上的同学打交道。”
潘秋阳想的倒是挺远的。
“可是这样子,村里人可能就不太乐意的,咱们村的人花钱盖的学校,凭什么给别的孩子上学,他们又没有出一分钱。”
“所以我这不是来找你想办法了嘛!”
卫靖泽顿时就头大了,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就有这么多问题了,真要开始修建学校了,得多少麻烦事儿啊?
“对这个我也没办法,咱们村的人的想法,你应该了解。”
这是揶揄潘秋阳最近做工作很深入群众,跟村里人来往挺多的。
潘秋阳摆摆手说:“别提了,好多人都是鸡同鸭讲,根本讲不到一块儿去,难怪别人说跟三观不合的人说话累,是真累。”
除了这个问题,还有学校选址、校长等管理人员的设置等问题,任何利益点都可能引发争端,导致整个计划泡汤完蛋。
很多事情,卫靖泽都不太敢麻烦村长,村长那么大的年纪了,总不能什么事都去烦恼他,卫靖泽这副村长,干了不少活儿,可真是不容易。
在这百忙之后,卫靖泽还是抽了时间种下了油菜,将红薯藤都翻了一遍。
今年,卫靖泽又开了两亩地种红薯,因为野猪的能力实在是太强,这一个多月来,又有几头母猪怀孕了,以后这猪舍里是会越来越满了,卫靖泽要给猪准备足够的口粮,特别是过冬的口粮。
杨天健和何天武在猪舍每天忙个不停,猪舍里的猪越多,他们就越忙碌,也幸亏两个人要求并不多,每天吃着英奇师傅做的饭菜,然后再小酌两杯,睡一觉,就恢复了,壮年男人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儿。
何天武来了之后,还干的挺不错的,杨天健因为腿脚不便利,干活还有些慢腾腾,何天武就麻利多了,他自己也如自己所说,脑子不太够用,也只能干一些力气活儿,好在干力气活倒是一把好手。
卫靖泽家的现在每年出栏几百头猪,几乎每天能出栏一头,都是两个人的功劳,所以卫靖泽给两个人涨了点工资,也算是奖励两个人的辛勤劳动了。
这次,何天武也请了假,想要回去一趟。
卫靖泽没多想,出来几个月,回家去看看父母也是可以理解的,杨天健是回去一趟不容易,身上的债务又多,所以尽量少回去,多赚钱。
“这次回去,给爸妈报个平安,别惦记猪舍的事儿。”
何天武摸了摸后脑勺,笑呵呵地说:“知道了。”
卫靖泽觉得他状态有些不对,忍不住问:“怎么了?是不是还有别的事儿?”
好嘛,这是被鄙视了么?
“狗能够顺利上岗,我已经很满意了,等过两天,我拍视频给你看,让你看看他们是怎么干活的。”
许多人领养了沈洛家的狗之后,都会有反馈,卫靖泽这边也不例外,如果不想麻烦沈洛直接上门回访,那就要拍摄动物的照片和视频以证明动物确实是生活的不错,自己践行了在领养时的承诺。
沈洛说:“行,看你什么时候方便吧!”
沈洛也忙,卫靖泽也不好多拉着他说话,再说了,说多了,家里的那个是会吃醋的哦!
卫靖泽刚松了一口气,潘金桂就来请假了。
“继芬让我陪着她上医院去呢!”潘金桂也是在这里干活半年多来第二次请假,上次还是因为自己要打官司,所以请了一天假去庭审现场的。
卫靖泽说:“行,你去吧,我会照看一下鸡舍那边的。”
“等这事儿过去了,我也就不请假了。”
潘金桂也有些不好意思,自己这算是多管闲事了,为了别人的事儿耽搁了自己干活。
卫靖泽倒不觉得什么,潘继芬也是可怜人,让潘金桂这个过来人好好开导一下,或许人家能够明白自己念念不忘的那个人到底有多渣呢!
潘继芬去的地方还是正规的医院,在这其中,潘金桂帮着说了不少好话,这事儿关系到女孩子的一辈子,万一在小诊所里的手术做的不好,害了潘继芬,以后父母也会后悔的。在这农村里,很多时候别说生不出孩子,没生男孩都是个大问题,如果潘继芬不能生了,嫁出去了估计也难过上好日子,万一嫁不出去了,那就是要丢一辈子的脸了。
潘金桂到底年长了十多岁,很多事情比潘继芬想的明白透测多了。
不管如何,潘继芬总算是能够顺利去做手术了。
卫靖泽在家继续忙活田里的事儿,玉米和西瓜都收了之后,还要种油菜。有了去年的经验,卫靖泽这次就熟练多了。
翻地之后,还要给施肥,在下种之前,厚厚地施肥,等着肥料渗透到地里以后,才开始播种。
这个时候,村里人的注意力都回到了村里建学校的事儿上来了,潘秋阳对这个事儿最为积极,有时间便到处游说,变着法给大家讲道理,让大家明白如果叉水村有个自己的学校,那是一件很好的事儿。
潘秋阳也不愧是在外面混得很不错的人,在他的努力下,村里有不少人都已经转变了想法了,竟然都开始觉得自己办学校是个不错的事儿。
卫靖泽颇有些佩服潘秋阳的能力。
潘婉婉估计是从她妈妈那里听说了这个事儿,主动找了卫靖泽说:“小泽哥,村里要建学校?小学吗?我觉得这是大好事,到时候你们千万不要吝啬钱,要请好老师,不然跟大泥湾的学校没什么差别了。”
潘婉婉还真是关注村里的事儿啊!这个暑假,潘婉婉根本没回来,据说是打暑假工去了,这次开学,连学费都没找家里要,直接自己交了。冬梅婶子还到处说自己的闺女多厉害,都不要自己出学费了。别人也纷纷表示羡慕,说潘婉婉从小就是个厉害的小姑娘,现在人家这么厉害,也一点都不奇怪。
可是卫靖泽却觉得,这是潘婉婉在逐渐跟原生家庭疏远的标志,这次的事情说明,潘婉婉不靠家里也能够继续自己的想法了,以后冬梅婶子想要干涉潘婉婉的事情,已经没有那么有力了,因为最大的经济之约能力已经失去了。
或许人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吧。
“你怎么知道村里想修学校?”
“嗨,还不是潘勇跟我说的,现在想想,真觉得那些学校耽误了不少人,学习风气不行。小泽哥,我相信你,没有啥事儿是你办不成的。”
一言不合就戴高帽,卫靖泽觉得自己的脖子有点累。
“这个事儿最有动力的不是我,是秋阳,他闺女到了该上学的年纪了,所以他着急呢!至于我,我也只是从旁帮忙而已,我太积极了,别人还要问我是咋回事呢!”
潘婉婉一想,觉得也是,卫靖泽会支持她觉得一点都不奇怪,整个村里,她觉得最有想法最能和自己聊得来的就是卫靖泽了。只是卫靖泽没有孩子,在这种事儿上确实是没啥很站得住脚的理由,但卫靖泽肯定知道,一个软件硬件都过得了关的学校,对孩子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说的也是,我也是出来了才知道很多事情,城里的孩子都在努力上进,而我弟弟他们还在漫山遍野的疯玩,想想他们年纪差不多,以后要在同一个社会上竞争,我就挺担心的。我现在有很多事情就比不上我的同学,要花比别人多几倍的精力才可能达到他们的水平,都是我以前没有机会,所以才落后了。”
出去过,见过世面的,才知道自己跟别人的差距在哪里,窝在村里,便是坐井观天的青蛙,永远都没法知道外面是什么样子。
“个人有个人的造化,你就别想那么多了,有些人,是烂泥扶不上墙的。”
潘婉婉想了想,颇为赞同说:“确实是这样。”
城市里有如此多的机会,依旧有许多人不会去抓住,真也是扶不起的阿斗。
大家对这个事儿议论纷纷的时候,村长贴了通知,在下个月的会议上,大家将对村里要不要办学校的事儿进行投票表决,大家不用考虑用钱和手续的问题,这些村长和副村长会想办法解决。
于是,这个事情是要做真了,最高兴的是潘秋阳,他女儿已经到了义务教育的年纪,要是再拖下去,就要被学校强制入学了。现在的义务教育管得紧,学龄的孩子不能不读书,义务教育不能不去,可是潘秋阳是绝对不愿意自己的女儿随便上一所学校的。
为了这事儿,潘秋阳跑卫靖泽家更加勤快起来,无论是办学手续,还是资金问题,都是要卫靖泽这边来解决的。
如此积极的潘秋阳,卫靖泽也不好不见他,潘秋阳找他是因为在投票的时候,将由卫靖泽跟大家讲解办学校这个事情,比如说办学规模,办学的好处,办学的办法之类的,潘秋阳连自己养殖的虾都没有那么上心了。
“咱们村只有十多个孩子上小学,每个年级都有,真的办起来,班级挺小的。”
办学校是理想,潘秋阳也明白这其中问题不少。
“所以只能开设小班了,那样也好,老师能够照顾到更多的学生。”
“一个班一两个,最多三个学生,你觉得这样的学校大家会同意办吗?”
“那你的意思是?”
“我有个想法,那就是如果学校办起来,还可以面对周围的村子招生,将班级开展成二十多人三十人左右的班,这样人不多也不少,正好。”
现在的大泥湾小学,每个年级一般是一个班,一个班大约五十多个学生,其中二十个左右是大泥湾的孩子,大泥湾村子大,有百多户人家,所以他们的学生多也很好理解。
自己村里办学了,那明显就是要跟着大泥湾的学校对着干了,大泥湾的学生不一定会来这边的学校上学,但是周围别的村的孩子,像他们村的孩子一眼,容易受大泥湾的孩子的欺负,被老师打压的孩子,应该会愿意来这里上学的。
“这样的话,班级有足够多的人,也不至于没有集体生活的经历。我看书上说,孩子童年时期的经历,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我担心小学的时候没有同学,到了初中她会不知道如何跟班上的同学打交道。”
潘秋阳想的倒是挺远的。
“可是这样子,村里人可能就不太乐意的,咱们村的人花钱盖的学校,凭什么给别的孩子上学,他们又没有出一分钱。”
“所以我这不是来找你想办法了嘛!”
卫靖泽顿时就头大了,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就有这么多问题了,真要开始修建学校了,得多少麻烦事儿啊?
“对这个我也没办法,咱们村的人的想法,你应该了解。”
这是揶揄潘秋阳最近做工作很深入群众,跟村里人来往挺多的。
潘秋阳摆摆手说:“别提了,好多人都是鸡同鸭讲,根本讲不到一块儿去,难怪别人说跟三观不合的人说话累,是真累。”
除了这个问题,还有学校选址、校长等管理人员的设置等问题,任何利益点都可能引发争端,导致整个计划泡汤完蛋。
很多事情,卫靖泽都不太敢麻烦村长,村长那么大的年纪了,总不能什么事都去烦恼他,卫靖泽这副村长,干了不少活儿,可真是不容易。
在这百忙之后,卫靖泽还是抽了时间种下了油菜,将红薯藤都翻了一遍。
今年,卫靖泽又开了两亩地种红薯,因为野猪的能力实在是太强,这一个多月来,又有几头母猪怀孕了,以后这猪舍里是会越来越满了,卫靖泽要给猪准备足够的口粮,特别是过冬的口粮。
杨天健和何天武在猪舍每天忙个不停,猪舍里的猪越多,他们就越忙碌,也幸亏两个人要求并不多,每天吃着英奇师傅做的饭菜,然后再小酌两杯,睡一觉,就恢复了,壮年男人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儿。
何天武来了之后,还干的挺不错的,杨天健因为腿脚不便利,干活还有些慢腾腾,何天武就麻利多了,他自己也如自己所说,脑子不太够用,也只能干一些力气活儿,好在干力气活倒是一把好手。
卫靖泽家的现在每年出栏几百头猪,几乎每天能出栏一头,都是两个人的功劳,所以卫靖泽给两个人涨了点工资,也算是奖励两个人的辛勤劳动了。
这次,何天武也请了假,想要回去一趟。
卫靖泽没多想,出来几个月,回家去看看父母也是可以理解的,杨天健是回去一趟不容易,身上的债务又多,所以尽量少回去,多赚钱。
“这次回去,给爸妈报个平安,别惦记猪舍的事儿。”
何天武摸了摸后脑勺,笑呵呵地说:“知道了。”
卫靖泽觉得他状态有些不对,忍不住问:“怎么了?是不是还有别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