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彦谋想到了蔡攸会窝里反,用年老体衰的理由去逼他爹辞官。
然而蔡京恋栈不去,让徽宗颇为不快。
按徽宗的性格,他热衷于玩弄权术。将大臣们玩弄在股掌之间,是他拿手好戏。让蔡京辞官退休,并不一定是蔡京做错了什么事情,或者得罪了皇帝,而是徽宗觉得蔡京做得太久了,权势太重了,让他不高兴了。
蔡京如果识相地辞官,说不定过个一两年,蔡京的影响力低了一些,徽宗又会将他重新起用。
这就是所谓的帝王心术,恩威难测。
本来剧本应该是这么写的。
但是种彦谋没想到童贯的奏报来得这么快,其中内容这么严重,让徽宗如此愤怒,甚至将大小蔡府一起抄家去爵,可以说是宋朝少有的严惩了。
种彦谋好奇地问道:“不知道童叔叔的奏报写了些什么?”
高俅用奇怪的眼神看了他好一会儿,才把手上的一叠纸递给种彦谋:“也不知道你是不是能掐会算,居然被你说准了。真有那么一块巨石……”
这是抄录的奏报,写的一笔好瘦金,上面详叙了童贯到江南的所见所闻。
那方圆数丈的太湖石居然是真的存在,就藏在朱勔府中,已经成为其家中一景,远近闻名。据朱勔招供,他最开始因为如此巨型太湖石难以搬运,所以暂时停放在自己府中。
但是后来有人献计,说可以用泥包裹石头,以巨舟一路送至汴京。那时候朱勔已经不舍得放手,将献计的人暗暗杀掉,以免他人知道此事。
种彦谋心里琢磨,恐怕徽宗最为不快的,正是此事。
然而再翻到下页,种彦谋心中一惊。
只见上面用浓墨重彩,极力描绘了东南民乱的情况:方腊居然已经造反了!
和《水浒传》相关的事情,种彦谋记得清楚。方腊明明是十月间才反,现在才刚刚五月,怎么提前了接近半年,就已经反了?
而且方腊的造反一点都看不出来是仓促起事,一切都有条不紊,一起事便将整个东南都陷了进去,显然是准备已久。
最后,童贯请示皇帝,希望调兵镇压方腊起义。
种彦谋心里有些悲伤。
童贯这次平叛,不知道要杀多少良民充数,不知道要搜刮多少民脂民膏,自己对此却无能为力。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平复了自己的心情,将这叠纸还给高俅,低垂眼帘说道:“没想到小侄的莫须有,还真的就有这么回事,真是……疯狂!”
高俅心有戚戚地点点头:“如果朱勔满怀忠心,一折不扣地将花石妥帖地送到京中,就算闹出民变,圣上也必然会保他一命。所以说啊,做人不能太贪,得先把圣上放在心里……”
他说到一半,看种彦谋的眼神有些奇怪,不由得没好气地用那叠纸拍了种彦谋一把:“想什么呢?无礼!老夫忠心耿耿天日可表,不过是和朝中那些个清流处不来关系,被他们多加污蔑罢了!
再者说来,老夫行的是武事,和他们文臣有何相干?别听他们胡说八道!”
种彦谋低头称是,不敢多说。
高俅又说起旁的事情来:“接下来一段时间,圣上恐怕会暂时以稳定为主,精力投注在方腊造反的事情上,所以你的那个什么好声音,想要办的话就尽快办起来。到时候也好让君父有个地方可以消遣。”
种彦谋听得心里疑惑:“继续办风月宝鉴,这倒是不难,但是陛下对民间的事情会有兴趣吗?宫里的曲子比民间要好听得多吧?”
高俅连连摆手:“不一样不一样,我们这位圣上不好雅乐,只爱与民同乐。只要你办起来了,陛下自然会前去看个热闹。”
种彦谋眼珠子转了转:“小侄知道该如何做了。”
高俅笑了笑:“那你且好生做事。当街打人的事情,以后却是要收敛收敛了。这次你赢得侥幸,下次不见得有这么好的运气。”
种彦谋只当是长辈的教诲一般听了高俅的话,没有反驳啥。
这次确实是运气。
对蔡行的那顿暴揍势在必行,要不然无法给整个汴京城的人展示自己的决心和意志。
说实话种彦谋早已经在准备后手了。
他甚至准备如果对方反扑的话,就把种师道都拉进来,大家在朝中拉帮结派好好做过一场,看谁能干得过谁。
万万没想到蔡攸想要玩把极限操作,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连累自己都没讨到好处,父子二人带着整个蔡家,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但是这对北宋的局势毫无帮助。
北宋到徽宗这一代,不论是君还是臣,都没有任何危机感。
辽国也在衰败,对西夏的战争多有捷报,国库丰盈,汴京看起来花团锦簇,完全没有任何值得忧虑的事情。
然而他们没看到的是北方兴起的新的强敌,没看到的是在日日承平之下,早已经荒废的武备。他们更没看到,在他们摇着扇子,感叹烈日炎炎的时候,农夫们心中如同沸腾的焦灼。
整个宋朝朝廷都已经废了,种彦谋完全没想过在朝廷的框架之内找到解决未来金兵的看法。朝廷之中掣肘太多,奸佞当道,只有跳出这个框架,才有一线生机。
不过……
能得到徽宗的青睐,无论如何都不是什么坏事。
种彦谋从太尉府出来回到种府,便将梨园大师们召集了起来。
“我们风月宝鉴可以重新启动了,这是我从高太尉那边拿到的准信。”
听到这话,这些乐师歌手们激动极了:“高太尉?那确实不用担心了!”
虽然高俅名声不好,但是那也得看是什么场合。对于勾栏来说,
种彦谋敲了敲桌子:“但是我们已经停了接近半个月的时间没有操办好声音了,虽然我们的戏曲现在是汴京城的关注焦点,但是好声音的事情,恐怕大家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所以,我们要给汴京城的所有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告诉他们,我们回来了!”
然而蔡京恋栈不去,让徽宗颇为不快。
按徽宗的性格,他热衷于玩弄权术。将大臣们玩弄在股掌之间,是他拿手好戏。让蔡京辞官退休,并不一定是蔡京做错了什么事情,或者得罪了皇帝,而是徽宗觉得蔡京做得太久了,权势太重了,让他不高兴了。
蔡京如果识相地辞官,说不定过个一两年,蔡京的影响力低了一些,徽宗又会将他重新起用。
这就是所谓的帝王心术,恩威难测。
本来剧本应该是这么写的。
但是种彦谋没想到童贯的奏报来得这么快,其中内容这么严重,让徽宗如此愤怒,甚至将大小蔡府一起抄家去爵,可以说是宋朝少有的严惩了。
种彦谋好奇地问道:“不知道童叔叔的奏报写了些什么?”
高俅用奇怪的眼神看了他好一会儿,才把手上的一叠纸递给种彦谋:“也不知道你是不是能掐会算,居然被你说准了。真有那么一块巨石……”
这是抄录的奏报,写的一笔好瘦金,上面详叙了童贯到江南的所见所闻。
那方圆数丈的太湖石居然是真的存在,就藏在朱勔府中,已经成为其家中一景,远近闻名。据朱勔招供,他最开始因为如此巨型太湖石难以搬运,所以暂时停放在自己府中。
但是后来有人献计,说可以用泥包裹石头,以巨舟一路送至汴京。那时候朱勔已经不舍得放手,将献计的人暗暗杀掉,以免他人知道此事。
种彦谋心里琢磨,恐怕徽宗最为不快的,正是此事。
然而再翻到下页,种彦谋心中一惊。
只见上面用浓墨重彩,极力描绘了东南民乱的情况:方腊居然已经造反了!
和《水浒传》相关的事情,种彦谋记得清楚。方腊明明是十月间才反,现在才刚刚五月,怎么提前了接近半年,就已经反了?
而且方腊的造反一点都看不出来是仓促起事,一切都有条不紊,一起事便将整个东南都陷了进去,显然是准备已久。
最后,童贯请示皇帝,希望调兵镇压方腊起义。
种彦谋心里有些悲伤。
童贯这次平叛,不知道要杀多少良民充数,不知道要搜刮多少民脂民膏,自己对此却无能为力。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平复了自己的心情,将这叠纸还给高俅,低垂眼帘说道:“没想到小侄的莫须有,还真的就有这么回事,真是……疯狂!”
高俅心有戚戚地点点头:“如果朱勔满怀忠心,一折不扣地将花石妥帖地送到京中,就算闹出民变,圣上也必然会保他一命。所以说啊,做人不能太贪,得先把圣上放在心里……”
他说到一半,看种彦谋的眼神有些奇怪,不由得没好气地用那叠纸拍了种彦谋一把:“想什么呢?无礼!老夫忠心耿耿天日可表,不过是和朝中那些个清流处不来关系,被他们多加污蔑罢了!
再者说来,老夫行的是武事,和他们文臣有何相干?别听他们胡说八道!”
种彦谋低头称是,不敢多说。
高俅又说起旁的事情来:“接下来一段时间,圣上恐怕会暂时以稳定为主,精力投注在方腊造反的事情上,所以你的那个什么好声音,想要办的话就尽快办起来。到时候也好让君父有个地方可以消遣。”
种彦谋听得心里疑惑:“继续办风月宝鉴,这倒是不难,但是陛下对民间的事情会有兴趣吗?宫里的曲子比民间要好听得多吧?”
高俅连连摆手:“不一样不一样,我们这位圣上不好雅乐,只爱与民同乐。只要你办起来了,陛下自然会前去看个热闹。”
种彦谋眼珠子转了转:“小侄知道该如何做了。”
高俅笑了笑:“那你且好生做事。当街打人的事情,以后却是要收敛收敛了。这次你赢得侥幸,下次不见得有这么好的运气。”
种彦谋只当是长辈的教诲一般听了高俅的话,没有反驳啥。
这次确实是运气。
对蔡行的那顿暴揍势在必行,要不然无法给整个汴京城的人展示自己的决心和意志。
说实话种彦谋早已经在准备后手了。
他甚至准备如果对方反扑的话,就把种师道都拉进来,大家在朝中拉帮结派好好做过一场,看谁能干得过谁。
万万没想到蔡攸想要玩把极限操作,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连累自己都没讨到好处,父子二人带着整个蔡家,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但是这对北宋的局势毫无帮助。
北宋到徽宗这一代,不论是君还是臣,都没有任何危机感。
辽国也在衰败,对西夏的战争多有捷报,国库丰盈,汴京看起来花团锦簇,完全没有任何值得忧虑的事情。
然而他们没看到的是北方兴起的新的强敌,没看到的是在日日承平之下,早已经荒废的武备。他们更没看到,在他们摇着扇子,感叹烈日炎炎的时候,农夫们心中如同沸腾的焦灼。
整个宋朝朝廷都已经废了,种彦谋完全没想过在朝廷的框架之内找到解决未来金兵的看法。朝廷之中掣肘太多,奸佞当道,只有跳出这个框架,才有一线生机。
不过……
能得到徽宗的青睐,无论如何都不是什么坏事。
种彦谋从太尉府出来回到种府,便将梨园大师们召集了起来。
“我们风月宝鉴可以重新启动了,这是我从高太尉那边拿到的准信。”
听到这话,这些乐师歌手们激动极了:“高太尉?那确实不用担心了!”
虽然高俅名声不好,但是那也得看是什么场合。对于勾栏来说,
种彦谋敲了敲桌子:“但是我们已经停了接近半个月的时间没有操办好声音了,虽然我们的戏曲现在是汴京城的关注焦点,但是好声音的事情,恐怕大家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所以,我们要给汴京城的所有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告诉他们,我们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