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方腊起义的时机,与李纲所说的时候毫无二致。
都是在宣和二年,也就是公元1120年的秋季起义。
江南的人民早就被朝廷和贪官的苛捐杂税给盘剥得难以生存下去,有人振臂一呼,自然云起响应。
短短几个月时间,方腊起义就如同燎原之火一般,将整个东南都烧了起来。
截止目前为止,方腊已经占据了江南最为富庶的杭州,城中的存粮足够他们几十万人维持至少一年的时间。
再加上方腊造反的时机掐得很准,正好在秋收的时候,粮食入库当口上造反,将整个江南的粮食几乎一网打尽。
童贯完全没防到这一点,只搜刮到大量的铜钱,就此落了下风。
要不是童贯背后有朝廷撑腰,帮他到处调集粮草,现在童贯早就因为没有军粮而溃败了。
种彦谋撇了撇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民以食为天,不论到了何处,粮草都是最重要的,粮仓更是要死守的。童公公毕竟是个太监,没什么见识,地方官们应该知道这一点才是啊。”
李纲看种彦谋将童贯说得不堪,脸上也有些挂不住,申辩道:“这也怪不得地方官,实在是方腊狗贼作为当地人,实在是熟门熟路。江南的百姓也是承平日久,未经过战阵,听到方腊起事,惊吓得如同土鸡瓦狗一般,更不懂反抗,实在是……”
种彦谋嗤笑了一声:“这不还是你们文官的老祖宗韩琦韩做的孽?东华门外唱名的方为好男儿?那为国捐躯,抛头颅洒热血的就不是好男儿了?要我说,方腊造反,童贯搜刮只是个诱因,根本都在你们这群文官误国上!”
李纲也不是泥捏的性子,哪里由得种彦谋诋毁他心目中的前辈,顿时怒发冲冠:“种彦谋!你好大的口气!”
种彦谋突然笑起来:“君子闻过则喜,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怎么?你们儒家子弟,听不得人家的批评不成?”
李纲愣了一下,才吐了口气,坐下身来。
过了一会儿,他才郁郁地说道:“如今想想,韩忠献公的话是有些不太合适,但他对大宋的丰功伟绩是不容半点诋毁的。”
种彦谋叹了口气,望向庄子中忙碌的人们:“我不知道为什么你们就那么喜欢把人塑造成完人。人性是复杂的,你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是圣人。孔夫子是教导学生,有高远的志向,才克己复礼,品性几乎毫无可以指摘的地方。但是从孔夫子往后看,有几个人立了这样的志向的?
大家对自己要求没那么高,自然觉得自己就算有些错处,也在所难免。我敢说,韩忠献公自己必然知道自己也是有私心的,只是他没想到他一句话会带来这样的影响。要不然,他恐怕自己都会把那句话吞回去。不要因为韩忠献公对朝廷贡献大,就一口咬定他做的都是对的。”
李纲摇摇头:“衙内,事已至此,我们就不要再找死人的麻烦了好不好?说些有用的,你写不写信?”
种彦谋道:“信我倒是可以给你写,只是从京城去西北,然后还要带兵去江南,一来一回,一两个月就过去了,你觉得江南的局势还能撑多久?”
李纲却胸有成竹:“不瞒衙内说,我心中自有定计。听说西军派了一些将领来到京城,向兵部履职,衙内你给老种相公写信,说这些将官随我先走一趟西北,让老种相公点个头,到时候补办个手续。至于兵马,童公公手下还有十几万兵马,粮草充足,可堪一战!”
说着,李纲将一个名单递给种彦谋。
种彦谋接过来一看,发现都是西军的将领。
其中有几个名字非常醒目,一个杨志,一个韩世忠,顿时吸引了种彦谋的目光。
种彦谋暗自点头,这两个可是良将,不能松手。
但是现在李纲就蹲在这里,种彦谋也动不了什么手脚。
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梁溪先生,你也不能空口白话地就把人拉走了。不管怎么说,这几个人只能算是借你的,只要平了方腊,人要给我送回来。”
李纲笑道:“衙内这可说差了,将官的去处是由朝廷决定的,怎么能私相授受?不当人子!”
种彦谋一摊手:“那行啊,梁溪先生要人,那去找朝廷要去,我可就帮不上忙了。”
李纲赶紧苦笑着说道:“好好好,我写我写!”
种彦谋手边正好有王贵准备的笔墨,端过来,递给李纲:“梁溪先生,你就写上,你李纲于某年某月某日,向种彦谋处借调将官若干,名为某某,某某等……借调期至方腊授首,即需将此数位将官调回种彦谋处,有来有回,善始善终。最后签名,李纲,某年某月某日,再盖个手印……好吧好吧,你盖个官印也行,私章也可以……”
李纲瞥了种彦谋一眼:“我一世英名都败在这张纸上了!”
种彦谋笑道:“这你就错了,梁溪先生,你一世英名,都将从这张纸开始。”
李纲摇摇头,叹了口气,回头看了眼自己屁股下边的椅子。
种彦谋并没有给他换椅子,依然是那张铺着羊毛毯,非常舒服的躺椅。
李纲没好气地一头躺了下来:“种衙内,既然是公事公办,那本官便在你这里歇息一番。等本官醒来的时候,我要看到我要的人站在我面前了!”
种彦谋并不生气,反而笑道:“别着急啊梁溪先生,来吃点烤羊肉。我家这位烤肉的手法是一绝,酱料也是我亲手配置,别的地方可没有这么好吃的酱料!来尝尝!刚刚烤好,新鲜热辣!”
李纲欲待闭上双眼,不搭理种彦谋,奈何肚子里却发出了雷鸣般的鸣叫声。
他一骨碌爬起来,伸出手来,没好气地说道:“来!本官也是为国辛苦奔波,难道还吃不得你一只羊?”
种彦谋笑道:“吃得吃得,梁溪先生吃饱了只管睡,我去帮你把人都招来!”
都是在宣和二年,也就是公元1120年的秋季起义。
江南的人民早就被朝廷和贪官的苛捐杂税给盘剥得难以生存下去,有人振臂一呼,自然云起响应。
短短几个月时间,方腊起义就如同燎原之火一般,将整个东南都烧了起来。
截止目前为止,方腊已经占据了江南最为富庶的杭州,城中的存粮足够他们几十万人维持至少一年的时间。
再加上方腊造反的时机掐得很准,正好在秋收的时候,粮食入库当口上造反,将整个江南的粮食几乎一网打尽。
童贯完全没防到这一点,只搜刮到大量的铜钱,就此落了下风。
要不是童贯背后有朝廷撑腰,帮他到处调集粮草,现在童贯早就因为没有军粮而溃败了。
种彦谋撇了撇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民以食为天,不论到了何处,粮草都是最重要的,粮仓更是要死守的。童公公毕竟是个太监,没什么见识,地方官们应该知道这一点才是啊。”
李纲看种彦谋将童贯说得不堪,脸上也有些挂不住,申辩道:“这也怪不得地方官,实在是方腊狗贼作为当地人,实在是熟门熟路。江南的百姓也是承平日久,未经过战阵,听到方腊起事,惊吓得如同土鸡瓦狗一般,更不懂反抗,实在是……”
种彦谋嗤笑了一声:“这不还是你们文官的老祖宗韩琦韩做的孽?东华门外唱名的方为好男儿?那为国捐躯,抛头颅洒热血的就不是好男儿了?要我说,方腊造反,童贯搜刮只是个诱因,根本都在你们这群文官误国上!”
李纲也不是泥捏的性子,哪里由得种彦谋诋毁他心目中的前辈,顿时怒发冲冠:“种彦谋!你好大的口气!”
种彦谋突然笑起来:“君子闻过则喜,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怎么?你们儒家子弟,听不得人家的批评不成?”
李纲愣了一下,才吐了口气,坐下身来。
过了一会儿,他才郁郁地说道:“如今想想,韩忠献公的话是有些不太合适,但他对大宋的丰功伟绩是不容半点诋毁的。”
种彦谋叹了口气,望向庄子中忙碌的人们:“我不知道为什么你们就那么喜欢把人塑造成完人。人性是复杂的,你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是圣人。孔夫子是教导学生,有高远的志向,才克己复礼,品性几乎毫无可以指摘的地方。但是从孔夫子往后看,有几个人立了这样的志向的?
大家对自己要求没那么高,自然觉得自己就算有些错处,也在所难免。我敢说,韩忠献公自己必然知道自己也是有私心的,只是他没想到他一句话会带来这样的影响。要不然,他恐怕自己都会把那句话吞回去。不要因为韩忠献公对朝廷贡献大,就一口咬定他做的都是对的。”
李纲摇摇头:“衙内,事已至此,我们就不要再找死人的麻烦了好不好?说些有用的,你写不写信?”
种彦谋道:“信我倒是可以给你写,只是从京城去西北,然后还要带兵去江南,一来一回,一两个月就过去了,你觉得江南的局势还能撑多久?”
李纲却胸有成竹:“不瞒衙内说,我心中自有定计。听说西军派了一些将领来到京城,向兵部履职,衙内你给老种相公写信,说这些将官随我先走一趟西北,让老种相公点个头,到时候补办个手续。至于兵马,童公公手下还有十几万兵马,粮草充足,可堪一战!”
说着,李纲将一个名单递给种彦谋。
种彦谋接过来一看,发现都是西军的将领。
其中有几个名字非常醒目,一个杨志,一个韩世忠,顿时吸引了种彦谋的目光。
种彦谋暗自点头,这两个可是良将,不能松手。
但是现在李纲就蹲在这里,种彦谋也动不了什么手脚。
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梁溪先生,你也不能空口白话地就把人拉走了。不管怎么说,这几个人只能算是借你的,只要平了方腊,人要给我送回来。”
李纲笑道:“衙内这可说差了,将官的去处是由朝廷决定的,怎么能私相授受?不当人子!”
种彦谋一摊手:“那行啊,梁溪先生要人,那去找朝廷要去,我可就帮不上忙了。”
李纲赶紧苦笑着说道:“好好好,我写我写!”
种彦谋手边正好有王贵准备的笔墨,端过来,递给李纲:“梁溪先生,你就写上,你李纲于某年某月某日,向种彦谋处借调将官若干,名为某某,某某等……借调期至方腊授首,即需将此数位将官调回种彦谋处,有来有回,善始善终。最后签名,李纲,某年某月某日,再盖个手印……好吧好吧,你盖个官印也行,私章也可以……”
李纲瞥了种彦谋一眼:“我一世英名都败在这张纸上了!”
种彦谋笑道:“这你就错了,梁溪先生,你一世英名,都将从这张纸开始。”
李纲摇摇头,叹了口气,回头看了眼自己屁股下边的椅子。
种彦谋并没有给他换椅子,依然是那张铺着羊毛毯,非常舒服的躺椅。
李纲没好气地一头躺了下来:“种衙内,既然是公事公办,那本官便在你这里歇息一番。等本官醒来的时候,我要看到我要的人站在我面前了!”
种彦谋并不生气,反而笑道:“别着急啊梁溪先生,来吃点烤羊肉。我家这位烤肉的手法是一绝,酱料也是我亲手配置,别的地方可没有这么好吃的酱料!来尝尝!刚刚烤好,新鲜热辣!”
李纲欲待闭上双眼,不搭理种彦谋,奈何肚子里却发出了雷鸣般的鸣叫声。
他一骨碌爬起来,伸出手来,没好气地说道:“来!本官也是为国辛苦奔波,难道还吃不得你一只羊?”
种彦谋笑道:“吃得吃得,梁溪先生吃饱了只管睡,我去帮你把人都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