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的福州,比往日要热闹许多了。
自打九月十九官家颁布圣旨宣布郑家为朝廷钦点的南洋殖民公司人选以来,仅仅过了几天,就有人得到了消息,开始在福州动作起来。
“三位家主,实在对不住,我家主君近日染了风寒,咳嗽的厉害,不便见客,望三位见谅,见谅!”
福州郑家宅子的正厅之中,三个正襟危坐却神色各异的男子端坐在这由南洋花梨木制成的椅子上,正耐心等待着答复。
当一个满面对着笑容,说出的话却让三人脸色一垮,其中一人似是因为等候了许久,然而却得到这样一个敷衍的答复,气上心头猛然起身怒骂道。
“郑锐辛!你当我们是什么人了!海上的小贩子?官家御赐你郑家亲领南洋生意,我们三家好心好意来助你一臂之力,你不领情就算了,还派这么个人过来恶心我?”
那人是个暴脾气,他一口气说完这么多话,随后将目光移到前来报信的人身上,眼神之中难掩厌恶之色,待到发觉没人回应他的时候,狠狠地朝地上啐了一口后转头就走。
其余二人也是面色不善的看了看郑家宅子两眼,冷哼着挥袖离去。
“南洋的生意可不是官家说一声就全都是你的了,不知变通的话,我看郑家也没几天可风光的了!”
临走之时,三人之中最为沉着冷静的人停下了脚步,回头留下了一句似是威胁似是拉拢的话语才最终消息不见。
待到远远的看到了三人全部没了影,报信的管家才松了口气,转身急冲冲的跑到了屏风后面。
“主君...”
声音在屏风后面响起,随后就被一声闷哼压了下去,郑锐辛的声音沉吟了半晌才开口。
“着人立刻联系泉州,漳州,潮州,广州四地大商,令其派人来福州共谋大事,还有,让沐显去拜访知南剑州事李纲李伯纪,我,亲自去见转运使大人!”
...
福州的街头巷尾,无不在讨论着官家圣旨的事情,以及,郑家大肆招收流民,购买农具,粮食等事。
“阿娘,前面就快到了,你慢点,别摔着!”
福州城外的泥泞路上,一队几个人影正在朝那不远处看起来颇为雄壮的城池走着,别看人不多,可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上至五六十岁的老头,下至还在牙牙学语的孩童,中间作为顶梁柱的就是一对父子俩了。
年轻的这个叫郭浦,年纪大点的这个叫郭素,两人都是福州下辖的连江县人,因为家中遭了灾,不得不流离失所,作为福州附近的县城,要讨生活自然是去福州了。
别的不说,到了那里他们父子俩至少还有一膀子力气,就算是搬货出海也能弄一口饭吃,不至于饿死,而若是继续留在连江那小渔村里,恐怕真能活活饿死。
一行人拖家带口越靠近福州越觉得紧张,他们出身小渔村的,哪里见过这种场面?那密密麻麻的船只停靠在闽江口的码头上,连绵不绝的汉子就像是蚂蚁一样来回的在巨大船只和地面上移动,每一次都能带下一个不输于自己身体大小的货物。
这活,苦!
不过在看到有那么多人在码头上讨生活的时候,郭浦却是乐了,那些人看起来并不比自己壮实,而他也能吃苦,这活,他也能干,至于苦不苦的,当身后传来自家娃子的哭喊声后,郭浦身上纵是有千斤重担也得扛下去。
郭素看了看,脚步再次抬起,冲着身边的儿子说道:“走吧,你二叔家的三哥还在城里等着咱们呢,等到了地方记得不要乱说话,多看多做少说话,别人问就嗯嗯点头,知道了吗?”
这个出身闽东北沿海小渔村,从小到大到过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连江县城的中年汉子正朝着自己那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传授着他那为数不多的人生经验。
其实就算是他,头一次来到福州这种大城市,也是手足无措的,不过作为整个郭家的顶梁柱,郭素怎么也不可能在自己的家人面前露怯,至少现在不能。
郭浦早就听惯了父亲的话,嗯嗯两声后就起步跟上了。
他们家就他自己这一个儿子,在郭浦上面是三个姐姐,一个幼年早夭,另一个被当地地主轻薄了后难忍羞耻,投海自尽了,只剩最后一个三姐侥幸活了下来,也在前几年远嫁给了泉州的一个小海商为妾。
这一嫁过去,就从此天涯相隔,恐怕一辈子都见不到一面了,三姐远嫁换来的是八贯钱的嫁妆,本来说好的是十贯,最后到郭素手里的时候就剩八贯了,他也不敢计较,只能默默含着泪将钱收下。
而除了三个姐姐和父母之外,郭浦上面还有一个爷爷,下面有一个成亲没两年的妻子,和一个刚刚学会说话的儿子。
这一家六口,朝福州赶去就是因为他们在这里有一个亲戚,郭素二哥的三儿子。
“三哥,三哥!”
过了城门之后,郭浦终于是心情好了一些,就算他们身上只有五贯家底了,但是他依旧忍不住看着四周繁茂的商铺,街面上来来往往形形色 色的人。
福州虽然不比泉州是天下第一大港,但身为福建路路治所在,同样也有优良的港口,来到此地贸易的外国商船也是不少的。
郭浦向路边人问清了郑家商铺的所在后,绕了一大圈才赶到地方,躲在一旁朝里面喊道。
“喂喂喂!你们是什么人,有什么事?”
他这声音却是让里面的伙计恼了,这几个人一看就是乡下来的穷人,他们郑家说不上世家大族,可名号在福州也是响当当的,这郑家商铺开遍整个福州,乃至福建路所有州府基本都有,甚至在两浙路,广南东路也有分号。
这些人怎么看怎么不像是能买得起东西的人,这也难怪店家小二态度不好了。
不过郭素很快就按下了聒噪的郭浦,然后赔笑着递过去了一张纸条,道:“我是来找我三侄的,他叫郭峰。”
自打九月十九官家颁布圣旨宣布郑家为朝廷钦点的南洋殖民公司人选以来,仅仅过了几天,就有人得到了消息,开始在福州动作起来。
“三位家主,实在对不住,我家主君近日染了风寒,咳嗽的厉害,不便见客,望三位见谅,见谅!”
福州郑家宅子的正厅之中,三个正襟危坐却神色各异的男子端坐在这由南洋花梨木制成的椅子上,正耐心等待着答复。
当一个满面对着笑容,说出的话却让三人脸色一垮,其中一人似是因为等候了许久,然而却得到这样一个敷衍的答复,气上心头猛然起身怒骂道。
“郑锐辛!你当我们是什么人了!海上的小贩子?官家御赐你郑家亲领南洋生意,我们三家好心好意来助你一臂之力,你不领情就算了,还派这么个人过来恶心我?”
那人是个暴脾气,他一口气说完这么多话,随后将目光移到前来报信的人身上,眼神之中难掩厌恶之色,待到发觉没人回应他的时候,狠狠地朝地上啐了一口后转头就走。
其余二人也是面色不善的看了看郑家宅子两眼,冷哼着挥袖离去。
“南洋的生意可不是官家说一声就全都是你的了,不知变通的话,我看郑家也没几天可风光的了!”
临走之时,三人之中最为沉着冷静的人停下了脚步,回头留下了一句似是威胁似是拉拢的话语才最终消息不见。
待到远远的看到了三人全部没了影,报信的管家才松了口气,转身急冲冲的跑到了屏风后面。
“主君...”
声音在屏风后面响起,随后就被一声闷哼压了下去,郑锐辛的声音沉吟了半晌才开口。
“着人立刻联系泉州,漳州,潮州,广州四地大商,令其派人来福州共谋大事,还有,让沐显去拜访知南剑州事李纲李伯纪,我,亲自去见转运使大人!”
...
福州的街头巷尾,无不在讨论着官家圣旨的事情,以及,郑家大肆招收流民,购买农具,粮食等事。
“阿娘,前面就快到了,你慢点,别摔着!”
福州城外的泥泞路上,一队几个人影正在朝那不远处看起来颇为雄壮的城池走着,别看人不多,可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上至五六十岁的老头,下至还在牙牙学语的孩童,中间作为顶梁柱的就是一对父子俩了。
年轻的这个叫郭浦,年纪大点的这个叫郭素,两人都是福州下辖的连江县人,因为家中遭了灾,不得不流离失所,作为福州附近的县城,要讨生活自然是去福州了。
别的不说,到了那里他们父子俩至少还有一膀子力气,就算是搬货出海也能弄一口饭吃,不至于饿死,而若是继续留在连江那小渔村里,恐怕真能活活饿死。
一行人拖家带口越靠近福州越觉得紧张,他们出身小渔村的,哪里见过这种场面?那密密麻麻的船只停靠在闽江口的码头上,连绵不绝的汉子就像是蚂蚁一样来回的在巨大船只和地面上移动,每一次都能带下一个不输于自己身体大小的货物。
这活,苦!
不过在看到有那么多人在码头上讨生活的时候,郭浦却是乐了,那些人看起来并不比自己壮实,而他也能吃苦,这活,他也能干,至于苦不苦的,当身后传来自家娃子的哭喊声后,郭浦身上纵是有千斤重担也得扛下去。
郭素看了看,脚步再次抬起,冲着身边的儿子说道:“走吧,你二叔家的三哥还在城里等着咱们呢,等到了地方记得不要乱说话,多看多做少说话,别人问就嗯嗯点头,知道了吗?”
这个出身闽东北沿海小渔村,从小到大到过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连江县城的中年汉子正朝着自己那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传授着他那为数不多的人生经验。
其实就算是他,头一次来到福州这种大城市,也是手足无措的,不过作为整个郭家的顶梁柱,郭素怎么也不可能在自己的家人面前露怯,至少现在不能。
郭浦早就听惯了父亲的话,嗯嗯两声后就起步跟上了。
他们家就他自己这一个儿子,在郭浦上面是三个姐姐,一个幼年早夭,另一个被当地地主轻薄了后难忍羞耻,投海自尽了,只剩最后一个三姐侥幸活了下来,也在前几年远嫁给了泉州的一个小海商为妾。
这一嫁过去,就从此天涯相隔,恐怕一辈子都见不到一面了,三姐远嫁换来的是八贯钱的嫁妆,本来说好的是十贯,最后到郭素手里的时候就剩八贯了,他也不敢计较,只能默默含着泪将钱收下。
而除了三个姐姐和父母之外,郭浦上面还有一个爷爷,下面有一个成亲没两年的妻子,和一个刚刚学会说话的儿子。
这一家六口,朝福州赶去就是因为他们在这里有一个亲戚,郭素二哥的三儿子。
“三哥,三哥!”
过了城门之后,郭浦终于是心情好了一些,就算他们身上只有五贯家底了,但是他依旧忍不住看着四周繁茂的商铺,街面上来来往往形形色 色的人。
福州虽然不比泉州是天下第一大港,但身为福建路路治所在,同样也有优良的港口,来到此地贸易的外国商船也是不少的。
郭浦向路边人问清了郑家商铺的所在后,绕了一大圈才赶到地方,躲在一旁朝里面喊道。
“喂喂喂!你们是什么人,有什么事?”
他这声音却是让里面的伙计恼了,这几个人一看就是乡下来的穷人,他们郑家说不上世家大族,可名号在福州也是响当当的,这郑家商铺开遍整个福州,乃至福建路所有州府基本都有,甚至在两浙路,广南东路也有分号。
这些人怎么看怎么不像是能买得起东西的人,这也难怪店家小二态度不好了。
不过郭素很快就按下了聒噪的郭浦,然后赔笑着递过去了一张纸条,道:“我是来找我三侄的,他叫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