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财政预算案总是会引起文武两届的剧烈争端,文武两届抄完后,然后是内阁各部门为了怎么分配各部门经费也会再吵一遍,军方那边虽然好一些,但是海陆之争也比较严重,即便是陆军内部也是存在着诸多争端,有些人想要购买更多的武器,有些人想要提高军人的待遇,有些人想要进行多几次的演习,有些人想要加大对外兴安岭、西北地区的军事投入等。
总之每年的年底和年初之际,整个帝国的军政高层们总是会因为预算经费的问题发生争吵。
每当这种时候林哲就是感到相当的头痛。
站在林哲的角度来看,财政预算的分配基本上保持一个大概的比例就行了,比如说1862年的军费分配比例保持在了百分三十五,比1861年的百分之三十七的比例下降了两个百分点。
不过比例虽然有所降低,不过军费的总额还是略有提高,这是因为帝国国内的农业生产以及工业经济逐步恢复,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所以税收保持了一个较高水平的稳步增长。
1862年的财政预算收入是大约三亿圆,比1861年的财政收入多了三千万,增长的份额主要来之于工商业。
而农业税、盐茶等传统税收在经过前面几年的大幅度恢复性增长后,目前已经是保持了比较稳定的数额,未来不出现太大的变数的话,那么农业税等传统税收的增长会比较有限。
自1861年后,帝国的经济增长已经开始以来工业的发展,如果工业发展不起来,那么目前帝国的经济总量就很难出现大幅度的增长,相关的税收也会难以增加。
在传统的第一产业饱和之后,帝国如果想要继续发展经济,收取更多的税收,那么只能从工商业方面着手。
而根据财务部方面的预测,等到1863年以后,也就是说明年的帝国工商业的税收将会出现大幅度增长。
这倒不是说今年和明年的帝国工商业会呈现爆炸性增长,而是因为很多工业的企业的税收优惠期即将到期。
从一开始帝国为了推行工商业的发展,鼓励资本投入实业,是推行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税收优惠了。
一般企业都会有前两年免税,再三年半税的税收优惠,如此也就是说诸多在1858年以后建立的企业将会在1863年结束税收优惠期,开始按照正常税率交税。
而帝国的工商业虽然严格上来说是从1854年上海商贸区成立之后就已经开始发展,但是真正的大规模发展,尤其是民间资本大规模进入工商业的时候是在1858年以后。
当时的帝国答应了英法联军,北伐满清获得战略性的胜利,帝国军事上的胜利也是导致了长江下游地区,尤其是浙江和苏南地区的安全获得了较大的保障。加上那个时候帝国开始大力推广棉纺产业,大量的棉纺工厂在1858年后建立了起来。
而这些企业将会在1863年后为帝国提供大量的工业税收,如此帝国的财政收入也就能够迎来一个跨越式发展。
尽管1862的财政收入只有三个亿,比1861年的两亿七千万只增加了三千万而已,但是财务部对1863年的财政预算收入估计是足足有三点五亿,而1865年的话,则是预计会有四个亿。
如果财务部的估计正确的话,那么未来两三年内帝国的财政收入将会得到一个爆发性的增长。
而财政收入的增加,也就代表着帝国政府有更多资金投入到工业发展,教育,水利等事业上,并进一步推进帝国工商业以及农业的发展。
不过不管财政收入是以前的两个亿还是现在三个亿又或是今后的四个亿,但是帝国各部门对竞争的争夺态度却是不会改变的。
1862年的御前内阁预算会议上,内阁的大佬们一如既往的争吵着,不过吵着吵着也相继妥协并达成了协议。
而这一次的内阁预算会议上,江道泉掌管的教育部毫无疑问再一次成为了大赢家,其教育经费比去年多了至少百分四十。
尽管教育经费的总额依旧无法和财务经费、工业经费这相比,但是也是超越了其他经费支出。
获得了更多教育经费的江道泉心满意足的回到了他的教育部办公大楼,然后就是让手下的各机构部门开始安排新一年度的教育发展计划,并且不用多级就是野心勃勃的提出了完善全国地方教育的计划。
该计划的主要核心是要把帝国现行的各种新式学校彻底普及到全国范围,过去的多年里,帝国虽然说已经是开始全面推广新式教育制度,但实际上这种推广并不是统一的,因为建立学校是要花钱的,这些钱对于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比如浙江、江苏、广东等地来说不算什么。
但是对于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而言,兴办新式学校的花销就是比较大了,办一所初等小学并不算贵,但是少则千余,多则数千甚至上万啊。
而这些学校的开办经费里,来自中央财政,即从教育部直接拔下来的经费实际上是相当有限的,大头还得靠地方财政自行解决。
而对于一些偏远地方的省份来说,一个县每年的地方财政收入也就几万圆而已,甚至有些穷地方的地方财政收入都破不了万。
就这么点钱地方政府还得用在方方面面,要一下子拿出好几千圆来办一个新式学校,哪怕是最低级的初等小说,但是也是很为难的。
所以新式教育制度推行数年以来,一些经济状况比较好的省份已经是基本完成新式学校的开办以及推广,某些富裕地区甚至是超额完成任务。
比如说靠近上海的松江府,依靠上海带来的各种便利,松江府这几年的发展相当快速,经济发展速度之快位于江南府县之首,比苏州还要强一些。
而该府按照教育部的制导意见,是应该办一所初等中学的。
但实际上该府一共拥有四所初等中学,而高等小学以及初等小说的数量也是比额定的数字要多得多。
更难得的是,松江府依靠地方财政,自行筹办了松江高等中学。
依靠一府之力,不用中央财政的支持就自行筹办一所高等中学,这其实是相当不容易的。
尽管江南地区的高等中学数量是全国范围内最多的,有着上海高等中学,苏州高等中学,京师高等中学等一共五所。但是这些高等中学基本都是中央财政扶持,然后地方财政配合的模式,另外还有几所就是单纯的民办学校,依靠昂贵的学费来维持开销。
而单纯依靠州府财政就能够办一所官办高等中学,这种事除了上海以及广州外,松江府是第三个。
像松江府这样的富裕地区可以超额完成新式教育的推广任务,但是国内的绝大部分州府还是做不到的。
像一些没有工业的州府,只能依靠传统的农业税维持行政开支,这些州府要精打细算一番,然后才能够腾出来几千圆办学,很多州府一般只有一所初等中学,下面的各县拥有一所高等中学,而初等小学的话基本都是原来的那些民间私塾改个名字,完全官办的初等小学很少,就算有一个县顶多也就只有一所。
至于高等中学嘛,除去国内少数几个工业发展较好的州府外,寻常州府是没有能力自行开办高等中学的,一般都是由省级教育厅出面筹办,由省级财政扶持,同样一个省也就只有一所高等中学而已。
而一些省份实在是穷,比如福建,陕西,贵州之类的省份,往往省级财政都很难补贴高等中学每年十几二十万的办学经费,往往是需要向民间凑集资金。
比如目前福建省唯一的高等中学,即福州高等中学,就是福建全省士绅们捐助善款筹办。
地方有钱就办多几所学校,没钱就少办几所,这是各地方州府的通常做法。
但是站在帝国的角度来看却不能一直这样,不管地方州府再穷,但是好歹一个县要有一所高等小学吧,一个府要有一所初等中学吧。
哪怕是单独某个县、府无力筹办,那么能不能相邻的县,州府合作筹办呢?
为了改善帝国全国范围内的基础教育问题,教育部是打算在186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完善新式教育制度,不仅仅是要在东部的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开办新式学校,也要在贵州,云南,陕西等偏远内陆省份开办新式学校。
为此,教育部这边是准备了每年投入至少五百万圆的教育扶持经费,用以扶持偏远地区的新式学校的筹办工作。
除了完善全国范围内的基础教育外,教育部依旧会保持高等教育的投入。
力争让新筹办,预计1862年才开始招生的三所新大学顺利开学,同时将会筹办更多的师范、技术类学校。
而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是要花钱的,这也好在今年教育部的经费大幅度上涨,达到了空前的两千万之巨,要不然还真满足不了如此巨大的花销。
自1858年以来,帝国对教育的经费投入是越来越大,而且增加幅度是非常大的,1857年帝国初立的时候,别说教育经费了,就算是行政经费也没有多少,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财政收入都用来打仗了。
但是1859年之后,军费比例开始大幅度下降,教育部经费也是得到了增加,后续两年也是快速增加。
去年的时候,教育经费达到了一千万,而今年则是达到了一千八百万,占据中央财政支出的百分之六。
总之每年的年底和年初之际,整个帝国的军政高层们总是会因为预算经费的问题发生争吵。
每当这种时候林哲就是感到相当的头痛。
站在林哲的角度来看,财政预算的分配基本上保持一个大概的比例就行了,比如说1862年的军费分配比例保持在了百分三十五,比1861年的百分之三十七的比例下降了两个百分点。
不过比例虽然有所降低,不过军费的总额还是略有提高,这是因为帝国国内的农业生产以及工业经济逐步恢复,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所以税收保持了一个较高水平的稳步增长。
1862年的财政预算收入是大约三亿圆,比1861年的财政收入多了三千万,增长的份额主要来之于工商业。
而农业税、盐茶等传统税收在经过前面几年的大幅度恢复性增长后,目前已经是保持了比较稳定的数额,未来不出现太大的变数的话,那么农业税等传统税收的增长会比较有限。
自1861年后,帝国的经济增长已经开始以来工业的发展,如果工业发展不起来,那么目前帝国的经济总量就很难出现大幅度的增长,相关的税收也会难以增加。
在传统的第一产业饱和之后,帝国如果想要继续发展经济,收取更多的税收,那么只能从工商业方面着手。
而根据财务部方面的预测,等到1863年以后,也就是说明年的帝国工商业的税收将会出现大幅度增长。
这倒不是说今年和明年的帝国工商业会呈现爆炸性增长,而是因为很多工业的企业的税收优惠期即将到期。
从一开始帝国为了推行工商业的发展,鼓励资本投入实业,是推行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税收优惠了。
一般企业都会有前两年免税,再三年半税的税收优惠,如此也就是说诸多在1858年以后建立的企业将会在1863年结束税收优惠期,开始按照正常税率交税。
而帝国的工商业虽然严格上来说是从1854年上海商贸区成立之后就已经开始发展,但是真正的大规模发展,尤其是民间资本大规模进入工商业的时候是在1858年以后。
当时的帝国答应了英法联军,北伐满清获得战略性的胜利,帝国军事上的胜利也是导致了长江下游地区,尤其是浙江和苏南地区的安全获得了较大的保障。加上那个时候帝国开始大力推广棉纺产业,大量的棉纺工厂在1858年后建立了起来。
而这些企业将会在1863年后为帝国提供大量的工业税收,如此帝国的财政收入也就能够迎来一个跨越式发展。
尽管1862的财政收入只有三个亿,比1861年的两亿七千万只增加了三千万而已,但是财务部对1863年的财政预算收入估计是足足有三点五亿,而1865年的话,则是预计会有四个亿。
如果财务部的估计正确的话,那么未来两三年内帝国的财政收入将会得到一个爆发性的增长。
而财政收入的增加,也就代表着帝国政府有更多资金投入到工业发展,教育,水利等事业上,并进一步推进帝国工商业以及农业的发展。
不过不管财政收入是以前的两个亿还是现在三个亿又或是今后的四个亿,但是帝国各部门对竞争的争夺态度却是不会改变的。
1862年的御前内阁预算会议上,内阁的大佬们一如既往的争吵着,不过吵着吵着也相继妥协并达成了协议。
而这一次的内阁预算会议上,江道泉掌管的教育部毫无疑问再一次成为了大赢家,其教育经费比去年多了至少百分四十。
尽管教育经费的总额依旧无法和财务经费、工业经费这相比,但是也是超越了其他经费支出。
获得了更多教育经费的江道泉心满意足的回到了他的教育部办公大楼,然后就是让手下的各机构部门开始安排新一年度的教育发展计划,并且不用多级就是野心勃勃的提出了完善全国地方教育的计划。
该计划的主要核心是要把帝国现行的各种新式学校彻底普及到全国范围,过去的多年里,帝国虽然说已经是开始全面推广新式教育制度,但实际上这种推广并不是统一的,因为建立学校是要花钱的,这些钱对于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比如浙江、江苏、广东等地来说不算什么。
但是对于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而言,兴办新式学校的花销就是比较大了,办一所初等小学并不算贵,但是少则千余,多则数千甚至上万啊。
而这些学校的开办经费里,来自中央财政,即从教育部直接拔下来的经费实际上是相当有限的,大头还得靠地方财政自行解决。
而对于一些偏远地方的省份来说,一个县每年的地方财政收入也就几万圆而已,甚至有些穷地方的地方财政收入都破不了万。
就这么点钱地方政府还得用在方方面面,要一下子拿出好几千圆来办一个新式学校,哪怕是最低级的初等小说,但是也是很为难的。
所以新式教育制度推行数年以来,一些经济状况比较好的省份已经是基本完成新式学校的开办以及推广,某些富裕地区甚至是超额完成任务。
比如说靠近上海的松江府,依靠上海带来的各种便利,松江府这几年的发展相当快速,经济发展速度之快位于江南府县之首,比苏州还要强一些。
而该府按照教育部的制导意见,是应该办一所初等中学的。
但实际上该府一共拥有四所初等中学,而高等小学以及初等小说的数量也是比额定的数字要多得多。
更难得的是,松江府依靠地方财政,自行筹办了松江高等中学。
依靠一府之力,不用中央财政的支持就自行筹办一所高等中学,这其实是相当不容易的。
尽管江南地区的高等中学数量是全国范围内最多的,有着上海高等中学,苏州高等中学,京师高等中学等一共五所。但是这些高等中学基本都是中央财政扶持,然后地方财政配合的模式,另外还有几所就是单纯的民办学校,依靠昂贵的学费来维持开销。
而单纯依靠州府财政就能够办一所官办高等中学,这种事除了上海以及广州外,松江府是第三个。
像松江府这样的富裕地区可以超额完成新式教育的推广任务,但是国内的绝大部分州府还是做不到的。
像一些没有工业的州府,只能依靠传统的农业税维持行政开支,这些州府要精打细算一番,然后才能够腾出来几千圆办学,很多州府一般只有一所初等中学,下面的各县拥有一所高等中学,而初等小学的话基本都是原来的那些民间私塾改个名字,完全官办的初等小学很少,就算有一个县顶多也就只有一所。
至于高等中学嘛,除去国内少数几个工业发展较好的州府外,寻常州府是没有能力自行开办高等中学的,一般都是由省级教育厅出面筹办,由省级财政扶持,同样一个省也就只有一所高等中学而已。
而一些省份实在是穷,比如福建,陕西,贵州之类的省份,往往省级财政都很难补贴高等中学每年十几二十万的办学经费,往往是需要向民间凑集资金。
比如目前福建省唯一的高等中学,即福州高等中学,就是福建全省士绅们捐助善款筹办。
地方有钱就办多几所学校,没钱就少办几所,这是各地方州府的通常做法。
但是站在帝国的角度来看却不能一直这样,不管地方州府再穷,但是好歹一个县要有一所高等小学吧,一个府要有一所初等中学吧。
哪怕是单独某个县、府无力筹办,那么能不能相邻的县,州府合作筹办呢?
为了改善帝国全国范围内的基础教育问题,教育部是打算在186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完善新式教育制度,不仅仅是要在东部的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开办新式学校,也要在贵州,云南,陕西等偏远内陆省份开办新式学校。
为此,教育部这边是准备了每年投入至少五百万圆的教育扶持经费,用以扶持偏远地区的新式学校的筹办工作。
除了完善全国范围内的基础教育外,教育部依旧会保持高等教育的投入。
力争让新筹办,预计1862年才开始招生的三所新大学顺利开学,同时将会筹办更多的师范、技术类学校。
而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是要花钱的,这也好在今年教育部的经费大幅度上涨,达到了空前的两千万之巨,要不然还真满足不了如此巨大的花销。
自1858年以来,帝国对教育的经费投入是越来越大,而且增加幅度是非常大的,1857年帝国初立的时候,别说教育经费了,就算是行政经费也没有多少,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财政收入都用来打仗了。
但是1859年之后,军费比例开始大幅度下降,教育部经费也是得到了增加,后续两年也是快速增加。
去年的时候,教育经费达到了一千万,而今年则是达到了一千八百万,占据中央财政支出的百分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