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真话说的人少,他未必能起到效果。
而有些假话,说的人多了,那他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真话。
睢县距离彭城仅仅不过三百里的距离,虽然城中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传言。
但是在局面彻底的失去控制之前,砀郡长还是将消息送去了彭城。
而此时此刻,彭城的气氛略显紧张。
此时楚王的地位略显尴尬。
拥护他的武信君项梁,即对他保持着尊重,也不愿事事都听从楚王的话。
而他的侄子项籍就没有项梁的那种气概了,若不是看在项梁的面子上,项籍怕是连搭理都懒的搭理楚王一句。
大殿上,群臣聚集。
楚王如同人偶玩具一般的坐在上面,看着下方的群臣你来我往,自己却愣是插不上一句话。
说来也让人觉得可笑,事关楚国命运的大事,他这个楚王反倒是没有说话的资格。
“现如今,楚国怕是真的四面楚歌了!”共敖叹了口气,将众人从争吵中拉了回来。
“四面楚歌又如何?他汉军既然敢来,出兵灭了便是,这里是楚国,而不是他的汉国!”项籍怒目看向共敖。
他最讨厌的就是这种未战先虑败的人,也最讨厌那种说话阴阳怪气的人。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么简单的道理,愣是被他们搞的如此麻烦。
“籍儿,不可无礼!”项梁连忙训斥着。
自己这个侄儿的脾气自己清楚,这些年也就是项梁始终压着他,所以才能有今日。
项梁甚至都不敢想,万一哪一天自己战死了,楚国的这些将军们会不会服从项籍?
像今日这般情况,对于项籍来说,其实已经算是收敛的了。
这要是放在以往,或者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他敢直接上脚去踹对方。
“武信君,共将军所言乃为楚国现状,虽难听,亦影响士气,可这就是现实!项籍年轻气盛,心中豪情万丈,有直面困难的勇气,我觉得此刻我们不该再把时间浪费在吵闹上面,而是尽快商议决策,我们每吵闹一句,汉军便将战线向前推进一步,我们吵上几天,汉军就拿几座城。”刘季不得不站出来了。
当了薛郡长之后,虽然失去了萧何、曹参两员智囊,但刘季的实力还是在短时间内发生了膨胀式的增长。
手下从几万人,短短几个月增长到了十万人。
现在,刘季也是楚军阵营中一股不小的势力了。
同样,刘季的话语权也正在渐渐的加重。
“沛公所言有理!”项梁点了点头,汉军如今来势汹汹,让项梁觉得有些头皮发麻,拿不定主意。
可众人现在也各说纷纭,各有各的说法。
最终,项梁将目光放在了范增身上,如果说有人能够解决楚国现如今困境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是范增。
“范公,您意如何?”
范增一改常态的没有参与到前期的话题中去。
因为他比谁都清楚,吵是吵不出个结果的。
他一直在思考,总结目前所知的消息,然后去想出一个对策。
而天下名士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勤于思考。
范增活了七十多年,像这种情况也是第二次遇见了。
第一次是秦灭楚之战,那时候他虽然有些话语权,但却并非主事人。
然后便是这一次。
两次都让他深感无力,隐隐的透漏出一种绝望的情绪。
但事到眼前,又不得不做。
当年是有其他名士顶在前面,虽然他们失败了。
现在没人能站在身前遮风挡雨了,该轮到他范增了。
压力之大,让范增没有心思去跟他们争吵。
“应策有三!”范增点了点头,面色沉重道。
“请范公明示!”项梁连忙拱手施礼。
“请范公明示!”其他人也紧跟着停下争论,朝着范增施礼。
虽然有人依旧觉得这次的战事是因为范增的失误而带来的,但现在这个论点已经越来越站不住了。
因为汉王的每一个举动,无一不在证明着,他早有预谋。
也就是说,当楚国还在想着拉拢汉国与他们一起对抗秦军的时候。
汉王就已经在考虑着如何去灭掉楚国了。
不然汉王又为何要在楚国布下遍地的斥候?
恰巧这个时候范增送了个绝佳的理由上去,汉王也就借机发难。
就算范增不去送这个理由,汉王也会找别的理由的。
在一点,汉王是当庭发怒的,这更加意味着汉王早有准备。
不然的话,按照常理,应该是汉王答应下来,然后范增送美人过去,过一段时间后,汉王发现自己被范增骗了,然后才开始恼羞成怒,或者为了面子忍气吞声。
而范增当时打的算盘是,他觉得汉王一定会很喜欢虞姬的,所以不可能恼羞成怒。
“其一!节节抵抗,步步设防,能拖多久拖多久,不是楚国先亡,就是耗的汉国打不下去。”
“其二!三路汉军,我们集结重兵,挑一路与其决战,另外两路布置重点防线,拖延汉军攻势,阻止其增援,若能决战取胜,我军士气自当大振,此后在想办法打残汉军另外一路,危机可解矣!”
“其三!缴械投降……”
范增直接将自己的三个建议说了出来。
众人纷纷皱眉,方案很多,涉及很全面。
节节抵抗那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办法,战争是在楚国国土上进行的,所以楚国的消耗会更大。
而汉国则可以在国内安心的耕种,所以,汉军只需要不断的补充兵员就行了,而楚国则需要考虑兵员和粮草的问题。
而这场仗若是能打个两三年,哪怕汉军没有攻下来楚国,那楚国也基本上会先被耗死。
缴械投降就不考虑了,即是晚了,也是早了,总之,现在还不是时候。
所以集结重兵与其中一路决战这个选项,自然而然的也就摆放在了他们面前。
论获胜几率最大的方案,也就是这个了。
运气好的话,只要他们能歼灭一个军团,另外两路的军心就散了,说不定他们就退兵了呢?
好吧,就算他们不退兵,这个时候楚国的士气也该大振了,士气高胀的部队,战力自然不会太弱。
项梁深感认同道:“我觉得第二个方案最好,至于说选谁……”
而有些假话,说的人多了,那他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真话。
睢县距离彭城仅仅不过三百里的距离,虽然城中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传言。
但是在局面彻底的失去控制之前,砀郡长还是将消息送去了彭城。
而此时此刻,彭城的气氛略显紧张。
此时楚王的地位略显尴尬。
拥护他的武信君项梁,即对他保持着尊重,也不愿事事都听从楚王的话。
而他的侄子项籍就没有项梁的那种气概了,若不是看在项梁的面子上,项籍怕是连搭理都懒的搭理楚王一句。
大殿上,群臣聚集。
楚王如同人偶玩具一般的坐在上面,看着下方的群臣你来我往,自己却愣是插不上一句话。
说来也让人觉得可笑,事关楚国命运的大事,他这个楚王反倒是没有说话的资格。
“现如今,楚国怕是真的四面楚歌了!”共敖叹了口气,将众人从争吵中拉了回来。
“四面楚歌又如何?他汉军既然敢来,出兵灭了便是,这里是楚国,而不是他的汉国!”项籍怒目看向共敖。
他最讨厌的就是这种未战先虑败的人,也最讨厌那种说话阴阳怪气的人。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么简单的道理,愣是被他们搞的如此麻烦。
“籍儿,不可无礼!”项梁连忙训斥着。
自己这个侄儿的脾气自己清楚,这些年也就是项梁始终压着他,所以才能有今日。
项梁甚至都不敢想,万一哪一天自己战死了,楚国的这些将军们会不会服从项籍?
像今日这般情况,对于项籍来说,其实已经算是收敛的了。
这要是放在以往,或者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他敢直接上脚去踹对方。
“武信君,共将军所言乃为楚国现状,虽难听,亦影响士气,可这就是现实!项籍年轻气盛,心中豪情万丈,有直面困难的勇气,我觉得此刻我们不该再把时间浪费在吵闹上面,而是尽快商议决策,我们每吵闹一句,汉军便将战线向前推进一步,我们吵上几天,汉军就拿几座城。”刘季不得不站出来了。
当了薛郡长之后,虽然失去了萧何、曹参两员智囊,但刘季的实力还是在短时间内发生了膨胀式的增长。
手下从几万人,短短几个月增长到了十万人。
现在,刘季也是楚军阵营中一股不小的势力了。
同样,刘季的话语权也正在渐渐的加重。
“沛公所言有理!”项梁点了点头,汉军如今来势汹汹,让项梁觉得有些头皮发麻,拿不定主意。
可众人现在也各说纷纭,各有各的说法。
最终,项梁将目光放在了范增身上,如果说有人能够解决楚国现如今困境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是范增。
“范公,您意如何?”
范增一改常态的没有参与到前期的话题中去。
因为他比谁都清楚,吵是吵不出个结果的。
他一直在思考,总结目前所知的消息,然后去想出一个对策。
而天下名士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勤于思考。
范增活了七十多年,像这种情况也是第二次遇见了。
第一次是秦灭楚之战,那时候他虽然有些话语权,但却并非主事人。
然后便是这一次。
两次都让他深感无力,隐隐的透漏出一种绝望的情绪。
但事到眼前,又不得不做。
当年是有其他名士顶在前面,虽然他们失败了。
现在没人能站在身前遮风挡雨了,该轮到他范增了。
压力之大,让范增没有心思去跟他们争吵。
“应策有三!”范增点了点头,面色沉重道。
“请范公明示!”项梁连忙拱手施礼。
“请范公明示!”其他人也紧跟着停下争论,朝着范增施礼。
虽然有人依旧觉得这次的战事是因为范增的失误而带来的,但现在这个论点已经越来越站不住了。
因为汉王的每一个举动,无一不在证明着,他早有预谋。
也就是说,当楚国还在想着拉拢汉国与他们一起对抗秦军的时候。
汉王就已经在考虑着如何去灭掉楚国了。
不然汉王又为何要在楚国布下遍地的斥候?
恰巧这个时候范增送了个绝佳的理由上去,汉王也就借机发难。
就算范增不去送这个理由,汉王也会找别的理由的。
在一点,汉王是当庭发怒的,这更加意味着汉王早有准备。
不然的话,按照常理,应该是汉王答应下来,然后范增送美人过去,过一段时间后,汉王发现自己被范增骗了,然后才开始恼羞成怒,或者为了面子忍气吞声。
而范增当时打的算盘是,他觉得汉王一定会很喜欢虞姬的,所以不可能恼羞成怒。
“其一!节节抵抗,步步设防,能拖多久拖多久,不是楚国先亡,就是耗的汉国打不下去。”
“其二!三路汉军,我们集结重兵,挑一路与其决战,另外两路布置重点防线,拖延汉军攻势,阻止其增援,若能决战取胜,我军士气自当大振,此后在想办法打残汉军另外一路,危机可解矣!”
“其三!缴械投降……”
范增直接将自己的三个建议说了出来。
众人纷纷皱眉,方案很多,涉及很全面。
节节抵抗那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办法,战争是在楚国国土上进行的,所以楚国的消耗会更大。
而汉国则可以在国内安心的耕种,所以,汉军只需要不断的补充兵员就行了,而楚国则需要考虑兵员和粮草的问题。
而这场仗若是能打个两三年,哪怕汉军没有攻下来楚国,那楚国也基本上会先被耗死。
缴械投降就不考虑了,即是晚了,也是早了,总之,现在还不是时候。
所以集结重兵与其中一路决战这个选项,自然而然的也就摆放在了他们面前。
论获胜几率最大的方案,也就是这个了。
运气好的话,只要他们能歼灭一个军团,另外两路的军心就散了,说不定他们就退兵了呢?
好吧,就算他们不退兵,这个时候楚国的士气也该大振了,士气高胀的部队,战力自然不会太弱。
项梁深感认同道:“我觉得第二个方案最好,至于说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