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哽咽了一下,仰起头,泪眼模糊的道:“虽说如此,可我也知道大嫂身份尊贵,特意留了最好的一柄让人送去,只是没想到嫂子却把我派去的丫头都赶了回来。娘,我实在是......”
“你实在是冤枉?”宋氏冷笑了一声,她这般年纪也算是经了许多事,自然看得明白,她转口去问边上的女儿,“昨日里的扇子,你和二丫头都先挑了?”
王望舒实在不知怎地一柄扇子也能说出这么多来。她听到这里已经微微有些局促起来,面儿一红,嘴上应道:“嫂子昨儿人不在,我们这才先和二嫂挑了,可的确是留了最好的给嫂子......”她是王家的娇娇女,哪里受过宋氏这般冷脸,不免拧了拧手上的素面帕子,委屈道,“又不是什么大事!”
宋氏一贯宠着女儿,这会儿却也气得不行,看了女儿一眼叫她住嘴,然后转头和李氏说道:“若论尊卑,她是皇室郡主;论长幼,她是王家长媳。阿静,你也是世家嫡女,这长幼尊卑的道理,你难道不清楚?难不成还要我一遍遍的教?”
李氏这会儿已是哭得梨花带雨,连忙道:“是,是媳妇错了。”
“迟点去把我这儿的两柄扇子,连同你昨日里留的那柄,一起送过去。”宋氏眸光锋利,语声沉稳,“你亲自去!不管你是站着送,还是跪着送,总之是要把那三柄扇子送去。”
李氏哽咽不已,一想着自己要给谢晚春赔礼道歉便觉得羞耻至极,差点哭得背过气去,许久才捂着脸点头应下:“媳妇,媳妇知道了。”
宋氏叹了口气,又道:“是我先前想差了,你如今身子重,未免精力不济,有所疏忽也是正常的。手头的那些活还是放一放吧,好好养身体。”
宋氏这话虽说是再给李氏开脱可实际上却是要把李氏手头那些管家的权给拿回,李氏都快哭不出来了,她觉得自个儿原来就算有些挤兑谢晚春的坏心思,可,可这不过就是一柄扇子的事情啊?
何至于此?
可话已至此,李氏也只得擦了眼泪认命了。
宋氏摆摆手,立时便有丫头婆子过来扶了李氏一把,扶着她去隔间擦脸洗漱。宋氏重又端起青花茶盏喝了一口凉茶,歇口气然后又转头教育起自己的女儿。
11|第十一章
“你是不是觉得我大题小做?不过就是一柄扇子的事情?”宋氏看了眼王望舒,冷声问了一句。
她见女儿仍旧懵懵懂懂,不免有些气闷起来。之前,她对李氏发作了那么一通:一是因为李氏心态与处事上大有问题,不能再叫她管家;二则是因为李氏有意拿着王望舒当枪使,什么事都要拖着王望舒。偏偏自家女儿却是全然不知,还傻傻的替李氏说话。
王望舒悄悄打量了一下宋氏的表情,这时候也不敢再梗脖子辩解,抱住宋氏的手臂,低低的认了个错:“娘,我知道错了。”打算像以前一样,撒个娇把事情糊弄过去。
知女莫若母,宋氏看了女儿一眼,直接就道:“你知道你错哪儿了?”
王望舒嘴唇动了动,没能说出话来,只是低了头——显然是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
到底是自己的女儿,宋氏叹了口气,仍旧与她温声说话:“就算你们嫂嫂昨日里去了晋阳王府一时每回来,可又不是不回来了?等她回来一起挑,岂不是更好?”
王望舒只觉得委屈,被说得双眼微红,咬了咬唇,不甘心的辩解道:“我,我们已经留了最好的一柄扇子给嫂嫂了啊。”
宋氏听到这夹缠不清的话,气恼之极,语声也跟着沉了下去,低沉的声音里有一种类似刀锋一般的锋利:“难不成,你以为你嫂子今日一大早提起这事只是因为扇子?她不高兴,是因为她觉得她收到的不是‘最好的一柄’而是‘挑剩下的一柄’。说到底,她要强调的是她身为王家长媳应有的权利和地位。”
王望舒甚少听到宋氏这般疾言厉色,被说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宋氏却没打算就这么放过女儿,接着道:“以往,有了新的首饰和衣衫,我都是叫齐了你们姐妹几个一起挑。你两个姐姐都说要让妹妹,每回都是你先挑了,然后才轮到她们。倘若我让她们先挑,她们必然也会把你喜欢的留到后头,你觉得你会高兴吗?”
王望舒听到这里,不觉仰起头,自然而然的应道:“嫡庶有别,本就该我先挑。”
宋氏端起茶盏喝了口茶:“既如此,无论是扇子还是什么,都该你嫂嫂先挑——毕竟,她是王家长媳。就算你觉得晋阳王府已然没落,她一个空头郡主没什么要紧,可她自幼长在宫里,师从薛老太傅,与皇帝和安乐公主的关系都极好。”宋氏语声淡淡,却是一针见血,“说一千道一万,她姓谢,和皇上同一个姓。如今不比前朝,你一个姓王的自是越不过她。”
王望舒听到这里,眼里的泪水止不住的就流了下来,满脸通红,既觉羞耻又觉憋屈。
前朝时,世家与皇室共治天下,王家女尊贵可比公主。然而本朝开国,经过太/祖、太宗、高宗三位皇帝,已然通过科举而把天下英才握入掌中,皇权日盛,世家却渐渐走向没落。
宋氏拿着帕子给女儿擦了擦眼泪,见她确是难过,这才缓和了语调:“好险她是嫁到咱们家里,也不摆架子,故而大家也只需叫她少奶奶,你也不需行礼,平日里喊一声嫂子便是了。若是换了旁的人家,多半是要把她这个郡主给供起来的。”说罢,又转了话捎,“再说,这回宫中一共给了六柄扇子,宫中来的内侍已经说了,皇上交代了‘多给郡主一柄’,所以......”
王望舒听到这里,不必宋氏说,已经明白过来了:一共六柄扇子,宋氏两柄、谢晚春两柄,她和王若蓉各一柄。也就是说,原来是没有李氏的份的。李氏大概也知道这个,这才怂恿她们先挑,李氏自己也能趁势当不知道的挑了一柄......
宋氏见女儿明白过来了,也没再多说什么,替她擦擦眼泪、理了理衣襟,柔声道:“娘也知道,你一贯是个软心肠的孩子,若和谁好,便是掏心掏肺的。可如今阿静嫁到了咱们家里,是你二嫂了,你就断断不能再似以前那般了,自己心里要有数。若是闲了,多去寻寻你大嫂,和她说说话,学点儿。”
王望舒点点头,总算是心甘情愿的受教了。只是想着自己和李氏这些年的情意,心中仍旧有些郁郁。她陪着宋氏喝了半盏茶,这才起身回去。
刘妈妈这时候方才轻手轻脚的掀了湘妃竹帘子进来,小心翼翼的替宋氏换了一盏热茶。
宋氏想起女儿便觉头疼,不由得揉了揉自己的额头,叹口气:“这孩子,比她两个哥哥还叫我操心。”
“你实在是冤枉?”宋氏冷笑了一声,她这般年纪也算是经了许多事,自然看得明白,她转口去问边上的女儿,“昨日里的扇子,你和二丫头都先挑了?”
王望舒实在不知怎地一柄扇子也能说出这么多来。她听到这里已经微微有些局促起来,面儿一红,嘴上应道:“嫂子昨儿人不在,我们这才先和二嫂挑了,可的确是留了最好的给嫂子......”她是王家的娇娇女,哪里受过宋氏这般冷脸,不免拧了拧手上的素面帕子,委屈道,“又不是什么大事!”
宋氏一贯宠着女儿,这会儿却也气得不行,看了女儿一眼叫她住嘴,然后转头和李氏说道:“若论尊卑,她是皇室郡主;论长幼,她是王家长媳。阿静,你也是世家嫡女,这长幼尊卑的道理,你难道不清楚?难不成还要我一遍遍的教?”
李氏这会儿已是哭得梨花带雨,连忙道:“是,是媳妇错了。”
“迟点去把我这儿的两柄扇子,连同你昨日里留的那柄,一起送过去。”宋氏眸光锋利,语声沉稳,“你亲自去!不管你是站着送,还是跪着送,总之是要把那三柄扇子送去。”
李氏哽咽不已,一想着自己要给谢晚春赔礼道歉便觉得羞耻至极,差点哭得背过气去,许久才捂着脸点头应下:“媳妇,媳妇知道了。”
宋氏叹了口气,又道:“是我先前想差了,你如今身子重,未免精力不济,有所疏忽也是正常的。手头的那些活还是放一放吧,好好养身体。”
宋氏这话虽说是再给李氏开脱可实际上却是要把李氏手头那些管家的权给拿回,李氏都快哭不出来了,她觉得自个儿原来就算有些挤兑谢晚春的坏心思,可,可这不过就是一柄扇子的事情啊?
何至于此?
可话已至此,李氏也只得擦了眼泪认命了。
宋氏摆摆手,立时便有丫头婆子过来扶了李氏一把,扶着她去隔间擦脸洗漱。宋氏重又端起青花茶盏喝了一口凉茶,歇口气然后又转头教育起自己的女儿。
11|第十一章
“你是不是觉得我大题小做?不过就是一柄扇子的事情?”宋氏看了眼王望舒,冷声问了一句。
她见女儿仍旧懵懵懂懂,不免有些气闷起来。之前,她对李氏发作了那么一通:一是因为李氏心态与处事上大有问题,不能再叫她管家;二则是因为李氏有意拿着王望舒当枪使,什么事都要拖着王望舒。偏偏自家女儿却是全然不知,还傻傻的替李氏说话。
王望舒悄悄打量了一下宋氏的表情,这时候也不敢再梗脖子辩解,抱住宋氏的手臂,低低的认了个错:“娘,我知道错了。”打算像以前一样,撒个娇把事情糊弄过去。
知女莫若母,宋氏看了女儿一眼,直接就道:“你知道你错哪儿了?”
王望舒嘴唇动了动,没能说出话来,只是低了头——显然是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
到底是自己的女儿,宋氏叹了口气,仍旧与她温声说话:“就算你们嫂嫂昨日里去了晋阳王府一时每回来,可又不是不回来了?等她回来一起挑,岂不是更好?”
王望舒只觉得委屈,被说得双眼微红,咬了咬唇,不甘心的辩解道:“我,我们已经留了最好的一柄扇子给嫂嫂了啊。”
宋氏听到这夹缠不清的话,气恼之极,语声也跟着沉了下去,低沉的声音里有一种类似刀锋一般的锋利:“难不成,你以为你嫂子今日一大早提起这事只是因为扇子?她不高兴,是因为她觉得她收到的不是‘最好的一柄’而是‘挑剩下的一柄’。说到底,她要强调的是她身为王家长媳应有的权利和地位。”
王望舒甚少听到宋氏这般疾言厉色,被说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宋氏却没打算就这么放过女儿,接着道:“以往,有了新的首饰和衣衫,我都是叫齐了你们姐妹几个一起挑。你两个姐姐都说要让妹妹,每回都是你先挑了,然后才轮到她们。倘若我让她们先挑,她们必然也会把你喜欢的留到后头,你觉得你会高兴吗?”
王望舒听到这里,不觉仰起头,自然而然的应道:“嫡庶有别,本就该我先挑。”
宋氏端起茶盏喝了口茶:“既如此,无论是扇子还是什么,都该你嫂嫂先挑——毕竟,她是王家长媳。就算你觉得晋阳王府已然没落,她一个空头郡主没什么要紧,可她自幼长在宫里,师从薛老太傅,与皇帝和安乐公主的关系都极好。”宋氏语声淡淡,却是一针见血,“说一千道一万,她姓谢,和皇上同一个姓。如今不比前朝,你一个姓王的自是越不过她。”
王望舒听到这里,眼里的泪水止不住的就流了下来,满脸通红,既觉羞耻又觉憋屈。
前朝时,世家与皇室共治天下,王家女尊贵可比公主。然而本朝开国,经过太/祖、太宗、高宗三位皇帝,已然通过科举而把天下英才握入掌中,皇权日盛,世家却渐渐走向没落。
宋氏拿着帕子给女儿擦了擦眼泪,见她确是难过,这才缓和了语调:“好险她是嫁到咱们家里,也不摆架子,故而大家也只需叫她少奶奶,你也不需行礼,平日里喊一声嫂子便是了。若是换了旁的人家,多半是要把她这个郡主给供起来的。”说罢,又转了话捎,“再说,这回宫中一共给了六柄扇子,宫中来的内侍已经说了,皇上交代了‘多给郡主一柄’,所以......”
王望舒听到这里,不必宋氏说,已经明白过来了:一共六柄扇子,宋氏两柄、谢晚春两柄,她和王若蓉各一柄。也就是说,原来是没有李氏的份的。李氏大概也知道这个,这才怂恿她们先挑,李氏自己也能趁势当不知道的挑了一柄......
宋氏见女儿明白过来了,也没再多说什么,替她擦擦眼泪、理了理衣襟,柔声道:“娘也知道,你一贯是个软心肠的孩子,若和谁好,便是掏心掏肺的。可如今阿静嫁到了咱们家里,是你二嫂了,你就断断不能再似以前那般了,自己心里要有数。若是闲了,多去寻寻你大嫂,和她说说话,学点儿。”
王望舒点点头,总算是心甘情愿的受教了。只是想着自己和李氏这些年的情意,心中仍旧有些郁郁。她陪着宋氏喝了半盏茶,这才起身回去。
刘妈妈这时候方才轻手轻脚的掀了湘妃竹帘子进来,小心翼翼的替宋氏换了一盏热茶。
宋氏想起女儿便觉头疼,不由得揉了揉自己的额头,叹口气:“这孩子,比她两个哥哥还叫我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