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自做了个破釜沉舟的决定——
是该好好读书了。
马车内,黎云书正出着神。
她听马车外均匀的蹄声,头靠在车壁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踏实和安定。
一连串的变动让她心生不安之感,她瞧出了沈清容的落寞,转念忽觉,他像以往一般潇潇洒洒的,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如果他能如往常一样,拿一柄折扇,从勾栏逛到茶舍,开心了就去画几张画,伤心了就难过地多画几张画,每天都快快乐乐的,也算不得虚度此生。
只可惜,不知以后还能不能看见这样的他了。
*
一行人回沈家时,黎子序早在外面焦急地等了许久。
见黎云书从马车上下来,身上还沾了血,他赶紧搀她,“我带你去医馆。”
沈清容安置好黎云书,派人去追查姜鸿轩,又问:“扶松还没回来吗?”
得到否定答案后,他重重呼出一口气,“......再遣一队人,沿路寻寻吧。”
黎子序帮她处理好了伤口,还有些后怕,“这毒虽不致命,但若拖得时间一长,这条腿可能就废了。”
黎云书面不改色,“嗯。”
黎子序欲言又止片刻,硬着头皮,低声对她道:“阿姐,你今日确实是......太冒险了些。”
她抬眸,听黎子序担忧道:“沈家不知招惹了什么人物,你都为他们犯险两次了。我知道沈少爷当年救过你,你才会这么尽力地去报答他。”
“可阿姐,你每次都这么奋不顾身的,万一......”
他没敢说下去,黎云书却了然。
“你想让我怎么做?”
她淡淡问着,话里听不出情绪,“眼看着沈家被害?”
黎子序察觉出她话里的危险气息,心下微慌,“不......不是。阿姐,你不觉得你对沈少爷做的,有点......”
他磕绊许久,才吐出后文,“有点......太多了吗?”
“甚至都,不像是寻常朋友了。”
黎云书听他发问,微怔住,赶紧垂下眼睫。
“哪有。”
她轻斥出声,匆忙起身,“我去休息了。”
月色凉薄,一夜无言。
*
及至次日清早,黎云书腿上的毒还没有完全解掉。
幸而伤得不深,腿上只是略有些乏力,但还能走。她收拾好东西,找了根竹竿准备去书院,出门又碰见了沈清容。
他今日收拾得极其素净,同寻常弟子一般穿着素白学袍,鬓发用一根玉簪簪着,只身一人在门前等她。
黎云书敏锐地发现他没有拎折扇,心里像被一根细针戳了下,说不出很疼,却有点难受。
“你来了?”
她撑着竹竿,从自家门槛上迈过,双脚刚刚落地,竹竿就被他夺过。
沈清容扶住她的手肘,低低应了一声,“我陪你去书院。”
黎云书惊奇地看着他,“府考不是考完了吗?”
“学无止境。”
她听沈清容语气不比当初,又见扶松不在他身后,隐约明白了什么。
——他说姜鸿轩害死了不少沈家侍从,大概其中,就包括扶松了。
她抿住唇,柔下声对他道:“你把竹竿给我吧。”
沈清容不说话,偏将那竹竿往墙边一靠,一脸固执地抓紧她的手。
黎云书觉得好笑,“你不是说,男女授受不亲吗?”
“你不一样。”
他说出这句话后,两人不约而同地闭了嘴。
黎云书觉出尴尬,不怎么自在地轻咳了一声。
她本想翻过这篇,一句“走吧”卡在喉中,又听沈清容继续嘀咕:“昨晚又不是没碰过。”
正巧黎子序端着水从门前经过,听了这句话手忽然一抖,水盆咣当砸在地上。
他赶紧抄起水盆,见他俩的目光全都扎在自己身上,干笑两声,“我、我什么都没听见,什么都不知道。”
而后逃也似地进了膳房。
“你乱说什么?”
黎云书瞪了他一眼,沈清容扯出一个笑,“那就连着昨晚的账一并算上好了。我冒犯你,你让我怎么赔罪?背书?”
她也没别的法子,想到同他就这么进书院怕引人猜忌,便道:“背吧。”
于是沈清容搀着她,一边往书院走,一边同她背书。
以往他背书都是应付,所有字句全都一个音调,语速要多快有多快,巴不得一个字都不让黎云书听清楚。
可这次,他难得柔下了声,背一篇文章,像是把文人的一生都揉进了字句之中,徐徐向她讲述出来。
黎云书越听心里越沉,听到最后叹气道:“罢了,你休息休息吧。”
“听不进去?”
“不是。”她道,“你先定一定神,你这状态......挺让人担心的。”
沈清容沉默了许久,忽然笑了,“我怎么定神?”
“扶松同我一起长大。他碰到事情,总是会第一时间顾及我。”
“不光是他,那些被姜鸿轩害死的人,都和我如同一家人。”他语气平淡,黎云书却觉出他的话音在抖,“他们照顾我,有时老爷给他们奖赏,都会分出一些来给我买好吃的、好玩的。”
“这么多人,姜鸿轩一句话便没了......我怎么定神?”
说到最后,他咬紧了牙。
黎云书听出他情绪不对,赶紧反握住他的手。沈清容望着她,眼里闪着晦暗的光。
“我不能让他们白白牺牲。”他深吸气,“我会克制自己的。但最起码,我要让姜鸿轩付出代价。”
*
沈清容去上课时,李谦又多看了他好几眼。
黎云书明显感觉他状态与之前不一样,知道这是好事,却总有些怅然若失。
课上到一半,忽有人闯进学堂,对着李谦附耳说了句什么。
李夫子平日最烦有人打搅他上课,火气还没上头,听了那消息,神色一变,二话不说冲出学堂。
弟子们震惊地看着。
他走之后,学堂中渐渐传出窸窸窣窣的议论声。
黎云书皱眉,“安静,等夫子回来,莫要吵闹。”
她喊完这一句,依然有不长耳朵的弟子嗡嗡不停。黎云书正要开口,沈清容呵斥出声:“都别说话了,听不见吗?”
大抵是继承了沈老爷不怒而威的传统,他这一声不算大,却实实在在镇住了众人。有几个小弟子被他喝得哆嗦了一下,转头正要骂人,却在瞧见他神色时被唬得闭了嘴。
他抿住了唇旁的笑,眼底像是挣脱出一束光,刀子一般从每个人脸上擦过,让人不由自主地胆寒。
黎云书亦惊了惊,忧惧地转过头。
沈清容没有回头,脸上失了惯常的笑意,像是在刻意压制着什么。
触及黎云书的目光,他轻闭上眼,有意不去理会。
正巧书童从外面闯来,对她低声道:“黎师姐,夫子说他还得过片刻才来,让您先替他代一代课。”
黎云书点头,离席上前,“那我们从方才讲的地方继续。”
李谦性情古怪,上课时若因弟子们不配合而恼怒,甩手离开是常事。
以往请不来人时,黎云书总会代他替大家收尾。她虽说阅历和涉猎不及李谦,但讲得还算透彻,又同大家没有代沟,效果有时还会更好。
不同的是,她今日总觉得有束目光一直缀在自己身上,等她抬头看去,那目光又消失了。
黎云书觉得奇怪,下意识瞧了眼沈清容。他埋头在书册中,听得认真,似乎并没有看她。
便沉下心来,专注认真地代着课。
却不知她一低头,沈清容就悄悄抬眼,借着前面弟子们的掩饰,看着台上闪闪发光的黎云书出神。
那一刻他恍然意识到,他和黎云书在一起这么久,却从未认真打量过她。
论样貌,她一双眉眼敌过万千烟火;论才华,她满腹诗书盖过千百骚客;论待人接物,她不偏不倚,不谄于强,不蔑于弱。书院中这么多弟子,不管是贫是富、是贵是贱,只要肯虚心发问,她必倾囊相助。
她是他见过最出色的人。
而她耐下心教自己两个月,他却视她为勾魂的鬼差,怕得要死要活,唯恐避之不及。
现在回过头想,简直是暴殄天物。
沈清容拉回神思,听她在台上讲着: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1]......描述的,是社稷之臣应有的担当......”
“但我们所说的社稷到底是什么?是前朝?还是大邺?”
她将大邺与前朝相提并论,可谓是出言不逊至极。有弟子吸起凉气,连沈清容也忍不住抬起头。
黎云书目光坚定清明,似乎再大的风雨,都无法动摇她眼中的信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乃天下人之天下也’[2]。前朝亡于大邺,大邺终有一日也会衰微,这本就是天道。”
“可我们要知道,天道无常,却也有常。朝代会更迭,法度会变动,身居高位者终会落幕。但支撑起整个朝代的,永远是天下百姓。”
“道,即是黎民。”
是该好好读书了。
马车内,黎云书正出着神。
她听马车外均匀的蹄声,头靠在车壁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踏实和安定。
一连串的变动让她心生不安之感,她瞧出了沈清容的落寞,转念忽觉,他像以往一般潇潇洒洒的,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如果他能如往常一样,拿一柄折扇,从勾栏逛到茶舍,开心了就去画几张画,伤心了就难过地多画几张画,每天都快快乐乐的,也算不得虚度此生。
只可惜,不知以后还能不能看见这样的他了。
*
一行人回沈家时,黎子序早在外面焦急地等了许久。
见黎云书从马车上下来,身上还沾了血,他赶紧搀她,“我带你去医馆。”
沈清容安置好黎云书,派人去追查姜鸿轩,又问:“扶松还没回来吗?”
得到否定答案后,他重重呼出一口气,“......再遣一队人,沿路寻寻吧。”
黎子序帮她处理好了伤口,还有些后怕,“这毒虽不致命,但若拖得时间一长,这条腿可能就废了。”
黎云书面不改色,“嗯。”
黎子序欲言又止片刻,硬着头皮,低声对她道:“阿姐,你今日确实是......太冒险了些。”
她抬眸,听黎子序担忧道:“沈家不知招惹了什么人物,你都为他们犯险两次了。我知道沈少爷当年救过你,你才会这么尽力地去报答他。”
“可阿姐,你每次都这么奋不顾身的,万一......”
他没敢说下去,黎云书却了然。
“你想让我怎么做?”
她淡淡问着,话里听不出情绪,“眼看着沈家被害?”
黎子序察觉出她话里的危险气息,心下微慌,“不......不是。阿姐,你不觉得你对沈少爷做的,有点......”
他磕绊许久,才吐出后文,“有点......太多了吗?”
“甚至都,不像是寻常朋友了。”
黎云书听他发问,微怔住,赶紧垂下眼睫。
“哪有。”
她轻斥出声,匆忙起身,“我去休息了。”
月色凉薄,一夜无言。
*
及至次日清早,黎云书腿上的毒还没有完全解掉。
幸而伤得不深,腿上只是略有些乏力,但还能走。她收拾好东西,找了根竹竿准备去书院,出门又碰见了沈清容。
他今日收拾得极其素净,同寻常弟子一般穿着素白学袍,鬓发用一根玉簪簪着,只身一人在门前等她。
黎云书敏锐地发现他没有拎折扇,心里像被一根细针戳了下,说不出很疼,却有点难受。
“你来了?”
她撑着竹竿,从自家门槛上迈过,双脚刚刚落地,竹竿就被他夺过。
沈清容扶住她的手肘,低低应了一声,“我陪你去书院。”
黎云书惊奇地看着他,“府考不是考完了吗?”
“学无止境。”
她听沈清容语气不比当初,又见扶松不在他身后,隐约明白了什么。
——他说姜鸿轩害死了不少沈家侍从,大概其中,就包括扶松了。
她抿住唇,柔下声对他道:“你把竹竿给我吧。”
沈清容不说话,偏将那竹竿往墙边一靠,一脸固执地抓紧她的手。
黎云书觉得好笑,“你不是说,男女授受不亲吗?”
“你不一样。”
他说出这句话后,两人不约而同地闭了嘴。
黎云书觉出尴尬,不怎么自在地轻咳了一声。
她本想翻过这篇,一句“走吧”卡在喉中,又听沈清容继续嘀咕:“昨晚又不是没碰过。”
正巧黎子序端着水从门前经过,听了这句话手忽然一抖,水盆咣当砸在地上。
他赶紧抄起水盆,见他俩的目光全都扎在自己身上,干笑两声,“我、我什么都没听见,什么都不知道。”
而后逃也似地进了膳房。
“你乱说什么?”
黎云书瞪了他一眼,沈清容扯出一个笑,“那就连着昨晚的账一并算上好了。我冒犯你,你让我怎么赔罪?背书?”
她也没别的法子,想到同他就这么进书院怕引人猜忌,便道:“背吧。”
于是沈清容搀着她,一边往书院走,一边同她背书。
以往他背书都是应付,所有字句全都一个音调,语速要多快有多快,巴不得一个字都不让黎云书听清楚。
可这次,他难得柔下了声,背一篇文章,像是把文人的一生都揉进了字句之中,徐徐向她讲述出来。
黎云书越听心里越沉,听到最后叹气道:“罢了,你休息休息吧。”
“听不进去?”
“不是。”她道,“你先定一定神,你这状态......挺让人担心的。”
沈清容沉默了许久,忽然笑了,“我怎么定神?”
“扶松同我一起长大。他碰到事情,总是会第一时间顾及我。”
“不光是他,那些被姜鸿轩害死的人,都和我如同一家人。”他语气平淡,黎云书却觉出他的话音在抖,“他们照顾我,有时老爷给他们奖赏,都会分出一些来给我买好吃的、好玩的。”
“这么多人,姜鸿轩一句话便没了......我怎么定神?”
说到最后,他咬紧了牙。
黎云书听出他情绪不对,赶紧反握住他的手。沈清容望着她,眼里闪着晦暗的光。
“我不能让他们白白牺牲。”他深吸气,“我会克制自己的。但最起码,我要让姜鸿轩付出代价。”
*
沈清容去上课时,李谦又多看了他好几眼。
黎云书明显感觉他状态与之前不一样,知道这是好事,却总有些怅然若失。
课上到一半,忽有人闯进学堂,对着李谦附耳说了句什么。
李夫子平日最烦有人打搅他上课,火气还没上头,听了那消息,神色一变,二话不说冲出学堂。
弟子们震惊地看着。
他走之后,学堂中渐渐传出窸窸窣窣的议论声。
黎云书皱眉,“安静,等夫子回来,莫要吵闹。”
她喊完这一句,依然有不长耳朵的弟子嗡嗡不停。黎云书正要开口,沈清容呵斥出声:“都别说话了,听不见吗?”
大抵是继承了沈老爷不怒而威的传统,他这一声不算大,却实实在在镇住了众人。有几个小弟子被他喝得哆嗦了一下,转头正要骂人,却在瞧见他神色时被唬得闭了嘴。
他抿住了唇旁的笑,眼底像是挣脱出一束光,刀子一般从每个人脸上擦过,让人不由自主地胆寒。
黎云书亦惊了惊,忧惧地转过头。
沈清容没有回头,脸上失了惯常的笑意,像是在刻意压制着什么。
触及黎云书的目光,他轻闭上眼,有意不去理会。
正巧书童从外面闯来,对她低声道:“黎师姐,夫子说他还得过片刻才来,让您先替他代一代课。”
黎云书点头,离席上前,“那我们从方才讲的地方继续。”
李谦性情古怪,上课时若因弟子们不配合而恼怒,甩手离开是常事。
以往请不来人时,黎云书总会代他替大家收尾。她虽说阅历和涉猎不及李谦,但讲得还算透彻,又同大家没有代沟,效果有时还会更好。
不同的是,她今日总觉得有束目光一直缀在自己身上,等她抬头看去,那目光又消失了。
黎云书觉得奇怪,下意识瞧了眼沈清容。他埋头在书册中,听得认真,似乎并没有看她。
便沉下心来,专注认真地代着课。
却不知她一低头,沈清容就悄悄抬眼,借着前面弟子们的掩饰,看着台上闪闪发光的黎云书出神。
那一刻他恍然意识到,他和黎云书在一起这么久,却从未认真打量过她。
论样貌,她一双眉眼敌过万千烟火;论才华,她满腹诗书盖过千百骚客;论待人接物,她不偏不倚,不谄于强,不蔑于弱。书院中这么多弟子,不管是贫是富、是贵是贱,只要肯虚心发问,她必倾囊相助。
她是他见过最出色的人。
而她耐下心教自己两个月,他却视她为勾魂的鬼差,怕得要死要活,唯恐避之不及。
现在回过头想,简直是暴殄天物。
沈清容拉回神思,听她在台上讲着: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1]......描述的,是社稷之臣应有的担当......”
“但我们所说的社稷到底是什么?是前朝?还是大邺?”
她将大邺与前朝相提并论,可谓是出言不逊至极。有弟子吸起凉气,连沈清容也忍不住抬起头。
黎云书目光坚定清明,似乎再大的风雨,都无法动摇她眼中的信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乃天下人之天下也’[2]。前朝亡于大邺,大邺终有一日也会衰微,这本就是天道。”
“可我们要知道,天道无常,却也有常。朝代会更迭,法度会变动,身居高位者终会落幕。但支撑起整个朝代的,永远是天下百姓。”
“道,即是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