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他闭眼,任凭那刀刃又一次贴到自己脖颈上,有板有眼地编排起来——
“沈将军确实救下了五殿下。但他怕五殿下会惹人注目,就将他送入军营,当了一位寻常的军爷。”
“五殿下的身份一直被瞒着,沈将军去北疆时,殿下也跟去了。后来沈少爷透露了此事,沈将军才告诉了殿下真相,让殿下割血送回城中。”
姜鸿轩凝起眉。
——他敢确信四殿下没有帮助黎云书,是因东、南两座城门皆由他护着,一旦有风声,他定能听到。
可西面与北面的城门,就不一定了。
“那他现在人在何处?”
顾郎中扯扯唇角,“死了。”
“沈将军带的人,没有几个活着回来的......包括那位殿下。”
他说完后,姜鸿轩陷入沉默。
顾郎中手心有汗,鼻尖发酸,还故作从容。
姜鸿轩会信吗?
他不知道。
他一介平民,没有胆量直接同姜鸿轩抗衡,所能做的,也不过是引开他们对沈家的注意力。
然后,留下那一个希望。
姜鸿轩声音渐冷,“我有理由怀疑你在骗我。”
顾郎中笑了,“是吗?”
“可我知道的就是如此。”
他想明白了。
落入这人手中,就算他把沈清容供出来,这人大概也不会饶了他。
顾郎中只有一条命。他死了,会有其他人办医馆,有其他人替他救死扶伤。
但能够在危难时挺身而出、守住关州若干人的人,只有沈清容。
“我都说完了。”顾郎中缓缓道,“你们动手吧。”
姜鸿轩看着他脸上渐渐坦然的神色,一时烦躁无比。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向着沈家,为什么沈家那个废物,能守住关州城,能让关州百姓都仰仗他。
这让他觉出了前所未有的挫败。
还是败给了一个他认为一无是处的废物。
他一刀结果了顾郎中性命,冷声道:“正巧,今天风大。”
仆从没听明白他的意思,姜鸿轩已自行编造起来。
“把当年程家的物件拿来造些证据,上奏朝廷,说沈家意图谋反。”
“沈少爷本是个平庸无能之辈,全靠沈将军在关州的积淀才守下了关州城。”
“关州太守县令,看似向着朝廷,实际早已与沈家沆瀣一气。更关键的,他们守下关州的过程中,还在拉拢其他地方势力,俨然要形成割据局面......”
“事已至此,我先下手为强,不过分吧?”
*
次日二人去医馆时,顾郎中还没有回来。
医馆的小弟子倒是心大,对二人道:“师父以往的时候,一出门就是一天多,许是这次的伤患隔得远。”
沈清容还是觉得不对,“还是让人去找找吧。现在外面不太平,我不放心。”
早饭后不久,一辆马车停在医馆门前。
车夫和马看起来都风尘仆仆,唯独车中之人一身绸缎,身上不染毫尘,模样不凡。
他手中握着竹简,一身白衣比天上的云还白,衬得脸色也没什么血气。医馆中的小徒弟们见了人,热切地围上来,“顾公子您来了?”
顾子墨瞧着路面上的灰尘,皱眉敛起衣摆,“没有打扫吗?”
小徒弟们面面相觑——其实是打扫了的,但碍不住关州风沙大,也碍不住顾公子事儿多。
今天天晴,风大得很,简直像是把城外的沙土全都吹了进来。即便他们辰时扫过,时间一长,就变成了这副模样。
“罢了。”顾子墨习以为常地摇头,“我父亲呢?”
“师父他昨夜出去救人了,现下还没回来。”小徒弟提心吊胆地说着,“您的房间都收拾好了,要不先进医馆里等等?”
顾子墨皱眉。
小徒弟明显看出他的不悦——毕竟亲儿子八百年回来一次,一回来就听说老爹不在,放在谁身上都不太好受。
他赔笑着刚要开口,顾子墨又叹一声,“罢了,救人要紧。”
医馆内,黎云书和沈清容面对面坐着,一个在看书,一个在发呆。
黎云书听见顾子墨声音,扯了沈清容一把,“去迎一下吧。”
沈清容极不情愿地“哦”了一声,随她站起来。
他本不想来的。
也没想明白,人家儿子回家,他跟着庆祝个什么劲儿。
但他与黎云书恰巧走到这里,恰巧顾子墨就快到医馆,恰巧黎云书和顾子墨是旧友。旧友到来,再怎么也要打个招呼。沈清容虽瞧不起顾子墨,但从他的逻辑来看,黎云书的朋友似乎也能算是他的朋友。他这人向来重义气,只好硬着头皮陪她。
黎云书才刚刚走过去,顾子墨立刻欣喜道:“云书?”
“云书”二字一落地,立马激起了沈清容极大的心理不适。他沉着脸,看顾子墨挤过人群上前,激动地问黎云书:“听说李先生有部诗稿,在关州已有人传阅抄录。你可曾看过那诗稿?里面写了什么?”
黎云书淡笑着正要答,忽听沈清容拖着长腔背了出来:
“夜明酾酒,两厢长对,何必恨别饮泣。”
“纵余生,簪缨横槊,为谁河山天地。[1]”
两人皆作一愣。
顾子墨这才注意到沈清容,“沈少爷刚刚在说什么?”
“诗稿啊。”沈清容满不在意地答着,“你方才说的诗稿是这个吗?”
顾子墨没看过,自然也没听过里面的诗。
黎云书则反应过来,吃惊道:“你把诗稿都背了?”
顾子墨一愣,“他背的......是李先生的诗?”
沈清容那叫一个得意。
当时应付考试,他生怕有所遗漏,专门朝李谦讨来诗稿,全都背了下来。
此事他没让黎云书知道。今日在顾子墨面前扬眉吐气,他也没收敛,“这诗又不难,翻一翻不就记住了。”
顾子墨愕然看他。
许久后,他还勉强笑道:“果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黎云书亦没料到沈清容今日背诗背得这般积极,猜测他是看不惯顾子墨,正要让他打住,沈清容又道:“不是我厉害,是师姐教得好。”
说完他弯起唇角,意味不明地朝黎云书一笑:“对吗,师姐?”
黎云书:“......”
她确认,这人就是发病了。
正巧这时,有卫兵来找沈清容。他道:“先行一步。”
走的时候还听顾子墨问:“听说沈少爷考中了案首?是你教的他?”
“不错。”
“你我才学相当,但在传道解惑之上,我却是大大不如你。”
“哪里是我厉害,是他自己努力罢了。”
不知两人又交涉了什么,黎云书忽然道:“沈少爷是个挺好相处的人,又豁达,又大度。只要你愿意同他做朋友,他会认真待你的。”
沈清容反应了片刻,才意识到黎云书是在夸他。
......黎云书竟然会在背后夸自己?
她夸他好相处,还夸他豁达大度!
他忽然回过神来——
没错,他本就是个豁达大度的人啊,同顾子墨置气干什么?
黎云书结识到的友人不止顾子墨一个,但是她教出来的案首只有他一人啊!
他已经与其他人不一样了!
沈清容的气消了。
甚至让人找来扶松,“顾公子难得来一趟关州,现下顾郎中还没回来,不如请他来沈家坐坐,也算尽一下地主之谊。”
*
于是那日下午,顾子墨小心谨慎地踏入沈家。
他和沈清容交集不多,也不知沈清容这般热情地邀请自己是做什么。
事出反常必有妖。
指不定沈少爷是想捉弄他。
他提了十成的警惕来沈府。
马车刚刚停下,就听沈清容道:“可算来了。”
他拎着一把写着“和”字的扇子,毫不顾虑地揽过顾子墨的肩,将人往里带,“你来的正是时候,我刚让人准备好茶水等着。”
沈府内挂满了白绸,从屋顶一直系到院墙上,放眼望去满是素白。
他闭眼,任凭那刀刃又一次贴到自己脖颈上,有板有眼地编排起来——
“沈将军确实救下了五殿下。但他怕五殿下会惹人注目,就将他送入军营,当了一位寻常的军爷。”
“五殿下的身份一直被瞒着,沈将军去北疆时,殿下也跟去了。后来沈少爷透露了此事,沈将军才告诉了殿下真相,让殿下割血送回城中。”
姜鸿轩凝起眉。
——他敢确信四殿下没有帮助黎云书,是因东、南两座城门皆由他护着,一旦有风声,他定能听到。
可西面与北面的城门,就不一定了。
“那他现在人在何处?”
顾郎中扯扯唇角,“死了。”
“沈将军带的人,没有几个活着回来的......包括那位殿下。”
他说完后,姜鸿轩陷入沉默。
顾郎中手心有汗,鼻尖发酸,还故作从容。
姜鸿轩会信吗?
他不知道。
他一介平民,没有胆量直接同姜鸿轩抗衡,所能做的,也不过是引开他们对沈家的注意力。
然后,留下那一个希望。
姜鸿轩声音渐冷,“我有理由怀疑你在骗我。”
顾郎中笑了,“是吗?”
“可我知道的就是如此。”
他想明白了。
落入这人手中,就算他把沈清容供出来,这人大概也不会饶了他。
顾郎中只有一条命。他死了,会有其他人办医馆,有其他人替他救死扶伤。
但能够在危难时挺身而出、守住关州若干人的人,只有沈清容。
“我都说完了。”顾郎中缓缓道,“你们动手吧。”
姜鸿轩看着他脸上渐渐坦然的神色,一时烦躁无比。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向着沈家,为什么沈家那个废物,能守住关州城,能让关州百姓都仰仗他。
这让他觉出了前所未有的挫败。
还是败给了一个他认为一无是处的废物。
他一刀结果了顾郎中性命,冷声道:“正巧,今天风大。”
仆从没听明白他的意思,姜鸿轩已自行编造起来。
“把当年程家的物件拿来造些证据,上奏朝廷,说沈家意图谋反。”
“沈少爷本是个平庸无能之辈,全靠沈将军在关州的积淀才守下了关州城。”
“关州太守县令,看似向着朝廷,实际早已与沈家沆瀣一气。更关键的,他们守下关州的过程中,还在拉拢其他地方势力,俨然要形成割据局面......”
“事已至此,我先下手为强,不过分吧?”
*
次日二人去医馆时,顾郎中还没有回来。
医馆的小弟子倒是心大,对二人道:“师父以往的时候,一出门就是一天多,许是这次的伤患隔得远。”
沈清容还是觉得不对,“还是让人去找找吧。现在外面不太平,我不放心。”
早饭后不久,一辆马车停在医馆门前。
车夫和马看起来都风尘仆仆,唯独车中之人一身绸缎,身上不染毫尘,模样不凡。
他手中握着竹简,一身白衣比天上的云还白,衬得脸色也没什么血气。医馆中的小徒弟们见了人,热切地围上来,“顾公子您来了?”
顾子墨瞧着路面上的灰尘,皱眉敛起衣摆,“没有打扫吗?”
小徒弟们面面相觑——其实是打扫了的,但碍不住关州风沙大,也碍不住顾公子事儿多。
今天天晴,风大得很,简直像是把城外的沙土全都吹了进来。即便他们辰时扫过,时间一长,就变成了这副模样。
“罢了。”顾子墨习以为常地摇头,“我父亲呢?”
“师父他昨夜出去救人了,现下还没回来。”小徒弟提心吊胆地说着,“您的房间都收拾好了,要不先进医馆里等等?”
顾子墨皱眉。
小徒弟明显看出他的不悦——毕竟亲儿子八百年回来一次,一回来就听说老爹不在,放在谁身上都不太好受。
他赔笑着刚要开口,顾子墨又叹一声,“罢了,救人要紧。”
医馆内,黎云书和沈清容面对面坐着,一个在看书,一个在发呆。
黎云书听见顾子墨声音,扯了沈清容一把,“去迎一下吧。”
沈清容极不情愿地“哦”了一声,随她站起来。
他本不想来的。
也没想明白,人家儿子回家,他跟着庆祝个什么劲儿。
但他与黎云书恰巧走到这里,恰巧顾子墨就快到医馆,恰巧黎云书和顾子墨是旧友。旧友到来,再怎么也要打个招呼。沈清容虽瞧不起顾子墨,但从他的逻辑来看,黎云书的朋友似乎也能算是他的朋友。他这人向来重义气,只好硬着头皮陪她。
黎云书才刚刚走过去,顾子墨立刻欣喜道:“云书?”
“云书”二字一落地,立马激起了沈清容极大的心理不适。他沉着脸,看顾子墨挤过人群上前,激动地问黎云书:“听说李先生有部诗稿,在关州已有人传阅抄录。你可曾看过那诗稿?里面写了什么?”
黎云书淡笑着正要答,忽听沈清容拖着长腔背了出来:
“夜明酾酒,两厢长对,何必恨别饮泣。”
“纵余生,簪缨横槊,为谁河山天地。[1]”
两人皆作一愣。
顾子墨这才注意到沈清容,“沈少爷刚刚在说什么?”
“诗稿啊。”沈清容满不在意地答着,“你方才说的诗稿是这个吗?”
顾子墨没看过,自然也没听过里面的诗。
黎云书则反应过来,吃惊道:“你把诗稿都背了?”
顾子墨一愣,“他背的......是李先生的诗?”
沈清容那叫一个得意。
当时应付考试,他生怕有所遗漏,专门朝李谦讨来诗稿,全都背了下来。
此事他没让黎云书知道。今日在顾子墨面前扬眉吐气,他也没收敛,“这诗又不难,翻一翻不就记住了。”
顾子墨愕然看他。
许久后,他还勉强笑道:“果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黎云书亦没料到沈清容今日背诗背得这般积极,猜测他是看不惯顾子墨,正要让他打住,沈清容又道:“不是我厉害,是师姐教得好。”
说完他弯起唇角,意味不明地朝黎云书一笑:“对吗,师姐?”
黎云书:“......”
她确认,这人就是发病了。
正巧这时,有卫兵来找沈清容。他道:“先行一步。”
走的时候还听顾子墨问:“听说沈少爷考中了案首?是你教的他?”
“不错。”
“你我才学相当,但在传道解惑之上,我却是大大不如你。”
“哪里是我厉害,是他自己努力罢了。”
不知两人又交涉了什么,黎云书忽然道:“沈少爷是个挺好相处的人,又豁达,又大度。只要你愿意同他做朋友,他会认真待你的。”
沈清容反应了片刻,才意识到黎云书是在夸他。
......黎云书竟然会在背后夸自己?
她夸他好相处,还夸他豁达大度!
他忽然回过神来——
没错,他本就是个豁达大度的人啊,同顾子墨置气干什么?
黎云书结识到的友人不止顾子墨一个,但是她教出来的案首只有他一人啊!
他已经与其他人不一样了!
沈清容的气消了。
甚至让人找来扶松,“顾公子难得来一趟关州,现下顾郎中还没回来,不如请他来沈家坐坐,也算尽一下地主之谊。”
*
于是那日下午,顾子墨小心谨慎地踏入沈家。
他和沈清容交集不多,也不知沈清容这般热情地邀请自己是做什么。
事出反常必有妖。
指不定沈少爷是想捉弄他。
他提了十成的警惕来沈府。
马车刚刚停下,就听沈清容道:“可算来了。”
他拎着一把写着“和”字的扇子,毫不顾虑地揽过顾子墨的肩,将人往里带,“你来的正是时候,我刚让人准备好茶水等着。”
沈府内挂满了白绸,从屋顶一直系到院墙上,放眼望去满是素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