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潼倒是不清楚太平公主与武则天见面时的具体情形,但通过他奶奶的言语以及刚才所见他姑姑泪奔的模样,也知应该是非常的不愉快。
这就比如老屋拆迁了,儿子分到一套,孙子分到一套,女儿自然也按捺不住,同样想凑上来分一杯羹,却浑然无顾老母亲眼下将要无家可归的惶恐凄楚。
至于太平公主对河东道有所图谋,这也很简单,她的选择本来就不多,能够搞得操作也很有限。
或许其人对薛怀义仍然怨念极大,但眼下所重视更多肯定还是薛怀义所控制的那一支大军。在这方面,她是有优势的,并州是薛怀义那一支大军得以维持的重要基础。
太平公主眼下还是武家的媳妇,要说动武攸宜向她投诚,无疑要更加的简单。之所以向李潼求情,希望他不再追究武攸暨,应该也是为了强化自己能够包庇武家残众的形象。
只不过眼下这个朝局秩序,太平公主能够直接干涉朝政的途径实在有限,各方都在争进,她也没有把握能够争取到这件事情。
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说明其人对朝局影响力实在有限,武攸宜当然也就不敢奢望太平公主能够护他周全。
“罢了,不提她。今日政事堂有什么事则决议?”
武则天虽然大权不再,但对自身情绪的控制还有,很快就收拾心情,问起政事堂有关定乱的各种举措。
李潼对此倒也并不隐瞒,不独将杨再思来通告的各种事务讲述一番,又讲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布置。眼下的局面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状态,所以也想从他奶奶这里得到一些指点与评价,毕竟老司机经验了得,闲下来也该带带小号。
“王方庆要去山南道?这……你是打算向西京经略?”
武则天眼光很毒,当听到李潼打算将王方庆派往山南道,顿时便对李潼的思路猜测大概。
对此李潼也并不感到意外,直接点头说道:“神都目下局势虽然新稳,但毕竟动荡深及国本。中枢久在天中,一时间也绝难迁转,但关中亦是天下之重,我担心覆之不及,恐有新乱。”
武则天听到这解释,嘴角微微上扬,这明显不是一个正确的解释。如果真的担心西京动荡,朝廷地处天中,也根本不需要再往江汉经营。
这小子选择这么做,自然是把神都的朝廷中枢都防在里边,是打算绕开朝廷对关中有所经营。如果想要运用朝廷的力量,那也根本无需布置江汉这一处闲棋,应该是要对运河一线包括江南道加强控制。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武则天也不由得感慨,不知该说这小子贼胆包天还是所图甚大。但在沉吟片刻后,她只是叹息道:“此计甚险啊!”
险当然是险的,她与天皇执权这些年,对于那些关陇门户们也只是既打且拉,只敢在大的层面上搞分化与制衡,但也远做不到连根拔起。
李潼虽然在神都搞政变成功,看似威不可挡,但在关陇方面却根基浅薄。就连李昭德、狄仁杰那些各有一批拥趸的大臣们,都不敢轻易将皇嗣放回关中。李潼一旦踏足关中,想要抽身那可就难了。
“但这也确是世务之疾,世道若再想更向前进,关中是绕不开的。”
李潼在他奶奶面前并不掩饰与他四叔立场不同,并不掩饰对关陇勋贵们的敌视。起码在这个问题上,她们祖孙利益相同。
无论接下来局势如何发展,李潼都不太可能获得关陇勋贵们的整体认同。而武则天掌权之后,受伤最大的无疑也是关陇勋贵。
如今的政变较之历史上的神龙政变提前了十多年之久,所谓的李武韦杨集团根本连个影都没有。所以关陇勋贵在整体上也没有与武则天达成谅解,他们一旦掌权,对武则天本人的清算也将会随之而来。
很明显,李旦绝不是一个强势君王,也根本就阻止不了这样的政治动荡。
关陇勋贵拥戴他是一方面,可一旦这一目标达成,接下来就是要限制君权,清算武则天,既是报了过往的仇怨,也能在实际上打压李旦的威望。
武则天想不通李潼哪里来的这么大信心,敲案细思大半刻钟,突然说道:“旧年周兴之死,与你有没有关系?”
饶是李潼在他奶奶面前已经建立起不小的心理优势,突然听到这句话,额头上还是忍不住沁出冷汗,尴尬的笑了笑,一时间不知该要怎么回答。
“唉,早该想到的。那个蜀商杨丽,就是周兴旧年途行中所抓捕一个蜀中贼徒的家人吧?”
武则天没好气的瞥了李潼一眼,又继续着自己的分析:“周兴旧年在作黑齿常之事,结果却死在了途中,当时刑司所查都是内外大员,却让你小子偷了一个巧!一手佛经,一手索魂……”
听到武则天这么说,李潼不免更加尴尬,忍不住小声解释一句:“臣当时并不知……”
“罢了,陈年旧事,不必多说。”
武则天有些郁闷的摆摆手,当年她因周兴之死震怒不已,怀疑了许多人,甚至怀疑是武承嗣等下手,毕竟当时他们刚刚侵夺了丘神勣的权柄,周兴作为丘神勣的一个亲近党徒,本着斩草除根的原则,是有下手动机的。
但她唯独没有怀疑到这个孙子头上,真是万万没想到,这小子一边给自己进献佛经助事,一边就暗戳戳弄掉了她的爪牙!
也是她近日接受现实,心境变得豁达一些,否则真能被憋得呕出一口老血。
“蕃将典卖孤直以求荣,不要以为这些许旧恩能够让他们誓死相随。麹崇裕所获恩宠还不够浓厚?结果又如何?此类蕃奴,唯知威知威,才可小作信用。”
由李潼意图染指关中,武则天想到他或许与镇守陇右河源的黑齿常之有联系,但彼此之间能够产生联系的节点实在不多,继而想起这一桩陈年旧案。
了结了周兴,算是对黑齿常之有活命之恩,所以这小子把黑齿常之当作一个踏足关中的后手,不能说不巧妙,但还是过于理想。
武则天对朝臣本就心存猜忌,对统兵大将更是如此。她虽然使用许多蕃将,但对蕃将也没有太大的信任,特别是遭到麹崇裕的背叛后。所以并不觉得这一份所谓恩惠就能彻底折服黑齿常之,因而提出警告。
李潼闻言后便点点头,同时不免感慨,这话你该跟你另一个三孙子说啊。
尽管历史上黑齿常之是一个骁勇善战、忠唐被害的悲剧形象,但李潼也并没有对黑齿常之道德水准期许过高。
并不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人只要活在世上,就有自己的立场与利害判断。再说即便不效忠于他,也称不上是什么道德污点。
所以在听他奶奶这么说完后,李潼也点点头,继续说道:“所以我打算举荐前宰相娄师德复归陇右,与黑齿常之共治河源。”
“娄师德?的确是个良选,唉,他的确是可惜了。掌事以来,不曾负谁,但对娄师德,的确是有几分愧于相见,他的确是功大于名的务实之士。”
武则天言中一连用了几个“的确”,显示出对娄师德的才能真的是非常欣赏看重。
李潼对娄师德并不怎么熟悉,不过此前朝会中见过几面,印象里只是一个没有什么脾气的老好人,但这并不影响他对娄师德的评价。
娄师德与唐休璟类似,都是边疆建功然后归朝拜相的典型,而且崛起较之唐休璟还要更早。
唐休璟是在朝廷已经放弃安西四镇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在西域维持住朝廷的影响与统治,并在收复安西四镇之后接替王孝杰并大败吐蕃。当其入朝时,已经到了武周后期。
至于娄师德,功绩主要并不体现在对外战争的胜利,而是对边疆屯田模式的探索与经营。武周一朝,财政始终马马虎虎,武则天在放弃安西后几番用兵,最终又夺回了安西四镇,娄师德屯田之功甚伟。
哪怕一直到了开元盛世,大唐国力达到顶峰,安西、北庭等各边军屯田模式仍是在娄师德所缔造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哪怕并不考虑以娄师德制衡黑齿常之,单单只是娄师德的边务之功,李潼对这样一个人才也不会无视。
虽然娄师德是有出将入相的风光,但眼下处境实在不好。因为王城驿凶案,在西京留守位置上被一撸到底,贬作白身,后来又流放朔方,担任一个县尉。
眼下神都朝局动荡,没有几年的时间是恢复不了能够长期维持的稳定,而娄师德本身就是边臣入朝,在朝中全无根基,想要复起,几乎无望。
武则天虽然下令将娄师德贬官,但听其言中也是不乏惭愧。
她当然也知道娄师德是被牵连的,可是那一场凶案实在太骇人听闻,不作严惩不足彰显朝廷威严,但在还未调查之前,无论迁怒哪一方,都难免会牵一发动全身,使得骚乱越闹越大。
所以刀子也只能落在没有什么根基的娄师德身上,先作震慑,然后再布局摸出大鱼。只是后续事态发展未能尽如人意,到现在即便还想对娄师德作出补偿,也已经没有了那能力。
听到李潼已经将娄师德纳入自己的计划中,武则天不乏欣慰,然后又说道:“如今朝中,远未可称归正。皇嗣虽然归朝监国,但人事俱已陌生,难作大权独断。慎之你眼下不乏从容,的确应该担当大任,以补皇嗣的不足。
但西京自有重疾顽症,豆卢钦望自有取死之道,余者还是不可小觑。特别皇嗣亲枝杂乱,他本心并无王道在存,乏于御众之威……”
李潼听着这番话,总感觉还有几分煽动他跟他四叔对着干的意思,但他也明白,他奶奶说的是一个事实,说出了皇权在当下这个世道的不足。
隋唐帝系是建立在魏晋南北朝几百年乱世的废墟上,而唐代也是从中古时期到近古时期的变革。这个时期的皇权虽然不像东晋与世家共天下那样暗弱,但也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动荡。
后世许多人讲起唐代宫变频频,每每论是李世民开了一个坏的先河。但这么说,其实有点忽略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唐代的皇权运行,仍有其内在缺陷,频繁发生的宫变,储君正常上位的例子微乎其微。
在唐代,皇权所受到的制约与威胁仍然极大,需要在别的方面获得补充。在汉代,承担这个角色的是外戚与宦官,魏晋时期则是世家,隋代与唐初则是关陇勋贵。
但其实还有一个角色,与皇权也存在互补作用,那就是储君。储君作为皇权的补充,有其天然的优势,但也有回避不了的弊端,那就是皇权本身的独一无二性。
唐玄宗时期,对于储君与宗室的压制可谓是达到了一个极点,甚至发生一日杀三子的人伦惨剧。
但是储君政治作用被剥夺后,外戚与宦官便又露出了苗头,而且在之后带来了更大的恶果。特别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跑着跑着就成了太上皇,更说明储君的作用并不是想抹杀就能抹杀掉的。
李潼想到这些,倒也并不是无聊的思维发散,而是通过他奶奶的这番话,意识到他奶奶对眼下的他有一种期待,希望他能发挥出类似储君的效果,从侧面补充他四叔皇权的不足。
这个想法其实挺不靠谱的,而且也根本不能摆在表面上来说,皇统传承自有定序,他们一家夫妻、母子折腾的没完没了,已经够让人心烦了。如果再搞个什么叔侄相继,那更有的折腾。
但起码对眼下的武则天来说,她想要一个安稳的晚年,起码在有生之年不愿看到他们一家皇权威严彻底崩溃,这已经是她为数不多的选择。
就算李潼不能获得储君名分,也需要在现实中发挥出储君类似的作用,如此才能在政局中发挥出一种双头、或者说对冲的效应,从而承担住更大的风险。
接下来武则天的话更证明了李潼的猜想:“方才你姑母入见,的确是为河东遣使事宜。她希望能以观国公北进,入军收斩怀义。唉,这娘子啊,智小用大,若再不加收敛,早晚要受此害!她只知人皆敬她,却不知人何以敬她!你既然已经在谋西京,于此想必也存设想,不妨勇夺,也是活她一命。”
李潼听到这话,不免也是暗暗咂舌。他此前引她姑姑入局,前往诛杀豆卢钦望,也是希望他姑姑能够认清楚人心险恶,不要再轻易捣鼓自己控制不了的人事,那无疑与虎谋皮。
观国公杨嘉本,李潼印象并不深,只知道是杨执柔死后弘农杨氏观王房的大家长。其实观王房的族长本来就该是杨嘉本,杨嘉本乃是观王杨雄的嫡长曾孙。
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乃是观王杨雄的弟弟杨达的女儿,但本身与观王嫡支并不亲睦。否则在其父武士彟死的时候,武家也不敢那么苛待她们母女。
所以武则天在掌权之后,对于观王嫡支并不亲近,而是选择了观王四房的杨执柔担任宰相,作为杨氏在朝中的代表。当然也是因为观国公杨嘉本一支对武则天也不太感冒,而且与关陇人家的联系要更加密切。
李潼也没想到,他姑姑刚刚经历豆卢钦望的跳反,非但不引以为戒,转头又搭上了同样出身关陇的杨嘉本,而且居然已经进展到要帮杨嘉本夺取那几万出征突厥大军的地步。
且不说这计划能否成功,成功后又会给李潼带来怎样恶劣的影响,李潼所好奇的是,他姑姑哪来的信心,觉得就连他奶奶都弃之不用的杨嘉本在得掌大军后、仍会对她唯命是从?
得知太平公主具体计划,李潼也就能理解他奶奶为什么要骂哭他姑姑,这真是轻的,要是自己女儿敢这么做,直接抽死她!
倒不是说他姑姑这急于揽权的做法有多恶劣,关键是一旦让这样的关陇门户掌握到数万成建制的大军,那给神都局面带来的威胁是薛怀义能比的?说不定直接就能冲垮神都眼下这脆弱的平衡!
李潼本来还打算争取让他奶奶支持他收夺河东,这当中的关键就是并州的武攸宜,如果武则天发声让武攸宜投靠他,那这事就定了一半。
现在他还没来得及开口,他奶奶已经在鼓励他这么做了,这对李潼而言,无疑也是一个好消息。
于是他便又说道:“我准备着苏味道出使宣抚河东,祖母以为可行?”
“苏味道?虽然不能施以风霜考验,但眼下也是一选。”
武则天闻言后略作沉吟,然后又点了点头,接着又说道:“华阳夫人出宫后,谨记要不失关照。她家小儿似乎也在论婚,择你丈人家一女子配之。”
苏味道这个人风骨的确不行,但其人出身河北,又是裴行俭女婿,出使河东无疑是一个良选。华阳夫人厍狄氏虽然是苏味道的后岳母,但彼此加强一下联系,对苏味道也是一种拉拢。
这就比如老屋拆迁了,儿子分到一套,孙子分到一套,女儿自然也按捺不住,同样想凑上来分一杯羹,却浑然无顾老母亲眼下将要无家可归的惶恐凄楚。
至于太平公主对河东道有所图谋,这也很简单,她的选择本来就不多,能够搞得操作也很有限。
或许其人对薛怀义仍然怨念极大,但眼下所重视更多肯定还是薛怀义所控制的那一支大军。在这方面,她是有优势的,并州是薛怀义那一支大军得以维持的重要基础。
太平公主眼下还是武家的媳妇,要说动武攸宜向她投诚,无疑要更加的简单。之所以向李潼求情,希望他不再追究武攸暨,应该也是为了强化自己能够包庇武家残众的形象。
只不过眼下这个朝局秩序,太平公主能够直接干涉朝政的途径实在有限,各方都在争进,她也没有把握能够争取到这件事情。
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说明其人对朝局影响力实在有限,武攸宜当然也就不敢奢望太平公主能够护他周全。
“罢了,不提她。今日政事堂有什么事则决议?”
武则天虽然大权不再,但对自身情绪的控制还有,很快就收拾心情,问起政事堂有关定乱的各种举措。
李潼对此倒也并不隐瞒,不独将杨再思来通告的各种事务讲述一番,又讲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布置。眼下的局面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状态,所以也想从他奶奶这里得到一些指点与评价,毕竟老司机经验了得,闲下来也该带带小号。
“王方庆要去山南道?这……你是打算向西京经略?”
武则天眼光很毒,当听到李潼打算将王方庆派往山南道,顿时便对李潼的思路猜测大概。
对此李潼也并不感到意外,直接点头说道:“神都目下局势虽然新稳,但毕竟动荡深及国本。中枢久在天中,一时间也绝难迁转,但关中亦是天下之重,我担心覆之不及,恐有新乱。”
武则天听到这解释,嘴角微微上扬,这明显不是一个正确的解释。如果真的担心西京动荡,朝廷地处天中,也根本不需要再往江汉经营。
这小子选择这么做,自然是把神都的朝廷中枢都防在里边,是打算绕开朝廷对关中有所经营。如果想要运用朝廷的力量,那也根本无需布置江汉这一处闲棋,应该是要对运河一线包括江南道加强控制。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武则天也不由得感慨,不知该说这小子贼胆包天还是所图甚大。但在沉吟片刻后,她只是叹息道:“此计甚险啊!”
险当然是险的,她与天皇执权这些年,对于那些关陇门户们也只是既打且拉,只敢在大的层面上搞分化与制衡,但也远做不到连根拔起。
李潼虽然在神都搞政变成功,看似威不可挡,但在关陇方面却根基浅薄。就连李昭德、狄仁杰那些各有一批拥趸的大臣们,都不敢轻易将皇嗣放回关中。李潼一旦踏足关中,想要抽身那可就难了。
“但这也确是世务之疾,世道若再想更向前进,关中是绕不开的。”
李潼在他奶奶面前并不掩饰与他四叔立场不同,并不掩饰对关陇勋贵们的敌视。起码在这个问题上,她们祖孙利益相同。
无论接下来局势如何发展,李潼都不太可能获得关陇勋贵们的整体认同。而武则天掌权之后,受伤最大的无疑也是关陇勋贵。
如今的政变较之历史上的神龙政变提前了十多年之久,所谓的李武韦杨集团根本连个影都没有。所以关陇勋贵在整体上也没有与武则天达成谅解,他们一旦掌权,对武则天本人的清算也将会随之而来。
很明显,李旦绝不是一个强势君王,也根本就阻止不了这样的政治动荡。
关陇勋贵拥戴他是一方面,可一旦这一目标达成,接下来就是要限制君权,清算武则天,既是报了过往的仇怨,也能在实际上打压李旦的威望。
武则天想不通李潼哪里来的这么大信心,敲案细思大半刻钟,突然说道:“旧年周兴之死,与你有没有关系?”
饶是李潼在他奶奶面前已经建立起不小的心理优势,突然听到这句话,额头上还是忍不住沁出冷汗,尴尬的笑了笑,一时间不知该要怎么回答。
“唉,早该想到的。那个蜀商杨丽,就是周兴旧年途行中所抓捕一个蜀中贼徒的家人吧?”
武则天没好气的瞥了李潼一眼,又继续着自己的分析:“周兴旧年在作黑齿常之事,结果却死在了途中,当时刑司所查都是内外大员,却让你小子偷了一个巧!一手佛经,一手索魂……”
听到武则天这么说,李潼不免更加尴尬,忍不住小声解释一句:“臣当时并不知……”
“罢了,陈年旧事,不必多说。”
武则天有些郁闷的摆摆手,当年她因周兴之死震怒不已,怀疑了许多人,甚至怀疑是武承嗣等下手,毕竟当时他们刚刚侵夺了丘神勣的权柄,周兴作为丘神勣的一个亲近党徒,本着斩草除根的原则,是有下手动机的。
但她唯独没有怀疑到这个孙子头上,真是万万没想到,这小子一边给自己进献佛经助事,一边就暗戳戳弄掉了她的爪牙!
也是她近日接受现实,心境变得豁达一些,否则真能被憋得呕出一口老血。
“蕃将典卖孤直以求荣,不要以为这些许旧恩能够让他们誓死相随。麹崇裕所获恩宠还不够浓厚?结果又如何?此类蕃奴,唯知威知威,才可小作信用。”
由李潼意图染指关中,武则天想到他或许与镇守陇右河源的黑齿常之有联系,但彼此之间能够产生联系的节点实在不多,继而想起这一桩陈年旧案。
了结了周兴,算是对黑齿常之有活命之恩,所以这小子把黑齿常之当作一个踏足关中的后手,不能说不巧妙,但还是过于理想。
武则天对朝臣本就心存猜忌,对统兵大将更是如此。她虽然使用许多蕃将,但对蕃将也没有太大的信任,特别是遭到麹崇裕的背叛后。所以并不觉得这一份所谓恩惠就能彻底折服黑齿常之,因而提出警告。
李潼闻言后便点点头,同时不免感慨,这话你该跟你另一个三孙子说啊。
尽管历史上黑齿常之是一个骁勇善战、忠唐被害的悲剧形象,但李潼也并没有对黑齿常之道德水准期许过高。
并不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人只要活在世上,就有自己的立场与利害判断。再说即便不效忠于他,也称不上是什么道德污点。
所以在听他奶奶这么说完后,李潼也点点头,继续说道:“所以我打算举荐前宰相娄师德复归陇右,与黑齿常之共治河源。”
“娄师德?的确是个良选,唉,他的确是可惜了。掌事以来,不曾负谁,但对娄师德,的确是有几分愧于相见,他的确是功大于名的务实之士。”
武则天言中一连用了几个“的确”,显示出对娄师德的才能真的是非常欣赏看重。
李潼对娄师德并不怎么熟悉,不过此前朝会中见过几面,印象里只是一个没有什么脾气的老好人,但这并不影响他对娄师德的评价。
娄师德与唐休璟类似,都是边疆建功然后归朝拜相的典型,而且崛起较之唐休璟还要更早。
唐休璟是在朝廷已经放弃安西四镇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在西域维持住朝廷的影响与统治,并在收复安西四镇之后接替王孝杰并大败吐蕃。当其入朝时,已经到了武周后期。
至于娄师德,功绩主要并不体现在对外战争的胜利,而是对边疆屯田模式的探索与经营。武周一朝,财政始终马马虎虎,武则天在放弃安西后几番用兵,最终又夺回了安西四镇,娄师德屯田之功甚伟。
哪怕一直到了开元盛世,大唐国力达到顶峰,安西、北庭等各边军屯田模式仍是在娄师德所缔造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哪怕并不考虑以娄师德制衡黑齿常之,单单只是娄师德的边务之功,李潼对这样一个人才也不会无视。
虽然娄师德是有出将入相的风光,但眼下处境实在不好。因为王城驿凶案,在西京留守位置上被一撸到底,贬作白身,后来又流放朔方,担任一个县尉。
眼下神都朝局动荡,没有几年的时间是恢复不了能够长期维持的稳定,而娄师德本身就是边臣入朝,在朝中全无根基,想要复起,几乎无望。
武则天虽然下令将娄师德贬官,但听其言中也是不乏惭愧。
她当然也知道娄师德是被牵连的,可是那一场凶案实在太骇人听闻,不作严惩不足彰显朝廷威严,但在还未调查之前,无论迁怒哪一方,都难免会牵一发动全身,使得骚乱越闹越大。
所以刀子也只能落在没有什么根基的娄师德身上,先作震慑,然后再布局摸出大鱼。只是后续事态发展未能尽如人意,到现在即便还想对娄师德作出补偿,也已经没有了那能力。
听到李潼已经将娄师德纳入自己的计划中,武则天不乏欣慰,然后又说道:“如今朝中,远未可称归正。皇嗣虽然归朝监国,但人事俱已陌生,难作大权独断。慎之你眼下不乏从容,的确应该担当大任,以补皇嗣的不足。
但西京自有重疾顽症,豆卢钦望自有取死之道,余者还是不可小觑。特别皇嗣亲枝杂乱,他本心并无王道在存,乏于御众之威……”
李潼听着这番话,总感觉还有几分煽动他跟他四叔对着干的意思,但他也明白,他奶奶说的是一个事实,说出了皇权在当下这个世道的不足。
隋唐帝系是建立在魏晋南北朝几百年乱世的废墟上,而唐代也是从中古时期到近古时期的变革。这个时期的皇权虽然不像东晋与世家共天下那样暗弱,但也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动荡。
后世许多人讲起唐代宫变频频,每每论是李世民开了一个坏的先河。但这么说,其实有点忽略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唐代的皇权运行,仍有其内在缺陷,频繁发生的宫变,储君正常上位的例子微乎其微。
在唐代,皇权所受到的制约与威胁仍然极大,需要在别的方面获得补充。在汉代,承担这个角色的是外戚与宦官,魏晋时期则是世家,隋代与唐初则是关陇勋贵。
但其实还有一个角色,与皇权也存在互补作用,那就是储君。储君作为皇权的补充,有其天然的优势,但也有回避不了的弊端,那就是皇权本身的独一无二性。
唐玄宗时期,对于储君与宗室的压制可谓是达到了一个极点,甚至发生一日杀三子的人伦惨剧。
但是储君政治作用被剥夺后,外戚与宦官便又露出了苗头,而且在之后带来了更大的恶果。特别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跑着跑着就成了太上皇,更说明储君的作用并不是想抹杀就能抹杀掉的。
李潼想到这些,倒也并不是无聊的思维发散,而是通过他奶奶的这番话,意识到他奶奶对眼下的他有一种期待,希望他能发挥出类似储君的效果,从侧面补充他四叔皇权的不足。
这个想法其实挺不靠谱的,而且也根本不能摆在表面上来说,皇统传承自有定序,他们一家夫妻、母子折腾的没完没了,已经够让人心烦了。如果再搞个什么叔侄相继,那更有的折腾。
但起码对眼下的武则天来说,她想要一个安稳的晚年,起码在有生之年不愿看到他们一家皇权威严彻底崩溃,这已经是她为数不多的选择。
就算李潼不能获得储君名分,也需要在现实中发挥出储君类似的作用,如此才能在政局中发挥出一种双头、或者说对冲的效应,从而承担住更大的风险。
接下来武则天的话更证明了李潼的猜想:“方才你姑母入见,的确是为河东遣使事宜。她希望能以观国公北进,入军收斩怀义。唉,这娘子啊,智小用大,若再不加收敛,早晚要受此害!她只知人皆敬她,却不知人何以敬她!你既然已经在谋西京,于此想必也存设想,不妨勇夺,也是活她一命。”
李潼听到这话,不免也是暗暗咂舌。他此前引她姑姑入局,前往诛杀豆卢钦望,也是希望他姑姑能够认清楚人心险恶,不要再轻易捣鼓自己控制不了的人事,那无疑与虎谋皮。
观国公杨嘉本,李潼印象并不深,只知道是杨执柔死后弘农杨氏观王房的大家长。其实观王房的族长本来就该是杨嘉本,杨嘉本乃是观王杨雄的嫡长曾孙。
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乃是观王杨雄的弟弟杨达的女儿,但本身与观王嫡支并不亲睦。否则在其父武士彟死的时候,武家也不敢那么苛待她们母女。
所以武则天在掌权之后,对于观王嫡支并不亲近,而是选择了观王四房的杨执柔担任宰相,作为杨氏在朝中的代表。当然也是因为观国公杨嘉本一支对武则天也不太感冒,而且与关陇人家的联系要更加密切。
李潼也没想到,他姑姑刚刚经历豆卢钦望的跳反,非但不引以为戒,转头又搭上了同样出身关陇的杨嘉本,而且居然已经进展到要帮杨嘉本夺取那几万出征突厥大军的地步。
且不说这计划能否成功,成功后又会给李潼带来怎样恶劣的影响,李潼所好奇的是,他姑姑哪来的信心,觉得就连他奶奶都弃之不用的杨嘉本在得掌大军后、仍会对她唯命是从?
得知太平公主具体计划,李潼也就能理解他奶奶为什么要骂哭他姑姑,这真是轻的,要是自己女儿敢这么做,直接抽死她!
倒不是说他姑姑这急于揽权的做法有多恶劣,关键是一旦让这样的关陇门户掌握到数万成建制的大军,那给神都局面带来的威胁是薛怀义能比的?说不定直接就能冲垮神都眼下这脆弱的平衡!
李潼本来还打算争取让他奶奶支持他收夺河东,这当中的关键就是并州的武攸宜,如果武则天发声让武攸宜投靠他,那这事就定了一半。
现在他还没来得及开口,他奶奶已经在鼓励他这么做了,这对李潼而言,无疑也是一个好消息。
于是他便又说道:“我准备着苏味道出使宣抚河东,祖母以为可行?”
“苏味道?虽然不能施以风霜考验,但眼下也是一选。”
武则天闻言后略作沉吟,然后又点了点头,接着又说道:“华阳夫人出宫后,谨记要不失关照。她家小儿似乎也在论婚,择你丈人家一女子配之。”
苏味道这个人风骨的确不行,但其人出身河北,又是裴行俭女婿,出使河东无疑是一个良选。华阳夫人厍狄氏虽然是苏味道的后岳母,但彼此加强一下联系,对苏味道也是一种拉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