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初蒙元时期,蒙古铁骑多厉害啊?现在蒙古怎么变成嘤嘤嘤软蛋了?
胤礽给康熙换了一杯茶:“没办法。即使当初我给他们展示了火器的厉害,他们顽固派把持权力中枢,还是不肯改变骑射传统,拒绝使用火器,战斗力自然远不如准噶尔。”
准噶尔可是连沙俄送的大炮都装备上了,蒙古王公的骑兵怎么打?
历史中,康熙此次虽然和沙俄暂时停火,但并没有与沙俄和谈。
直到康熙二十八年,准噶尔不满足于只揍蒙古王公,开始挑衅大清八旗军队,康熙才派索额图和佟国纲与沙俄和谈。
但因为大清使臣的傲慢和语言不通,被负责翻译的传教士坑了,《尼布楚条约》虽然是平等条约,却是彻底的失土条约。
现在再派已经熟练俄语的索额图去,情况肯定大不相同,但胤礽不准备和谈。
他把一个消息摆在了康熙面前:“汗阿玛,看看这个。”
康熙展开密折,然后拍案大笑:“朕就说,罗斯国前阵子还做出了增兵的架势,现在居然要和谈。他们也是两面作战!”
胤礽微笑着点头:“准噶尔不足为惧,但奥斯曼帝国可是罗斯国大敌。罗斯国一不留神,可就要灭国了。”
原本历史中《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清朝不知道国际形势,被传教士透露了底线,为了尽早结束两边作战,被沙俄唬住,踩着底线签订了条约。
清朝并不知道,沙俄也在双线作战,且比大清的情况严重得多。
胤礽知道!
1686年,罗斯国加入反奥斯曼神圣联盟。1686至1700年,第二次俄土战争打响。如今是康熙二十五年,正好是1686年!
胤礽还知道,沙俄正准备对克里米亚进行远征。明年,他们的远征军就会出发。
第一次远征前,也就是今年,沙俄派遣使团来大清边境,要和大清签订条约。
这次谈判一直拖到1689年,沙俄第二次远征克里米亚之时。那时候沙俄国内已经因为两面作战陷入经济困境。
黑海出海口对沙俄而言,比大清东北边境这些土地重要太多。无论是否谈判,沙俄都肯定会退兵。
可惜,大清不知道。而大清的谈判底线被传教士透露给了沙俄,大清反而吃亏了。
康熙兴奋地转身看向墙壁上的世界地图。
大清在世界舞台上,已经确定了远交近攻的大体战略。
奥斯曼帝国不与大清接壤,对大清没有威胁,正好处于“远交”的范围。
至于反奥斯曼神圣联盟背后有英国支持,大清和英国有交情,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大清又不是出兵直接帮助奥斯曼帝国。
再说了,英国对反奥斯曼神圣联盟的支持,也就是卖卖东西而已。说不准大清帮奥斯曼帝国一手,让战争持续的时间更长,英国还赚得更多。
康熙当机立断:“派人出使奥斯曼帝国。戴梓已经研制出了新式火器,但军队舍不得花钱换,正好卖给奥斯曼帝国。”
谈判?
现在大清压着沙俄打,沙俄在大清边境没有任何进展,纯消耗。让沙俄被两面作战拖死吧!
胤礽道:“未来谈判还是可以谈的。只是怎么谈,要我们说了算。罗斯国骚扰了我们这么久,除了土地归属我们说了算,一些战争损失的赔款,咱们也得给将士们讨一讨。”
康熙道:“让索额图和明珠去操心这个。怎么狮子大张口怎么来,朕这次要让罗斯国痛个狠的,再也不敢打大清的主意!”
父子俩在东煌宫的书房中做出这个对后世历史影响深远的决定。
几日后,胤礽和急急赶回来地直亲王胤禔分立朝堂上,似笑非笑地看着朝臣。
胤禔懒洋洋拱手:“臣这里有一则很重要的事要向皇父汇报。”
他扫了那些用敬畏甚至厌恶地眼神看着他的朝臣们的脸,讥笑道:“朝中一些大人们就像是坐井观天的那只青蛙,以为世界上只有大清和罗斯国两个国家,连罗斯国为什么突然乞求和谈都不知道。”
胤礽拱手,顺着胤禔的话道:“做学问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诸位大人看到了罗斯国乞求和谈,也该看看罗斯国乞求和谈的原因。国家利益,分毫必争,可别因为闭目塞耳,危害了大清的利益。”
胤禔道:“说实话,本王一点都不想和你们聊。你们知道罗斯国现在是双王并立吗?你们知道彼得一世和索菲亚执政势同水火吗?你们知道罗斯国现在和奥斯曼打得火热吗?你们知道罗斯国因为多年出兵国内民众揭竿而起吗?”
“你们什么都不知道。”胤禔冷哼,“你们只知道重复着什么,皇上,要和不要战啊,战争有伤天和劳民伤财啊的老生常谈。就像是治水不懂河道,屯田不懂农桑,你们这群大臣有什么用?”
胤礽本想再说几句,但他看着朝堂上摇摇欲坠地老大臣们,默默暂时闭嘴。
再说要出人命了。
第141章 (霸王票加更)
这时候,蛮夷朝廷的好处就出来了。
要是在前明或者弱宋,文官们不管有理没理都会争执一番,什么跪地嚎哭撞柱子摔帽子都会来一套。
但满人皇帝是真的会眼睛都不眨一下地把汉臣们全部杀光。
所以他们只是唯唯诺诺胀红了脸,一句话都不敢说。
胤礽看到这一幕,心中不知道是庆幸还是烦躁。
胤礽闭上眼,忍无可忍地站出来道:“没有人说几句吗?你们的骨气呢?”
大臣和康熙都惊愕地看着胤礽。
胤禔手扶了一下腰封,走到胤礽面前。虽然不知道弟弟要说什么,他先支持一个。
胤礽扫视朝堂中的大臣:“直亲王还未说为什么骂你们,你们什么都不问,真假都不知,就先怂了吗?”
“虽然和罗斯国商谈的事,孤与大哥与你们意见相悖。但朝堂上各有各的主见,你们有合理的意见就提出来。道理都是越辩越明。”
“消息掌握得不够就去打探更多消息,知识存储量不足就更加努力学习。学海无涯,当官不是学海的顶点,而是起点。”
“国与国的交锋是大事,大清利益分毫必争,皇父需要所有大臣一同出谋划策,请诸位大人收起文武和满汉的党争思想,不要发现事情不如自己的意之后,就闭上眼睛不干事。”
“睁开你们的眼睛!好好看懂这件事背后的博弈,为皇父查缺补漏!”
胤礽非常不客气也非常不规矩地在朝堂上训斥了群臣一顿。
一些满臣眼睛一亮。
太子居然在皇帝面前训斥群臣,皇上总该生气了吧?
皇上,太子居然在朝堂上训斥朝臣,这是把自己当做皇帝啊!
康熙看出了那些满臣兴奋的神情,他很失望。
之前朝臣们吵得翻天覆地,当他们发现太子和直亲王同时拒绝和谈,明白拒绝和谈是皇帝的意思之后,就一言不发了。
就像是太子所说的那样,事情的发展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那他们就放弃思考,按照皇帝的要求做事就罢了。
这样好吗?
好,很好,皇帝大权独揽难道不好?
但这个大清,是皇帝一个人的事吗?!朕给了你们高官厚禄,就是让你们当一个唯唯诺诺的小吏吗??
这些话他不能说,太子和直亲王敢说。
但太子挑明之后,这些人并未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脑子反倒是继续拐到党争上,想要给太子上眼药了。
“太子想说的话,就是朕想说的话。”康熙对胤礽招了招手,“太子,到朕身边来。”
胤禔赶紧推了胤礽一把。
胤礽无奈地瞪了胤禔一眼。我又不是不会走路,你推什么推?
胤礽在朝臣们惊骇的眼神中,迈上高高的台阶,走到了宽大的龙椅旁,垂手侍立。
康熙道:“朕居然让太子看到这样的朝堂,朕将传给太子的朝堂居然是这样,朕非常难受。你们明白吗?”
朝臣们更加惊骇,一些大臣身体开始微微颤抖。
皇上这话什么意思?难道他要为了太子杀人了吗?就像是洪武皇帝一样?
康熙却没有进一步处罚他们,只是让胤礽帮他念出胤禔呈上来的折子。
胤禔的折子中,详细的阐述了罗斯国现在的困境和欧洲的战事。
一些大臣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一些大臣却眼露迷茫。
黑海是什么?克里米亚是哪里?奥斯曼帝国又是哪来的?他们怎么还结成什么神圣联盟,有很多国家都在打仗吗?
康熙坐在高高的龙椅上,将大臣们的神色尽收眼底,心中更加失望。
或许是失望多了,他愤怒的心冷静下来,偏头对胤礽道:“你刚刚太冲动了,好好看看朕怎么做。”
胤礽:“是皇父。”
康熙点点了头,开始点名。
他从神色最为动摇的臣子开始点起,询问他们一些在胤礽听来很是智障的问题,比如直亲王折子里那些国家和地名的位置。
被康熙叫出来的大臣从支支吾吾到瘫倒在地,朝堂鸦雀无声。
胤礽俯视着这荒诞的一幕,突然想起两本小说,《官场现形记》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这两本小说写的是晚清的事,但晚清和现在所谓的大清盛世又有什么区别?
在象征着最高权力机构的朝堂上,一群大臣为罗斯国的事吵了半天,连罗斯国周围有什么国家都不知道。
正如大哥所说的一样,治水的人不懂河道,屯田的人不懂农桑,他们脑子空空,却能在朝堂上高谈阔论,国家政策还就这么制定出来了。
胤礽认为,康熙应该摘了这些人的顶戴花翎。但康熙没有这么做。
康熙点名,只是敲打他们。
或许他们未来会降职,但不是现在,也不是因为这个理由。
因为能力不行而丢官,大清的官场没有这个规矩。
对士大夫阶层,就算是蒙元和满清,也是很宽厚。虽然这群人认为还不够就是了。
现在那些人的瘫软,只是知道自己不会再被康熙重用,甚至可能会降职的痛苦。
他们已经很痛苦了。胤礽却认为,这简直和没有处罚一样。
康熙点完了朝堂中所有够资格参加这次小朝会的大臣的名,大臣们跪趴了至少三分之一,其中有满有汉,汉人更多一些。
满人重武重财,他们看到常泰的海军在外面疯狂立功疯狂敛财,都想分一杯羹,自然就会对大清之外的国家多了解一些。
再加上海外的事,大学里会教。他们的儿子学了海外的知识,当老子的当然不能落在儿子后面。
有些满臣晚上还抱着世界地图睡觉做梦,梦到自己能不能在这块地上瓜分些什么。
胤礽给康熙换了一杯茶:“没办法。即使当初我给他们展示了火器的厉害,他们顽固派把持权力中枢,还是不肯改变骑射传统,拒绝使用火器,战斗力自然远不如准噶尔。”
准噶尔可是连沙俄送的大炮都装备上了,蒙古王公的骑兵怎么打?
历史中,康熙此次虽然和沙俄暂时停火,但并没有与沙俄和谈。
直到康熙二十八年,准噶尔不满足于只揍蒙古王公,开始挑衅大清八旗军队,康熙才派索额图和佟国纲与沙俄和谈。
但因为大清使臣的傲慢和语言不通,被负责翻译的传教士坑了,《尼布楚条约》虽然是平等条约,却是彻底的失土条约。
现在再派已经熟练俄语的索额图去,情况肯定大不相同,但胤礽不准备和谈。
他把一个消息摆在了康熙面前:“汗阿玛,看看这个。”
康熙展开密折,然后拍案大笑:“朕就说,罗斯国前阵子还做出了增兵的架势,现在居然要和谈。他们也是两面作战!”
胤礽微笑着点头:“准噶尔不足为惧,但奥斯曼帝国可是罗斯国大敌。罗斯国一不留神,可就要灭国了。”
原本历史中《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清朝不知道国际形势,被传教士透露了底线,为了尽早结束两边作战,被沙俄唬住,踩着底线签订了条约。
清朝并不知道,沙俄也在双线作战,且比大清的情况严重得多。
胤礽知道!
1686年,罗斯国加入反奥斯曼神圣联盟。1686至1700年,第二次俄土战争打响。如今是康熙二十五年,正好是1686年!
胤礽还知道,沙俄正准备对克里米亚进行远征。明年,他们的远征军就会出发。
第一次远征前,也就是今年,沙俄派遣使团来大清边境,要和大清签订条约。
这次谈判一直拖到1689年,沙俄第二次远征克里米亚之时。那时候沙俄国内已经因为两面作战陷入经济困境。
黑海出海口对沙俄而言,比大清东北边境这些土地重要太多。无论是否谈判,沙俄都肯定会退兵。
可惜,大清不知道。而大清的谈判底线被传教士透露给了沙俄,大清反而吃亏了。
康熙兴奋地转身看向墙壁上的世界地图。
大清在世界舞台上,已经确定了远交近攻的大体战略。
奥斯曼帝国不与大清接壤,对大清没有威胁,正好处于“远交”的范围。
至于反奥斯曼神圣联盟背后有英国支持,大清和英国有交情,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大清又不是出兵直接帮助奥斯曼帝国。
再说了,英国对反奥斯曼神圣联盟的支持,也就是卖卖东西而已。说不准大清帮奥斯曼帝国一手,让战争持续的时间更长,英国还赚得更多。
康熙当机立断:“派人出使奥斯曼帝国。戴梓已经研制出了新式火器,但军队舍不得花钱换,正好卖给奥斯曼帝国。”
谈判?
现在大清压着沙俄打,沙俄在大清边境没有任何进展,纯消耗。让沙俄被两面作战拖死吧!
胤礽道:“未来谈判还是可以谈的。只是怎么谈,要我们说了算。罗斯国骚扰了我们这么久,除了土地归属我们说了算,一些战争损失的赔款,咱们也得给将士们讨一讨。”
康熙道:“让索额图和明珠去操心这个。怎么狮子大张口怎么来,朕这次要让罗斯国痛个狠的,再也不敢打大清的主意!”
父子俩在东煌宫的书房中做出这个对后世历史影响深远的决定。
几日后,胤礽和急急赶回来地直亲王胤禔分立朝堂上,似笑非笑地看着朝臣。
胤禔懒洋洋拱手:“臣这里有一则很重要的事要向皇父汇报。”
他扫了那些用敬畏甚至厌恶地眼神看着他的朝臣们的脸,讥笑道:“朝中一些大人们就像是坐井观天的那只青蛙,以为世界上只有大清和罗斯国两个国家,连罗斯国为什么突然乞求和谈都不知道。”
胤礽拱手,顺着胤禔的话道:“做学问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诸位大人看到了罗斯国乞求和谈,也该看看罗斯国乞求和谈的原因。国家利益,分毫必争,可别因为闭目塞耳,危害了大清的利益。”
胤禔道:“说实话,本王一点都不想和你们聊。你们知道罗斯国现在是双王并立吗?你们知道彼得一世和索菲亚执政势同水火吗?你们知道罗斯国现在和奥斯曼打得火热吗?你们知道罗斯国因为多年出兵国内民众揭竿而起吗?”
“你们什么都不知道。”胤禔冷哼,“你们只知道重复着什么,皇上,要和不要战啊,战争有伤天和劳民伤财啊的老生常谈。就像是治水不懂河道,屯田不懂农桑,你们这群大臣有什么用?”
胤礽本想再说几句,但他看着朝堂上摇摇欲坠地老大臣们,默默暂时闭嘴。
再说要出人命了。
第141章 (霸王票加更)
这时候,蛮夷朝廷的好处就出来了。
要是在前明或者弱宋,文官们不管有理没理都会争执一番,什么跪地嚎哭撞柱子摔帽子都会来一套。
但满人皇帝是真的会眼睛都不眨一下地把汉臣们全部杀光。
所以他们只是唯唯诺诺胀红了脸,一句话都不敢说。
胤礽看到这一幕,心中不知道是庆幸还是烦躁。
胤礽闭上眼,忍无可忍地站出来道:“没有人说几句吗?你们的骨气呢?”
大臣和康熙都惊愕地看着胤礽。
胤禔手扶了一下腰封,走到胤礽面前。虽然不知道弟弟要说什么,他先支持一个。
胤礽扫视朝堂中的大臣:“直亲王还未说为什么骂你们,你们什么都不问,真假都不知,就先怂了吗?”
“虽然和罗斯国商谈的事,孤与大哥与你们意见相悖。但朝堂上各有各的主见,你们有合理的意见就提出来。道理都是越辩越明。”
“消息掌握得不够就去打探更多消息,知识存储量不足就更加努力学习。学海无涯,当官不是学海的顶点,而是起点。”
“国与国的交锋是大事,大清利益分毫必争,皇父需要所有大臣一同出谋划策,请诸位大人收起文武和满汉的党争思想,不要发现事情不如自己的意之后,就闭上眼睛不干事。”
“睁开你们的眼睛!好好看懂这件事背后的博弈,为皇父查缺补漏!”
胤礽非常不客气也非常不规矩地在朝堂上训斥了群臣一顿。
一些满臣眼睛一亮。
太子居然在皇帝面前训斥群臣,皇上总该生气了吧?
皇上,太子居然在朝堂上训斥朝臣,这是把自己当做皇帝啊!
康熙看出了那些满臣兴奋的神情,他很失望。
之前朝臣们吵得翻天覆地,当他们发现太子和直亲王同时拒绝和谈,明白拒绝和谈是皇帝的意思之后,就一言不发了。
就像是太子所说的那样,事情的发展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那他们就放弃思考,按照皇帝的要求做事就罢了。
这样好吗?
好,很好,皇帝大权独揽难道不好?
但这个大清,是皇帝一个人的事吗?!朕给了你们高官厚禄,就是让你们当一个唯唯诺诺的小吏吗??
这些话他不能说,太子和直亲王敢说。
但太子挑明之后,这些人并未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脑子反倒是继续拐到党争上,想要给太子上眼药了。
“太子想说的话,就是朕想说的话。”康熙对胤礽招了招手,“太子,到朕身边来。”
胤禔赶紧推了胤礽一把。
胤礽无奈地瞪了胤禔一眼。我又不是不会走路,你推什么推?
胤礽在朝臣们惊骇的眼神中,迈上高高的台阶,走到了宽大的龙椅旁,垂手侍立。
康熙道:“朕居然让太子看到这样的朝堂,朕将传给太子的朝堂居然是这样,朕非常难受。你们明白吗?”
朝臣们更加惊骇,一些大臣身体开始微微颤抖。
皇上这话什么意思?难道他要为了太子杀人了吗?就像是洪武皇帝一样?
康熙却没有进一步处罚他们,只是让胤礽帮他念出胤禔呈上来的折子。
胤禔的折子中,详细的阐述了罗斯国现在的困境和欧洲的战事。
一些大臣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一些大臣却眼露迷茫。
黑海是什么?克里米亚是哪里?奥斯曼帝国又是哪来的?他们怎么还结成什么神圣联盟,有很多国家都在打仗吗?
康熙坐在高高的龙椅上,将大臣们的神色尽收眼底,心中更加失望。
或许是失望多了,他愤怒的心冷静下来,偏头对胤礽道:“你刚刚太冲动了,好好看看朕怎么做。”
胤礽:“是皇父。”
康熙点点了头,开始点名。
他从神色最为动摇的臣子开始点起,询问他们一些在胤礽听来很是智障的问题,比如直亲王折子里那些国家和地名的位置。
被康熙叫出来的大臣从支支吾吾到瘫倒在地,朝堂鸦雀无声。
胤礽俯视着这荒诞的一幕,突然想起两本小说,《官场现形记》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这两本小说写的是晚清的事,但晚清和现在所谓的大清盛世又有什么区别?
在象征着最高权力机构的朝堂上,一群大臣为罗斯国的事吵了半天,连罗斯国周围有什么国家都不知道。
正如大哥所说的一样,治水的人不懂河道,屯田的人不懂农桑,他们脑子空空,却能在朝堂上高谈阔论,国家政策还就这么制定出来了。
胤礽认为,康熙应该摘了这些人的顶戴花翎。但康熙没有这么做。
康熙点名,只是敲打他们。
或许他们未来会降职,但不是现在,也不是因为这个理由。
因为能力不行而丢官,大清的官场没有这个规矩。
对士大夫阶层,就算是蒙元和满清,也是很宽厚。虽然这群人认为还不够就是了。
现在那些人的瘫软,只是知道自己不会再被康熙重用,甚至可能会降职的痛苦。
他们已经很痛苦了。胤礽却认为,这简直和没有处罚一样。
康熙点完了朝堂中所有够资格参加这次小朝会的大臣的名,大臣们跪趴了至少三分之一,其中有满有汉,汉人更多一些。
满人重武重财,他们看到常泰的海军在外面疯狂立功疯狂敛财,都想分一杯羹,自然就会对大清之外的国家多了解一些。
再加上海外的事,大学里会教。他们的儿子学了海外的知识,当老子的当然不能落在儿子后面。
有些满臣晚上还抱着世界地图睡觉做梦,梦到自己能不能在这块地上瓜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