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陈如松又去县城打听,来回都载了村民,如今去县城的人少了,可还是有的,一来一回挣个十来文钱,给驴子挣个口粮,如今又是干旱又是蝗灾,养驴也费粮食,都瘦了些了,陈如松爱惜的抚摸着驴头。
    纠结着的两家私塾,陈如松多方打听,得知教出四个秀才的那家私塾喜欢打骂学生,罚抄、罚跪、饿一顿、打手掌、厉声呵斥等等,学生都十分惧怕,但因着教出了四个秀才,学生的家里都十分支持先生的行为。
    而教出三个秀才十几个童生的先生温和一些,若是回答不出他的问题或是背诵没过关,一般以罚抄和打手掌为主,不会出现罚跪和饿学生的惩罚。
    将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了媳妇,他估计媳妇一定会选后面这家私塾。
    果然,一听完,她就毫不犹豫选择了后面这家温和些的先生。
    “将小景送去给先生打打骂骂,光是想想我就舍不得,而且后面这位先生也只是比前面那位少教出了一个秀才,本身也是很厉害的,就选后面这家私塾吧。”杨稔急着定下,生怕自家男人觉得棍棒底下出能人,要送儿子去那打骂人的私塾。
    听出来媳妇的急切,陈如松笑着摇头,“行行行,你舍不得小景被打骂,难道我就舍得?况且不管别的学生家里怎么推崇棍棒教育,我是觉得这样教出的孩子日后没有魄力。”
    学得好还好,若是学得一般,这会打那会骂,不得被先生吓得畏畏缩缩的。
    “是我急了,那边定下这家,你去与那家私塾说好,等儿子上完镇上的私塾就过去拜师。”杨稔失笑道。
    “这些我都知道,放心,儿子的私塾总算是不用操心了,如今该关注家里了。”为着儿子的私塾问题,夫妻俩这些时日心里可都是七上八下的。
    “家里有什么事?左不过就是靠着粮食挨过今年,明年若是风调雨顺没什么事就好。”杨稔不明白家里还有什么好操心的。
    “蝗灾已经过去,家里的田地还没烧,要烧一下免得有蝗虫生的虫卵。”陈如松提醒道。
    杨稔一下子想起来了,抬手挡了下脸,以示羞愧,“我竟然都没记着,真是太不应该了。”
    “你啊,光顾着操心小景的事了,还好有你男人。”陈如松邀功似的说着。
    “是,你最可靠。”杨稔失笑。
    陈如松满足的笑笑,接着说道:“我听搭驴车的老人说,过些几日或许要下雨,是以这田地要快点烧,否则下了雨就不好烧了。”
    “真的要下雨?若是这样,下完雨咱们给田地种些什么吧,不能一直空着。”空着多浪费啊。
    “行,咱们先快点将田地烧一遍,其余的事晚些再细细商量,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下雨。”
    定下私塾的第二日,陈如松送儿子去私塾,就听到某个学生的父亲与人聊着另一家私塾也涨价了,但还是收的银钱,涨到五百文,比冯先生便宜了一半多,说要送去罗先生开的私塾。
    罗先生的束脩是比冯先生便宜许多,可也与县城较好的私塾是一样的束脩。
    若是没去县城打听,或许自家就立马将儿子送去了罗先生那。
    杨稔得知后也连连庆幸,“幸而咱们去县城打听了,否则日后知道县城还比镇上好,可得悔死。”
    “说明咱家运道好,小景日后定然会有出息。”陈如松认为,冯先生这次涨束脩,就是老天爷要让自家送儿子去县城,去更好的私塾念书,那么儿子日后指定有出息。
    讨论了一番镇上私塾,夫妻俩都放下这些事。
    接下来的几日,夫妻俩都在田地忙活,一连忙了七八日,才彻底完成,田地先烧一道,然后翻一遍再烧,是以花费的时日长。
    田地忙完,镇上私塾的冯先生也下了最后通牒,一定要在两日内给到答复,并且交上束脩,否则教完交过束脩的时日就不收了。
    第51章 买菜种
    既然拖不了了, 陈如松便直说家里付不起粮食,学完就不学了。
    冯先生的脸色不好看,回去后陈如松心里担心先生为难儿子, 杨稔得知后也跟着担忧, 主要是冯先生这坐地涨价的做法让夫妻俩对他的感官很差,于是下午陈如松早早的就过去接人。
    放学时,小景兴致不大高的出来。
    “小景,怎么了?”陈如松牵着儿子, 和声问道。
    小景抿着嘴, “爹,先生说我上完这小半月就没书念了。”
    读书很好, 小景很喜欢, 想继续在私塾上学的,可, 要是家里没银钱,他,他也就不闹。
    原是这个,等会路上跟儿子解释就好,重要的是先生有没有刻意为难,“先生除了说这个,有没有罚你?打手掌罚抄书什么的。”
    冯先生这家私塾是不错的, 没怎么打骂过学生, 小景适应这里, 冯先生也教出了秀才和好几个童生,要不是这回束脩高了,他会一直送到儿子考上童生在考虑要不要换私塾。
    小景摇头,“没有, 先生没有罚我,我都完成课业了的。”
    先生布置的课业不难,他都能完成的,怎么会被先生罚呢。
    儿子还小,不懂大人的世界,只要先生想,完成不完成课业可不就是他说的算,不过没对儿子如何就好。
    驾车离私塾有一段时日了,小景一直闷闷不乐的。
    在私塾不好跟儿子说,这会离得远了,陈如松才道:“小景,你不是没书念,爹娘商量了要送你去县城私塾念书。”
    “去县城念书?”小景惊喜道,他是去过县城好几次的,县城可太好玩了,爹娘竟然要送他去县城念书吗?
    “是啊,县城私塾,你去了可要好好念书哦。”原本是打算等儿子在镇上私塾念完再告诉的,怕儿子在学堂说出来,到时让冯先生知道不好,只是看着儿子那苦闷的表情,平日里这会子都在说个不停了,今日却不说话,他不忍心了。
    “嗯嗯。”小景笑着应下,这会满脸都是笑容了。
    高兴了,小景开始唠唠叨叨着今日在学堂发生的什么事,先生做了什么,教了什么等等说个不停。
    陈如松不断地附和着,听着儿子这满怀兴奋的声音,他心里也舒坦了。
    但也得叮嘱一下,“小景,爹有个要求,你去县城私塾的事先不要告诉你的同窗和先生,等最后一日再说,你能做到吗?”
    最好还是先别让冯先生知道,免得生出事端。
    小景不明白,不过他是个听话的好孩子,答应下来,一脸乖巧道:“好,我不说。”
    小景继续上学,这天气也如那日老人所说,下雨了。
    这雨还不小,连下了好几日,路上都湿漉漉的,走路很不好走,出去一趟能带着厚厚的一层泥土回来,但刚过干旱不久的人们看着却是高兴的。
    “这会子田地没有庄稼,良田要养着,咱们便将旱地都利用起来吧,种些蔬菜在县城摆摊卖,正好过些时日我也是每日要送儿子去县城私塾的,十分便利。”陈如松记得之前媳妇就说要种些什么。
    “到时你每日早上送小景去县城,还能载几个人来回收些车费钱,再摆个摊,家里的进项就源源不断了,兔子这会也能养了。”杨稔应和着。
    “是了,再过些时日有兔子卖了,咱们便先买半大的兔子,一公一母养着,只等他们繁衍开来,家里就又宽裕起来了。”这会离蝗灾过去有大半月了,又下了雨,过些时日山上就会长出嫩草,再过些时日,猎户就又能猎到兔子了。
    夫妻俩商量着都兴奋起来。
    “咱们种三种蔬菜,白菜种一块地,芫荽(香菜)种一块地,白萝卜也种一块地。”都是秋季要种的蔬菜,最好种,杨稔觉得大家都种的,虽然可能没那么好卖,可种这些好种,种别的都不知道能不能种活。
    “很是,种这些咱们熟悉的好种活,咱们还能种蒜,蒜苗也是好卖的。”陈如松也是与杨稔同样的想法。
    雨停后,夫妻俩付诸行动。
    之前烧地已经翻过一次地了,这会只要稍稍挖一下松松土便好。
    只是家里的菜种不够,各家也都只留了一小块田地的种子,也不好去借,只好镇上买。
    这会菜种也贵,四亩八分的菜种也不是个小数目,三种菜种都是一个价格,自家的菜种就种在院子里,是以种在地里的都要买。
    一两种子一钱,一亩白菜要五两菜种,便是五钱;白萝卜也是差不多的量,两种菜种加起来便是一两银钱;芫荽要得多,一亩地得要三斤种子,但好在这个菜能卖上价。
    问了菜种的价钱后,夫妻俩就在商量。
    “咱们要种这样多吗?我有些担心了。”菜种太贵了,要是四亩八分的旱地都种上,菜种五两银钱还不知够不够,若是没种好,这可是五两银钱。
    陈如松知道媳妇在心疼银钱了,因为他心里也觉着菜种的价格高了。
    “这样,咱们种两亩的白菜,两亩的萝卜,菜种二两的银钱,芫荽就种一斤菜种的地,大蒜咱们找人借一些凑凑,自家也有一些,就用三两银钱买菜种。”三两银钱,便是亏了自家也不至于如何。
    “好吧,咱们先都逛一逛,瞧瞧有没有更便宜的菜种。”杨稔还是不大舍得。
    只是注定要失望了,几个摊子卖菜种的都是一个价,也就有一家便宜几文,可那种子看着就不好,买了都不知道能不能发芽。
    最后还是挑了一个瞧着面善的摊子,这个摊子的菜种也是最多的,说将白菜、白萝卜和芫荽的种子都包圆了,总共也就每种一斤多的种子,问价。
    摊主一听要这样多,连忙说道:“你们要是这三样种子全部买下,就按一斤的价。”
    夫妻俩觉得划算,驻足下来。
    “也是你们买的多,我这芫荽种子能多出二两呢,白菜和白萝卜的种子也是只多不少。”摊主赶紧拿起称将菜种一一称过给夫妻俩过目。
    都是一斤多的菜种,多一两就是一百文呢,这样看好似亏了,可并不是,摊主反而高兴得很,买种子的人少,要菜种的都是农户,自家都有种子的,只偶尔不够来买,也是这几年干旱,买种子的人才多了起来。
    摊主因此也就多备了不少种子,哪料今年不干了,便是有了蝗灾,可明年就好了,今年买了种子明年就不用买了,都少少的买一些菜种,只等明年留种。
    偏偏他冒了大险,收了外地未干旱的商户不少菜种,就这样每日卖出一小把种子怕是明年都卖不完,幸而这会子有大客户要买,他怎样也得稳住,多给一些菜种都没事,这菜种买来并不太贵,三两银钱至少能挣一半呢。
    第52章 挣大钱
    看了几个摊子, 这家摊主最大气,至于菜种也都仔细看过了,他们夫妻俩也是有经验的, 能看出菜种都是好的, 很快就决定买下了。
    三两银钱拿出来,三大吊钱,摊主看得眼睛都直了,杨稔却很心疼, 她的表情也显露出来了。
    看出女主人的心思, 摊主瞧着这当丈夫的是个听媳妇的,这银钱拿的也缓慢, 有些担心失去这大客户, 赶紧抓了把大蒜,送进杨稔拿着的竹篓, 然后一副心痛的样子道:“再送你们些大蒜,我可真的亏了。”
    说完,看着陈如松拿着银钱要往前递,他快速伸手接过。
    看着竹篓里的大蒜,杨稔心里确实好受些。
    况且这会也已经买了,心疼的同时杨稔只得安慰自己菜种花的银钱很快就能赚回来了。
    菜种贵,也是因着蔬菜贵, 总不会亏的。
    回到家, 夫妻俩就忙活起来, 家里的地都种上,院子的菜地也都要种上,光是这个,就得费不少时候。
    种完菜种, 小景已经在县城私塾上了几日学了。
    家里的鸡如今一日能下两三个鸡蛋,杨稔每日都煮两个,小景一个,她跟丈夫合着吃一个,如今买不起新鲜猪肉,总是吃熏制的肉,好歹吃个新鲜的鸡蛋。
    多出的都存着,等满了三十个就卖掉,能换几百文呢。
    这会只要是吃食价格都高,居高不下的,况且鸡蛋又经不起放,卖了刚好,家里一日吃掉两个已是奢侈了。
    一个半月后,蒜苗和芫荽可以卖了。
    白菜还差一些时日,白萝卜还要更长一些时日。
    这日陈如松起了个大早,媳妇准备早饭,他去拔芫荽和蒜苗,今日是第一日卖,不用太多,先各备上一大把试试水。
    吃过早饭,杨稔好奇,加上很久没去县城,也跟着一块去了。
    送了儿子去私塾后,夫妻俩租了摊子开始叫卖。
    这会菜价高,卖的人不少,可买的人更多,夫妻俩了解了两样蔬菜的卖价后就摆出来。
    不用多喊,看到这有新鲜菜卖,不少人都会来瞧瞧。
    一个时辰不到,两样菜都卖完了。

章节目录


古代种田奋斗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方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方瑜并收藏古代种田奋斗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