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完“未来如果朝廷还要瞎折腾,应该如何应对”的预案之后,
第二天,李素就带着张纯的人头,以及刘备的表功奏文,由赵云护送去蓟县,跟刘虞汇报工作,顺便请命越境追击乌桓叛军残部乌苏。
而刘备,则留在襄平安民、收拾地方,顺便按他跟李素商量好的办法,准备人事方面的后手对策。
李素离开后第三天,也是又一波糜家商船队运粮到辽东、并且运走战场缴获富余马匹的日子。
因为海船开不进小辽河支流,所以糜竺的船队只运到辽隧县、辽河分叉的地方,后续到襄平的最后二百里水路,由刘备的人以内河小船转运。
为了这事儿,在之前叛军修筑的辽隧沿河要塞附近,汉军动用民夫扩建了一个商船码头,短短半个月就俨然形成了一座商港小镇,作为河海转运的所在,看起来欣欣向荣。
刘备也为此特地从襄平策马二百里返回辽隧,只为了跟又一次亲自押运船队抵达的糜竺说些心腹之语。
糜竺颇感意外,看到刘备连忙行礼:“府君有事,召竺前去襄平拜见即可,何必纡尊亲自来访。快请快请,楼上坐。”
辽隧商港小镇里,如今居然都建起了一座二层的酒楼,也是糜家的配套产业。
虽然比不了在徐州的奢侈场所那么奢华,却也比襄平城里原本的饭馆客栈有档次,是糜竺专门生意上待人接物的场所。
刘备亲自来,当然要给最好的待遇。
二楼最好的雅间里,宾主坐定之后,刘备开门见山:“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张纯虽定,朝廷折腾未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也不能不早做打算。
备是征战厮杀之将,牧民理政非我所长,迄今全赖伯雅、子敬与子仲出谋周旋。今上春秋已高,况近闻京中传言龙体每况愈下,弱再乱命调备移镇它处平叛,则辽东之地非腹心之人不能托付……”
糜竺听到这儿,呼吸也是微微急促起来,不过他很有自知之明,连忙表明自己没有野心:“纵如此,伯雅当世大贤,素以知天命、有谋略闻于天下,又与府君投契数年,岂不得以大事相托?”
刘备摆摆手:“正因伯雅与我投契过深,恩若兄弟,此天下皆知。若是真到了朝廷疑我割据之时,留下伯雅也是无用,正需明面上官场与我合作不久、看似并无深交,但实则年长德韶、君子可托之人。
真万一到了那一天,此人无需进取,只要谨守地方、保境安民,使辽东为世外乐土,而伯雅之才在进取而不在守成……”
刘备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还是如此私密推心置腹的话,糜竺就算是傻子也反应过来了。
他就是靠投靠刘备走上官场的,这些年来他在徐州的生意虽大,却一直担心天下纷乱无法守住家业,没个安全稳固可以保住富贵的根据地。
辽东这地方,可以作为战马和牛羊、毛皮生意的货源地,做海路生意本来就会来到。
又对外与世隔绝,对于守财奴来说实在是个好地方。尤其是糜竺掌握了加装了稳定鳍的沙船建造技术,那是李素点拨他的,至今一年来保密工作都不错,论海路行船的稳定性,糜家敢说自己是大汉朝第二,就绝对没人敢说第一。
有这几点条件,如果辽东可以作为糜家保住产业的大后方,那得是多大的恩赐?
另一方面,糜竺好歹也算是比千石左右的官员了。
虽然他这个官从来都毫不避讳是“为朝廷赔本办事、捐钱办事”而得来的,而且资历不久、升迁太快。
但是在灵帝驾崩之前,这层保护色却非常好用。因为刘备和李素一向来有“不纳修宫钱”的清德之名,这就容易让人觉得糜竺跟刘备只是买卖合作关系,而不是私相投效。
自古表字无情,戏子无义,无商不奸。谁会相信一个逐利而来的商人,会跟生意合作伙伴有感情呢?
而刘备将来万一要举荐辽东主政之人,最大的借口就是“辽东叛军初定后,面临被叛军刮得赤贫”的现状,所以需要一个“强干预的大政府,不能搞无为而治,要计划经济屯田”。
计划经济强政府,谁来管最合适?当然是贴钱做官、又有经营经验的大商人来最合适!到时候糜竺就是在辽东救百姓的大国企,大投资人。以灵帝卖官的思路,肯定会觉得这很合适。(倒是董卓刚上台那几个月,大肆清洗无能无才的阉党买官之人,腾出位置讨好清流,这段时间才是最危险的)
至于那些空言清谈、无为而治的大儒,则完全不适合这样的计划经济管理时期。
想到这儿,糜竺再不犹豫,立刻正直上身,严肃跪坐,对刘备行拜谢大礼:“府君之虑,竺已深知。府君肯以如此腹心之事相托相商,信任之情,竺铭感五内。
既如此,竺也愿许诺三事,使府君放心,再无相疑:其一,若是府君真有被朝廷调离之日、能以辽东事相托,竺愿倾大半家资,以两万万……不,是三万万钱助军!
其二,竺长子威,如今年方八岁,竺还另有一子年仅三岁,不便远行,愿以长子随府君奔走,还乞以伯雅先生善教导之。
其三,竺有幼妹,今年已十四,堪奉箕帚,念府君要避朝廷猜忌,则不能以正礼结亲,便秘密送至府上,以婢妾秘宠亦是无妨。前述助军钱财,也当秘送奉上,便算是犬子拜师伯雅先生的束脩之礼、及舍妹侍奉府君的妆柩。”
糜竺这一世的姿态,俨然摆得比前世更低。
没办法,谁让这一世刘备本来的地位就更高了呢,他的辽东太守也是自己打出来的,等于是本身就爬上了三分之一个州牧的权位。
糜竺作为一个跟着刘备混功劳得官的人,也只有出更多的钱,并且把妹妹陪嫁得更加卑微——刘备要防的就是让外人看出他和糜竺有联姻,所以糜贞连妾的名分都暂时不能有,以免让外人看出这里面的py交易。
估计真要是得走这一步备胎棋时,至少要等少帝被董卓杀害之后,糜竺也扯起讨董旗号假装喊一喊,然后才能慢慢暴露他妹妹给刘备当妾的事实了。
至于钱,糜竺家原本是拿不出三个亿的现钱的,按照原本的历史,糜家的总资产估计也就三四亿,还有很多是固定资产。但这一世糜竺不是提前搭上了刘备,额外做了那么多平辽东过程中的贩马生意,还有处理叛军掠夺赃物的销赃生意,这才快速滚雪球到突破五亿家产。
多赚了一两亿,糜竺才敢说献出大半家产时给三个亿助军。对于长久得到一块自己稳固说了算的根据地,并且赢得刘备这么那么有前途的英豪的最高友谊,糜竺觉得哪怕三个亿也是掏得值的。
当然了,前提还是那句话:这套应对最坏情况的备胎方案要到不得不用的那一天。
……
跟糜竺推心置腹商量好之后,刘备也算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临走之前,刘备还额外关照了一句:到时候如果朝廷真破格任命糜竺主持辽东工作,具体官职该给多少钱,糜竺自理。
对于这一点糜竺当然毫无异议,还表示都是应该的,哪怕翻倍给,只要能走通门路得到任命,都行。
此后半个月,刘备就在辽东各地巡视民情、查漏补缺、休养生息。
这期间,他也略微动动筋骨,稍微整顿了周边东夷。但发现诸部东夷都很菜,根本没什么好打的,刘备一句话就服软了。
就以高句丽为例,刘备深入了解了一番之后,才知道高句丽如今才三万多户、十几万人口。
而且只有一万多人是农民,还集中在鸭绿江北岸三岔河口的一小块河谷平原地带、那里也是高句丽的都城和唯一的城市“国内城”。
除了国内城的一万多农民市民外,剩下十五万高句丽人口都是全员渔猎,分布在小辽水以南、鸭绿江和长白山周边,因为气候寒冷连田都不能种。
换句话说,刘备只要沿着辽东郡的西安平县(后世的丹东,在鸭绿江口)、溯鸭绿江而上,把国内城端了,那高句丽就不存在政权了,只有十几万长白山里满山跑的野人猎人。
这种野人政权你想打也没法打,所以刘备只是轻轻松松“斩虏首千余级”,高句丽人就重新彻底承认了大汉朝的统治范围,把之前乱世侵吞的好处都吐了出来。
估计还是打打南边一点的新罗、百济好歹还能抢一些可以农耕的肥沃田地。但事实上百济也根本不敢跟汉人抢,只要汉人从乐浪郡往南圈空地种田,百济人也就放弃这些空地另找地方了——
历史上,公孙康就是在204年、袁谭被曹操攻杀的那一年,在乐浪以南建了带方郡,地盘相当于后世从大同江到汉江之间的农耕区域,也就是从开城到汉城。百济和新罗根本屁都没放。现在刘备提前在东北形成了强权,要提前十五年干公孙康干的事儿的话,估计也没人能抵抗。
大不了朝廷权威还在,刘备不敢立带方郡的名分,只是以乐浪郡的名义继续往南垦荒罢了。
这般半个多月的种田梳理之后,李素也终于从蓟县刘虞那儿回来了。
只是跟刘虞汇报请命的话,其实快马十天就往返了。之所以多花了时间,还是刘虞劝他等一等朝廷的封赏,所以李素又等刘虞的使者以日行五百里的速度,八天往返雒阳。
朝廷倒也办事利索,得到张纯首级、确认辽东平定情况后,立刻兑现了早就想好的赏赐,正式封刘备为辽东太守,并改其护乌桓校尉为度辽将军。
李素依然是辽东长史,但加护乌桓校尉,接过了刘备腾出来的位置。
至此为止,刘备终于成了正两千石的将军,而李素也是比两千石的校尉了。
爵位方面,刘备被加为襄平乡侯,李素为昌黎亭侯。
关羽、张飞为都亭侯。
另外,刘虞特别在给朝廷表功时提到了糜竺自掏腰包出海船队给朝廷平叛大军海路运粮、克服了辽西走廊四百里无人区等困境的补给困难,确保了大军后勤之功。
回信的最后,刘虞还给刘备留言了,大包大揽赞同他“适当时机越境追击青州黄巾乌苏部,为朝廷分忧”。
看着刘虞帮忙扛压力的举动,刘备感动得热泪盈眶,暗暗发誓这辈子要对刘虞效忠到底。
第二天,李素就带着张纯的人头,以及刘备的表功奏文,由赵云护送去蓟县,跟刘虞汇报工作,顺便请命越境追击乌桓叛军残部乌苏。
而刘备,则留在襄平安民、收拾地方,顺便按他跟李素商量好的办法,准备人事方面的后手对策。
李素离开后第三天,也是又一波糜家商船队运粮到辽东、并且运走战场缴获富余马匹的日子。
因为海船开不进小辽河支流,所以糜竺的船队只运到辽隧县、辽河分叉的地方,后续到襄平的最后二百里水路,由刘备的人以内河小船转运。
为了这事儿,在之前叛军修筑的辽隧沿河要塞附近,汉军动用民夫扩建了一个商船码头,短短半个月就俨然形成了一座商港小镇,作为河海转运的所在,看起来欣欣向荣。
刘备也为此特地从襄平策马二百里返回辽隧,只为了跟又一次亲自押运船队抵达的糜竺说些心腹之语。
糜竺颇感意外,看到刘备连忙行礼:“府君有事,召竺前去襄平拜见即可,何必纡尊亲自来访。快请快请,楼上坐。”
辽隧商港小镇里,如今居然都建起了一座二层的酒楼,也是糜家的配套产业。
虽然比不了在徐州的奢侈场所那么奢华,却也比襄平城里原本的饭馆客栈有档次,是糜竺专门生意上待人接物的场所。
刘备亲自来,当然要给最好的待遇。
二楼最好的雅间里,宾主坐定之后,刘备开门见山:“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张纯虽定,朝廷折腾未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也不能不早做打算。
备是征战厮杀之将,牧民理政非我所长,迄今全赖伯雅、子敬与子仲出谋周旋。今上春秋已高,况近闻京中传言龙体每况愈下,弱再乱命调备移镇它处平叛,则辽东之地非腹心之人不能托付……”
糜竺听到这儿,呼吸也是微微急促起来,不过他很有自知之明,连忙表明自己没有野心:“纵如此,伯雅当世大贤,素以知天命、有谋略闻于天下,又与府君投契数年,岂不得以大事相托?”
刘备摆摆手:“正因伯雅与我投契过深,恩若兄弟,此天下皆知。若是真到了朝廷疑我割据之时,留下伯雅也是无用,正需明面上官场与我合作不久、看似并无深交,但实则年长德韶、君子可托之人。
真万一到了那一天,此人无需进取,只要谨守地方、保境安民,使辽东为世外乐土,而伯雅之才在进取而不在守成……”
刘备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还是如此私密推心置腹的话,糜竺就算是傻子也反应过来了。
他就是靠投靠刘备走上官场的,这些年来他在徐州的生意虽大,却一直担心天下纷乱无法守住家业,没个安全稳固可以保住富贵的根据地。
辽东这地方,可以作为战马和牛羊、毛皮生意的货源地,做海路生意本来就会来到。
又对外与世隔绝,对于守财奴来说实在是个好地方。尤其是糜竺掌握了加装了稳定鳍的沙船建造技术,那是李素点拨他的,至今一年来保密工作都不错,论海路行船的稳定性,糜家敢说自己是大汉朝第二,就绝对没人敢说第一。
有这几点条件,如果辽东可以作为糜家保住产业的大后方,那得是多大的恩赐?
另一方面,糜竺好歹也算是比千石左右的官员了。
虽然他这个官从来都毫不避讳是“为朝廷赔本办事、捐钱办事”而得来的,而且资历不久、升迁太快。
但是在灵帝驾崩之前,这层保护色却非常好用。因为刘备和李素一向来有“不纳修宫钱”的清德之名,这就容易让人觉得糜竺跟刘备只是买卖合作关系,而不是私相投效。
自古表字无情,戏子无义,无商不奸。谁会相信一个逐利而来的商人,会跟生意合作伙伴有感情呢?
而刘备将来万一要举荐辽东主政之人,最大的借口就是“辽东叛军初定后,面临被叛军刮得赤贫”的现状,所以需要一个“强干预的大政府,不能搞无为而治,要计划经济屯田”。
计划经济强政府,谁来管最合适?当然是贴钱做官、又有经营经验的大商人来最合适!到时候糜竺就是在辽东救百姓的大国企,大投资人。以灵帝卖官的思路,肯定会觉得这很合适。(倒是董卓刚上台那几个月,大肆清洗无能无才的阉党买官之人,腾出位置讨好清流,这段时间才是最危险的)
至于那些空言清谈、无为而治的大儒,则完全不适合这样的计划经济管理时期。
想到这儿,糜竺再不犹豫,立刻正直上身,严肃跪坐,对刘备行拜谢大礼:“府君之虑,竺已深知。府君肯以如此腹心之事相托相商,信任之情,竺铭感五内。
既如此,竺也愿许诺三事,使府君放心,再无相疑:其一,若是府君真有被朝廷调离之日、能以辽东事相托,竺愿倾大半家资,以两万万……不,是三万万钱助军!
其二,竺长子威,如今年方八岁,竺还另有一子年仅三岁,不便远行,愿以长子随府君奔走,还乞以伯雅先生善教导之。
其三,竺有幼妹,今年已十四,堪奉箕帚,念府君要避朝廷猜忌,则不能以正礼结亲,便秘密送至府上,以婢妾秘宠亦是无妨。前述助军钱财,也当秘送奉上,便算是犬子拜师伯雅先生的束脩之礼、及舍妹侍奉府君的妆柩。”
糜竺这一世的姿态,俨然摆得比前世更低。
没办法,谁让这一世刘备本来的地位就更高了呢,他的辽东太守也是自己打出来的,等于是本身就爬上了三分之一个州牧的权位。
糜竺作为一个跟着刘备混功劳得官的人,也只有出更多的钱,并且把妹妹陪嫁得更加卑微——刘备要防的就是让外人看出他和糜竺有联姻,所以糜贞连妾的名分都暂时不能有,以免让外人看出这里面的py交易。
估计真要是得走这一步备胎棋时,至少要等少帝被董卓杀害之后,糜竺也扯起讨董旗号假装喊一喊,然后才能慢慢暴露他妹妹给刘备当妾的事实了。
至于钱,糜竺家原本是拿不出三个亿的现钱的,按照原本的历史,糜家的总资产估计也就三四亿,还有很多是固定资产。但这一世糜竺不是提前搭上了刘备,额外做了那么多平辽东过程中的贩马生意,还有处理叛军掠夺赃物的销赃生意,这才快速滚雪球到突破五亿家产。
多赚了一两亿,糜竺才敢说献出大半家产时给三个亿助军。对于长久得到一块自己稳固说了算的根据地,并且赢得刘备这么那么有前途的英豪的最高友谊,糜竺觉得哪怕三个亿也是掏得值的。
当然了,前提还是那句话:这套应对最坏情况的备胎方案要到不得不用的那一天。
……
跟糜竺推心置腹商量好之后,刘备也算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临走之前,刘备还额外关照了一句:到时候如果朝廷真破格任命糜竺主持辽东工作,具体官职该给多少钱,糜竺自理。
对于这一点糜竺当然毫无异议,还表示都是应该的,哪怕翻倍给,只要能走通门路得到任命,都行。
此后半个月,刘备就在辽东各地巡视民情、查漏补缺、休养生息。
这期间,他也略微动动筋骨,稍微整顿了周边东夷。但发现诸部东夷都很菜,根本没什么好打的,刘备一句话就服软了。
就以高句丽为例,刘备深入了解了一番之后,才知道高句丽如今才三万多户、十几万人口。
而且只有一万多人是农民,还集中在鸭绿江北岸三岔河口的一小块河谷平原地带、那里也是高句丽的都城和唯一的城市“国内城”。
除了国内城的一万多农民市民外,剩下十五万高句丽人口都是全员渔猎,分布在小辽水以南、鸭绿江和长白山周边,因为气候寒冷连田都不能种。
换句话说,刘备只要沿着辽东郡的西安平县(后世的丹东,在鸭绿江口)、溯鸭绿江而上,把国内城端了,那高句丽就不存在政权了,只有十几万长白山里满山跑的野人猎人。
这种野人政权你想打也没法打,所以刘备只是轻轻松松“斩虏首千余级”,高句丽人就重新彻底承认了大汉朝的统治范围,把之前乱世侵吞的好处都吐了出来。
估计还是打打南边一点的新罗、百济好歹还能抢一些可以农耕的肥沃田地。但事实上百济也根本不敢跟汉人抢,只要汉人从乐浪郡往南圈空地种田,百济人也就放弃这些空地另找地方了——
历史上,公孙康就是在204年、袁谭被曹操攻杀的那一年,在乐浪以南建了带方郡,地盘相当于后世从大同江到汉江之间的农耕区域,也就是从开城到汉城。百济和新罗根本屁都没放。现在刘备提前在东北形成了强权,要提前十五年干公孙康干的事儿的话,估计也没人能抵抗。
大不了朝廷权威还在,刘备不敢立带方郡的名分,只是以乐浪郡的名义继续往南垦荒罢了。
这般半个多月的种田梳理之后,李素也终于从蓟县刘虞那儿回来了。
只是跟刘虞汇报请命的话,其实快马十天就往返了。之所以多花了时间,还是刘虞劝他等一等朝廷的封赏,所以李素又等刘虞的使者以日行五百里的速度,八天往返雒阳。
朝廷倒也办事利索,得到张纯首级、确认辽东平定情况后,立刻兑现了早就想好的赏赐,正式封刘备为辽东太守,并改其护乌桓校尉为度辽将军。
李素依然是辽东长史,但加护乌桓校尉,接过了刘备腾出来的位置。
至此为止,刘备终于成了正两千石的将军,而李素也是比两千石的校尉了。
爵位方面,刘备被加为襄平乡侯,李素为昌黎亭侯。
关羽、张飞为都亭侯。
另外,刘虞特别在给朝廷表功时提到了糜竺自掏腰包出海船队给朝廷平叛大军海路运粮、克服了辽西走廊四百里无人区等困境的补给困难,确保了大军后勤之功。
回信的最后,刘虞还给刘备留言了,大包大揽赞同他“适当时机越境追击青州黄巾乌苏部,为朝廷分忧”。
看着刘虞帮忙扛压力的举动,刘备感动得热泪盈眶,暗暗发誓这辈子要对刘虞效忠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