颉之是男孩子,不懂姑娘的打算,奇道:“阿姐装这个做什么?”
肃柔告诉他,“禁中早前出过事,一个小宫人在侍奉大宴的时候忽然在官家面前晕倒,把官家吓了一大跳。后来为防止这样的事再发生,就有了不成文的规定,筵席伺候超过两个时辰的,准许宫人随身备一块糕饼充饥,以防万一。”
她说起话来,是那种娓娓的、平和的声调,不骄不躁,处处透出稳妥和熨帖。
颉之见姐姐一本正经解释,笑道:“阿姐在禁中时候,就是这么教导小宫人的吧?”
肃柔方回过神来,有时候好像确实改不过来这种习惯,每做一件事,都要交待清楚原委。她自己也觉得好笑,抚着额头问:“我是不是太啰嗦了?”
颉之说没有,“阿姐要是没话和我们说,那才叫人着急呢。”
他说的都是心里话,长姐比他和至柔大了三岁,她入禁中的时候,他们才刚开蒙。少时分别倒还是其次,最重要一点,他们不是一个母亲生的,只怕心里会有隔阂。那日禁中遣黄门来通传,说长姐承恩放归了,他们高兴之余,也有些担心,怕自己愚钝,入不得阿姐的眼。后来和至柔商议了一番,壮起胆亲自去接她,如今想来那天的决定是对的,只要你愿意迈前一步,长姐也会以真心待你。
肃柔呢,望了望弟弟那张稚气的脸,至亲骨肉之间有天然的亲近感,便笑着打趣:“今日说定了,以后可不要嫌我。”
颉之正要应,见仆妇上前来通禀,说时候快到了,肃柔忙重新抿头,整理了衣袍,和颉之一同去了前院。
前院中,伯父和叔父已经到了,穿着端严的公服,对插着两手站在一起闲谈朝中战事。
张矩嗟叹:“高庭仙实在是一员悍将,西军和金军在陕州大战,他领着五千将士打了野战打城战,打了城战打巷战,打到王端率军接应,最后喘气的只剩五人。”
张秩的视线落在前院的乌桕树顶端,目光空洞地说:“我记得高庭仙是二哥手下知军,当初要是有他随行护卫,说不定二哥现在还活着。”
家里三兄弟,痛失了一员,无论过去多少年,都是巨大的遗憾。
张矩点了点头,“今日宰相为正使,太常寺卿及嗣武康王为副使。”
一旁站着的肃柔和颉之姐弟闻言,抬头怔怔望过去。
“嗣武康王?”张秩也有些意外,转念一想哦了声,“当年二哥就是为了护送他才遇袭的,今日祫祭,他敬上三杯元酒8,也是应当。”
第15章
嗣武康王,也就是武康王世子,与一般的继承者不同,他有专门的封号——嗣王。
所谓的嗣王,是低于王,而高于郡王的一等爵位。本朝历来奉行爵位及身而止,即便封号传承,也是兄终弟及,不传子孙。然而上京城中,却有一人例外,就是这位嗣武康王。其中缘故很有一说,武康王赫连经纬常据陇右都护府,有拥兵自重的嫌疑,朝廷鞭长莫及,几番派遣宣谕使远赴武威施恩安抚,破格将赫连经纬从最初的河西节度使擢升为王,甚至给了他儿子一个连宗室都可望不可及的爵位,以保赫连氏的后人永世管辖陇右。
但这些恩封,都不是凭空赐予的,赫连经纬须得让嫡长子入上京,接受中原的礼仪教化。美其名曰一家亲,实际这位嗣王是作为质子,被扣押在上京的。
质子过得很艰难,日日如履薄冰?倒也不是。如今国家空前富庶,兵祸也在可控的范围内,且朝廷渐渐有了重文轻武的趋势,因此嗣王就如一般皇亲国戚一样,享受着上京一切的优待和安逸。
当然这位嗣王也不是吃空饷的,入京与官家一起在资善堂读书,长大成人后遥领了陇右都护府观察使,如今率领上四军,奉命拱卫上京。
肃柔依稀还记得当初的那个孩子,爹爹发丧当日,曾经来爹爹灵前磕过头,那年也就十一二岁光景,长着很高的个子,因有些西域的血统,眉眼也比一般人深邃。
年幼的自己,爱憎分明,她知道爹爹因他而死,咬牙切齿地恨着他。等他行完礼站起身,跪在一旁答礼的自己就一跃而起,狠狠地撞向他。可惜自己力气太小,不过把他撞得倒退了几步而已,并没有让他受到教训。
事后祖母训斥她,说她鲁莽失仪,不该这样对待人家,可肃柔觉得自己没有做错,就算时至今日,她也还是坚定这个信念。
有点杀父之仇的意思,但又不完全是,有时候间接的凶手比执刀之人更可恨,要不是他一个人悄悄溜出马队,爹爹不会去找他,也不会遇袭身亡。如今想想,十二年过去了,依旧没能释怀,不过刻骨的恨化成心上一个惨淡的疤,不能触碰,触之生疼。
颉之是知道阿姐心思的,爹爹过世那年自己和至柔还小,不懂什么是丧父之痛,只是看见阿姐号啕大哭,他们也跟着阿姐哭。后来慢慢长大,有时也会听说一点关于那位嗣王的传闻,反正就是不屑和厌恶,记得赫连颂欠着爹爹一条命,最好一辈子不要打交道,更不希望他出现在阿姐面前。
“嗣武康王为副使,是官家有意任命的吗?”颉之看了肃柔一眼,对张矩道,“明明知道我们和他有芥蒂,为什么偏要派遣他来襄助入庙仪?”
张矩望向侄子和侄女,眨了眨干涩的眼睛道:“想必是为了化干戈为玉帛吧!我知道你们姐弟心里有疙瘩,但你们爹爹那时是奉了朝廷之命,因公殉职的,难道还能连着朝廷一起憎恨吗?”
张秩叹了口气,“算了,以和为贵,今日妥善将你们爹爹的灵位移入太庙,往后也不会有什么往来了。”一面叮嘱肃柔,“二娘,你要带好三郎。”
肃柔心里发酸,应了声是,“请伯父和叔父放心。”复对颉之笑了笑,“我们已经不是孩子了,对么?”
颉之见长姐这样说,只得点了点头。
这时月洞门内传来说话的声音,是太夫人领着三个媳妇来了,都是有诰封的内眷,大绶大带,隆重异常。
肃柔望向继母,潘夫人的神情和平时一样,只是眼中浮起了浓厚的哀伤。十二年了,丧夫十二年,每到生死忌都是一场浩劫。据说她每次都会在祠堂独坐上两个时辰,可惜今日爹爹的神位要移入太庙,往后她连寄托哀思的地方也没了,只能盼着每年的扫祭。
太夫人还是家里的主心骨,虽说儿子升祔太庙,是张家满门的荣耀,但却高兴不起来。老太太满脸肃穆,望向祠堂方向,“走吧。”
祠堂是张宅外单独的一个小院,离得不远,园内有直通的小径,一行人从幽深的竹林间穿过去,抵达时晨曦微露。
张矩看了看更漏,移灵的吉时快要到了,便与张秩一起将祖宗牌位前的香烛都点上。这里刚准备妥当,外面銮仪卫把迎灵的采亭停在了院门内,鸿胪寺官员先向张氏族人宣读了恩旨,众人谢恩后入祠堂内祭奠,等大礼行过,就开始正式移灵了。
颉之是长子,由他登高将父亲的灵位从神案上撤下来,鸿胪寺卿叫了声“女公子”,把引仗交到肃柔手上。
关于入庙仪的规制,有很详细的划分,比如王侯用吾仗,功臣用引仗。肃柔执引杖,将灵位引导至采亭前,颉之上前奉安,接下来由銮仪卫护持,送到太庙戟门前,届时才是正式的入庙大典,奉迎使及副使恭迎,代行三跪九拜大礼。
祠堂门外停着车辇,旧曹门街离瑞石山有段距离,须得乘车才能到达。肃柔和颉之登上马车,透过门扉向前看,浩浩荡荡的銮仪队伍一直延伸出去十来丈远。那样的大阵仗,平时难得遇见,御街两旁站满了观礼的百姓,达官贵人若是途径碰上了,也得下马让行,驻足行礼。
太阳渐渐升高,路上用了近半个时辰。窗上的帘子偶而被风吹起,光影短暂地投在颉之脸上,肃柔见他脸颊微红,便问他:“热么?”
他摇了摇头,“长姐,待会儿会有赞者来接引的吧?”
少年公子,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仪式,心里难免担忧,肃柔和声说会的,“只要脚下一步步走稳,就不会出错。”
颉之嗯了声,转头往前看,瑞石山铺天盖地撞进眼帘,已经能够望见太庙的正门了。
队伍终于停下来,他匀了口气先跳下车,再回身来搀扶肃柔。放眼往前看,采亭停在了太庙戟门前,朝中官员海海,都穿着差不多的公服,分列于中路两旁。采亭正前方站了三位奉迎的使节,因背身看不见脸,也分辨不清哪个是赫连颂。
赞者上前引导,将他们引至正副使身后,因太庙是皇家禁地,身无功名者和女子不能入内,“时享”便在戟门外举行。
赞者高唱行礼,所有人都抬手加眉,跪拜下去。配享太庙是臣子最高的荣誉,礼仪自然也是最隆重的,待跪拜完毕再移灵,肃柔这才发现采亭里多了一面神主,版文篆刻着爹爹的官爵和姓名。
赞者在一旁轻声指引:“请公子与女公子,将神主、灵位移入龛座内。”
肃柔和颉之趋身捧灵,这时就得万万小心了,双眼紧盯足尖,连一步都不能踏错。采亭和龛座相聚不过两丈远罢了,这短短的几小步,也走出了背上氤氲的汗气。
手中灵位有万钧重,也许这是自己与爹爹最后亲近的机会了,日后灵位在太庙,家里只能另做一面用以祭奠。不是当初举丧时用的那座,感情上差了点意思,但无论如何,还是感激朝廷的褒奖,官家的厚爱,父亲从此,也能名垂青史了。
肃柔和颉之并肩走到空置的龛座前,祭案左右有内侍接应,将神主灵位转交内侍,再由内侍高高供奉上去。到这里,儿女的职责尽完了,赞者把他们引到一旁,接下来由正使主持时享,再把龛座运入庙室,另行祫祭。
祭案上已经摆好了贡品和爵,太庙祭祀献酒三次,由副使执樽、举幂,正使酌酒。宰相年过四十了,人很清瘦,留了须髯,一副文人的清正风骨。两位副使,其中一位面向他们,眉眼很敦厚的样子,应当是太常寺卿刘昂。
剩下的那一位,始终背对着他们,是赫连颂无疑了。肃柔望着那背影思量,他会觉得心中有愧吗?应该会吧,否则今日不会出现在这里。时隔十多年,自己已经记不清当初那个少年的长相,只记得从远方来,带着一脸的桀骜,像一匹驯不服的野马。
反正就是面目可憎,现在也许愈发野蛮了。肃柔轻轻叹了口气,从他身上移开了视线。仪式还在进行,两遍元酒之后盥手、洗爵,祭祀的器具要交接,直到这个时候,赫连颂才终于转过身来。
和肃柔先前设想的不一样,他的身上没有西域人的犷悍,反倒长成了一种精致儒雅的汉化模样,只是那眼眸深如寒潭,五官也比一般人更为深刻。她不由怔了下,发现自己之前好像见过他,正是那天从萦阳侯府回来,在潘楼前看见的那个年轻人。
赫连颂也朝她望过来,探究地打量了她两眼。因为移灵的缘故,她一身男子的打扮,素面朝天不施脂粉,但那脸颊在日光下却白得通透,白得没遮没拦。儿时的厌恶延续到现在,他看见那双眼睛里浮起隐约的轻慢之气,要不是场合不对,他真担心她又冲过来,闷头顶他个倒仰。
还好,人长大了,行为举止也更合乎大家闺秀的标准,至少不会像儿时那么莽撞了。他一直知道她,在禁中当了十年的女官,所以上京贵女圈子中从来没有她这个人存在,却在今日,从天而降。
他的眼神轻漾了漾,避开了她的目光。
一切还在继续,入庙仪的最后一环是祫祭,需把龛座移入太庙内,供奉上神案。太常寺礼官抬起龛座进入戟门,正使执笏引领六品上官员入内,他能感觉到芒刺在背,但依旧矜重挺直了脊梁,稳稳地,亦步亦趋地,协助正使护持着神主灵位,正式进入太庙。
戟门外,众人还不能离开,顶着热辣的大日头,等候太庙内设馔、彻豆9,直到听见里面鸣鞭,这场大典才正式进入尾声。
王公大臣们依次退出太庙,在戟门外再行三叩礼,复退到三出阙外,然后就可以各自回家了。一时场外人头攒动,纷纷忙于寻找自己的车驾,那场景,简直像上京科考的放榜日。
张矩和张秩从人群中走出来,他们在家送罢了灵位,还要随仪仗入太庙恭迎,大礼散后找到两个孩子,张秩抬手指了指,“马车就在前面。”
肃柔嗳了声,正要举步,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唤了声“留台”。
回首望,日光大盛下,那人从三出阙前的阴影里走出来,满身的尊贵风仪,远远朝这里拱了拱手。
肃柔见状退后一步,向伯父和叔父欠身,也不需多言,长辈们就明白她的意思了。
张矩点了点头,“让三郎先送你回去。”言罢转身对赫连颂拱起手来,笑道,“今日辛苦王爷,大典功德圆满。”
赫连颂缓步而来,张家姐弟却匆忙离开了,他也不介意,坦诚地对张矩道:“侍中配享太庙,还了我多年的夙愿。蒙官家恩典,今日命我协理入庙仪,总算让我为侍中尽了一份心。”
张矩和张秩听他这样说,不由对望了一眼。
这些年彼此虽然同朝为官,交集却并不多,即便有些往来,也是公务上的牵扯,从来不会谈及私事。赫连颂这人,如一柄雕工精美的利刃,轻易还是不要结交为好。官场上惯用的太极手段,张矩也打得很漂亮,便道:“王爷有心,如今人已经配享太庙,虽然身故,朝廷与官家没有忘记他,他在九泉之下也得安慰了。十二年转瞬即过,还请王爷勿要再牵挂。将臣奉命在外,生死本就难料,王爷若是因此耿耿于怀,反倒令我张家满门不安了。”
赫连颂略沉默了下,颔首道好。
故人的事办完了,生人之间好像也该走一走人情了,便又笑着说:“鄂国公驻军河湟,今日刚还朝,河湟是陇右辖下,我和几位指挥商议过后,打算在方宅园子设宴,为鄂国公接风洗尘。我听闻二位和国公交情匪浅,正好趁着机会大家聚一聚,就不具拜帖了,我亲口诚邀留台和连帅,还请赏光。”
这样的宴请,倒真不能推脱,官场上盘根错节,人脉是很需要维护的,既然人家诚意相邀,你就要懂得从善如流。
“一定一定。”张矩笑呵呵应承了。
张秩也凑了个趣,“上月一位好友从郢州回来,给我带了一壶叫‘汉泉’的美酒,我一直没舍得喝,今日正好借花献佛,大家畅饮三杯。”
赫连颂脸上笑靥加深,嘴上应承着,眼波流转望向张家儿女离开的方向。
那辆马车慢悠悠,往御街上去了。他不由微叹,想必张家的女儿,此刻正在心里咒骂他吧!
第16章
因为天热,回去的路上颉之仍旧与阿姐一同乘车。
阿姐不说话,低着头,慢慢吃她的麦糕,看样子不大高兴似的。他不敢开口,惴惴地看了她半晌,见她快要吃完了,想起自己也有一块,忙翻了袋子递过去,说:“阿姐,吃吧。”
肃柔抬起眼来,纳罕道:“你怎么不吃?不饿吗?”
颉之摇了摇头,“我有时候起得晚,来不及吃早饭就得赶到宗学,早就习惯了。”边说边觑她的脸色,迟疑着问,“爹爹今日配享太庙了,阿姐不高兴吗?”
肃柔说没有,“这是光耀门楣的事,怎么能不高兴呢。先前一路走过御街,那么多人驻足观望,爹爹配享太庙的消息,满上京都知道了。”
颉之说是,轻轻叹了口气,“那我明白了,你是因为见到了赫连颂,觉得心里不痛快。阿姐不要生气,这上京大得很,咱们家和他一向没有什么往来,日后也不会再遇上的。”
肃柔闻言笑了笑,颉之还年轻,安慰起人来果然简单直接。
他说得没错,自己确实是因为见到了赫连颂,心情才变得低落,因为有些人会勾起很不好的回忆,逼着人重新经历一遍陈年的痛苦。不过那些不愉快,在离开瑞石山的那刻就放下了,毕竟时间相隔得太久远,没有必要再为难自己。只是自己情绪控制不得当,在弟弟面前失态了,仔细想一想,确实有些不应该。
罢了,不去说他,肃柔复去叮嘱颉之:“日后出门之前,一定要吃些东西,否则饿上半日很伤身。你现在正是长个子的时候,要是身上闹了亏空,将来人就长不高了。”
颉之难为情地咧了咧嘴,“阿娘也是这么说,我也想早起,可近来课业繁重,过阵子就要秋闱了,每天夜里读书读到深更半夜,早上起不来。”
男孩子生来肩上担子重,承载着家里的希望。尤其张家这样的人家,几乎满门入仕,自己要是落了榜,对不起长辈们和列祖列宗。
至于说长个子,颉之倒是不担心的,家下兄弟们都不矮,再去问问阿姐,“爹爹的个头高吗?我不记得爹爹的长相了,爹爹过世那年,我和至柔刚会走路。”
“爹爹啊……”肃柔回忆起父亲,其实也只剩淡淡的一点轮廓,便照着依稀的印象给弟弟描述,“爹爹很高大,比伯父还要高一些,穿着铠甲兜鍪往那儿一站,像铜墙铁壁一样。”
颉之眼里浮起一片波光来,那是儿子对父亲的孺慕,“我一直想知道爹爹的事,可阿娘从来不说,但凡问起,她就冲我虎着脸,让我多读书,少打听。”
想来还是不忍回忆,肃柔是明白继母的,不过可以趁着没到家,和颉之说一说爹爹,说爹爹的脾气很好,对谁都和颜悦色。祖母曾提起爹爹,说他是兄弟之中最不像武将的,却没想到会远赴边关,领兵打仗。
“终究是爹爹的心不够狠。”颉之听罢怅然,“如果爹爹还在,阿姐也不会入禁中。”
肃柔并没有什么埋怨,反倒说:“太后也是一片好心,想替旧臣扶养遗孤,可没想到自己得了急症,一下子就走了。”
如果太后活着,她可能又是另一番境遇,也许成为官家的后宫,也许许给了王侯将相。
肃柔告诉他,“禁中早前出过事,一个小宫人在侍奉大宴的时候忽然在官家面前晕倒,把官家吓了一大跳。后来为防止这样的事再发生,就有了不成文的规定,筵席伺候超过两个时辰的,准许宫人随身备一块糕饼充饥,以防万一。”
她说起话来,是那种娓娓的、平和的声调,不骄不躁,处处透出稳妥和熨帖。
颉之见姐姐一本正经解释,笑道:“阿姐在禁中时候,就是这么教导小宫人的吧?”
肃柔方回过神来,有时候好像确实改不过来这种习惯,每做一件事,都要交待清楚原委。她自己也觉得好笑,抚着额头问:“我是不是太啰嗦了?”
颉之说没有,“阿姐要是没话和我们说,那才叫人着急呢。”
他说的都是心里话,长姐比他和至柔大了三岁,她入禁中的时候,他们才刚开蒙。少时分别倒还是其次,最重要一点,他们不是一个母亲生的,只怕心里会有隔阂。那日禁中遣黄门来通传,说长姐承恩放归了,他们高兴之余,也有些担心,怕自己愚钝,入不得阿姐的眼。后来和至柔商议了一番,壮起胆亲自去接她,如今想来那天的决定是对的,只要你愿意迈前一步,长姐也会以真心待你。
肃柔呢,望了望弟弟那张稚气的脸,至亲骨肉之间有天然的亲近感,便笑着打趣:“今日说定了,以后可不要嫌我。”
颉之正要应,见仆妇上前来通禀,说时候快到了,肃柔忙重新抿头,整理了衣袍,和颉之一同去了前院。
前院中,伯父和叔父已经到了,穿着端严的公服,对插着两手站在一起闲谈朝中战事。
张矩嗟叹:“高庭仙实在是一员悍将,西军和金军在陕州大战,他领着五千将士打了野战打城战,打了城战打巷战,打到王端率军接应,最后喘气的只剩五人。”
张秩的视线落在前院的乌桕树顶端,目光空洞地说:“我记得高庭仙是二哥手下知军,当初要是有他随行护卫,说不定二哥现在还活着。”
家里三兄弟,痛失了一员,无论过去多少年,都是巨大的遗憾。
张矩点了点头,“今日宰相为正使,太常寺卿及嗣武康王为副使。”
一旁站着的肃柔和颉之姐弟闻言,抬头怔怔望过去。
“嗣武康王?”张秩也有些意外,转念一想哦了声,“当年二哥就是为了护送他才遇袭的,今日祫祭,他敬上三杯元酒8,也是应当。”
第15章
嗣武康王,也就是武康王世子,与一般的继承者不同,他有专门的封号——嗣王。
所谓的嗣王,是低于王,而高于郡王的一等爵位。本朝历来奉行爵位及身而止,即便封号传承,也是兄终弟及,不传子孙。然而上京城中,却有一人例外,就是这位嗣武康王。其中缘故很有一说,武康王赫连经纬常据陇右都护府,有拥兵自重的嫌疑,朝廷鞭长莫及,几番派遣宣谕使远赴武威施恩安抚,破格将赫连经纬从最初的河西节度使擢升为王,甚至给了他儿子一个连宗室都可望不可及的爵位,以保赫连氏的后人永世管辖陇右。
但这些恩封,都不是凭空赐予的,赫连经纬须得让嫡长子入上京,接受中原的礼仪教化。美其名曰一家亲,实际这位嗣王是作为质子,被扣押在上京的。
质子过得很艰难,日日如履薄冰?倒也不是。如今国家空前富庶,兵祸也在可控的范围内,且朝廷渐渐有了重文轻武的趋势,因此嗣王就如一般皇亲国戚一样,享受着上京一切的优待和安逸。
当然这位嗣王也不是吃空饷的,入京与官家一起在资善堂读书,长大成人后遥领了陇右都护府观察使,如今率领上四军,奉命拱卫上京。
肃柔依稀还记得当初的那个孩子,爹爹发丧当日,曾经来爹爹灵前磕过头,那年也就十一二岁光景,长着很高的个子,因有些西域的血统,眉眼也比一般人深邃。
年幼的自己,爱憎分明,她知道爹爹因他而死,咬牙切齿地恨着他。等他行完礼站起身,跪在一旁答礼的自己就一跃而起,狠狠地撞向他。可惜自己力气太小,不过把他撞得倒退了几步而已,并没有让他受到教训。
事后祖母训斥她,说她鲁莽失仪,不该这样对待人家,可肃柔觉得自己没有做错,就算时至今日,她也还是坚定这个信念。
有点杀父之仇的意思,但又不完全是,有时候间接的凶手比执刀之人更可恨,要不是他一个人悄悄溜出马队,爹爹不会去找他,也不会遇袭身亡。如今想想,十二年过去了,依旧没能释怀,不过刻骨的恨化成心上一个惨淡的疤,不能触碰,触之生疼。
颉之是知道阿姐心思的,爹爹过世那年自己和至柔还小,不懂什么是丧父之痛,只是看见阿姐号啕大哭,他们也跟着阿姐哭。后来慢慢长大,有时也会听说一点关于那位嗣王的传闻,反正就是不屑和厌恶,记得赫连颂欠着爹爹一条命,最好一辈子不要打交道,更不希望他出现在阿姐面前。
“嗣武康王为副使,是官家有意任命的吗?”颉之看了肃柔一眼,对张矩道,“明明知道我们和他有芥蒂,为什么偏要派遣他来襄助入庙仪?”
张矩望向侄子和侄女,眨了眨干涩的眼睛道:“想必是为了化干戈为玉帛吧!我知道你们姐弟心里有疙瘩,但你们爹爹那时是奉了朝廷之命,因公殉职的,难道还能连着朝廷一起憎恨吗?”
张秩叹了口气,“算了,以和为贵,今日妥善将你们爹爹的灵位移入太庙,往后也不会有什么往来了。”一面叮嘱肃柔,“二娘,你要带好三郎。”
肃柔心里发酸,应了声是,“请伯父和叔父放心。”复对颉之笑了笑,“我们已经不是孩子了,对么?”
颉之见长姐这样说,只得点了点头。
这时月洞门内传来说话的声音,是太夫人领着三个媳妇来了,都是有诰封的内眷,大绶大带,隆重异常。
肃柔望向继母,潘夫人的神情和平时一样,只是眼中浮起了浓厚的哀伤。十二年了,丧夫十二年,每到生死忌都是一场浩劫。据说她每次都会在祠堂独坐上两个时辰,可惜今日爹爹的神位要移入太庙,往后她连寄托哀思的地方也没了,只能盼着每年的扫祭。
太夫人还是家里的主心骨,虽说儿子升祔太庙,是张家满门的荣耀,但却高兴不起来。老太太满脸肃穆,望向祠堂方向,“走吧。”
祠堂是张宅外单独的一个小院,离得不远,园内有直通的小径,一行人从幽深的竹林间穿过去,抵达时晨曦微露。
张矩看了看更漏,移灵的吉时快要到了,便与张秩一起将祖宗牌位前的香烛都点上。这里刚准备妥当,外面銮仪卫把迎灵的采亭停在了院门内,鸿胪寺官员先向张氏族人宣读了恩旨,众人谢恩后入祠堂内祭奠,等大礼行过,就开始正式移灵了。
颉之是长子,由他登高将父亲的灵位从神案上撤下来,鸿胪寺卿叫了声“女公子”,把引仗交到肃柔手上。
关于入庙仪的规制,有很详细的划分,比如王侯用吾仗,功臣用引仗。肃柔执引杖,将灵位引导至采亭前,颉之上前奉安,接下来由銮仪卫护持,送到太庙戟门前,届时才是正式的入庙大典,奉迎使及副使恭迎,代行三跪九拜大礼。
祠堂门外停着车辇,旧曹门街离瑞石山有段距离,须得乘车才能到达。肃柔和颉之登上马车,透过门扉向前看,浩浩荡荡的銮仪队伍一直延伸出去十来丈远。那样的大阵仗,平时难得遇见,御街两旁站满了观礼的百姓,达官贵人若是途径碰上了,也得下马让行,驻足行礼。
太阳渐渐升高,路上用了近半个时辰。窗上的帘子偶而被风吹起,光影短暂地投在颉之脸上,肃柔见他脸颊微红,便问他:“热么?”
他摇了摇头,“长姐,待会儿会有赞者来接引的吧?”
少年公子,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仪式,心里难免担忧,肃柔和声说会的,“只要脚下一步步走稳,就不会出错。”
颉之嗯了声,转头往前看,瑞石山铺天盖地撞进眼帘,已经能够望见太庙的正门了。
队伍终于停下来,他匀了口气先跳下车,再回身来搀扶肃柔。放眼往前看,采亭停在了太庙戟门前,朝中官员海海,都穿着差不多的公服,分列于中路两旁。采亭正前方站了三位奉迎的使节,因背身看不见脸,也分辨不清哪个是赫连颂。
赞者上前引导,将他们引至正副使身后,因太庙是皇家禁地,身无功名者和女子不能入内,“时享”便在戟门外举行。
赞者高唱行礼,所有人都抬手加眉,跪拜下去。配享太庙是臣子最高的荣誉,礼仪自然也是最隆重的,待跪拜完毕再移灵,肃柔这才发现采亭里多了一面神主,版文篆刻着爹爹的官爵和姓名。
赞者在一旁轻声指引:“请公子与女公子,将神主、灵位移入龛座内。”
肃柔和颉之趋身捧灵,这时就得万万小心了,双眼紧盯足尖,连一步都不能踏错。采亭和龛座相聚不过两丈远罢了,这短短的几小步,也走出了背上氤氲的汗气。
手中灵位有万钧重,也许这是自己与爹爹最后亲近的机会了,日后灵位在太庙,家里只能另做一面用以祭奠。不是当初举丧时用的那座,感情上差了点意思,但无论如何,还是感激朝廷的褒奖,官家的厚爱,父亲从此,也能名垂青史了。
肃柔和颉之并肩走到空置的龛座前,祭案左右有内侍接应,将神主灵位转交内侍,再由内侍高高供奉上去。到这里,儿女的职责尽完了,赞者把他们引到一旁,接下来由正使主持时享,再把龛座运入庙室,另行祫祭。
祭案上已经摆好了贡品和爵,太庙祭祀献酒三次,由副使执樽、举幂,正使酌酒。宰相年过四十了,人很清瘦,留了须髯,一副文人的清正风骨。两位副使,其中一位面向他们,眉眼很敦厚的样子,应当是太常寺卿刘昂。
剩下的那一位,始终背对着他们,是赫连颂无疑了。肃柔望着那背影思量,他会觉得心中有愧吗?应该会吧,否则今日不会出现在这里。时隔十多年,自己已经记不清当初那个少年的长相,只记得从远方来,带着一脸的桀骜,像一匹驯不服的野马。
反正就是面目可憎,现在也许愈发野蛮了。肃柔轻轻叹了口气,从他身上移开了视线。仪式还在进行,两遍元酒之后盥手、洗爵,祭祀的器具要交接,直到这个时候,赫连颂才终于转过身来。
和肃柔先前设想的不一样,他的身上没有西域人的犷悍,反倒长成了一种精致儒雅的汉化模样,只是那眼眸深如寒潭,五官也比一般人更为深刻。她不由怔了下,发现自己之前好像见过他,正是那天从萦阳侯府回来,在潘楼前看见的那个年轻人。
赫连颂也朝她望过来,探究地打量了她两眼。因为移灵的缘故,她一身男子的打扮,素面朝天不施脂粉,但那脸颊在日光下却白得通透,白得没遮没拦。儿时的厌恶延续到现在,他看见那双眼睛里浮起隐约的轻慢之气,要不是场合不对,他真担心她又冲过来,闷头顶他个倒仰。
还好,人长大了,行为举止也更合乎大家闺秀的标准,至少不会像儿时那么莽撞了。他一直知道她,在禁中当了十年的女官,所以上京贵女圈子中从来没有她这个人存在,却在今日,从天而降。
他的眼神轻漾了漾,避开了她的目光。
一切还在继续,入庙仪的最后一环是祫祭,需把龛座移入太庙内,供奉上神案。太常寺礼官抬起龛座进入戟门,正使执笏引领六品上官员入内,他能感觉到芒刺在背,但依旧矜重挺直了脊梁,稳稳地,亦步亦趋地,协助正使护持着神主灵位,正式进入太庙。
戟门外,众人还不能离开,顶着热辣的大日头,等候太庙内设馔、彻豆9,直到听见里面鸣鞭,这场大典才正式进入尾声。
王公大臣们依次退出太庙,在戟门外再行三叩礼,复退到三出阙外,然后就可以各自回家了。一时场外人头攒动,纷纷忙于寻找自己的车驾,那场景,简直像上京科考的放榜日。
张矩和张秩从人群中走出来,他们在家送罢了灵位,还要随仪仗入太庙恭迎,大礼散后找到两个孩子,张秩抬手指了指,“马车就在前面。”
肃柔嗳了声,正要举步,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唤了声“留台”。
回首望,日光大盛下,那人从三出阙前的阴影里走出来,满身的尊贵风仪,远远朝这里拱了拱手。
肃柔见状退后一步,向伯父和叔父欠身,也不需多言,长辈们就明白她的意思了。
张矩点了点头,“让三郎先送你回去。”言罢转身对赫连颂拱起手来,笑道,“今日辛苦王爷,大典功德圆满。”
赫连颂缓步而来,张家姐弟却匆忙离开了,他也不介意,坦诚地对张矩道:“侍中配享太庙,还了我多年的夙愿。蒙官家恩典,今日命我协理入庙仪,总算让我为侍中尽了一份心。”
张矩和张秩听他这样说,不由对望了一眼。
这些年彼此虽然同朝为官,交集却并不多,即便有些往来,也是公务上的牵扯,从来不会谈及私事。赫连颂这人,如一柄雕工精美的利刃,轻易还是不要结交为好。官场上惯用的太极手段,张矩也打得很漂亮,便道:“王爷有心,如今人已经配享太庙,虽然身故,朝廷与官家没有忘记他,他在九泉之下也得安慰了。十二年转瞬即过,还请王爷勿要再牵挂。将臣奉命在外,生死本就难料,王爷若是因此耿耿于怀,反倒令我张家满门不安了。”
赫连颂略沉默了下,颔首道好。
故人的事办完了,生人之间好像也该走一走人情了,便又笑着说:“鄂国公驻军河湟,今日刚还朝,河湟是陇右辖下,我和几位指挥商议过后,打算在方宅园子设宴,为鄂国公接风洗尘。我听闻二位和国公交情匪浅,正好趁着机会大家聚一聚,就不具拜帖了,我亲口诚邀留台和连帅,还请赏光。”
这样的宴请,倒真不能推脱,官场上盘根错节,人脉是很需要维护的,既然人家诚意相邀,你就要懂得从善如流。
“一定一定。”张矩笑呵呵应承了。
张秩也凑了个趣,“上月一位好友从郢州回来,给我带了一壶叫‘汉泉’的美酒,我一直没舍得喝,今日正好借花献佛,大家畅饮三杯。”
赫连颂脸上笑靥加深,嘴上应承着,眼波流转望向张家儿女离开的方向。
那辆马车慢悠悠,往御街上去了。他不由微叹,想必张家的女儿,此刻正在心里咒骂他吧!
第16章
因为天热,回去的路上颉之仍旧与阿姐一同乘车。
阿姐不说话,低着头,慢慢吃她的麦糕,看样子不大高兴似的。他不敢开口,惴惴地看了她半晌,见她快要吃完了,想起自己也有一块,忙翻了袋子递过去,说:“阿姐,吃吧。”
肃柔抬起眼来,纳罕道:“你怎么不吃?不饿吗?”
颉之摇了摇头,“我有时候起得晚,来不及吃早饭就得赶到宗学,早就习惯了。”边说边觑她的脸色,迟疑着问,“爹爹今日配享太庙了,阿姐不高兴吗?”
肃柔说没有,“这是光耀门楣的事,怎么能不高兴呢。先前一路走过御街,那么多人驻足观望,爹爹配享太庙的消息,满上京都知道了。”
颉之说是,轻轻叹了口气,“那我明白了,你是因为见到了赫连颂,觉得心里不痛快。阿姐不要生气,这上京大得很,咱们家和他一向没有什么往来,日后也不会再遇上的。”
肃柔闻言笑了笑,颉之还年轻,安慰起人来果然简单直接。
他说得没错,自己确实是因为见到了赫连颂,心情才变得低落,因为有些人会勾起很不好的回忆,逼着人重新经历一遍陈年的痛苦。不过那些不愉快,在离开瑞石山的那刻就放下了,毕竟时间相隔得太久远,没有必要再为难自己。只是自己情绪控制不得当,在弟弟面前失态了,仔细想一想,确实有些不应该。
罢了,不去说他,肃柔复去叮嘱颉之:“日后出门之前,一定要吃些东西,否则饿上半日很伤身。你现在正是长个子的时候,要是身上闹了亏空,将来人就长不高了。”
颉之难为情地咧了咧嘴,“阿娘也是这么说,我也想早起,可近来课业繁重,过阵子就要秋闱了,每天夜里读书读到深更半夜,早上起不来。”
男孩子生来肩上担子重,承载着家里的希望。尤其张家这样的人家,几乎满门入仕,自己要是落了榜,对不起长辈们和列祖列宗。
至于说长个子,颉之倒是不担心的,家下兄弟们都不矮,再去问问阿姐,“爹爹的个头高吗?我不记得爹爹的长相了,爹爹过世那年,我和至柔刚会走路。”
“爹爹啊……”肃柔回忆起父亲,其实也只剩淡淡的一点轮廓,便照着依稀的印象给弟弟描述,“爹爹很高大,比伯父还要高一些,穿着铠甲兜鍪往那儿一站,像铜墙铁壁一样。”
颉之眼里浮起一片波光来,那是儿子对父亲的孺慕,“我一直想知道爹爹的事,可阿娘从来不说,但凡问起,她就冲我虎着脸,让我多读书,少打听。”
想来还是不忍回忆,肃柔是明白继母的,不过可以趁着没到家,和颉之说一说爹爹,说爹爹的脾气很好,对谁都和颜悦色。祖母曾提起爹爹,说他是兄弟之中最不像武将的,却没想到会远赴边关,领兵打仗。
“终究是爹爹的心不够狠。”颉之听罢怅然,“如果爹爹还在,阿姐也不会入禁中。”
肃柔并没有什么埋怨,反倒说:“太后也是一片好心,想替旧臣扶养遗孤,可没想到自己得了急症,一下子就走了。”
如果太后活着,她可能又是另一番境遇,也许成为官家的后宫,也许许给了王侯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