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失败的就是英宗皇帝,直接搞了一个土木堡之变,大明元气大伤,很多年没有缓过劲来。
如果不是后来成化皇帝还算中用,大明到现在不一定是什么样子。
前边还有一个正德皇帝,也搞了那么一出。虽然搞成功了,但是也让大家心惊肉跳的。
对于文官来说,皇帝不应该这么搞,这实在是太危险了。明明派一个上将军就能解决的问题,你为什么非要自己去?
汉武帝从来没有亲自领军作战,但是他有卫青,有霍去病,有李广等等名将,谁能够磨灭他的威名?
一个上将军战死了,可以再换一个。可是皇帝如果战死了,这场战争无论打到什么程度,那都是输了。
谭纶生怕马芳把皇帝御驾亲征的心思勾起来。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马芳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关键是皇帝真动了这样的心思怎么办?
当今皇帝可不是什么安稳的主。
于是谭纶严厉地警告了马芳。
马芳也瞬间就明白了,连忙躬身行礼道:“多谢谭大人!”
如果皇帝真因为他说的话动了心思,那他真的就百死莫赎了。
“知道就好。”谭纶点了点头说道:“走,带我看看你说的新枪,我对这个东西很感兴趣。”
实际上谭纶能知道有这么个东西,是因为皇帝一直在西苑做这个东西,还从兵部这边调了不少工匠过去。
只不过谭纶一直不知道这东西长什么样,成品没有见到过。
他也不知道马芳这里居然有十支,如果知道的话他早就过来了。
两人连忙向着校场走了过去。
一路上,马芳都在给谭纶讲解新军的前景。
谭纶听得很认真,不时的点点头,偶尔还提一些意见。
两人相谈甚欢。
看到马芳骄傲的样子,谭纶也有了信心。
“谭大人,这样的骑兵训练出来以后,人数少了可能还可以被击破;但如果一旦人数上千,那绝对是不可阻挡的,望风披靡!”马芳一脸的激动。
闻言,谭纶想了想这种场面,也动容的点了点头。
一千人的骑兵,一千支火枪,一千支能打得准的火枪。这些人坐在马上,无论是游走绕圈,还是冲锋开枪,全都游刃有余。
成排的子弹铺天盖地的打过去,那是什么效果?
子弹没有了,马上就压上继续开枪,装填速度非常快,能形成绵密的火网,甚至进行火力覆盖。
这种场面,想想就很激动。
第三七一章 谭纶要让皇帝花钱
很快,马芳就开始为谭纶演示了起来。
只不过他的枪比较少,只有十支枪,演示的效果要差很多。
看到演示,谭纶并没有失望。他不但没有失望,反而有些激动。
他并不是那种肤浅的人,也不是那种眼光比较短浅的人,他能看得出来这后面蕴藏的东西。就像马芳说的一样,这要是普及开来,威力肯定非同凡响。
想到这里,谭纶说道:“你在这里好好的干,我进宫去见陛下,和陛下商量一下给你提供军械的事。”
谭纶本身就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官员,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他一直都想做一些事出来。
只不过这么多年了,大明朝一直没有钱,他想干事也干不出来。即便有张居正支持,他能做的事其实也不多,
可是这次不一样,这次谭纶看到了机会,看到了一个壮大大明朝军方的机会。
如果真的能训练出这样的军队,大明就真的是纵横天下、所向披靡!
关键是现在有钱,谭纶可以想干一些他之前想干但不能干的事。朝廷没有钱,国库也没有钱,但是皇帝有钱啊,而且皇帝还愿意把钱花在这个上面。
谭纶愿意去找皇帝,也有信心说服皇帝让他把钱花出来。
至于张居正那边,谭纶也不担心,张居正肯定支持自己。自己能让皇帝把钱拿出来花,而且花在这方面,相信张居正一定会非常高兴。
闻言,马芳的眼睛顿时就亮了。
他这一路上都在研究这些枪,越研究越想要,越研究越想要。
他也曾问过宫里面的公公,知道自从自己走了以后,宫里也不过就做出来了五百支。这五百支枪,现在已经全都送到了戚继光那里。
如此,马芳就不能再说什么了,总不能去戚继光那边把火枪要回来吧?
戚继光那边也要打仗、也要用,不能全都给自己。
马芳能想到的办法也就是扩大规模、扩大生产。反正以现在大明的体量,无论生产出来多少都不够用。
马芳原本也想向皇帝建议的,但是现在他训练新军,军械方面的事就没空再参与。
作为一个老臣子,马芳深刻的清楚,事情可以参与,但是不能参与态度。
现在看到谭纶这个态度,马芳心里面顿时就高兴了。
谭纶做这件事就非常合适,他是兵部尚书,而且是文官。最重要的是,他还同样深得皇帝的信任。在这样的情况下,由谭纶向皇帝来提建议,同时主持这件事情,实在是再合适不过的事了。
马芳躬身说道:“那就有劳谭大人。”
闻言,谭纶就是一愣,随后笑着说道:“这事可和你没什么关系,你不用这样。这是朝廷的事,本官身为兵部尚书,责无旁贷!”
“大人高义!”马芳连忙在一边笑着说道。
谭纶说道:“你就放开手,大胆的去干吧!有什么事都可以来找我,你放心。有什么事,本官都会帮忙!”
听了这话,马芳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谭纶。
说实话,这么多年他没少和文官打交道,但基本都是被坑害的。这些文官说话不算数,捞好处的时候冲在前面,这种事他见多了。
像谭纶这样的文官,马芳真的是第一次见到,能毫不犹豫的说出这样有责任、有担当的话。
马芳的心里面有一些激动。
以前的文官不是对自己不假颜色,就是和自己虚与委蛇,要么就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今天见到谭纶这样的,马芳心里有些感慨。
虽然不知道谭纶说的这些话是真是假,但是马芳觉得谭纶应该没有必要骗自己。如果谭纶真的能说到做到,那真是一个好官!
“多谢大人!”马芳面容严肃的躬身说道。
谭纶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转身走到马匹旁,翻身上马之后便纵马而去。
他要去和皇帝聊一聊了。
西苑。
朱翊钧缓缓地收起眼前的鱼竿,脸色非常郁闷。
他在这个地方已经钓了好几天,每天的收获都很不错。可是今天居然要空手而归了?
看来要有不好的事要发生。
前面几天虽然说没有炸窝,但是效果也非常好。今天突然成了这样,这让朱翊钧有些不太能接受。
陪在一边的张诚有些无奈,他很想跳下去抓一条鱼给陛下挂在鱼钩上。
可是他也不敢,他知道陛下享受钓鱼这个乐趣。如果自己捣乱的话,下场会很惨。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太监跑到张诚身边,在他耳边嘀咕了两句。
张诚的心里面顿时就松了一口气。
刚才自己还想着找点什么事把陛下的注意力转移了,如此一来的话,陛下有了别的事,就不会再因为没钓到鱼而郁闷满满了。
只是自己一时之间没有想好什么说辞,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张诚小心翼翼的凑到朱翊钧的面前,压低了声音说道:“陛下,兵部尚书谭大人求见。不知陛下?”
闻言,朱翊钧先是一愣。
谭纶来干什么?
他将鱼竿放下说道:“那就见一见吧。”
说完,朱翊钧就站起了身子,一边活动筋骨一边说道:“国事要紧,不能因为朕的私人爱好就耽误了国事。”
“是啊,是啊!”张诚在一边谄媚的笑着说道:“圣明无过陛下!”
朱翊钧瞥了他一眼,摇了摇头,迈步就走了。
懒得搭理他。
在配合自己说骚话、拍马屁这方面,张诚比陈矩差远了。也不知道陈矩在山东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人到现在都没回来。陈矩不在身边,都没有人会说话了。看来以后还是尽量把陈矩留在身边,少让他出去,不然的话影响心情。
张诚一脸的无奈,下意识抬起手就抽了自己的嘴一下。
他当然知道皇帝刚刚就是想让自己说点奉承的话,可是自己说了,皇帝就是不满意,这就让人很无奈。
陛下都给机会了,自己学人家陈矩都学不像,还不如鹦鹉学舌来得灵巧呢!
张诚郁郁寡欢地默默跟在皇帝后面。
第三七二章 仿制王恭厂
朱翊钧来到前面的时候,谭纶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会了。
见到皇帝,谭纶不敢怠慢,连忙撩起衣服跪在了地上说道:“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免礼。”朱翊钧笑着说道:“今天怎么行如此大礼?”
谭纶站起身子回答道:“因为今天臣是来和陛下商量正事的。”
闻言,朱翊钧的脸色也严肃了起来,对旁边的张诚说道:“赐坐。”
如果不是后来成化皇帝还算中用,大明到现在不一定是什么样子。
前边还有一个正德皇帝,也搞了那么一出。虽然搞成功了,但是也让大家心惊肉跳的。
对于文官来说,皇帝不应该这么搞,这实在是太危险了。明明派一个上将军就能解决的问题,你为什么非要自己去?
汉武帝从来没有亲自领军作战,但是他有卫青,有霍去病,有李广等等名将,谁能够磨灭他的威名?
一个上将军战死了,可以再换一个。可是皇帝如果战死了,这场战争无论打到什么程度,那都是输了。
谭纶生怕马芳把皇帝御驾亲征的心思勾起来。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马芳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关键是皇帝真动了这样的心思怎么办?
当今皇帝可不是什么安稳的主。
于是谭纶严厉地警告了马芳。
马芳也瞬间就明白了,连忙躬身行礼道:“多谢谭大人!”
如果皇帝真因为他说的话动了心思,那他真的就百死莫赎了。
“知道就好。”谭纶点了点头说道:“走,带我看看你说的新枪,我对这个东西很感兴趣。”
实际上谭纶能知道有这么个东西,是因为皇帝一直在西苑做这个东西,还从兵部这边调了不少工匠过去。
只不过谭纶一直不知道这东西长什么样,成品没有见到过。
他也不知道马芳这里居然有十支,如果知道的话他早就过来了。
两人连忙向着校场走了过去。
一路上,马芳都在给谭纶讲解新军的前景。
谭纶听得很认真,不时的点点头,偶尔还提一些意见。
两人相谈甚欢。
看到马芳骄傲的样子,谭纶也有了信心。
“谭大人,这样的骑兵训练出来以后,人数少了可能还可以被击破;但如果一旦人数上千,那绝对是不可阻挡的,望风披靡!”马芳一脸的激动。
闻言,谭纶想了想这种场面,也动容的点了点头。
一千人的骑兵,一千支火枪,一千支能打得准的火枪。这些人坐在马上,无论是游走绕圈,还是冲锋开枪,全都游刃有余。
成排的子弹铺天盖地的打过去,那是什么效果?
子弹没有了,马上就压上继续开枪,装填速度非常快,能形成绵密的火网,甚至进行火力覆盖。
这种场面,想想就很激动。
第三七一章 谭纶要让皇帝花钱
很快,马芳就开始为谭纶演示了起来。
只不过他的枪比较少,只有十支枪,演示的效果要差很多。
看到演示,谭纶并没有失望。他不但没有失望,反而有些激动。
他并不是那种肤浅的人,也不是那种眼光比较短浅的人,他能看得出来这后面蕴藏的东西。就像马芳说的一样,这要是普及开来,威力肯定非同凡响。
想到这里,谭纶说道:“你在这里好好的干,我进宫去见陛下,和陛下商量一下给你提供军械的事。”
谭纶本身就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官员,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他一直都想做一些事出来。
只不过这么多年了,大明朝一直没有钱,他想干事也干不出来。即便有张居正支持,他能做的事其实也不多,
可是这次不一样,这次谭纶看到了机会,看到了一个壮大大明朝军方的机会。
如果真的能训练出这样的军队,大明就真的是纵横天下、所向披靡!
关键是现在有钱,谭纶可以想干一些他之前想干但不能干的事。朝廷没有钱,国库也没有钱,但是皇帝有钱啊,而且皇帝还愿意把钱花在这个上面。
谭纶愿意去找皇帝,也有信心说服皇帝让他把钱花出来。
至于张居正那边,谭纶也不担心,张居正肯定支持自己。自己能让皇帝把钱拿出来花,而且花在这方面,相信张居正一定会非常高兴。
闻言,马芳的眼睛顿时就亮了。
他这一路上都在研究这些枪,越研究越想要,越研究越想要。
他也曾问过宫里面的公公,知道自从自己走了以后,宫里也不过就做出来了五百支。这五百支枪,现在已经全都送到了戚继光那里。
如此,马芳就不能再说什么了,总不能去戚继光那边把火枪要回来吧?
戚继光那边也要打仗、也要用,不能全都给自己。
马芳能想到的办法也就是扩大规模、扩大生产。反正以现在大明的体量,无论生产出来多少都不够用。
马芳原本也想向皇帝建议的,但是现在他训练新军,军械方面的事就没空再参与。
作为一个老臣子,马芳深刻的清楚,事情可以参与,但是不能参与态度。
现在看到谭纶这个态度,马芳心里面顿时就高兴了。
谭纶做这件事就非常合适,他是兵部尚书,而且是文官。最重要的是,他还同样深得皇帝的信任。在这样的情况下,由谭纶向皇帝来提建议,同时主持这件事情,实在是再合适不过的事了。
马芳躬身说道:“那就有劳谭大人。”
闻言,谭纶就是一愣,随后笑着说道:“这事可和你没什么关系,你不用这样。这是朝廷的事,本官身为兵部尚书,责无旁贷!”
“大人高义!”马芳连忙在一边笑着说道。
谭纶说道:“你就放开手,大胆的去干吧!有什么事都可以来找我,你放心。有什么事,本官都会帮忙!”
听了这话,马芳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谭纶。
说实话,这么多年他没少和文官打交道,但基本都是被坑害的。这些文官说话不算数,捞好处的时候冲在前面,这种事他见多了。
像谭纶这样的文官,马芳真的是第一次见到,能毫不犹豫的说出这样有责任、有担当的话。
马芳的心里面有一些激动。
以前的文官不是对自己不假颜色,就是和自己虚与委蛇,要么就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今天见到谭纶这样的,马芳心里有些感慨。
虽然不知道谭纶说的这些话是真是假,但是马芳觉得谭纶应该没有必要骗自己。如果谭纶真的能说到做到,那真是一个好官!
“多谢大人!”马芳面容严肃的躬身说道。
谭纶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转身走到马匹旁,翻身上马之后便纵马而去。
他要去和皇帝聊一聊了。
西苑。
朱翊钧缓缓地收起眼前的鱼竿,脸色非常郁闷。
他在这个地方已经钓了好几天,每天的收获都很不错。可是今天居然要空手而归了?
看来要有不好的事要发生。
前面几天虽然说没有炸窝,但是效果也非常好。今天突然成了这样,这让朱翊钧有些不太能接受。
陪在一边的张诚有些无奈,他很想跳下去抓一条鱼给陛下挂在鱼钩上。
可是他也不敢,他知道陛下享受钓鱼这个乐趣。如果自己捣乱的话,下场会很惨。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太监跑到张诚身边,在他耳边嘀咕了两句。
张诚的心里面顿时就松了一口气。
刚才自己还想着找点什么事把陛下的注意力转移了,如此一来的话,陛下有了别的事,就不会再因为没钓到鱼而郁闷满满了。
只是自己一时之间没有想好什么说辞,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张诚小心翼翼的凑到朱翊钧的面前,压低了声音说道:“陛下,兵部尚书谭大人求见。不知陛下?”
闻言,朱翊钧先是一愣。
谭纶来干什么?
他将鱼竿放下说道:“那就见一见吧。”
说完,朱翊钧就站起了身子,一边活动筋骨一边说道:“国事要紧,不能因为朕的私人爱好就耽误了国事。”
“是啊,是啊!”张诚在一边谄媚的笑着说道:“圣明无过陛下!”
朱翊钧瞥了他一眼,摇了摇头,迈步就走了。
懒得搭理他。
在配合自己说骚话、拍马屁这方面,张诚比陈矩差远了。也不知道陈矩在山东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人到现在都没回来。陈矩不在身边,都没有人会说话了。看来以后还是尽量把陈矩留在身边,少让他出去,不然的话影响心情。
张诚一脸的无奈,下意识抬起手就抽了自己的嘴一下。
他当然知道皇帝刚刚就是想让自己说点奉承的话,可是自己说了,皇帝就是不满意,这就让人很无奈。
陛下都给机会了,自己学人家陈矩都学不像,还不如鹦鹉学舌来得灵巧呢!
张诚郁郁寡欢地默默跟在皇帝后面。
第三七二章 仿制王恭厂
朱翊钧来到前面的时候,谭纶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会了。
见到皇帝,谭纶不敢怠慢,连忙撩起衣服跪在了地上说道:“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免礼。”朱翊钧笑着说道:“今天怎么行如此大礼?”
谭纶站起身子回答道:“因为今天臣是来和陛下商量正事的。”
闻言,朱翊钧的脸色也严肃了起来,对旁边的张诚说道:“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