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底,黄次辅一众人回到了京城,一同带回的,除了玉米和红薯,还有香甜软糯的红薯干。
    不过这些好吃的,除了玉米和红薯,那个叫红薯干的景康帝毛都没见着,不是众人舍不得分给皇帝吃,而是他们压根忘了分享美食这件事,这不一下马车,大家就各顾各的背上自己的那份,满心欢喜地回家去了。
    嘿嘿,状元郎可真大方啊,原先说好一人二十斤的,结果临走前又给他们加了十斤。
    等景康帝吃上红薯干时已近年关了,是慧郡王特地给自己祖父送来的。
    吃着软糯香甜的红薯干,老皇帝并没有询问这么好吃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话说他堂堂一国之君,总不可能连自己大孙子待在哪儿都不知道吧。
    癸卯年腊月二十六,这一日注定是个载入史册的日子。
    大朝会上,景康帝出人意料的连颁两道圣旨。
    邱公公手捧明黄帛卷,清声朗读:嫡长子李喆,日表英奇,天资粹美......今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
    音落,晋王接旨谢恩,而宁王面色难看,附其者更是心下惴惴。
    相较于震惊满朝的立太子圣旨,第二道封周青林为大司农的圣旨就并不那么吸人眼球了。
    ......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5-26 22:04:36~2022-05-28 16:06: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五 5瓶;natsuki、鱼找水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89章 、分安置房
    大年下的, 本该是年味越来越浓的时候,可整个京城的官圈,就因为景康帝突然下旨立太子的事,变得不平静了起来。
    原先依附晋王的, 也就是如今太子的官员们, 自然是心想事成, 满面春风了。
    而那些站队二皇子的,心里的感受就不是那么美妙了。
    比如礼部郎中陈友忠,原本圣上没下旨立太子前,自己哪有回家吃晚饭的时间啊, 不是今天这个请,就是明天那个邀的, 可以说,自从踏上二皇子这条大船后, 晚饭这一顿, 他基本就没怎么摸过自家的碗了。
    虽陈友忠官职不高,可在那些比他职位低的官员面前还是有市场的, 更何况, 礼部尚书年后就要致仕,据可靠消息, 陈大人极有可能接任尚书一职,所以大家都急着烧灶呢。
    哪知变化太快,立晋王为太子的圣旨,犹如五雷轰到了所有二皇子派系人的头顶上,那么的让人猝不及防。
    此时, 窝在书房里的陈友忠正在冥思苦想, 自己接下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该不该继续一条道走到黑,毕竟历朝历代,当了太子最后却没能问顶的例子又不是没有,谁能保证晋王就一定能顺顺利利坐上那把龙椅啊。
    所以陈友忠觉得自己还是静观其变比较好,免得到时两边都落不到好。
    再说,退一万步来讲,自己前头还有好几个大员顶着呢,日后太子真要翻旧账什么的,也到不了他一个小小五品官的头上啊。
    何况自己虽在二皇子这条船上,可除了帮着拉人,旁的事自己从来没有参与过。
    此时陈友忠无比庆幸,自己对二皇子来说,还不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物,所以很多事还轮不到自己参预其中。
    比如上次狩猎场突然出现两头狗熊的事。
    又比如前不久慧郡王院子“不小心”走水的事,想到这里,陈友忠不得不佩服起慧郡王的运气来,当时大火把整个院子烧了个精光,正当众人都以为慧郡王肯定没了的时候,结果听说人家当晚压根就没睡在小院里。
    这运气真真是没谁了。
    理清思路后,陈友忠心里稍微放心了些。
    还有,他准备明日就和二女婿说一说,也让他脑子警醒一些,如今可是非常时期,那些应酬什么的,暂时还是少去为好,可别到时成了旁人探底的靶子。
    想到二女婿,陈友忠不禁又想起圣上新封的大司农来,心里要说不气那是假的,这可是二品大员啊,更别说人家还有两个女儿未来夫家的好门第。
    这样一棵大树,在旁人家里早就抱着舍不得松手了,女婿一家倒好,早八百年就把人推到门外去了。
    自己早就跟他们说了要搞好关系搞好关系,非是不听。
    唉!陈友忠叹气。
    心说这世上还有比亲母子、亲兄弟、亲叔侄更亲的关系吗,要是相处好了,等对方发达时,还能不提拔自己人吗。
    何况人家又没有儿子,往后还不是只能围着侄儿和侄孙转。
    届时说不定自己这个姻亲也能沾上不少光。
    如今可倒好,啥都捞不到。
    陈友忠是越想越气,此时的他要是知道,把二品大员推出门外,他女儿是出力最大的那一个,也不知会作如何感想。
    ......
    城北周家。
    自从听到孙子带回来的消息后,与周富贵的满脸喜气不同,王氏的心气就没顺过。
    看到老婆子整日耷着一张脸,周富贵知道不管自己怎么说,都和对方说不清,是以也懒得搭理,一甩袖子就走开了,留下王氏一个人更是气得流泪痛哭。
    如今“后悔”两个字都形容不了王氏此时的心情,早知道老二会有如今这出息,自己怎么也得把他一起带到京城来啊。
    多一房人的开销家里又不是出不起。
    还有,老二闺女多怕啥,自己好好养着就是了,没看现在大丫二丫都定了这么好的亲事吗。
    当初要是没有分家,自己这个当奶的得多风光啊!
    最重要的是,如若没把二房分出去,自家宝珠肯定就能嫁到更好的人家去了。
    哪像现在,说的好听是书香门第,可过起日子来却连个普通的商户人家都不如,实在紧巴的厉害。
    想起闺女三朝回门时跟自己的抱怨,说婆家除了一日三餐,其他点心啥的一概没有。
    当时就把王氏心疼的不行,心想着,好在自己陪的嫁妆还算丰厚,不然闺女可就得受苦了。
    想到嫁妆,王氏又记起宝珠出嫁时老大和老三给宝珠的添妆来,当时两人就跟事先商量好了一般,一人给了二十两银子,除了这个,其他珠钗首饰啥的一件都没有。更别说两个孙媳妇各给了五两银子了,就跟打发叫花子似的。
    说实话,二孙媳的五两银子倒没让王氏感觉难受,她心里最气不过的,还是大孙子夫妻俩居然也只拿了五两出来,要知道,这些年,自己偷偷补贴到耀祖头上的银子,两百个五两都不止了吧。
    所以,真让人心寒啊。
    王氏不禁又记起那时老头子去老二家告知宝珠要成亲,当时老二媳妇虽然人没有过来吃喜酒,却让管家送来五十两银子以及两块上好细绸的事。
    想到这里,王氏的心顿时五味杂陈起来。
    后院,书房里。
    周耀祖手持书卷,正直挺挺地坐在书桌前,看他这正襟危坐的样子,好似真在认真读书一般,可观那发直的双眼,便知捧书之人早已云游天外去了。
    确实,此时的周耀祖哪里还有用在看书上的心思啊,这不,从知道二叔育出的高产粮种,就是那日在翰林院看到的外番果子后,周耀祖就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原来今日晚饭时,饭桌上多了两样新吃食,周耀祖一看,咦,这不是二叔买过的外邦果子吗,怎么自家也买来吃了?
    周富贵见大孙子对着玉米和红薯发愣的样子,忙笑道:“咋样,这又红彤彤又是黄灿灿的,看着还挺好看的吧,我也是今日才知道原来你二叔育出的新粮长这样,听说亩产能有四千多斤呢!”
    随即,周富贵又感叹道,“没想到老二这么厉害,居然能种出这样的高产粮来,这可是积大德行大善的事啊!”
    能让百姓吃饱肚子,可不就是天大的善行吗。
    见大孙子依旧发着呆,周富贵把玉米和红薯往他面前一推,道:“方才我吃着味道还挺不错的,喏,耀祖你也吃吃看!”
    周耀祖拿起一根玉米,看到上头金黄色的玉米粒,他记起当时自己好像还在心里嘲笑二叔人傻钱多来着,笑他居然被外邦使者坑骗,买了一堆不知是啥的东西,如今看来这个傻子是自己才对。
    周耀祖不禁在想,要是当初买到这些种子的是自己,那么这天大的功劳不就是他的了吗。
    可转瞬,周耀祖又有些怀疑,自己真要是遇到这些种子时,会不会去买了来。
    同样的想法,此时也正在翰林院的邱掌院以及其他几个侍讲和侍读心中盘旋。
    自从第二季红薯和玉米再次大丰收后,新品粮就开始出现在各个粮店中了,所以先前那些看到过周青林买外邦果子的翰林院同僚们,也都知道了外邦果子就是新品粮的事,要说不羡慕不嫉妒那肯定是假的,他们在心里也做过无数次“如果”的假设,可最后都觉得,这些种子也只有到了周青林手里,才会结出如今这种造福百姓的果实。
    所以,他们没啥好嫉妒的。
    ......
    皇帝的圣旨还在路上,远在南川的周青林自然不知道,再过两个月,自己就得回京城赴职了。
    此时的他,正在玩具作坊里,安排众人抓阄的事呢。
    至于抓什么阄,当然是分房子啦,再有三天便是过年了,分配好了房子,大伙儿正好可以在新屋里头过新年。
    经过大半年的建造,路泽塘的所有房子终于在年前完了工。
    昨日周青林又去安置房那里转了一圈,看着一排排青砖灰瓦,罗列整齐的小院,他在心里给自己点了不少的赞。
    有时想想,其实外放也挺好的,这不,可以自己当家做主,可以直接为百姓做实事谋福利。
    周青林心道,等自己回到了京城,在皇帝老头的眼皮底下,做起事来肯定就没有如今这般随心随性了。
    ......
    衙役们按照周青林的吩咐,把写着房号的小木牌全都塞进了木箱里,然后摇了摇。
    而老郑头他们早就排成了长长的队伍,每人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
    随着一声开始,第一个抓阄的人就走了上来,这是个少了只胳膊的中年汉子。
    轮到他第一个上场,中年汉子还有些拘谨,抖着手好不容易从箱子里抓了一块木牌出来。
    衙役接过来看了看,随即念道:“八十六号!”
    底下众人一听,忍不住嚷道:“八十六号不就在第六排东边数过来第三间吗,哎哟,这可是个好位置呢。”
    “对对对,就在第六排,位置确实不错。”其他人也跟着附和。
    周青林听了,忍不住想笑,看来房子的门牌号都已经记在他们心里了。
    也是,这些工人除了上工和睡觉,其他时间基本都待在路泽塘那边了,全部记下来也正常。
    抓好了阄,中年汉子就来到一旁的两个书吏那里,而后抖着手从衣襟里掏出一张户籍递了过去。
    书吏接过,然后从一大叠房契中找出八十六号房这一张,接着在房契上填上中年汉子的姓名,填写期间,另一个书吏则从钥匙串中拿出八十六号房的钥匙。
    办好了手续,两个书吏再三核对无误后,就把钥匙和房契交到了中年汉子的手上。
    此时,中年汉子的心情已经不是“激动”两个字能形容得了的。
    这还没完呢,最后中年汉子又走到杨县丞和黄主簿这边,从两人手里领了十两银子的安家银。
    一通手续走下来,中年汉子已是热泪满眶,回想起过去乞讨的日子,再想想如今,噙着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他快步行至周青林的面前,然后双膝跪地,不住地磕头:“多谢知县老爷多谢知县老爷!”
    其他人见状,也朝周青林跪下磕头,纷纷表达着对知县老爷由衷的感激。

章节目录


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小桂花婆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桂花婆婆并收藏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