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请公子能够尽快,眼下虽不能动工,但少东家有些急。”米掌柜见王修晋没有拒绝,便把之前的成见抛开,对方是个明白人,“除此事之外,少东家还有一事相求。”
“……”赵四把他当小叮噹了吗?王修晋没开口,只是望着米掌柜,他就不信,像是赵四这样的大商户之家,家中没养几个智囊,出谋划策,指点迷津。
“此事只能问公子。”米掌柜神情坚定,一副非你莫属的口气,让王修晋只能在心中摇头,默默的点头,待米掌柜的下文。米掌柜把赵四想建房的事请出,更点明想以售房之钱,赚出建园子的想,想求得良策。
王修晋摇头,“京城宅子价几何,我不清楚,建园子所需巨大,不是建一处房子就能供起。若赵四哥可等,可多建几处房子,慢慢收拢盈利,再做园子的打算。若想两者兼之,就怕倾尽太多,其他盈利之处周转不良。”王修晋这番话说得非常累,一边掂量词汇一边还要理思路。
米掌柜沉默,没再追问,此次皇上只给皇子划了地,并没给钱财,皇子身家几何,米掌柜不清楚,但他以为是撑不起两者同时进行。王修晋此番话很有道理,若非要让他出个良策,便是强人所难。米掌柜只能将此事掀过。“还有一事,在下想与公子谈蟹米。”
本以为米掌柜会起身告辞,没想到又扯到蟹米,王修晋正了正身,等米掌柜开口。蟹米总归是自己主营的东西,万不能出差错。
“今年,京城不少人家以蟹养稻,但成果并不喜人,螃蟹成灾却个个小如婴儿拳,稻子也被毁无数,以至地欠收。怕是不会再有人试种。”米掌柜说完之后叹了口气,他说的是皇庄的情况,去年蟹米全都是送进宫,哪有几人知,今年皇庄试种,结果种种地几人均被螃蟹所伤,不说颗粒无收,但也真没收上来多少,打出的米,也不如打王村送进京的。
王修晋不知京城情况,去年李家来人送礼时倒是打听种地的事,他也确实没有什么可言说的方法便拒了,今年京城有人试种,倒也没觉得奇怪。“米掌柜可直言。”
“在下想明年的粮可否多送一些进京。”今年送进京的粮多了不少,便送入宫中。皇上得知今年新粮不少,赏给京中几位权贵,这些人吃过之后,便四处打听,早晚会问明出处。权贵不差钱,千里运粮之事绝对能做出,与其他们来买,不如他与王修晋多订下一些。
王修晋想了想眼下的情况,倒是有几个村子的村长过来打听,也想如王村一样,但五修晋却没有考虑,倒不是他差蟹苗的钱,也不是不赚钱,而是他没打算明年就把湘城铺子撑起,而且物以稀为贵,还有一点就是,他想试试两季稻的可行性。“明年不行,明年甚至还有可能会减产。”
农事,米掌柜不懂,但今年已经增加,为何还会有减产一说?
“年后,长兄要进京赶考,在下无心多理农事。”王修晋非常无耻的以大哥赶考为名目给减产做了理由。
米掌柜与王修晋对视,他是认真的?这理由也太敷衍了些。无法从王修晋的眼中看出什么,米掌柜又起了别的心思,“不如王公子和长兄一同进京?以便会友,少东家会非常高兴见到公子。”他若说服不了王修晋,回京之后便让皇子给王修晋写信,请他一同进京,至于粮的事,够皇上吃就行。
眼下只有点点点有够形容王修晋的心情,他算不算给自己挖了个坑,他绝对相信米掌柜回京之后会提此事,以赵四性子,搞不好就会给他来封信,让他务必进京。在心中不停的抽打自己,面上仍要努力不让表情显得僵硬。“恐难成行。”王修晋脑中飞快转动着,以图想到最好的拒绝借口。
“不急,公子还有很久的思考时间,在下还会在梧县停留一日。”米掌柜起身要告辞。王修晋想着明日他未必会进城,便邀请米掌柜留下来吃顿便饭,米掌柜以还有要事为由,并言,“日后会有与公子同席之时。”
送走米掌柜,王修晋怎么想怎么觉得米掌柜的话好像肯定他明年会进京一般。
米掌柜对吴掌柜并没有加以为难,但也敲打了一番。待米掌柜离开后,吴掌柜松了好大口气,往后的日子便越发的小心,看铺子里的伙计,觉得每一个都有可能是京中派来看着他的人。
米掌柜又往南走了两城,便起程回京,此次并没有达成想要的目的,进京之后,米掌柜先见了皇上。天子听完米掌柜的回禀,便好奇王修晋为何要减产,至于建园子的事,让儿子愁去,这点儿小事都不能解决,何言国之大事。
皇子听亲随讲米掌柜已回京,便立刻出宫,再回宫时,整个人并未露了喜悦的表情,粮食的事,皇子抱着和米掌柜一样的想法,反正王修晋肯定不会缺了他的。皇子忧心的是如何能让父皇同意王修晋进京,而他要以什么名义发出邀请,才能让王修晋肯定能同意到进京来。
皇子没脑子一冲动,直接写信邀请,虽说当初父皇罢宰相官时,未说让他日后不得进京之言,也没取了王宰相的功名,可到底算是罪官,王修柏进京是赶考,不会有人挑出一二,但王修晋进京就会有人跳出言语。打与王修晋相处半年,皇子很多的想法变得与以前不同。拿言官来说,以前皇子不觉得有什么,但现在却觉得这是一群拿着皇粮干吃饭不干正经事的白吃饱。一个个打着为皇上着想,为国分忧的旗号,专干些为一己之私的事。看哪个不爽,不顺眼便要将其参倒,或者哪个碍着他们了,他们便会寻事,将小事化大,不参死对方不罢休。
皇子不想给王修晋惹麻烦,思来想去,皇子坚定的迈开步子……找父皇去。
第71章
南方进入第二茬粮收获季, 王村自然也都忙碌了起来,这茬收完, 就可以休息到明年开春了,想到明年也能如今年一样的收成, 一些村民心里那叫一个美,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开心, 至少那些明年不能种蟹田稻的人家, 心里就带着满满的说不清的憋屈,尤其是受牵连的人家,明明没他们什么事,还要跟着受罚, 怎能心甘。对不讲情面的添丁别提多气愤,至于那些干出蠢事的人, 他们恨不得吞了对方。
京城李家正在装车, 去年给王家送年礼,去得有些晚,管家没来得及回京过年,今年李老将军便打算早早准备好年礼。李家老大原本想用自己这些年累的功绩跟皇上换儿子个媳妇, 被李老将军拦下, 指着大儿便吼,“你到底是想对菻善好, 还是想害他,长没长脑子!”
“我怎么就没长脑子。”李俊良梗着脖子,一脸“我没错”的表情。
李老将军气得直接给了长子一下, “我问你,你可知王家现如今做何?”
“不就是回老家了吗?还能做啥,就王状元那满嘴的清高,纸上谈兵,只知书,不知物的脑子,还能干什么。”李俊良对王涣之的评价相当的低。
“你不知还敢瞎折腾,知皇上给发的新米是哪来的吗?就是王涣之的小儿弄出来的。”李老将军狠狠的瞪着儿子一眼,没长脑子的玩意,“现在开了粮铺,你儿媳妇才多大,今年刚满八岁。你八岁的时候,干什么?”
“啥!”李俊良还真就没有想到,先帝给儿子指婚的对象这么能干,但就算是这样,李俊良也是反对的,他觉得若因对方有粮铺就默认了婚事,他更对不起儿子了。“那也不行,就算他有粮铺又怎样。”
“若菻善愿意呢?”李老将军能看出儿子心中所想,只能把孙子搬出来,儿子不就是因觉对要菻善愧疚才想拿功去换。
“怎么可能会愿意,他才多大懂什么娶妻。”李俊良不信儿子会愿意,即便是同意,也是因小不懂,等大了会后悔的。
“为父还不知你的心思,可菻善是我带大的。”李老将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即想弥补对菻善的亏欠,就应该坐下来和菻善聊聊,不要把他当成小孩子,他已经能上战场杀敌,凭着真正的功绩爬上来,不像你们,一个个都是我带着进去的。”
提到上战场的事,李俊良便如同泄了气的气球,“那贱人,我已写了休书,今后也不会再娶。”李俊良沉默了一会儿开了口,“菻善以前是嫡长子,现在还是,以后也是。”
李俊良和父亲谈过之后,仍不死心,便去寻儿子。李俊良心中对长子有愧,自然就会用强硬的语气与儿子说话,倒也是开门见山,问他对指婚的事有什么想法,若是不同意,他便用功去换皇上个的承诺。
李菻善听到父亲的话,挺惊讶的,随即摇了摇头,“父亲不必为儿子如此,儿子不觉得委屈。两家被指婚的事,满朝文武皆知,若提退婚,文官不提,单是武官便会看不起李家。且,儿子觉王家之子,是个聪明的人,以后定能成李家助力。”
李菻善越是这么讲,李俊良越是觉得愧疚,“只要你不愿,为父就算是被贬为守门之兵,也要为你一搏。”
“万万不可。”李菻善相信父亲是真心想为他做什么,“儿子以为,此事当从长计议。”李菻善略有些别扭的把自己偷偷跑去见过一次幼小的王修晋的事讲了,又讲了讲在宫里听到的一些关于王修晋的事,“儿子对王修晋越发好奇,越发想要见见他,越发觉得他当是儿子的。”
李俊良沉默了,这还没见面呢,就把他儿子的心思拐去了,若是以后见面还昨了。不过,既然儿子乐意,李俊良也不能再说什么,但仍是派人去了一趟南边,看看那孩子是不是真如父亲和儿子说的那般。
待南边的人回来之后,李俊良没再提指婚的事,在准备给王家送年礼的时候,李俊良还贡献了不少东西,京城一处别院,还有一间铺子。李老将军对长子突然大手笔有些不解,招来儿子问明,李俊良叹了口气,“父亲,之前儿子是想着菻善会不愿意,现在既然知菻善是乐意的,自然就能小气,且王家的幼子着实是个能耐的人,儿子现在忧心的是,日后皇上会不会反悔。”
宫中的天子,当真是反悔了,若是李俊良当真去闹,天子指定立刻同意,搞不好还会当场就另指他人。天子拿着翰林们给王涣之起的封号,直接扔到了地上。“闲人”,呵,这些个翰林是想拿这两字提醒他,王涣之已经被罢官,还是要提醒王涣之莫要再生意念?天子的心情十分不美好,想到前几日皇儿到御书房时,对言官们的不屑,还有那番话,天子此时当真动了要去言官之职的念头,他花钱供着这帮人有何用,着实浪费钱财。
言官们若是知天子动过的念头,肯定会跳出来把翰林全都参个遍,他们想要做什么。可惜他们不知,等到再上朝时,听天子言将减他们的俸禄,一个个脸都绿了。
天子被翰林气得不轻,直接下了旨,给王涣之扣了个“聪慧”之称号,并赏了一对如意,传其子年后进京领提字之匾。圣旨一出,翰林们个个脸色不佳,心忧皇上之意,他们听皇上的口谕,第一个反应就是皇上想让王涣之安分些,第二个反应仍是如此,
圣旨是当朝宣读,随后送往南边。李家送往南边的年礼也即将起程,李俊良请旨休息数日,他想随车去见见儿媳妇。李老将军压下蠢蠢欲动的大儿,“圣旨明白的讲让王涣之的孩子进京领匾,他大儿要进京赶考,自不能领旨,前来的定是幼子,到时时再见也不晚。”此时真若去了,以王涣之的性子,还不得把大儿关在门外,还是先见了那孩子后再说两家走动之事。
圣旨比李家的年礼先到的王村,王家一众更换衣服去接旨,传宣的公公打量着王家,这位公公是皇帝身边的亲随,对王家之事算得上了解,虽知王家变化不小,眼见之后,仍在心中感慨,谁会想到当初身无分文返回老家,如今却经营出这么大的宅院。待刘管家将人请到主屋,公公打量内里的装饰,心道难怪四皇子恳请万岁爷把王“聪慧”的幼子叫进京,这屋子的摆设处处透着股难说的雅致。
王家人跪地接旨,王涣之听完圣旨之后,心中五味杂陈,后悔刚还乡时,生出反心,皇上还记得他,似乎还会用他。重重的向圣旨磕头,高呼万岁,起身时,王涣之已满脸泪水,人倒是显得精神不少,整个透着一股自信过了头的感觉。王修晋站在长兄的身边,嘴角抖了抖,进京之事怕是推不掉了。
果然,送走了传旨的公公,王涣之便把两儿留下,“年后,你们兄弟两一同起程进京,修柏赶考,修晋去领匾。”王涣之一边说一边搓着手,“家中老宅闲置,为父想开书堂,为村中年幼之了授业,你们觉得如何?”
兄弟俩互相看了一眼,均无语。沉默了许久,王修柏才开口,“父亲既想授业,当如何收束脩?”
“这个……”王涣之一时冲动开的口,哪里想了那么周全,被大儿子一问,便不知如何回答。
“除束脩外,还有书墨纸砚,此四宝是学生准备,还是父亲供?”
“自然是学生准备。”
“……”赵四把他当小叮噹了吗?王修晋没开口,只是望着米掌柜,他就不信,像是赵四这样的大商户之家,家中没养几个智囊,出谋划策,指点迷津。
“此事只能问公子。”米掌柜神情坚定,一副非你莫属的口气,让王修晋只能在心中摇头,默默的点头,待米掌柜的下文。米掌柜把赵四想建房的事请出,更点明想以售房之钱,赚出建园子的想,想求得良策。
王修晋摇头,“京城宅子价几何,我不清楚,建园子所需巨大,不是建一处房子就能供起。若赵四哥可等,可多建几处房子,慢慢收拢盈利,再做园子的打算。若想两者兼之,就怕倾尽太多,其他盈利之处周转不良。”王修晋这番话说得非常累,一边掂量词汇一边还要理思路。
米掌柜沉默,没再追问,此次皇上只给皇子划了地,并没给钱财,皇子身家几何,米掌柜不清楚,但他以为是撑不起两者同时进行。王修晋此番话很有道理,若非要让他出个良策,便是强人所难。米掌柜只能将此事掀过。“还有一事,在下想与公子谈蟹米。”
本以为米掌柜会起身告辞,没想到又扯到蟹米,王修晋正了正身,等米掌柜开口。蟹米总归是自己主营的东西,万不能出差错。
“今年,京城不少人家以蟹养稻,但成果并不喜人,螃蟹成灾却个个小如婴儿拳,稻子也被毁无数,以至地欠收。怕是不会再有人试种。”米掌柜说完之后叹了口气,他说的是皇庄的情况,去年蟹米全都是送进宫,哪有几人知,今年皇庄试种,结果种种地几人均被螃蟹所伤,不说颗粒无收,但也真没收上来多少,打出的米,也不如打王村送进京的。
王修晋不知京城情况,去年李家来人送礼时倒是打听种地的事,他也确实没有什么可言说的方法便拒了,今年京城有人试种,倒也没觉得奇怪。“米掌柜可直言。”
“在下想明年的粮可否多送一些进京。”今年送进京的粮多了不少,便送入宫中。皇上得知今年新粮不少,赏给京中几位权贵,这些人吃过之后,便四处打听,早晚会问明出处。权贵不差钱,千里运粮之事绝对能做出,与其他们来买,不如他与王修晋多订下一些。
王修晋想了想眼下的情况,倒是有几个村子的村长过来打听,也想如王村一样,但五修晋却没有考虑,倒不是他差蟹苗的钱,也不是不赚钱,而是他没打算明年就把湘城铺子撑起,而且物以稀为贵,还有一点就是,他想试试两季稻的可行性。“明年不行,明年甚至还有可能会减产。”
农事,米掌柜不懂,但今年已经增加,为何还会有减产一说?
“年后,长兄要进京赶考,在下无心多理农事。”王修晋非常无耻的以大哥赶考为名目给减产做了理由。
米掌柜与王修晋对视,他是认真的?这理由也太敷衍了些。无法从王修晋的眼中看出什么,米掌柜又起了别的心思,“不如王公子和长兄一同进京?以便会友,少东家会非常高兴见到公子。”他若说服不了王修晋,回京之后便让皇子给王修晋写信,请他一同进京,至于粮的事,够皇上吃就行。
眼下只有点点点有够形容王修晋的心情,他算不算给自己挖了个坑,他绝对相信米掌柜回京之后会提此事,以赵四性子,搞不好就会给他来封信,让他务必进京。在心中不停的抽打自己,面上仍要努力不让表情显得僵硬。“恐难成行。”王修晋脑中飞快转动着,以图想到最好的拒绝借口。
“不急,公子还有很久的思考时间,在下还会在梧县停留一日。”米掌柜起身要告辞。王修晋想着明日他未必会进城,便邀请米掌柜留下来吃顿便饭,米掌柜以还有要事为由,并言,“日后会有与公子同席之时。”
送走米掌柜,王修晋怎么想怎么觉得米掌柜的话好像肯定他明年会进京一般。
米掌柜对吴掌柜并没有加以为难,但也敲打了一番。待米掌柜离开后,吴掌柜松了好大口气,往后的日子便越发的小心,看铺子里的伙计,觉得每一个都有可能是京中派来看着他的人。
米掌柜又往南走了两城,便起程回京,此次并没有达成想要的目的,进京之后,米掌柜先见了皇上。天子听完米掌柜的回禀,便好奇王修晋为何要减产,至于建园子的事,让儿子愁去,这点儿小事都不能解决,何言国之大事。
皇子听亲随讲米掌柜已回京,便立刻出宫,再回宫时,整个人并未露了喜悦的表情,粮食的事,皇子抱着和米掌柜一样的想法,反正王修晋肯定不会缺了他的。皇子忧心的是如何能让父皇同意王修晋进京,而他要以什么名义发出邀请,才能让王修晋肯定能同意到进京来。
皇子没脑子一冲动,直接写信邀请,虽说当初父皇罢宰相官时,未说让他日后不得进京之言,也没取了王宰相的功名,可到底算是罪官,王修柏进京是赶考,不会有人挑出一二,但王修晋进京就会有人跳出言语。打与王修晋相处半年,皇子很多的想法变得与以前不同。拿言官来说,以前皇子不觉得有什么,但现在却觉得这是一群拿着皇粮干吃饭不干正经事的白吃饱。一个个打着为皇上着想,为国分忧的旗号,专干些为一己之私的事。看哪个不爽,不顺眼便要将其参倒,或者哪个碍着他们了,他们便会寻事,将小事化大,不参死对方不罢休。
皇子不想给王修晋惹麻烦,思来想去,皇子坚定的迈开步子……找父皇去。
第71章
南方进入第二茬粮收获季, 王村自然也都忙碌了起来,这茬收完, 就可以休息到明年开春了,想到明年也能如今年一样的收成, 一些村民心里那叫一个美,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开心, 至少那些明年不能种蟹田稻的人家, 心里就带着满满的说不清的憋屈,尤其是受牵连的人家,明明没他们什么事,还要跟着受罚, 怎能心甘。对不讲情面的添丁别提多气愤,至于那些干出蠢事的人, 他们恨不得吞了对方。
京城李家正在装车, 去年给王家送年礼,去得有些晚,管家没来得及回京过年,今年李老将军便打算早早准备好年礼。李家老大原本想用自己这些年累的功绩跟皇上换儿子个媳妇, 被李老将军拦下, 指着大儿便吼,“你到底是想对菻善好, 还是想害他,长没长脑子!”
“我怎么就没长脑子。”李俊良梗着脖子,一脸“我没错”的表情。
李老将军气得直接给了长子一下, “我问你,你可知王家现如今做何?”
“不就是回老家了吗?还能做啥,就王状元那满嘴的清高,纸上谈兵,只知书,不知物的脑子,还能干什么。”李俊良对王涣之的评价相当的低。
“你不知还敢瞎折腾,知皇上给发的新米是哪来的吗?就是王涣之的小儿弄出来的。”李老将军狠狠的瞪着儿子一眼,没长脑子的玩意,“现在开了粮铺,你儿媳妇才多大,今年刚满八岁。你八岁的时候,干什么?”
“啥!”李俊良还真就没有想到,先帝给儿子指婚的对象这么能干,但就算是这样,李俊良也是反对的,他觉得若因对方有粮铺就默认了婚事,他更对不起儿子了。“那也不行,就算他有粮铺又怎样。”
“若菻善愿意呢?”李老将军能看出儿子心中所想,只能把孙子搬出来,儿子不就是因觉对要菻善愧疚才想拿功去换。
“怎么可能会愿意,他才多大懂什么娶妻。”李俊良不信儿子会愿意,即便是同意,也是因小不懂,等大了会后悔的。
“为父还不知你的心思,可菻善是我带大的。”李老将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即想弥补对菻善的亏欠,就应该坐下来和菻善聊聊,不要把他当成小孩子,他已经能上战场杀敌,凭着真正的功绩爬上来,不像你们,一个个都是我带着进去的。”
提到上战场的事,李俊良便如同泄了气的气球,“那贱人,我已写了休书,今后也不会再娶。”李俊良沉默了一会儿开了口,“菻善以前是嫡长子,现在还是,以后也是。”
李俊良和父亲谈过之后,仍不死心,便去寻儿子。李俊良心中对长子有愧,自然就会用强硬的语气与儿子说话,倒也是开门见山,问他对指婚的事有什么想法,若是不同意,他便用功去换皇上个的承诺。
李菻善听到父亲的话,挺惊讶的,随即摇了摇头,“父亲不必为儿子如此,儿子不觉得委屈。两家被指婚的事,满朝文武皆知,若提退婚,文官不提,单是武官便会看不起李家。且,儿子觉王家之子,是个聪明的人,以后定能成李家助力。”
李菻善越是这么讲,李俊良越是觉得愧疚,“只要你不愿,为父就算是被贬为守门之兵,也要为你一搏。”
“万万不可。”李菻善相信父亲是真心想为他做什么,“儿子以为,此事当从长计议。”李菻善略有些别扭的把自己偷偷跑去见过一次幼小的王修晋的事讲了,又讲了讲在宫里听到的一些关于王修晋的事,“儿子对王修晋越发好奇,越发想要见见他,越发觉得他当是儿子的。”
李俊良沉默了,这还没见面呢,就把他儿子的心思拐去了,若是以后见面还昨了。不过,既然儿子乐意,李俊良也不能再说什么,但仍是派人去了一趟南边,看看那孩子是不是真如父亲和儿子说的那般。
待南边的人回来之后,李俊良没再提指婚的事,在准备给王家送年礼的时候,李俊良还贡献了不少东西,京城一处别院,还有一间铺子。李老将军对长子突然大手笔有些不解,招来儿子问明,李俊良叹了口气,“父亲,之前儿子是想着菻善会不愿意,现在既然知菻善是乐意的,自然就能小气,且王家的幼子着实是个能耐的人,儿子现在忧心的是,日后皇上会不会反悔。”
宫中的天子,当真是反悔了,若是李俊良当真去闹,天子指定立刻同意,搞不好还会当场就另指他人。天子拿着翰林们给王涣之起的封号,直接扔到了地上。“闲人”,呵,这些个翰林是想拿这两字提醒他,王涣之已经被罢官,还是要提醒王涣之莫要再生意念?天子的心情十分不美好,想到前几日皇儿到御书房时,对言官们的不屑,还有那番话,天子此时当真动了要去言官之职的念头,他花钱供着这帮人有何用,着实浪费钱财。
言官们若是知天子动过的念头,肯定会跳出来把翰林全都参个遍,他们想要做什么。可惜他们不知,等到再上朝时,听天子言将减他们的俸禄,一个个脸都绿了。
天子被翰林气得不轻,直接下了旨,给王涣之扣了个“聪慧”之称号,并赏了一对如意,传其子年后进京领提字之匾。圣旨一出,翰林们个个脸色不佳,心忧皇上之意,他们听皇上的口谕,第一个反应就是皇上想让王涣之安分些,第二个反应仍是如此,
圣旨是当朝宣读,随后送往南边。李家送往南边的年礼也即将起程,李俊良请旨休息数日,他想随车去见见儿媳妇。李老将军压下蠢蠢欲动的大儿,“圣旨明白的讲让王涣之的孩子进京领匾,他大儿要进京赶考,自不能领旨,前来的定是幼子,到时时再见也不晚。”此时真若去了,以王涣之的性子,还不得把大儿关在门外,还是先见了那孩子后再说两家走动之事。
圣旨比李家的年礼先到的王村,王家一众更换衣服去接旨,传宣的公公打量着王家,这位公公是皇帝身边的亲随,对王家之事算得上了解,虽知王家变化不小,眼见之后,仍在心中感慨,谁会想到当初身无分文返回老家,如今却经营出这么大的宅院。待刘管家将人请到主屋,公公打量内里的装饰,心道难怪四皇子恳请万岁爷把王“聪慧”的幼子叫进京,这屋子的摆设处处透着股难说的雅致。
王家人跪地接旨,王涣之听完圣旨之后,心中五味杂陈,后悔刚还乡时,生出反心,皇上还记得他,似乎还会用他。重重的向圣旨磕头,高呼万岁,起身时,王涣之已满脸泪水,人倒是显得精神不少,整个透着一股自信过了头的感觉。王修晋站在长兄的身边,嘴角抖了抖,进京之事怕是推不掉了。
果然,送走了传旨的公公,王涣之便把两儿留下,“年后,你们兄弟两一同起程进京,修柏赶考,修晋去领匾。”王涣之一边说一边搓着手,“家中老宅闲置,为父想开书堂,为村中年幼之了授业,你们觉得如何?”
兄弟俩互相看了一眼,均无语。沉默了许久,王修柏才开口,“父亲既想授业,当如何收束脩?”
“这个……”王涣之一时冲动开的口,哪里想了那么周全,被大儿子一问,便不知如何回答。
“除束脩外,还有书墨纸砚,此四宝是学生准备,还是父亲供?”
“自然是学生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