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她在绝望中自杀,可她却没想过向卫东和她的前婆婆并不受到实质性的惩罚,伤心的是池爸和她的二哥二嫂,伤害自己是件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实在太不值得了。
老姜蹲在地上泣不成声地啜泣:“我...我没办法了,离开工厂我真的无路可走了!”
池胜男见他终于冷静下来,把自己的话都听进去了:“要是你可以不离开呢?”
老姜把脸埋在膝盖,绝望地摇着头:“工厂效益不好,最先走的肯定是我跟我老婆这种大字都不认识一箩筐的...”
池胜男斩钉截铁地说:“如果我能想办法扭转公司目前的局面呢?老姜,你相信我,死不能解决问题,只能把现状变得更糟。”
虽然都是些再老套不过的大道理,但老姜情绪很显然平复了不少,接着老姜赶到现场的妻子女儿发了疯地向他冲了过去,老姜妻子是聋哑人只会咿咿呀呀地比划着,他两个女儿抱着他一直爸爸爸爸地叫不肯放开,老姜跟妻子女儿抱头痛哭。
直到确定老姜自杀的念头已经打消,池胜男才跟公司几个领导下了楼。
下楼的时候郑雄问她:“你是真有办法解决这次的问题,还是只是想让老姜别自杀才骗他的?”他叹了口气,“咱们厂里最近发生事情你应该听说了吧,那个记者的报道对我们厂里影响不小。民政局已经下发文件,厂里也登报辟谣了,可工厂近期的销路还是不见起色。工厂已经决定卖掉一部分房产给大家伙发工资,可这么下去实在不是个办法哪。”
池胜男听到郑雄的话忍不住说:“那您觉得我这个办法可以吗,既然之前那个产品不能挽回,我们不如索性另起炉灶,引进新产品?”
在一旁听到他们对话的杨厂长说:“这办法倒是不错,只是去哪儿找这样产品?说到底做起来还是难啊。”
这话说完没几天,郑雄就在随手翻阅的报纸看到一则豆腐块新闻,内容说的是衢南有个叫林海的人,用祖传的生发水治好了很多人脱发的毛病,在衢南当地反响很大。
郑雄大喜过望,很快把这个想法报告给了民政局周局长,周局长觉得此法可行,立即拍板让郑雄把这个人从衢南请来,于是王继发就踏上了去往衢南的路上。
当王继发到达衢南时,发现燕林公司的厂址是一幢简陋的五六十年代建筑,石头砌的墙,显然生活水平不怎么样,王继发一见这情景笑了,看来挖墙脚压根不是什么难事儿!
然而出乎民政局和王继发的意料,与林海的见面似乎困难重重,阻力重重。燕林方面戒备非常严,从门卫到工厂,一道道关口盘查得很严,问来问去还是给挡了驾,王继发忙活了一个下午连林海的面都没见到。
这让他不禁开始意识到衢南方面对此人的重视程度,能让燕林如此重视此人想必有两把刷子吧,看来自己还非得把这个人弄来不可!
第二天他假扮成记者:“你好,我们是从新远来的,久仰林医师大名,我们想对他做个简单的采访,可以吗?”
厂方似乎对这套说辞早已司空见惯,客气地说:“不好意思,林医生今天很忙,没有时间见客!”
一见面就碰了钉子,这让工作一向顺风顺水的王继发颇感意外,他不愿意马上放弃,他执著地说:“林医师忙没关系,我们可以等,我们可以坐在这里等他一天,直到他有空。”
徐川听到瞬间火大,好哇,这是这是□□裸的威胁,那他也不必给对方留什么余地了,他压了压怒气拿出一份文件说,“林医师是我儿子的战友,我们公司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他弄来,他现在和我们公司合作得很好!我们已经和他签了十年的合同,要是他十年之内离开这里,他就要付给我们厂20万元的违约金!”
王继发终于明白这件事的难度,想了许久终是想不到更好的说辞,只好起身说了句:“不好意思,打扰了。”
他心有不甘地在衢南待了几天,原本以为能够到新远这样的大城市发展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事,应该轻而易举就能办到,所以他才把这事儿揽到自个身上,没想到却大费周折,绞尽脑汁都没见到正主儿。
王继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回新远一路上他都在构思怎么跟郑雄和厂方交代这件事,要是人见到不肯来还好说,要是人没见到那恐怕真是个天大的笑话了。
那么只能跟郑雄说见到了人,但人家说已经跟衢南燕林方面签了十年合约不能来,反正有合约在那,谁也不能把林海弄来拆穿他的谎言。
郑雄虽然按照国际惯例把他臭骂了一顿,不过他也明白请一位专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王继发不行就让别人去,总有人能办得成这件事。
☆、第138章 前往衢南
(此章节为出差连夜赶出来的,如果有写得不好的地方请大家见谅,容我回家修正)
接下来的一个月,郑雄陆续发动了公司好几名高层前往衢南,然而这些人都表示他们甚至见不到林海的面,而见到林海的王继发反而在郑雄面前扬眉吐气了一把,郑雄也暗悔不该为难女婿,这件事的重担终于落到了池胜男身上。
池胜男这几天心情一直很好,因为她买了一个大哥大!
手上原本有六万块钱的存款,原本打算买五六万上下的房子,结果花了三万五卖了套凶宅。
好吧,她也不算亏,再过几年那一片差不多也要动迁了,到时候国家必定会合理安置给她一个去处,而且1997年香港回归还有四年半的牛市,她何愁赚不到钱?
最近青春服装厂的生意越来越好,毕竟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后提高,消费力也会随之上升,服装业的大环境也从原本低迷逐渐开始崛起,中国的服装品牌之路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公司又从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引进三百多套一流生产设备。
九十年代的人还没有太强的品牌意识,也不懂宣传营销的手段。在池胜男的鼓动下,青春服装厂的厂长赵女士拿着借来的7万块钱,下了血本在中央电视台投放了本省的第一个电视机广告:青春西服,越穿越年轻。这钱没有白白花,这句广告词几乎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青春服装厂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在打造品牌的同时也为工厂赢得了发展的主动权。
公司的订单越来越多,池胜男越来越忙,当然这种忙碌是有代价的,伴随着忙碌她赚的钱也越来越多,去年年底光是服装厂给她的分红就有五千块钱,因为平时的工作需要以及给自己近期忙碌的一点奖励,她才给自己买了个大哥大。
她原本用的是赵厂长闲置的一台bb机,赵厂长看她没有传呼机联系不方便所以借她的。
那会儿能用个bb机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上世纪90年代初,人们都以拥有一台寻呼机为荣:数字机卖过近千元,中文机,像摩托罗拉一类的牌子至少两三千元。经营寻呼台,所需设备简单、投资少、利润丰厚,大大小小的寻呼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同时由于传递信息及时、覆盖面广、服务费用低廉等特点,小小寻呼机备受青睐。
所以当时的人但凡有台bb机,就非要找机会炫耀一番才肯罢休,比如郑雄就是个爱耍酷爱弄的家伙,前几天的时候单位给配了一台bb机,当晚他彻夜未眠,第二天便牛气哄哄地挂在裤腰带上,并扎起腰来。
有次单位同事儿子结婚,他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让郑妈妈千万要在八点半的时候准时呼叫他,郑妈妈骂他是神经病,对他的要求不予理会。
在喜宴上郑雄表面上镇定地和同事们推杯问盏,心里却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望眼欲穿地等到八点半,眼瞧着自家老婆的电话迟迟不来,他急中生智佯装起身小解,却偷偷在bb机上设置了闹钟,然后若无其事地返回喜宴。
闹钟声准时响起,他喜出望外,故意让铃声响一会儿,半晌才从腰间摘星星似的摘下bb机握在手心高高举起,迟迟不肯按掉停止键,眯着眼睛装作老花眼打量屏幕上的字,并大声吼道:“这是谁啊?谁这个时候呼我?”
然后只见全部在座的宾客人头攒动,无不将艳羡的目光投向他手中的那个黑色塑料外壳的小东西。
bb机的神话贯穿了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人们的生活,这并不是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更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但人们很快不再满足于bb机的通讯方式,因为bb机不能直接与对方说话,还要到处找电话回,一时找不到还着急,特别麻烦。到了九十年代末期,寻呼业务的增幅骤然下降到10%左右,用户流失严重、业务急剧萎缩,寻呼台数量也因之骤减。
寻呼时代过后,“大哥大”粉墨登场。
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大哥大虽然不像八十年代那么让人牛气,能有一个也是叫人看着非常眼红的事情。
池胜男虽然没有郑雄那么夸张,但她刚拿到大哥大也心急如焚地等着第一个打通她电话的人。
她此刻虽然和宋千里还有几个学长在一家酒吧里,说着新房闹鬼的事情,却有点心不在焉,总觉得今天会有事情发生。
宋千里听说新房闹鬼的事情,也瞠目结舌了好久,再三说要陪她去那里看看。
池胜男再三说不用,他的态度还是非常坚持。
不知道为什么,她的脑中闪过在另一个平行空间无意中在网上看到宋千里私生活的八卦。
那个报道显示宋千里从大学时换女友就比换衣服还快,他的创业史非常坎坷,他是凭借着老婆娘家的势力援助才逐渐在新远市站稳脚跟,还没到不惑之年就成为家乡当地的首富。他飞黄腾达之后,光是媒体曝出来的私生子私生女就有五个,可见其后宫后援团人数之多。
这样的人,当当事业伙伴或是好友还好,不过还是保持距离的好,不管这个宋千里现在对自己是单纯生意伙伴的照顾还是另有所图,她最好还是避嫌为上。
望着眼前那杯浸没在灯红酒绿中的鸡尾酒,她的眼神有些迷离,突然她的大哥大响了!
在宋千里和那几位羡慕的目光中她接起电话,早就等着第一个给她打电话的人了!
她接起电话:“你好...家明啊...郑伯伯找我啊,什么事啊,现在就去公司吗?好的,好,我这就去。”
其实还能有谁,知道她号码就这么几个人。
放下大哥大,宋千里问她:“什么事情啊?”
她耸耸肩:“不知道,公司不知道出了什么事,看样子可能是想让我出差吧。”
“那你路上小心。”
“谢谢。”
晚上8点池胜男已经登上了去往衢南的火车,郑雄交给她的任务是说服衢南燕林公司的一名技术人员,让他来向新远市的九露厂工作。
坐在硬座车厢里,她开始思索怎么能和对方见上一面,她的初步计划也是和王继发一样假扮成采访的记者,先见到对方再见机行事。
两个小时后她抵达衢南,在火车站附近的一个饭店洗了个热水澡睡了一觉,醒来时匆匆化上淡妆,吃过早饭之后在街上拦了辆出租车去往燕林公司。
徐川听说又有记者来访气得不知道说什么好,真是一群蝗虫!
他正寻思如何羞辱来访者,只见对方已经落落大方地进了屋子,池胜男开口:“您好,我们是新远日报的记者,久闻衢南燕林公司大名,我想要采访...”
又来这一招,还有完没完!
老姜蹲在地上泣不成声地啜泣:“我...我没办法了,离开工厂我真的无路可走了!”
池胜男见他终于冷静下来,把自己的话都听进去了:“要是你可以不离开呢?”
老姜把脸埋在膝盖,绝望地摇着头:“工厂效益不好,最先走的肯定是我跟我老婆这种大字都不认识一箩筐的...”
池胜男斩钉截铁地说:“如果我能想办法扭转公司目前的局面呢?老姜,你相信我,死不能解决问题,只能把现状变得更糟。”
虽然都是些再老套不过的大道理,但老姜情绪很显然平复了不少,接着老姜赶到现场的妻子女儿发了疯地向他冲了过去,老姜妻子是聋哑人只会咿咿呀呀地比划着,他两个女儿抱着他一直爸爸爸爸地叫不肯放开,老姜跟妻子女儿抱头痛哭。
直到确定老姜自杀的念头已经打消,池胜男才跟公司几个领导下了楼。
下楼的时候郑雄问她:“你是真有办法解决这次的问题,还是只是想让老姜别自杀才骗他的?”他叹了口气,“咱们厂里最近发生事情你应该听说了吧,那个记者的报道对我们厂里影响不小。民政局已经下发文件,厂里也登报辟谣了,可工厂近期的销路还是不见起色。工厂已经决定卖掉一部分房产给大家伙发工资,可这么下去实在不是个办法哪。”
池胜男听到郑雄的话忍不住说:“那您觉得我这个办法可以吗,既然之前那个产品不能挽回,我们不如索性另起炉灶,引进新产品?”
在一旁听到他们对话的杨厂长说:“这办法倒是不错,只是去哪儿找这样产品?说到底做起来还是难啊。”
这话说完没几天,郑雄就在随手翻阅的报纸看到一则豆腐块新闻,内容说的是衢南有个叫林海的人,用祖传的生发水治好了很多人脱发的毛病,在衢南当地反响很大。
郑雄大喜过望,很快把这个想法报告给了民政局周局长,周局长觉得此法可行,立即拍板让郑雄把这个人从衢南请来,于是王继发就踏上了去往衢南的路上。
当王继发到达衢南时,发现燕林公司的厂址是一幢简陋的五六十年代建筑,石头砌的墙,显然生活水平不怎么样,王继发一见这情景笑了,看来挖墙脚压根不是什么难事儿!
然而出乎民政局和王继发的意料,与林海的见面似乎困难重重,阻力重重。燕林方面戒备非常严,从门卫到工厂,一道道关口盘查得很严,问来问去还是给挡了驾,王继发忙活了一个下午连林海的面都没见到。
这让他不禁开始意识到衢南方面对此人的重视程度,能让燕林如此重视此人想必有两把刷子吧,看来自己还非得把这个人弄来不可!
第二天他假扮成记者:“你好,我们是从新远来的,久仰林医师大名,我们想对他做个简单的采访,可以吗?”
厂方似乎对这套说辞早已司空见惯,客气地说:“不好意思,林医生今天很忙,没有时间见客!”
一见面就碰了钉子,这让工作一向顺风顺水的王继发颇感意外,他不愿意马上放弃,他执著地说:“林医师忙没关系,我们可以等,我们可以坐在这里等他一天,直到他有空。”
徐川听到瞬间火大,好哇,这是这是□□裸的威胁,那他也不必给对方留什么余地了,他压了压怒气拿出一份文件说,“林医师是我儿子的战友,我们公司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他弄来,他现在和我们公司合作得很好!我们已经和他签了十年的合同,要是他十年之内离开这里,他就要付给我们厂20万元的违约金!”
王继发终于明白这件事的难度,想了许久终是想不到更好的说辞,只好起身说了句:“不好意思,打扰了。”
他心有不甘地在衢南待了几天,原本以为能够到新远这样的大城市发展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事,应该轻而易举就能办到,所以他才把这事儿揽到自个身上,没想到却大费周折,绞尽脑汁都没见到正主儿。
王继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回新远一路上他都在构思怎么跟郑雄和厂方交代这件事,要是人见到不肯来还好说,要是人没见到那恐怕真是个天大的笑话了。
那么只能跟郑雄说见到了人,但人家说已经跟衢南燕林方面签了十年合约不能来,反正有合约在那,谁也不能把林海弄来拆穿他的谎言。
郑雄虽然按照国际惯例把他臭骂了一顿,不过他也明白请一位专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王继发不行就让别人去,总有人能办得成这件事。
☆、第138章 前往衢南
(此章节为出差连夜赶出来的,如果有写得不好的地方请大家见谅,容我回家修正)
接下来的一个月,郑雄陆续发动了公司好几名高层前往衢南,然而这些人都表示他们甚至见不到林海的面,而见到林海的王继发反而在郑雄面前扬眉吐气了一把,郑雄也暗悔不该为难女婿,这件事的重担终于落到了池胜男身上。
池胜男这几天心情一直很好,因为她买了一个大哥大!
手上原本有六万块钱的存款,原本打算买五六万上下的房子,结果花了三万五卖了套凶宅。
好吧,她也不算亏,再过几年那一片差不多也要动迁了,到时候国家必定会合理安置给她一个去处,而且1997年香港回归还有四年半的牛市,她何愁赚不到钱?
最近青春服装厂的生意越来越好,毕竟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后提高,消费力也会随之上升,服装业的大环境也从原本低迷逐渐开始崛起,中国的服装品牌之路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公司又从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引进三百多套一流生产设备。
九十年代的人还没有太强的品牌意识,也不懂宣传营销的手段。在池胜男的鼓动下,青春服装厂的厂长赵女士拿着借来的7万块钱,下了血本在中央电视台投放了本省的第一个电视机广告:青春西服,越穿越年轻。这钱没有白白花,这句广告词几乎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青春服装厂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在打造品牌的同时也为工厂赢得了发展的主动权。
公司的订单越来越多,池胜男越来越忙,当然这种忙碌是有代价的,伴随着忙碌她赚的钱也越来越多,去年年底光是服装厂给她的分红就有五千块钱,因为平时的工作需要以及给自己近期忙碌的一点奖励,她才给自己买了个大哥大。
她原本用的是赵厂长闲置的一台bb机,赵厂长看她没有传呼机联系不方便所以借她的。
那会儿能用个bb机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上世纪90年代初,人们都以拥有一台寻呼机为荣:数字机卖过近千元,中文机,像摩托罗拉一类的牌子至少两三千元。经营寻呼台,所需设备简单、投资少、利润丰厚,大大小小的寻呼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同时由于传递信息及时、覆盖面广、服务费用低廉等特点,小小寻呼机备受青睐。
所以当时的人但凡有台bb机,就非要找机会炫耀一番才肯罢休,比如郑雄就是个爱耍酷爱弄的家伙,前几天的时候单位给配了一台bb机,当晚他彻夜未眠,第二天便牛气哄哄地挂在裤腰带上,并扎起腰来。
有次单位同事儿子结婚,他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让郑妈妈千万要在八点半的时候准时呼叫他,郑妈妈骂他是神经病,对他的要求不予理会。
在喜宴上郑雄表面上镇定地和同事们推杯问盏,心里却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望眼欲穿地等到八点半,眼瞧着自家老婆的电话迟迟不来,他急中生智佯装起身小解,却偷偷在bb机上设置了闹钟,然后若无其事地返回喜宴。
闹钟声准时响起,他喜出望外,故意让铃声响一会儿,半晌才从腰间摘星星似的摘下bb机握在手心高高举起,迟迟不肯按掉停止键,眯着眼睛装作老花眼打量屏幕上的字,并大声吼道:“这是谁啊?谁这个时候呼我?”
然后只见全部在座的宾客人头攒动,无不将艳羡的目光投向他手中的那个黑色塑料外壳的小东西。
bb机的神话贯穿了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人们的生活,这并不是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更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但人们很快不再满足于bb机的通讯方式,因为bb机不能直接与对方说话,还要到处找电话回,一时找不到还着急,特别麻烦。到了九十年代末期,寻呼业务的增幅骤然下降到10%左右,用户流失严重、业务急剧萎缩,寻呼台数量也因之骤减。
寻呼时代过后,“大哥大”粉墨登场。
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大哥大虽然不像八十年代那么让人牛气,能有一个也是叫人看着非常眼红的事情。
池胜男虽然没有郑雄那么夸张,但她刚拿到大哥大也心急如焚地等着第一个打通她电话的人。
她此刻虽然和宋千里还有几个学长在一家酒吧里,说着新房闹鬼的事情,却有点心不在焉,总觉得今天会有事情发生。
宋千里听说新房闹鬼的事情,也瞠目结舌了好久,再三说要陪她去那里看看。
池胜男再三说不用,他的态度还是非常坚持。
不知道为什么,她的脑中闪过在另一个平行空间无意中在网上看到宋千里私生活的八卦。
那个报道显示宋千里从大学时换女友就比换衣服还快,他的创业史非常坎坷,他是凭借着老婆娘家的势力援助才逐渐在新远市站稳脚跟,还没到不惑之年就成为家乡当地的首富。他飞黄腾达之后,光是媒体曝出来的私生子私生女就有五个,可见其后宫后援团人数之多。
这样的人,当当事业伙伴或是好友还好,不过还是保持距离的好,不管这个宋千里现在对自己是单纯生意伙伴的照顾还是另有所图,她最好还是避嫌为上。
望着眼前那杯浸没在灯红酒绿中的鸡尾酒,她的眼神有些迷离,突然她的大哥大响了!
在宋千里和那几位羡慕的目光中她接起电话,早就等着第一个给她打电话的人了!
她接起电话:“你好...家明啊...郑伯伯找我啊,什么事啊,现在就去公司吗?好的,好,我这就去。”
其实还能有谁,知道她号码就这么几个人。
放下大哥大,宋千里问她:“什么事情啊?”
她耸耸肩:“不知道,公司不知道出了什么事,看样子可能是想让我出差吧。”
“那你路上小心。”
“谢谢。”
晚上8点池胜男已经登上了去往衢南的火车,郑雄交给她的任务是说服衢南燕林公司的一名技术人员,让他来向新远市的九露厂工作。
坐在硬座车厢里,她开始思索怎么能和对方见上一面,她的初步计划也是和王继发一样假扮成采访的记者,先见到对方再见机行事。
两个小时后她抵达衢南,在火车站附近的一个饭店洗了个热水澡睡了一觉,醒来时匆匆化上淡妆,吃过早饭之后在街上拦了辆出租车去往燕林公司。
徐川听说又有记者来访气得不知道说什么好,真是一群蝗虫!
他正寻思如何羞辱来访者,只见对方已经落落大方地进了屋子,池胜男开口:“您好,我们是新远日报的记者,久闻衢南燕林公司大名,我想要采访...”
又来这一招,还有完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