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秀英推着自行车出现在他办公室外的贸易经理部大院里时,潘士尧惊讶于她的到来,在单位一帮同事的调笑哄闹中,潘士尧把他媳妇儿拉到宿舍里狠狠亲了几口。
秀英想她男人想得紧,仰着头闭上眼任由她男人亲,许久不见的小两口相拥在一块温存了片刻才手牵手又去了县革委会食堂,他媳妇儿过来了,潘士尧要领她再去好好吃一顿!
得知秀英这趟过来,直到冬小麦收割前都不再回去了,潘士尧很开心,兴致勃勃对秀英道,“你来了,我们以后也不能总吃食堂,赶明个我就向队里申请,我们就在宿舍廊檐下搭一口锅灶,再置办些锅碗瓢盆,以后我们自己开火!”
秀英巴不得能跟潘士尧有一口自己的锅灶,对于他们来说,有锅灶才像个真正的小家,秀英开心道,“那太好,你快些申请,我要多做些好的给你补补,你都瘦了。”
说到最后,秀英心疼伸手摸摸潘士尧的下巴,惹得潘士尧一阵脸红,看了圈四周,低声道,“在外头呢。”
秀英不以为然道,“怕什么,都新时代了,家里都分开单干了,阿哒整天念叨要变天呢。”
潘士尧知道家里分开单干的事,心里实在佩服生产队那帮人的勇气,要知道现在城里一点风向都没变,照旧管理得严格,什么还都按着计划来呢。
在食堂吃过饭的小两口又相携回宿舍,秀英是个闲不住的,见潘士尧的脏衣裳已经堆了好几件没洗,床单被罩也脏了,干脆就全给换下清洗了,潘士尧就帮她搭把手换被罩,一种甜蜜的温馨紧紧萦绕在小夫妻二人之间。
潘士尧忍不住在心里喟叹,还是有媳妇儿在的感觉好,看着媳妇儿俊俏的侧脸,潘士尧忍不住对她道,“秀英,我想把户口迁到城里,以后不想在家种那二亩地了,没意思。”
闻言,秀英瞪大眼道,“迁户口?我们在城里又没个正儿八经住的地方,落户口很难吧?”
这件事搁在潘士尧心里思量了许久,秀英的顾虑他当然考虑过,想在城里安家落户可不容易,首当其冲要解决的就是房子问题,再有就算有人愿意卖房子给他,他有足够的钱买吗?
当然潘士尧曾想过跟他阿哒提迁户口的事,不过这个想法在脑子里刚形成就被他否决了,跟他阿哒说的话,不就等于变相告知他阿哒,我要买房子,你得给我准备钱。
他阿哒才刚给他盖了两间石瓦房,又哪来的能力再给他钱在城里买房子?何况他下面的两个弟弟眼见就大了,不管是继续上学还是下学准备娶媳妇儿,哪个不要花钱?
他不能再这么自私的去为难他阿哒,眼下他手里没有钱不要紧,他可以自己挣钱,至于买房子,他也在瞄准机会,一旦有人愿意出售,他想什么法子都得赶紧买下来。
不管如何,他是不愿意再回农村种地了。
就在潘士尧为房子而苦恼时,潘阳也在为老潘家生计而奔波,正如潘士尧所顾虑的那样,解决了老大的婚事,下面还有老二老三老四,哪个不得她去操心。
赶在冬小麦成熟之前,潘阳几乎三天两头就要去一趟县城,是的,她又用手里的钱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上趟她去城里给老顾客送菜,从程大爷儿子手里买下了这辆二手自行车,永久牌的,花了七十块钱。
虽然只有五六成新,但潘阳也不在乎丑俊,只要能骑就成。
其实这个时候他们乡里也逐渐开始有集市,但大都是本乡人卖给本乡里人,而且卖的大都是时下的蔬菜,再不然就是自家杀猪卖肉。可是我们用脚趾头想想也能想明白,眼下集市上卖的人不少,买的人肯定很少。
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买?很简单,都是自家有的东西,谁愿意花那个闲钱再去买?
但城里就不同了,在农村看似平常的东西,却正是他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他们仍旧在按计划供给粮食、肉类,所以潘阳宁愿累点骑自行去城里卖,何况她可以把东西全放在空间,压根不用考虑大包小包的问题。
潘阳去城里卖东西的同时,家里打理菜园子的事就全放在了张学兰身上,原先生产大队分的两分自留地里,张学兰一点点土地都不放过,就连埂子上的草都给她拿锄头锄了,松了土,多刨出了两行地,能多种一点菜就多种一点。
张学兰忙活菜园,老头子潘恒春就去地里忙活。虽说草已经锄了一遍,但潘恒春还是不放心,生怕遗漏了哪一片没锄,或者锄完之后草又长了起来,他一遍又一遍的把地里的杂草拔个干干净净,等快傍晚从地里回来,他会顺带再割些猪草,背回去了能剁碎喂猪,家里的几头猪仔养的可真好啊,他要把它们喂得饱饱的,等长成了,按照一头成猪两百斤来算,四头猪就是八百斤,供销社里的猪肉一斤就按八毛钱来算,四头猪就能卖六百多块钱呀...
还有这一季的冬小麦,按照现在的长势,今年的收成绝对比他们在生产队时要好很多,上交给公家后,剩下的他们都吃不完,留足了家里吃,其余的可以全卖给粮站,按照一斤一毛一分钱的收购价格,又能挣到一笔钱...
再有家里养的鸡鸭鹅,下的蛋也全给他儿子拿去县城卖了...
潘恒春心里的算盘打的啪啪直响,越算越开心,最后他自个儿忍不住就笑了,要搁在以前他只敢做梦想想,现在梦境眼见就变成了现实,一群穷人混在一起的日子终于结束了,他们庄稼人的光景可算有了新的奔头!
端午节一过,冬小麦几乎一夜之间变成金黄色,风吹过去翻滚着金色麦浪,这几天潘家村所有人都喜滋滋的,因为再过两天,他们就可以收小麦了!
甚至有的家已经按捺不住,全家老小抱着大镰刀先去收割了,一旦有人开了个头,接下来地里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在热火朝天的忙活着。
老潘家在潘恒春去地里转了一圈后,也开始全家出动,除了潘士云留在家里烧饭带弟弟,其他人全去了地里,连潘士尧都从汽车队请假,和秀英一块回来,多一个人多一份力啊!
眼下不仅潘家村的冬小麦可以收了,其他生产大队的小麦也熟了,不过不同的是,其他生产队仍旧是集体出动,而潘家村则是以几个家庭联合起来为单位,全家老少都下地忙活。就拿张家湾生产队来说,潘家村生产队有一块地和张家湾生产队紧挨在一起,地里的庄稼看起来有明显的高低之差。
潘家村生产队地里的小麦长得高,麦穗大,颗粒饱满,而且还很密集,张家湾生产队呢,小麦低矮又稀疏,一副没有精神头的样子,两下一对比,很明显就有了差异。
潘家村生产队的劳动热情空前高涨,其他生产队的人一见这种情况,心里就不平衡了,为什么人家生产队能分开单干,他们就不能?不行,说什么也得闹单干!
这下好了,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公社几乎每个生产队都要闹单干,可算出大事啦。
不知道是哪个去县里开会,把潘家村生产大队偷摸单干的事上报到了县里,没几天,潘家村书记王有田就收到了上头的传达信件,让他去县里开会。
王有田接到信件后,当即就蒙了,打开牛皮纸信封,里面可是县委书记亲笔署名的信啊,此时外头天黑了下来,王有田甚至觉得自己看不清信件上的字迹了,他哆嗦着点上了煤油灯,在煤油灯旁读了起来...
有田同志:
得知你所带领的潘家村生产队把集体地划分开,改为几户合在一起干,我感到十分震惊,震惊之余,对你当时如何产生这种想法表示好奇...
王有田把信件从头到尾读了几遍,生怕遗漏掉一个字,他不停在心里琢磨,终于,他坐不住了,把信仔细叠了起来,装到中山装口袋里,他要去找个人商量一下对策。
王有田要找的这个人是他们生产队目前文化水平最高的潘兆科,其实如果仅因为潘兆科文化水平高,那还不足以让王有田碰到事后就第一个想到他,因为在生产大队几次主要的开会交谈中,王有田注意到潘兆科是个极有想法的人,或许这个时候找他,他能给他点可行性建议。
抱着这点希望,王有田饭都没吃,匆匆去了老潘家。
王有田赶到老潘家的时候,潘阳正坐在家门口的石头上用藤条编篮子,自从上次她用潘恒春编的藤条篮放了一篮子鸡蛋拿去县城,她的老顾客程大爷不仅买了她的鸡蛋,还看上了她的藤条篮子,并且愿意花五毛钱买下。
彼时她很难想象这种藤条篮子会有人愿意买,毕竟因为潘恒春会编篮子的原因,这种藤条篮家里多得是,压根没人把它放在心上,后来再去县城,潘阳试着带了两个藤条篮拿去卖,结果很快就被人买走,至此潘阳从县城回来之后又多学了一项技能,编藤条篮。
见王有田过来串门子,潘阳招呼王有田坐,手上编篮子的活没停,笑道,“有田大哥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
王有田环顾了四周,见外头邻居三两围在一块闲谈,没人注意他这边,才压低声音对潘阳道,“兆科,这下可坏事了,上头来信让我去城里开会,是知道了我们分开单干的事!”
闻言,潘阳停了手里的活,正色道,“可有听说是处罚还是...”
王有田头疼道,“就是摸不清上头的意思,信还在我兜里装着呢,你说我这一去县里,是不是就要直接蹲班房吃牢饭了?”
说道这里,王有田重重的叹了口气道,“我家老大眼看就要上高中了,要是我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政治问题,那我家老大还怎么上高中...唉...”
且不说顾虑老一辈了,单是对小一辈人的影响,就够王有田发愁的了。这个年代小学是五年制,初中三年制,高中则是两年制,小学升中学需要考试,中学升高中就不是考试了,而是由公社举荐上高中,公社举荐的学生除了要成绩优异、在校表现良好,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家庭成分良好,家庭成员中没有出现有政治问题的人。
眼下像王有田这样,如果因为分开单干的事被上头批判,并因此蹲了班房,那王有田家老大的学习生涯将要止步于公社中学。
这可关乎到他儿子的未来啊,王有田能不焦虑么!
☆、第23章 号二更
潘阳道,“信件方不方便给我看?”
王有田把信件特意带过来,就是想让潘阳帮他解读解读的,眼下听潘阳这么问,忙将信从口袋里拿了出来,递给潘阳道,“外头人杂乱,我们进家看。”
潘阳点头,把王有田领回了家,点上煤油灯,两个大老爷们紧挨着煤油灯一块研读了起来。
通篇读下来,潘阳忍不住感慨,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知识人写起信件来确实有水准,把它当做一门政治来学习都不为过,全县这场冬小麦大收割之后,县委书记季新昌要主持召开一个全区农业工作会议。
参加工作会议的除地区有关部门和各乡镇的主要负责同志外,县委书记季新昌亲笔来信让王有田也参加。
一个村书记去县里参加工作会议,别的地方如何不知情,单他们县来说,这可是头一遭啊。怪不得王有田心里忐忑,谁知道这到底是一场表彰会还是一场鸿门宴?
但从这封信件也能推测出一二,这次的农业工作会议上焦点绝对会放在潘家村划分田地单干上。
作为整个潘家村的领头羊,王有田同志如果不能有很好的应对之策去说服那帮县领导班子,一个弄不好,上头还真能给他按个大罪,说轻了那是未能研读明白上头文件,领导失责,往重了说那就是违背党章,逆谋造反也不为过。
远的不说,单看四.人帮的下场就能知晓。
这件事不仅关乎到王有田的命运,还关系到他们潘家村能不能继续单干,如果不能继续单干,那无异于是给潘家村所有人一个当头棒喝。
已经吃到嘴的肉被人硬掏出来,还换成一把草塞进去,任谁能乐意?
两个大老爷们对着这封信思考了许久...
王有田抹了把脸道,“兆科,依你估摸着,大哥这次是死是活?”
秀英想她男人想得紧,仰着头闭上眼任由她男人亲,许久不见的小两口相拥在一块温存了片刻才手牵手又去了县革委会食堂,他媳妇儿过来了,潘士尧要领她再去好好吃一顿!
得知秀英这趟过来,直到冬小麦收割前都不再回去了,潘士尧很开心,兴致勃勃对秀英道,“你来了,我们以后也不能总吃食堂,赶明个我就向队里申请,我们就在宿舍廊檐下搭一口锅灶,再置办些锅碗瓢盆,以后我们自己开火!”
秀英巴不得能跟潘士尧有一口自己的锅灶,对于他们来说,有锅灶才像个真正的小家,秀英开心道,“那太好,你快些申请,我要多做些好的给你补补,你都瘦了。”
说到最后,秀英心疼伸手摸摸潘士尧的下巴,惹得潘士尧一阵脸红,看了圈四周,低声道,“在外头呢。”
秀英不以为然道,“怕什么,都新时代了,家里都分开单干了,阿哒整天念叨要变天呢。”
潘士尧知道家里分开单干的事,心里实在佩服生产队那帮人的勇气,要知道现在城里一点风向都没变,照旧管理得严格,什么还都按着计划来呢。
在食堂吃过饭的小两口又相携回宿舍,秀英是个闲不住的,见潘士尧的脏衣裳已经堆了好几件没洗,床单被罩也脏了,干脆就全给换下清洗了,潘士尧就帮她搭把手换被罩,一种甜蜜的温馨紧紧萦绕在小夫妻二人之间。
潘士尧忍不住在心里喟叹,还是有媳妇儿在的感觉好,看着媳妇儿俊俏的侧脸,潘士尧忍不住对她道,“秀英,我想把户口迁到城里,以后不想在家种那二亩地了,没意思。”
闻言,秀英瞪大眼道,“迁户口?我们在城里又没个正儿八经住的地方,落户口很难吧?”
这件事搁在潘士尧心里思量了许久,秀英的顾虑他当然考虑过,想在城里安家落户可不容易,首当其冲要解决的就是房子问题,再有就算有人愿意卖房子给他,他有足够的钱买吗?
当然潘士尧曾想过跟他阿哒提迁户口的事,不过这个想法在脑子里刚形成就被他否决了,跟他阿哒说的话,不就等于变相告知他阿哒,我要买房子,你得给我准备钱。
他阿哒才刚给他盖了两间石瓦房,又哪来的能力再给他钱在城里买房子?何况他下面的两个弟弟眼见就大了,不管是继续上学还是下学准备娶媳妇儿,哪个不要花钱?
他不能再这么自私的去为难他阿哒,眼下他手里没有钱不要紧,他可以自己挣钱,至于买房子,他也在瞄准机会,一旦有人愿意出售,他想什么法子都得赶紧买下来。
不管如何,他是不愿意再回农村种地了。
就在潘士尧为房子而苦恼时,潘阳也在为老潘家生计而奔波,正如潘士尧所顾虑的那样,解决了老大的婚事,下面还有老二老三老四,哪个不得她去操心。
赶在冬小麦成熟之前,潘阳几乎三天两头就要去一趟县城,是的,她又用手里的钱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上趟她去城里给老顾客送菜,从程大爷儿子手里买下了这辆二手自行车,永久牌的,花了七十块钱。
虽然只有五六成新,但潘阳也不在乎丑俊,只要能骑就成。
其实这个时候他们乡里也逐渐开始有集市,但大都是本乡人卖给本乡里人,而且卖的大都是时下的蔬菜,再不然就是自家杀猪卖肉。可是我们用脚趾头想想也能想明白,眼下集市上卖的人不少,买的人肯定很少。
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买?很简单,都是自家有的东西,谁愿意花那个闲钱再去买?
但城里就不同了,在农村看似平常的东西,却正是他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他们仍旧在按计划供给粮食、肉类,所以潘阳宁愿累点骑自行去城里卖,何况她可以把东西全放在空间,压根不用考虑大包小包的问题。
潘阳去城里卖东西的同时,家里打理菜园子的事就全放在了张学兰身上,原先生产大队分的两分自留地里,张学兰一点点土地都不放过,就连埂子上的草都给她拿锄头锄了,松了土,多刨出了两行地,能多种一点菜就多种一点。
张学兰忙活菜园,老头子潘恒春就去地里忙活。虽说草已经锄了一遍,但潘恒春还是不放心,生怕遗漏了哪一片没锄,或者锄完之后草又长了起来,他一遍又一遍的把地里的杂草拔个干干净净,等快傍晚从地里回来,他会顺带再割些猪草,背回去了能剁碎喂猪,家里的几头猪仔养的可真好啊,他要把它们喂得饱饱的,等长成了,按照一头成猪两百斤来算,四头猪就是八百斤,供销社里的猪肉一斤就按八毛钱来算,四头猪就能卖六百多块钱呀...
还有这一季的冬小麦,按照现在的长势,今年的收成绝对比他们在生产队时要好很多,上交给公家后,剩下的他们都吃不完,留足了家里吃,其余的可以全卖给粮站,按照一斤一毛一分钱的收购价格,又能挣到一笔钱...
再有家里养的鸡鸭鹅,下的蛋也全给他儿子拿去县城卖了...
潘恒春心里的算盘打的啪啪直响,越算越开心,最后他自个儿忍不住就笑了,要搁在以前他只敢做梦想想,现在梦境眼见就变成了现实,一群穷人混在一起的日子终于结束了,他们庄稼人的光景可算有了新的奔头!
端午节一过,冬小麦几乎一夜之间变成金黄色,风吹过去翻滚着金色麦浪,这几天潘家村所有人都喜滋滋的,因为再过两天,他们就可以收小麦了!
甚至有的家已经按捺不住,全家老小抱着大镰刀先去收割了,一旦有人开了个头,接下来地里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在热火朝天的忙活着。
老潘家在潘恒春去地里转了一圈后,也开始全家出动,除了潘士云留在家里烧饭带弟弟,其他人全去了地里,连潘士尧都从汽车队请假,和秀英一块回来,多一个人多一份力啊!
眼下不仅潘家村的冬小麦可以收了,其他生产大队的小麦也熟了,不过不同的是,其他生产队仍旧是集体出动,而潘家村则是以几个家庭联合起来为单位,全家老少都下地忙活。就拿张家湾生产队来说,潘家村生产队有一块地和张家湾生产队紧挨在一起,地里的庄稼看起来有明显的高低之差。
潘家村生产队地里的小麦长得高,麦穗大,颗粒饱满,而且还很密集,张家湾生产队呢,小麦低矮又稀疏,一副没有精神头的样子,两下一对比,很明显就有了差异。
潘家村生产队的劳动热情空前高涨,其他生产队的人一见这种情况,心里就不平衡了,为什么人家生产队能分开单干,他们就不能?不行,说什么也得闹单干!
这下好了,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公社几乎每个生产队都要闹单干,可算出大事啦。
不知道是哪个去县里开会,把潘家村生产大队偷摸单干的事上报到了县里,没几天,潘家村书记王有田就收到了上头的传达信件,让他去县里开会。
王有田接到信件后,当即就蒙了,打开牛皮纸信封,里面可是县委书记亲笔署名的信啊,此时外头天黑了下来,王有田甚至觉得自己看不清信件上的字迹了,他哆嗦着点上了煤油灯,在煤油灯旁读了起来...
有田同志:
得知你所带领的潘家村生产队把集体地划分开,改为几户合在一起干,我感到十分震惊,震惊之余,对你当时如何产生这种想法表示好奇...
王有田把信件从头到尾读了几遍,生怕遗漏掉一个字,他不停在心里琢磨,终于,他坐不住了,把信仔细叠了起来,装到中山装口袋里,他要去找个人商量一下对策。
王有田要找的这个人是他们生产队目前文化水平最高的潘兆科,其实如果仅因为潘兆科文化水平高,那还不足以让王有田碰到事后就第一个想到他,因为在生产大队几次主要的开会交谈中,王有田注意到潘兆科是个极有想法的人,或许这个时候找他,他能给他点可行性建议。
抱着这点希望,王有田饭都没吃,匆匆去了老潘家。
王有田赶到老潘家的时候,潘阳正坐在家门口的石头上用藤条编篮子,自从上次她用潘恒春编的藤条篮放了一篮子鸡蛋拿去县城,她的老顾客程大爷不仅买了她的鸡蛋,还看上了她的藤条篮子,并且愿意花五毛钱买下。
彼时她很难想象这种藤条篮子会有人愿意买,毕竟因为潘恒春会编篮子的原因,这种藤条篮家里多得是,压根没人把它放在心上,后来再去县城,潘阳试着带了两个藤条篮拿去卖,结果很快就被人买走,至此潘阳从县城回来之后又多学了一项技能,编藤条篮。
见王有田过来串门子,潘阳招呼王有田坐,手上编篮子的活没停,笑道,“有田大哥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
王有田环顾了四周,见外头邻居三两围在一块闲谈,没人注意他这边,才压低声音对潘阳道,“兆科,这下可坏事了,上头来信让我去城里开会,是知道了我们分开单干的事!”
闻言,潘阳停了手里的活,正色道,“可有听说是处罚还是...”
王有田头疼道,“就是摸不清上头的意思,信还在我兜里装着呢,你说我这一去县里,是不是就要直接蹲班房吃牢饭了?”
说道这里,王有田重重的叹了口气道,“我家老大眼看就要上高中了,要是我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政治问题,那我家老大还怎么上高中...唉...”
且不说顾虑老一辈了,单是对小一辈人的影响,就够王有田发愁的了。这个年代小学是五年制,初中三年制,高中则是两年制,小学升中学需要考试,中学升高中就不是考试了,而是由公社举荐上高中,公社举荐的学生除了要成绩优异、在校表现良好,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家庭成分良好,家庭成员中没有出现有政治问题的人。
眼下像王有田这样,如果因为分开单干的事被上头批判,并因此蹲了班房,那王有田家老大的学习生涯将要止步于公社中学。
这可关乎到他儿子的未来啊,王有田能不焦虑么!
☆、第23章 号二更
潘阳道,“信件方不方便给我看?”
王有田把信件特意带过来,就是想让潘阳帮他解读解读的,眼下听潘阳这么问,忙将信从口袋里拿了出来,递给潘阳道,“外头人杂乱,我们进家看。”
潘阳点头,把王有田领回了家,点上煤油灯,两个大老爷们紧挨着煤油灯一块研读了起来。
通篇读下来,潘阳忍不住感慨,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知识人写起信件来确实有水准,把它当做一门政治来学习都不为过,全县这场冬小麦大收割之后,县委书记季新昌要主持召开一个全区农业工作会议。
参加工作会议的除地区有关部门和各乡镇的主要负责同志外,县委书记季新昌亲笔来信让王有田也参加。
一个村书记去县里参加工作会议,别的地方如何不知情,单他们县来说,这可是头一遭啊。怪不得王有田心里忐忑,谁知道这到底是一场表彰会还是一场鸿门宴?
但从这封信件也能推测出一二,这次的农业工作会议上焦点绝对会放在潘家村划分田地单干上。
作为整个潘家村的领头羊,王有田同志如果不能有很好的应对之策去说服那帮县领导班子,一个弄不好,上头还真能给他按个大罪,说轻了那是未能研读明白上头文件,领导失责,往重了说那就是违背党章,逆谋造反也不为过。
远的不说,单看四.人帮的下场就能知晓。
这件事不仅关乎到王有田的命运,还关系到他们潘家村能不能继续单干,如果不能继续单干,那无异于是给潘家村所有人一个当头棒喝。
已经吃到嘴的肉被人硬掏出来,还换成一把草塞进去,任谁能乐意?
两个大老爷们对着这封信思考了许久...
王有田抹了把脸道,“兆科,依你估摸着,大哥这次是死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