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在这年头要想进行工业化,势必要污染环境的。这是发展的代价,不同于后世,可以尽量减轻污染,毕竟有各种减排减污、循环利用的设施。就连炼油厂,都能做到处理过的水来养鱼了,大烟囱里排出的,都是水蒸气。这在宋朝,是不能想象的。
当然了,张正书也做了不少改变,通过把污染重的作坊迁离到少人地带,再多植树造林,尽量减污减排,也算是治理得比较好了。
苏熙也知道这件事,当即点了点头。张正书是为他好,他岂能不知道?
和苏熙跑完步之后,张正书又视察了一遍技校,对技校的现状还是满意的。每年花这么些钱银来打造一个人才基地,这钱绝对没有白花。甚至,花出去的钱,有更多的收益回来,这是张正书最为欣慰的事。
这不,张正书又去瞧了瞧在建的有轨马车。这马车不同于一般的马车,轮子都和普通的马车不一样。虽然,这轮子是钢铁轮子,但其实相当于把中间刨出一个凹槽来,然后再用杜仲胶把轮子包起来。怎么说呢,就好像两个轮子拼在一起一样,模样十分奇怪。
“小官人!”
见张正书来了,打造有轨马车的工匠,全都起来了。
“不用多礼,都干活吧……这马车,看模样是快要完成了?”张正书也看出来了,就差把杜仲胶轮胎给挂上去了。没办法,因为考虑到这不是铁轨,自然要用上杜仲胶轮胎了。当然了,纯钢铁轮胎也在实验,到时候看看磨损效果,再来决定用哪个。
也就是说,这有轨马车是两辆的,都是实验用的车辆。
张正书饶有兴致地看着工匠们在组装,很快,两辆有轨马车都拼装好了。
其实,这有轨马车就是在四轮马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不同的地方,就是在轮胎这里。张正书已经一步到位,用上了后世火车轮胎的转动方式。也就是说,这样的轮子是偏心轮,有机械连杆装置,将动力转化成旋转运动。这是张正书为蒸汽机做准备的,听苏熙说,蒸汽机已经研究得差不多了,实验产品都很快面世了。
没办法,很多伟大的发明,往往只是隔着一层窗户纸罢了。
要说十八世纪的英国,和十二世纪初的宋朝,科技差了多少?
张正书觉得没差什么,要是按照李县的科技水平来看,宋朝的科技甚至要超过了十八世纪的英国。当然了,这是张正书站在伟人的肩膀上,有着超越时代的眼光,才能捅破这层窗户纸罢了。要不然,最早的蒸汽机都要到十七世纪才面世,而且还要经过几十年的改良,出现了一个天才叫瓦特,蒸汽机才能变成万能动力的。
现在,张正书给出的蒸汽机设计图,完全是成熟的产品。这样的路子,自然是快得很了。
当然了,张正书也不会揠苗助长,让苏熙继续在这个领域深究。最好,把多种多种的蒸汽机都弄出来。
可以说,张正书现在已经在为蒸汽火车做准备了。
那为什么不一步到位用铁轨呢?
还是那句话,等普及了之后,才慢慢铺设吧,不然的话,每天丢一段铁轨是小事,火车出轨酿成事故,那就是大事了。这事急不来,谁知道宋人有没有贪财的呢?其实,最好就是朝廷出资修铁路,还派兵巡逻,这样的话,就能震慑宵小了。
不过,宋朝除了中原,其他地方经常闹起义,怕也是不成的。
所以,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才能投资铁路生意,不然的话,非亏大钱不可。这修铁路多昂贵啊,一条铁路,起码是水泥路的几倍价钱,要是遇到山川,还需要打隧道。以宋朝这会的科技实力,能做到吗?
不是说肯定做不到,而是非常困难,投入非常大,不划算。
事实上,只要有远见的人,都看得到驰道的优势。
本来大宋就缺马,运力缺乏。可这驰道,却能把运力提升到一个极高的状态,用一匹马就能运输平日里两三匹马才能运输的货量,这里面的优势太大了,运力何止提高一倍?
这里面还有速度的优势,更是让人无法拒绝。
其实大宋军事最差的地方,就是在于粮草、兵力无法快速运送到前线。在正史上,北宋之所以输掉了和金国的战争,就是因为后勤保障跟不上,神臂弩专用的箭矢,都无法保证供应。导致种师中后勤无法保障,军中士气涣散。再加上约定的援军未至,种师中老将军含恨战死沙场。也正是从这里开始,北宋最具战斗力的西军,已经被打散了军魂,最后无力回天,北宋也被灭亡了。
可见古人对“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是有绝对认识的。
很难想象,一个偌大的王朝,运力居然会这么低下。除了水运之外,陆运的规模、速度简直是渣渣。
再看看地形,中原一马平川,没有快速的机动能力,这仗怎么打?
这个问题,朝中诸公都看到了,可他们却没有一个人能解决的。王安石倒是提出了保马法,但由于伤民最后被推翻了。后来章惇重启了保马法,也温和了许多。温和的代价,就是马匹得不到保障,就算养马成功了,也是驽马居多。
虽然张正书有心弄起养马场,可这又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全面供应军队,这恐怕需要的时日太多了。
说到底,还是因为宋朝先天不足。要是夺回幽云十八州,起码夺回一两个州,弄几个天然养马场,还怕没马吗?
心中幽幽一叹,张正书明白,这宋朝真正的死穴,就是马匹。没有马匹,就等于只能被动挨打不能还手,这是极为憋屈的。
“小官人,要不要试一试?”一个工匠询问道。
“当然要试一试了,先叫个马车夫上去试一试……”张正书肯定不会自己上去的,这没经过实验的东西,会有一定危险性的。张正书才不会这么傻,自己的安全都不顾。
当然了,张正书也做了不少改变,通过把污染重的作坊迁离到少人地带,再多植树造林,尽量减污减排,也算是治理得比较好了。
苏熙也知道这件事,当即点了点头。张正书是为他好,他岂能不知道?
和苏熙跑完步之后,张正书又视察了一遍技校,对技校的现状还是满意的。每年花这么些钱银来打造一个人才基地,这钱绝对没有白花。甚至,花出去的钱,有更多的收益回来,这是张正书最为欣慰的事。
这不,张正书又去瞧了瞧在建的有轨马车。这马车不同于一般的马车,轮子都和普通的马车不一样。虽然,这轮子是钢铁轮子,但其实相当于把中间刨出一个凹槽来,然后再用杜仲胶把轮子包起来。怎么说呢,就好像两个轮子拼在一起一样,模样十分奇怪。
“小官人!”
见张正书来了,打造有轨马车的工匠,全都起来了。
“不用多礼,都干活吧……这马车,看模样是快要完成了?”张正书也看出来了,就差把杜仲胶轮胎给挂上去了。没办法,因为考虑到这不是铁轨,自然要用上杜仲胶轮胎了。当然了,纯钢铁轮胎也在实验,到时候看看磨损效果,再来决定用哪个。
也就是说,这有轨马车是两辆的,都是实验用的车辆。
张正书饶有兴致地看着工匠们在组装,很快,两辆有轨马车都拼装好了。
其实,这有轨马车就是在四轮马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不同的地方,就是在轮胎这里。张正书已经一步到位,用上了后世火车轮胎的转动方式。也就是说,这样的轮子是偏心轮,有机械连杆装置,将动力转化成旋转运动。这是张正书为蒸汽机做准备的,听苏熙说,蒸汽机已经研究得差不多了,实验产品都很快面世了。
没办法,很多伟大的发明,往往只是隔着一层窗户纸罢了。
要说十八世纪的英国,和十二世纪初的宋朝,科技差了多少?
张正书觉得没差什么,要是按照李县的科技水平来看,宋朝的科技甚至要超过了十八世纪的英国。当然了,这是张正书站在伟人的肩膀上,有着超越时代的眼光,才能捅破这层窗户纸罢了。要不然,最早的蒸汽机都要到十七世纪才面世,而且还要经过几十年的改良,出现了一个天才叫瓦特,蒸汽机才能变成万能动力的。
现在,张正书给出的蒸汽机设计图,完全是成熟的产品。这样的路子,自然是快得很了。
当然了,张正书也不会揠苗助长,让苏熙继续在这个领域深究。最好,把多种多种的蒸汽机都弄出来。
可以说,张正书现在已经在为蒸汽火车做准备了。
那为什么不一步到位用铁轨呢?
还是那句话,等普及了之后,才慢慢铺设吧,不然的话,每天丢一段铁轨是小事,火车出轨酿成事故,那就是大事了。这事急不来,谁知道宋人有没有贪财的呢?其实,最好就是朝廷出资修铁路,还派兵巡逻,这样的话,就能震慑宵小了。
不过,宋朝除了中原,其他地方经常闹起义,怕也是不成的。
所以,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才能投资铁路生意,不然的话,非亏大钱不可。这修铁路多昂贵啊,一条铁路,起码是水泥路的几倍价钱,要是遇到山川,还需要打隧道。以宋朝这会的科技实力,能做到吗?
不是说肯定做不到,而是非常困难,投入非常大,不划算。
事实上,只要有远见的人,都看得到驰道的优势。
本来大宋就缺马,运力缺乏。可这驰道,却能把运力提升到一个极高的状态,用一匹马就能运输平日里两三匹马才能运输的货量,这里面的优势太大了,运力何止提高一倍?
这里面还有速度的优势,更是让人无法拒绝。
其实大宋军事最差的地方,就是在于粮草、兵力无法快速运送到前线。在正史上,北宋之所以输掉了和金国的战争,就是因为后勤保障跟不上,神臂弩专用的箭矢,都无法保证供应。导致种师中后勤无法保障,军中士气涣散。再加上约定的援军未至,种师中老将军含恨战死沙场。也正是从这里开始,北宋最具战斗力的西军,已经被打散了军魂,最后无力回天,北宋也被灭亡了。
可见古人对“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是有绝对认识的。
很难想象,一个偌大的王朝,运力居然会这么低下。除了水运之外,陆运的规模、速度简直是渣渣。
再看看地形,中原一马平川,没有快速的机动能力,这仗怎么打?
这个问题,朝中诸公都看到了,可他们却没有一个人能解决的。王安石倒是提出了保马法,但由于伤民最后被推翻了。后来章惇重启了保马法,也温和了许多。温和的代价,就是马匹得不到保障,就算养马成功了,也是驽马居多。
虽然张正书有心弄起养马场,可这又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全面供应军队,这恐怕需要的时日太多了。
说到底,还是因为宋朝先天不足。要是夺回幽云十八州,起码夺回一两个州,弄几个天然养马场,还怕没马吗?
心中幽幽一叹,张正书明白,这宋朝真正的死穴,就是马匹。没有马匹,就等于只能被动挨打不能还手,这是极为憋屈的。
“小官人,要不要试一试?”一个工匠询问道。
“当然要试一试了,先叫个马车夫上去试一试……”张正书肯定不会自己上去的,这没经过实验的东西,会有一定危险性的。张正书才不会这么傻,自己的安全都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