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娟与闵顺是哥们,嗯……也许算是难友,这俩人自小学关系就很好,当年一起坐班里最后一排,后来一起逃学,爬学校墙逃学被抓,在全校面前做检查的钢铁阶级弟兄。
    彭娟爸爸又结婚了,给她添了个弟弟。彭娟跟家里闹了几次,没闹过她小后妈,她现在跟奶奶一起住。老人嘛最多就是管她个温饱,其他的就由着这姑娘闹。前阵子,听说这丫头还跟几个姑娘歃血为盟,拜了把子号称什么八大姐妹。
    留了一级后,赵学军跟这两人分开了。不过,虽然分开,大家关系却是一直很好的。他今年才上初一,跟大哥,二哥以前一所学校。彭娟与闵顺在家附近的六中。赵学军大哥,二哥都属于那种……就是那种比较会来事的人。无论是社会上,还是学校,赵学军都被护在两个哥哥的羽翼下,从未被欺负过。
    闵顺与彭娟,自小就与赵学军的感情莫名的好,赵学军对他们倒是淡淡的,他对他们俩的态度,从来都是小时候咋样,现在还咋样。以前闵顺哥哥被枪毙那会,家里都走了下坡路。那会子,家里出个死刑犯人,社会上的就是瞧不起你。后来……闵顺的妈妈包了文化宫的地下室上了三台电视机放录像。他家情况慢慢的就好了,闵顺的朋友也多了起来,可惜的是,闵顺这时候开始挑朋友了。
    “跟我们一起滑旱冰去。我请客……”闵顺挺大方的邀请赵学军。
    赵学军被闵顺脖子上那条足有三米长的白色许文强针织围巾,刺得眼疼,这才入秋,他也不热。
    “我不去,我又不会。我妈厂子里等着我有事儿呢。”
    闵顺下了车子,叫彭娟扶着车继续走,他一伸手还搂住赵学军的脖子了 ,他亲昵的说:“你每天闷在家里干什么啊,每次叫你都不去。我跟你说,昨儿,我妈给我捎回几盘录像带,《醉拳》《火烧红莲寺》好看得很,我都要笑死了。晚上你去我家看呗,对了,还有林青霞演的。”
    “我不去,你家吸烟的人多,我咳嗽。”赵学军还是拒绝。
    见赵学军拒绝,闵顺也没强迫,他倒是很自然的跟着赵学军开始溜达,也不管赵学军愿意不愿。
    “……你们学校没意思,还是我们六中好,离家近,人都是咱小时候一起长大的……打个架,一呼喊,全是咱老院的。”闵顺唠叨着,赵学军笑眯眯的听着,他不讨厌闵顺。这家伙看上去痞子兮兮的,那也是没办法,家里有个被判了死刑的哥哥,这家人有一度呼吸气喘大了都怕惊到人。闵顺倒是个硬气的,谁看不惯他,他揍谁。打来打去的,倒是在政府后街那边有了名气了,身边围得人越来越多了。等同彭娟的那个什么八大姐妹,这家伙混的圈子叫四大金刚,还四大金刚,他怎么不去守庙门,再抱个吉他打个伞就更形象了。
    “你不去旱冰场,那咱去打台球呗?”闵顺继续邀请。
    赵学军一脸诚恳:“真有事,要不,换个日子?”赵学军说完,突然想起什么:“对了,给我弄几盘邓丽君,我改霞姑姑喜欢。”
    闵顺挖挖脑袋,拍下他肩膀:“成,我给你找最好的,下个星期我去你家找你。你爸下个星期要是回来,你就去我家找我。”
    “你怕我爸干啥?他又没怎么你。”赵学军啼笑皆非,自己那帮朋友,甚至是哥哥们大一点的朋友,见到自己家老爹,都一个个的规规矩矩的。
    “咱小老百姓,就怕当官的。不说了,我跟彭娟滑旱冰去,你要忙完的早,就去花园旱冰场找我们,我们给你借旱冰鞋。”
    闵顺与赵学军告别,骑着车子带着彭娟继续去花园旱冰场,彭娟一路沉默,快要到花园的时候,彭娟问闵顺:“你怎么老巴着他,他都不爱理你。”
    “你知道个屁。就我巴结着?你那次见了他不是叽叽喳喳的,以为我看不出来。人家是一中的,你歇了吧。”
    “放你爷的嗝路(拐弯)屁!我们一年级就在一起了,还同座过呢,我妈我爸离婚那会,就他跟我说话。我是生气他上中学后,就不爱理我了。你想什么呢,我当他哥们!”彭娟骂完,闵顺没接话,彭娟也沉默着再也不说什么。
    闵顺在小学有一段时间吃不饱,父母心情不好,不是这个病,就是那个病。他记得有一天早上上学,看见赵家三兄弟在粮店门口吃油条喝豆浆。那些日子,爸爸住院,魂不守舍的妈妈把一块钱当成十块钱丢给他就走了,闵顺把一块钱花了三天,接下来就开始挨饿。
    那天,他巴巴看着,不停的咽口水。虽努力维持着尊严,可那张孩子的脸大概也遮盖不住什么表情。
    “哥,那是闵顺,他帮我给老师家抬煤了。”赵学军那天倒是一副高兴样子,他把他介绍给自己的哥哥们。听到闵顺帮过赵学军,赵学文还请他吃油条喝豆浆。这天,闵顺喝了三大碗豆浆,足足吃了半斤油条。他记得他抹嘴的时候,赵家三兄弟,看他的脸都是一副古怪样子。末了,他们都没说什么,还很利落的付了钱,赵二哥还问他够吃不。
    从那天开始,有段时间每天闵顺都“偶遇”赵家兄弟,他们每次都“不小心”买的太多了,要是吃不了,浪费了就实在可惜了。无论如何,他们请他帮忙吃了。
    闵顺知道,也许,们看出来什么了,却从不戳穿。闵顺永远无法忘记那顿早饭。有一度,他每天就指着这顿早饭活了。
    赵学军走过正在改建的中心大街,进了万林工艺品厂的大门。门房并未拦他。他打小就在这里玩,这里的叔叔阿姨都跟他很亲厚,赵学军对这里是有感情的。
    最近这工艺品厂人心涣散,说是厂子马上就要拆了。为了顺应时代步伐政府出台了改造中心大街计划。这一届的万林市的领导那是怀着饱满的激情,要改造一条商业街,推动万林市经济腾飞的。
    规划图出来后,修在正街,占地颇大的工艺品厂,就要面临拆迁的命运。赵学军知道,虽然政府在郊区划了十亩地给厂子,可厂子被拆后,这一届领导走了,下一届领导拿不出钱来修建新厂。随着领导一届一届走。国内经济也在飞速发展着,物价越来越高,修新厂的预算也随着物价在增。修来修去,工艺品厂终于被时代抛弃了。
    工艺品厂的职工们得到的最后一笔钱,是郊区那十亩地被人收购盖居住区,厂子最后管事的人不错,他召集了大家商量了一下,就把那笔钱当成拖欠的工资给了职工们。
    “军军,过来。”高橘子站在厂子仓库门口招呼儿子。
    赵学军笑眯眯的跑过去,喊了一声妈,接着跟厂子里供销科的科长问好:“李叔叔好。”
    李科长就像逗小孩一般的跟他逗了几句,调侃完,他拿出钥匙带着这对母子进了仓库。
    “老李,小郝跟我说,他们看到新厂规划图了,那边可漂亮了。新厂房主楼有四层呢。”
    “对啊,我们去看了规划图,新厂区那叫个漂亮。不过,还早着呢,咱厂子跟上海,武汉那边还有好多合同呢。上次我去开会,人家市委领导也说了。一定要按照合同走,绝对不影响厂子的声誉。我寻摸着,做完这几批盒子,怎么地也要明年八月了。橘子,告诉你个消息,咱供销科要买新车了。等接到车,你跟小郝这组以后就坐着新车去上海送货。”
    “真的啊,这可是好事,怎么就轮到我了,哈哈……还是你惦记我,下次去上海,我就是累死,也得给嫂子带件好衣服。”
    “那……我就替你嫂子谢谢了。你带的东西好,还便宜,你嫂子可喜欢呢。”
    赵学军笑眯眯的看着自己家妈妈。老妈现在进货找到了渠道,拿的东西比商店里买的便宜。所以,即便是去了上海,买到相同的东西,价格上也没有高橘子带的有优势。即便是如此,高橘子还是不敢多带,虽然现在已经有了万元户,高橘子私底下也许早就是万元户。可是家里唯一多的,就是一台彩色电视机。而且,为了这台紧俏产品,还有人写了信到省里,揭发老爸,说是以权谋私,家里紧俏商品来历不明。幸亏那电视机是老妈拿了厂子里的先进,厂里奖励的票,不然那可真是说不清了。
    “军军,你看看是不是这些。”李科长指着一堆满是灰尘的框框问军军。
    赵学军走过去,拿出手绢擦干净框框的玻璃,一扇,一扇仔细看。这是万林堆锦。原名“堆花儿”,是一种以丝绸为面料的手工工艺画,这是万林独有的东西,最早的时代可以追溯到唐朝。万林有这东西,是因为这里的丝绸过去是御用供绸。堆锦以丝绸锦缎为原料,拼贴成人物花鸟、奇珍异兽。因其精湛的工艺和浮雕般的效果也被人们称为“立体国画”,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看看这些,有大幅的《牡丹图》,《红楼十二金钗》《四季春》《贺寿图》,成堆小幅的摆件《五十六民族娃》,《红小兵》《领导人头像》。
    “多少年没见到它们了,咱厂子以前的老工人,那手艺就不是一般的巧,你看看,这都几十年了,这色就跟新的一样,橘子我跟你说,再过几百年,它们还是这色!哎!这手艺现在没了呢。老工人一茬一茬的去了,现在的姑娘,手艺差得远呢。你看这红楼,这还是建国初的……还有这西厢……破四旧那会,这个压在仓库下,没给烧了,我记得这框子还是我爸爸雕的呢。你看他们现在做的框子,那就是四个边上个油漆,那是啥啊……这都是水磨的功夫活,没了啊,没了呀。”李科长建国起就在厂子上班,没人比他更懂得这些东西的来历了。
    “好是好。可是,现在谁买这个啊?几次订货会,一个都卖不了,这都是最好的样品了,你看这牡丹图,我记得她们(职工)花了两月才做好呢。现在啊,咱厂子就卖点绸缎盒子。”高橘子叹息了几句。

章节目录


重生夜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老草吃嫩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草吃嫩牛并收藏重生夜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