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记者的报道也让苔米感觉荒唐,他们再一次提到了法国传奇作曲家乔治·比才,然后用幸灾乐祸的口吻说,“若塔玛拉·霍恩继续折腾下去,很快她将步乔治·比才的后尘,成为另一英年早逝的创奇。”
就连苔米的影迷,也提到了这位不幸早逝的作曲家,担心苔米随时挂掉。
真是讨厌,你才会见耶稣,你全家都去见耶稣!
唯一让苔米有所安慰的是雷蒙德·培根,和那些或谴责或心碎的眼神不同,雷蒙德至始至终都没有指责苔米,对她进行说教,而是医院和工作室两头跑,告诉她《黑暗将逝》的电影进度。
不过,文字叙述并不能完全代替眼睛,哪怕有录像,平时喜欢亲力亲为的霍恩导演在面对丈夫干巴巴地叙述中,总有种无力感。
她知道雷蒙德是有能力将这些事情说的更有趣更贴切一些,但是他偏偏就是要将原本非常有趣的内容说的干巴巴地。
他用自己的方式抗议着妻子对自己身体的不爱惜,并用行动告诉她,若不是你不爱惜身体,这些事情原本你可以自己做的。
若说亲友们的指责让霍恩导演起了逆反心理,那雷蒙德的无声抗议,就让苔米觉得委屈。
当然她还没有忘记反省自己,她是不是过于苛求自己。
事实上没有人要求苔米一定要用最短的时间,快速完成这部电影,她的时间很宽裕,但是她个人的高标准让自己让周围的人都觉得很累,若不是她事事要完美,一贯身体强壮的弗朗索瓦·布尔维尔不至于心脏骤停差点猝死。
若是布尔维尔因此离开这个世界,苔米不知道她是否还有心情去面对她用生命热爱的电影事业。
————
苔米住了大半个月的医院,错过了凯撒奖颁奖典礼,也错过了《拥抱》剧组为克罗夫·杜弗洛举行的庆祝会,他凭借《拥抱》一片成为凯撒奖最佳新人男星。
与高兴的杜弗洛相比,音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就淡定多了,各种奖杯对于他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哪怕是凯撒奖。
《拥抱》虽然拿了一大堆提名,但是并未得到什么重量级的奖项,这也在苔米的预料之中,今年凯撒奖大获全胜的电影是《塞拉菲娜》,这是一部传记剧情片,比《拥抱》更为真实。
出院后,苔米又休息了一个半月,如此两个月后,她从迈克尔·哈内克和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两人手中接过她的摊子。
让她惊讶的是,迈克尔·哈内克和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做这个项目做出了感情,他们竟然主动要求再帮一个月的忙。
对于身体并未完全康复,吃法都非常小心的苔米来说,这自然是一个好消息。
不过人多并不意味着力量大。
虽然《黑暗将逝》是苔米一手打造的,但是对于一部进入后期制作的电影来说,两个月并不是很短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导演哈内克和巴亚纳不仅对电影有了感情,也有了他们自己的理解。
于是三人的意见难免会发生分歧。
苔米受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影响非常深,她作品因果关系并不是那么明确。
《黑暗将逝》中,凯瑟琳·德纳芙饰演的轮椅夫人的前世今生仅存在于剧本备注中,在影片中,从未提到轮椅夫人是如何从魔女贝蒂手中逃脱的,并如何在贝蒂眼皮子地下生活那么长时间。
法国电影新浪潮不仅对法国,对整个欧洲电影都有深远的影响。
迈克尔·哈内克认为苔米的处理方式并没有错误,因为他本人的电影有时候也会这样处理,但是西班牙导巴亚纳就非常反对,他认为《黑暗将逝》应该更加严谨一些,虽然电影要留给观众足够的想象空间,但是该交代清楚的还是要交代清楚,即使不能明确地说出来,也应该在一些方面暗示,让观众自己寻找答案。
霍恩对于长镜头的钟爱,遭到了迈克尔·哈内克和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的双重否定。
他们认为这部电影应该更紧凑以及更激烈,霍恩的《黑暗将逝》的文艺元素破坏了这部电影应有的氛围,“真是太惊讶了,它看上去完全没有剧本那么带劲”巴亚纳是这样说的。
当然,备受争议的不仅仅是长镜头,还有过于美轮美奂的画面。
哈内克导演认为过分漂亮的画面破坏了电影应有的恐怖感,让它变得不伦不类,巴亚纳导演则认为这是一个绝妙的创意。
两个人甚至为这是神来之笔还是画蛇添足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换做以前,苔米是完全不会理睬哈内克和巴亚纳的。
因为她的电影她做主,就是那么任性。
不过在经过许多事情后,苔米觉得当事人未必比旁人看得清楚,哪怕是面对自己精心雕琢的作品。
苔米几番思考后,认为巴亚纳说的是对的,她将已经拍好的的暗示观众的画面重新剪入正片中,然后剪掉了一部分她钟爱的漂亮的长镜头,让整部电影更加紧凑。
同样,她保留了那些漂亮的很有可能会喧宾夺主的画面,并没有因为有可能破坏惊悚片的氛围而剪掉她所坚持的原则。
苔米相信,恐怖片也是可以让人感觉到美的,无论是心理恐怖还是视觉恐怖,它们与光影美学本身是不冲突的,也是光影艺术的一部分。
她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电影上映后观众的反应了。
☆、第121章 寻找我要的音乐
《黑暗将逝》的配乐是电影的重中之重。
再度邀请埃尼奥·莫里康内显然不现实,莫里康内可不是苔米随时可以召唤来的对象,全世界的导演都在等待和莫里康内合作,苔米需要排队。
当然,供苔米选择的对象并不止莫里康内一人。
在法国,莫里斯·贾尔、扬·提尔森、艾瑞克·塞拉……
一串串名字足以让她挑花眼。
这些都是法国最顶尖的音乐大师,他们的名字普通人或许并不熟悉,但是他们的电影配乐作品,却是家喻户晓,和光影艺术的电影一样,成为不可磨灭的经典。
不过,大师的作品总是格外抢手,苔米登门拜访了几位法国音乐大师,都被告知,他们最新的作品已经被订了出去,手上已经没有闲余的可供苔米挑选的音乐。
当然,她的选择并不限于法国国内。
雷蒙德向苔米推荐了最近他非常喜欢的一位作曲家,汉斯·季默。
《珍珠港》、《角斗士》、“蝙蝠侠”系列电影中的配乐,均是出自他手。
苔米并不认为汉斯·季默气势磅礴的音乐风格符合她的电影,不过,因为雷蒙德难得对她的电影提出什么建议,苔米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这位大名鼎鼎的配乐大师。
汉斯·季默得知苔米的意图后,非常果断地拒绝了她,“很抱歉,我不是你要找的那个人。”
找了一大圈,最终,还是迈克尔·哈内克导演向苔米推荐了一位波兰作曲家,jana.p.kaczmarek(詹恩。凯兹梅利克)。
“或许,他能给你想要的。”
迈克尔·哈内克导演意味深长地说道。
每一位配乐大师都有他们擅长的风格,比如汉斯·季默,比如埃尼奥·莫里康内,你需要什么样的音乐,就去找擅长这种风格的作曲家,总有一支曲子,戳中你心中的某一点。
凯兹梅利克在是波兰音乐家三巨头之一。
他的音乐轻盈梦幻富有想象力,《寻找梦幻岛》、《全蚀狂爱》、《战火中的伊甸园》等影片的配乐均出自他手。
电影配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部称之为伟大的电影,都有一段甚至几段堪称经典的音乐。
就拿苔米自己的电影《拥抱》来说,没有莫里康内的《拥抱》,或许只是寻常的励志片。
苔米在认真地听完他过往的作品后,认为凯兹梅利克或许是自己一直寻找的那个人。
不过寻找凯兹梅利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他本人并不是那么乐于交际,有常常去一些寂静无人的地方寻找灵感,很多时候都处在“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状态中,苔米找了许多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和凯兹梅利克搭上关系。
老实说,最早从朋友口中得知,法国女导演塔玛拉·霍恩为了她即将出炉的恐怖片满世界找自己时,凯兹梅利克以为对方在做梦。
因为此前,从未有一位导演为了一部恐怖片找他配乐,凯兹梅利克的音乐也从未出现在恐怖片中。
凯兹梅利克的音乐一点都不诡异也不惊悚,他完全不认为自己的音乐会和恐怖片挂上钩。
就连苔米的影迷,也提到了这位不幸早逝的作曲家,担心苔米随时挂掉。
真是讨厌,你才会见耶稣,你全家都去见耶稣!
唯一让苔米有所安慰的是雷蒙德·培根,和那些或谴责或心碎的眼神不同,雷蒙德至始至终都没有指责苔米,对她进行说教,而是医院和工作室两头跑,告诉她《黑暗将逝》的电影进度。
不过,文字叙述并不能完全代替眼睛,哪怕有录像,平时喜欢亲力亲为的霍恩导演在面对丈夫干巴巴地叙述中,总有种无力感。
她知道雷蒙德是有能力将这些事情说的更有趣更贴切一些,但是他偏偏就是要将原本非常有趣的内容说的干巴巴地。
他用自己的方式抗议着妻子对自己身体的不爱惜,并用行动告诉她,若不是你不爱惜身体,这些事情原本你可以自己做的。
若说亲友们的指责让霍恩导演起了逆反心理,那雷蒙德的无声抗议,就让苔米觉得委屈。
当然她还没有忘记反省自己,她是不是过于苛求自己。
事实上没有人要求苔米一定要用最短的时间,快速完成这部电影,她的时间很宽裕,但是她个人的高标准让自己让周围的人都觉得很累,若不是她事事要完美,一贯身体强壮的弗朗索瓦·布尔维尔不至于心脏骤停差点猝死。
若是布尔维尔因此离开这个世界,苔米不知道她是否还有心情去面对她用生命热爱的电影事业。
————
苔米住了大半个月的医院,错过了凯撒奖颁奖典礼,也错过了《拥抱》剧组为克罗夫·杜弗洛举行的庆祝会,他凭借《拥抱》一片成为凯撒奖最佳新人男星。
与高兴的杜弗洛相比,音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就淡定多了,各种奖杯对于他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哪怕是凯撒奖。
《拥抱》虽然拿了一大堆提名,但是并未得到什么重量级的奖项,这也在苔米的预料之中,今年凯撒奖大获全胜的电影是《塞拉菲娜》,这是一部传记剧情片,比《拥抱》更为真实。
出院后,苔米又休息了一个半月,如此两个月后,她从迈克尔·哈内克和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两人手中接过她的摊子。
让她惊讶的是,迈克尔·哈内克和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做这个项目做出了感情,他们竟然主动要求再帮一个月的忙。
对于身体并未完全康复,吃法都非常小心的苔米来说,这自然是一个好消息。
不过人多并不意味着力量大。
虽然《黑暗将逝》是苔米一手打造的,但是对于一部进入后期制作的电影来说,两个月并不是很短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导演哈内克和巴亚纳不仅对电影有了感情,也有了他们自己的理解。
于是三人的意见难免会发生分歧。
苔米受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影响非常深,她作品因果关系并不是那么明确。
《黑暗将逝》中,凯瑟琳·德纳芙饰演的轮椅夫人的前世今生仅存在于剧本备注中,在影片中,从未提到轮椅夫人是如何从魔女贝蒂手中逃脱的,并如何在贝蒂眼皮子地下生活那么长时间。
法国电影新浪潮不仅对法国,对整个欧洲电影都有深远的影响。
迈克尔·哈内克认为苔米的处理方式并没有错误,因为他本人的电影有时候也会这样处理,但是西班牙导巴亚纳就非常反对,他认为《黑暗将逝》应该更加严谨一些,虽然电影要留给观众足够的想象空间,但是该交代清楚的还是要交代清楚,即使不能明确地说出来,也应该在一些方面暗示,让观众自己寻找答案。
霍恩对于长镜头的钟爱,遭到了迈克尔·哈内克和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的双重否定。
他们认为这部电影应该更紧凑以及更激烈,霍恩的《黑暗将逝》的文艺元素破坏了这部电影应有的氛围,“真是太惊讶了,它看上去完全没有剧本那么带劲”巴亚纳是这样说的。
当然,备受争议的不仅仅是长镜头,还有过于美轮美奂的画面。
哈内克导演认为过分漂亮的画面破坏了电影应有的恐怖感,让它变得不伦不类,巴亚纳导演则认为这是一个绝妙的创意。
两个人甚至为这是神来之笔还是画蛇添足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换做以前,苔米是完全不会理睬哈内克和巴亚纳的。
因为她的电影她做主,就是那么任性。
不过在经过许多事情后,苔米觉得当事人未必比旁人看得清楚,哪怕是面对自己精心雕琢的作品。
苔米几番思考后,认为巴亚纳说的是对的,她将已经拍好的的暗示观众的画面重新剪入正片中,然后剪掉了一部分她钟爱的漂亮的长镜头,让整部电影更加紧凑。
同样,她保留了那些漂亮的很有可能会喧宾夺主的画面,并没有因为有可能破坏惊悚片的氛围而剪掉她所坚持的原则。
苔米相信,恐怖片也是可以让人感觉到美的,无论是心理恐怖还是视觉恐怖,它们与光影美学本身是不冲突的,也是光影艺术的一部分。
她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电影上映后观众的反应了。
☆、第121章 寻找我要的音乐
《黑暗将逝》的配乐是电影的重中之重。
再度邀请埃尼奥·莫里康内显然不现实,莫里康内可不是苔米随时可以召唤来的对象,全世界的导演都在等待和莫里康内合作,苔米需要排队。
当然,供苔米选择的对象并不止莫里康内一人。
在法国,莫里斯·贾尔、扬·提尔森、艾瑞克·塞拉……
一串串名字足以让她挑花眼。
这些都是法国最顶尖的音乐大师,他们的名字普通人或许并不熟悉,但是他们的电影配乐作品,却是家喻户晓,和光影艺术的电影一样,成为不可磨灭的经典。
不过,大师的作品总是格外抢手,苔米登门拜访了几位法国音乐大师,都被告知,他们最新的作品已经被订了出去,手上已经没有闲余的可供苔米挑选的音乐。
当然,她的选择并不限于法国国内。
雷蒙德向苔米推荐了最近他非常喜欢的一位作曲家,汉斯·季默。
《珍珠港》、《角斗士》、“蝙蝠侠”系列电影中的配乐,均是出自他手。
苔米并不认为汉斯·季默气势磅礴的音乐风格符合她的电影,不过,因为雷蒙德难得对她的电影提出什么建议,苔米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这位大名鼎鼎的配乐大师。
汉斯·季默得知苔米的意图后,非常果断地拒绝了她,“很抱歉,我不是你要找的那个人。”
找了一大圈,最终,还是迈克尔·哈内克导演向苔米推荐了一位波兰作曲家,jana.p.kaczmarek(詹恩。凯兹梅利克)。
“或许,他能给你想要的。”
迈克尔·哈内克导演意味深长地说道。
每一位配乐大师都有他们擅长的风格,比如汉斯·季默,比如埃尼奥·莫里康内,你需要什么样的音乐,就去找擅长这种风格的作曲家,总有一支曲子,戳中你心中的某一点。
凯兹梅利克在是波兰音乐家三巨头之一。
他的音乐轻盈梦幻富有想象力,《寻找梦幻岛》、《全蚀狂爱》、《战火中的伊甸园》等影片的配乐均出自他手。
电影配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部称之为伟大的电影,都有一段甚至几段堪称经典的音乐。
就拿苔米自己的电影《拥抱》来说,没有莫里康内的《拥抱》,或许只是寻常的励志片。
苔米在认真地听完他过往的作品后,认为凯兹梅利克或许是自己一直寻找的那个人。
不过寻找凯兹梅利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他本人并不是那么乐于交际,有常常去一些寂静无人的地方寻找灵感,很多时候都处在“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状态中,苔米找了许多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和凯兹梅利克搭上关系。
老实说,最早从朋友口中得知,法国女导演塔玛拉·霍恩为了她即将出炉的恐怖片满世界找自己时,凯兹梅利克以为对方在做梦。
因为此前,从未有一位导演为了一部恐怖片找他配乐,凯兹梅利克的音乐也从未出现在恐怖片中。
凯兹梅利克的音乐一点都不诡异也不惊悚,他完全不认为自己的音乐会和恐怖片挂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