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有线索了。
谭文森把杨俊叫来:“你去咱们县下面每个公社的知青点打听打听,最近这段时间有没有发生过什么大事。”
“我这就去。”
杨俊跑出去,去车棚拿自行车,一脚蹬上就要走。
“你干什么去?”叶霜下班找过来。
“你怎么来了?”杨俊一脚踩在地上刹车。
叶霜双手叉腰:“昨天不是你说叫我来单位找你吗?”
杨俊一拍脑袋,他差点忘了。
“霜霜对不住,今天发生大事儿了,你先回去,等我忙完去找你。”
“是不是知青办那个命案?”
“你知道?”
“玉竹县就这么大,全家被灭口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不到处传。”叶霜问:“你是要下乡?”
“嗯?”她怎么猜到?
叶霜说:“你一个陌生人下乡去知青点问话,就算别人知道点什么,能跟你说实话?”
要想听到这话,还是要他们自己内部的人才行。
“我带你去找张林。”
张林自己就是知青,和叶渠公社的知青们的关系一向维护的好。知青们空闲的时候私下里经常一块儿玩,如果真有什么事,他们肯定会听到一些风声。
明面上王城这个人什么都好,挑不出错儿,越是这样的人私下里做的事可能越惊悚。
谭文森想查查王城有没有借职位之便搞男女关系,王城已经死了,只能从知青那边探探消息。
叶霜带着杨俊找到张林时,张林就猜到了谭文森的想法。
“这个事儿交给我,我一会儿就回叶渠公社。”
“谢谢了,麻烦你跑一趟。”
“不用这么客气。”张林说:“我来不及回去跟叶秋说,一会儿你帮我带个话,跟她说我明天回来。”
“行。”
张林回叶渠公社的时候,顺手买了两斤肉,下车后直接去知青点。
“哟,张哥怎么今天有空回来?”
“张哥来了!”
“稀客啊!”
张林把肉递给一个女知青:“稀客什么呀,我哪个月不过来?”
大家伙儿都笑起来:“正好,最近忙秋收累的不行,咱们晚上开开荤。”
大家伙洗菜的洗菜、烧火的烧火,看得出来,虽然秋收忙碌,也累人的很,大家有说有笑,状态都还可以。
至少表面看着,不像有什么烦心事。
张林蹲过去帮忙择菜:“二十号就是中秋节,大家伙怎么过啊?”
“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呗。”
一个和张林关系好的男知青凑过来:“队长说了,中秋节队里给我们出十斤面粉,我们打算自己烤月饼来吃。”
“你们还会烤月饼?”张林夸张道:“我以为你的水平,也就只能自己熬粥喝喝。”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这话也没说错。
不过,都下乡多少年了,厨艺肯定比以前好多了。
“去年队长家不是做了月饼嘛,还给我们送了几个,到时候我们去问问怎么做的,自己学着来呗。”
“就是,咱们还有最后一块腊肉,到时候做腊肉月饼。”
“啥,腊肉月饼?月饼还有咸口的?”
“你丫南方的?”
一个女知青忍不住笑:“别搭理他,南方也有咸口的,他就是故意这么说惹你。”
说起中秋节,气氛又热烈了不少,张林瞬时问道:“到时候你们要不要办聚会?把其他公社的知青请过来?”
“算了,现在怕是不合适。”
“怎么不合适了?”张林说:“是不是怕月饼不够分?要是不够,我想办法给你们多弄点面粉过来,一年到头聚一次也不容易。”
“不是因为舍不得吃的,是因为新庄公社。”
“新庄公社怎么了?”张林反问。
“顾琴这个人张哥还记不记得?”
“记得,我记得她是上海来的知青,跟咱们一批来的,一直表现的很好,去年她不是拿到回城的名额回去了么。”
从六九开始,就有知青回城的政策,只要通过知青小组评议,再通过公社推荐,知青办审批等程序后就可以通过招工、参军等等政策回城。
顾琴表现好,通过了推荐和审批,上海那边又有单位肯接收,去年年前,顾琴顺利地回城了。
当时正是过年期间,农闲,他们还给顾琴办了一个简单的欢送会。
“唉,回去是回去了,就是人没了。”大家表情都有些难过。
张林心头一跳:“怎么没的?”
“不知道,我们也是听李舟说的。”
李舟也是新庄公社知青,听说和顾琴是同学,李舟为人比较沉默寡言,和新庄公社其他知青点的知青关系处的一般,唯独和顾琴关系十分要好。
开始大家以为他们俩在处对象呢,顾琴当众否认,说他们只是朋友。
顾琴否认之后再没人提这个话,大家都知道,顾琴想回城。
平日里顾琴干活卖力,还和公社的社员们搞好关系,空闲的时间还会参加扫盲班,教不识字的社员们认字。
她的努力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当初她被推选回城,就算看顾琴不顺眼的人,都说不出反对的意见。
顾琴顺理成章地回城了,顾琴的回城也激励了其他想回城的知青,都学顾琴的路子,勤勤恳恳干活,为公社做贡献。
特别是李舟,明明是一个内向的人,为了和社员们打好关系,主动去和人交谈,还会帮人带孩子,把大家都看傻眼了。
“李舟人呢?”
“前天请假回家了。”
“说起来也奇怪得很,秋忙的时候请假回家,他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费了么。”
等投票选知青回城的时候,人家提起他秋收请假回家,逃避劳动,他肯定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聊天的时候也没耽误做饭,饭做好了,大家要求张林坐下一起吃。
张林摆摆手拒绝:“你们吃,家里做了我的饭,我不回去我丈母娘又该念叨我了。”
既然如此,大家也没强留。
“张哥有空过来玩啊!”
张林回家,丈母娘真在。这几年叶小鱼接管了小姑奶奶的一日三餐,族学又有孔大厨帮忙看着,江英不用时时守在四方园,回家的时间也多了。
江英招呼张林吃饭:“早前他们说你回来了,我做好饭还不见你回来,干什么去了?”
“有点事儿,去知青点转了一圈。”
江英给他夹菜:“是不是知青们闹出事了?”
张林叹气,一言难尽。
第二天一早张林回城,去公安局找谭文森。
“有线索了,你们去查查李舟这个人。”
按照知青他们的说法,李舟三天前就请假回家了,他有不在场证据。
但是谁能保证李舟真的出发回家了?
这是目前唯一的线索,也不能不管,谭文森安排杨俊带着人去火车站打听,务必要仔细打听,问有没有人见到李舟上火车。
火车站人来人往,想调查一个人几天前是不是去过,不是那么容易的。
为了尽快得到消息,公安局几乎所有人都撒出去了。
除了值班的人和看门的大爷,今天公安局里几乎没人。
半夜时分,夜黑梦甜的时候,一个年轻男人熟练地翻墙进家属院,他像是回自己家一般,上楼,停在一户人家门口,掏出钥匙,轻轻扭开门锁。
他轻手轻脚地进去,缓缓关上门,咔嚓一声。
门关了!屋里的灯亮了!
昏黄的灯光从头顶照下来,灯光下谭文森的脸一半在明一半在暗。
谭文森缓缓叫出他的名字:“李舟!”
李舟笑了,无视屋里十几个公安,随意地掏出挂在腰上的菜刀,放桌子,自己拖了张板凳过来坐下。
“我以为你们还在火车站打听我的消息,没想到你们在这里等我。”
李舟笑着说:“你们挺聪明!”
王城全家被杀,凶杀现场的门锁都是完好的,王城家在二楼,几乎所有人都会下意识猜测,凶手是从阳台进来,杀人后离开。
原本谭文森也这样以为,直到张林说出李舟这个名字,谭文森再细查,听说李舟爷爷是锁匠,李舟也跟着学了一手,有一回顾琴箱子的钥匙丢了,李舟弄了个小铁丝就把锁开了。
其他知青们这才知道,李舟还有这一手。
谭文森打电话联系上海那边的公安,上海那边的公安查到顾琴的真实死亡原因,是七月初打胎的时候大出血死亡。
顾琴一个年轻姑娘,没结婚,甚至连对象都没有,怎么会怀孕?
从进门后,李舟一直笑,笑着笑着,他控制不住流泪:“你们猜到了顾琴是怎么死的吧?”
王城一家是他杀的,今天这家的主人是丁全,也是知青办的,李舟今天是来杀丁全的。
谭文森把杨俊叫来:“你去咱们县下面每个公社的知青点打听打听,最近这段时间有没有发生过什么大事。”
“我这就去。”
杨俊跑出去,去车棚拿自行车,一脚蹬上就要走。
“你干什么去?”叶霜下班找过来。
“你怎么来了?”杨俊一脚踩在地上刹车。
叶霜双手叉腰:“昨天不是你说叫我来单位找你吗?”
杨俊一拍脑袋,他差点忘了。
“霜霜对不住,今天发生大事儿了,你先回去,等我忙完去找你。”
“是不是知青办那个命案?”
“你知道?”
“玉竹县就这么大,全家被灭口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不到处传。”叶霜问:“你是要下乡?”
“嗯?”她怎么猜到?
叶霜说:“你一个陌生人下乡去知青点问话,就算别人知道点什么,能跟你说实话?”
要想听到这话,还是要他们自己内部的人才行。
“我带你去找张林。”
张林自己就是知青,和叶渠公社的知青们的关系一向维护的好。知青们空闲的时候私下里经常一块儿玩,如果真有什么事,他们肯定会听到一些风声。
明面上王城这个人什么都好,挑不出错儿,越是这样的人私下里做的事可能越惊悚。
谭文森想查查王城有没有借职位之便搞男女关系,王城已经死了,只能从知青那边探探消息。
叶霜带着杨俊找到张林时,张林就猜到了谭文森的想法。
“这个事儿交给我,我一会儿就回叶渠公社。”
“谢谢了,麻烦你跑一趟。”
“不用这么客气。”张林说:“我来不及回去跟叶秋说,一会儿你帮我带个话,跟她说我明天回来。”
“行。”
张林回叶渠公社的时候,顺手买了两斤肉,下车后直接去知青点。
“哟,张哥怎么今天有空回来?”
“张哥来了!”
“稀客啊!”
张林把肉递给一个女知青:“稀客什么呀,我哪个月不过来?”
大家伙儿都笑起来:“正好,最近忙秋收累的不行,咱们晚上开开荤。”
大家伙洗菜的洗菜、烧火的烧火,看得出来,虽然秋收忙碌,也累人的很,大家有说有笑,状态都还可以。
至少表面看着,不像有什么烦心事。
张林蹲过去帮忙择菜:“二十号就是中秋节,大家伙怎么过啊?”
“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呗。”
一个和张林关系好的男知青凑过来:“队长说了,中秋节队里给我们出十斤面粉,我们打算自己烤月饼来吃。”
“你们还会烤月饼?”张林夸张道:“我以为你的水平,也就只能自己熬粥喝喝。”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这话也没说错。
不过,都下乡多少年了,厨艺肯定比以前好多了。
“去年队长家不是做了月饼嘛,还给我们送了几个,到时候我们去问问怎么做的,自己学着来呗。”
“就是,咱们还有最后一块腊肉,到时候做腊肉月饼。”
“啥,腊肉月饼?月饼还有咸口的?”
“你丫南方的?”
一个女知青忍不住笑:“别搭理他,南方也有咸口的,他就是故意这么说惹你。”
说起中秋节,气氛又热烈了不少,张林瞬时问道:“到时候你们要不要办聚会?把其他公社的知青请过来?”
“算了,现在怕是不合适。”
“怎么不合适了?”张林说:“是不是怕月饼不够分?要是不够,我想办法给你们多弄点面粉过来,一年到头聚一次也不容易。”
“不是因为舍不得吃的,是因为新庄公社。”
“新庄公社怎么了?”张林反问。
“顾琴这个人张哥还记不记得?”
“记得,我记得她是上海来的知青,跟咱们一批来的,一直表现的很好,去年她不是拿到回城的名额回去了么。”
从六九开始,就有知青回城的政策,只要通过知青小组评议,再通过公社推荐,知青办审批等程序后就可以通过招工、参军等等政策回城。
顾琴表现好,通过了推荐和审批,上海那边又有单位肯接收,去年年前,顾琴顺利地回城了。
当时正是过年期间,农闲,他们还给顾琴办了一个简单的欢送会。
“唉,回去是回去了,就是人没了。”大家表情都有些难过。
张林心头一跳:“怎么没的?”
“不知道,我们也是听李舟说的。”
李舟也是新庄公社知青,听说和顾琴是同学,李舟为人比较沉默寡言,和新庄公社其他知青点的知青关系处的一般,唯独和顾琴关系十分要好。
开始大家以为他们俩在处对象呢,顾琴当众否认,说他们只是朋友。
顾琴否认之后再没人提这个话,大家都知道,顾琴想回城。
平日里顾琴干活卖力,还和公社的社员们搞好关系,空闲的时间还会参加扫盲班,教不识字的社员们认字。
她的努力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当初她被推选回城,就算看顾琴不顺眼的人,都说不出反对的意见。
顾琴顺理成章地回城了,顾琴的回城也激励了其他想回城的知青,都学顾琴的路子,勤勤恳恳干活,为公社做贡献。
特别是李舟,明明是一个内向的人,为了和社员们打好关系,主动去和人交谈,还会帮人带孩子,把大家都看傻眼了。
“李舟人呢?”
“前天请假回家了。”
“说起来也奇怪得很,秋忙的时候请假回家,他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费了么。”
等投票选知青回城的时候,人家提起他秋收请假回家,逃避劳动,他肯定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聊天的时候也没耽误做饭,饭做好了,大家要求张林坐下一起吃。
张林摆摆手拒绝:“你们吃,家里做了我的饭,我不回去我丈母娘又该念叨我了。”
既然如此,大家也没强留。
“张哥有空过来玩啊!”
张林回家,丈母娘真在。这几年叶小鱼接管了小姑奶奶的一日三餐,族学又有孔大厨帮忙看着,江英不用时时守在四方园,回家的时间也多了。
江英招呼张林吃饭:“早前他们说你回来了,我做好饭还不见你回来,干什么去了?”
“有点事儿,去知青点转了一圈。”
江英给他夹菜:“是不是知青们闹出事了?”
张林叹气,一言难尽。
第二天一早张林回城,去公安局找谭文森。
“有线索了,你们去查查李舟这个人。”
按照知青他们的说法,李舟三天前就请假回家了,他有不在场证据。
但是谁能保证李舟真的出发回家了?
这是目前唯一的线索,也不能不管,谭文森安排杨俊带着人去火车站打听,务必要仔细打听,问有没有人见到李舟上火车。
火车站人来人往,想调查一个人几天前是不是去过,不是那么容易的。
为了尽快得到消息,公安局几乎所有人都撒出去了。
除了值班的人和看门的大爷,今天公安局里几乎没人。
半夜时分,夜黑梦甜的时候,一个年轻男人熟练地翻墙进家属院,他像是回自己家一般,上楼,停在一户人家门口,掏出钥匙,轻轻扭开门锁。
他轻手轻脚地进去,缓缓关上门,咔嚓一声。
门关了!屋里的灯亮了!
昏黄的灯光从头顶照下来,灯光下谭文森的脸一半在明一半在暗。
谭文森缓缓叫出他的名字:“李舟!”
李舟笑了,无视屋里十几个公安,随意地掏出挂在腰上的菜刀,放桌子,自己拖了张板凳过来坐下。
“我以为你们还在火车站打听我的消息,没想到你们在这里等我。”
李舟笑着说:“你们挺聪明!”
王城全家被杀,凶杀现场的门锁都是完好的,王城家在二楼,几乎所有人都会下意识猜测,凶手是从阳台进来,杀人后离开。
原本谭文森也这样以为,直到张林说出李舟这个名字,谭文森再细查,听说李舟爷爷是锁匠,李舟也跟着学了一手,有一回顾琴箱子的钥匙丢了,李舟弄了个小铁丝就把锁开了。
其他知青们这才知道,李舟还有这一手。
谭文森打电话联系上海那边的公安,上海那边的公安查到顾琴的真实死亡原因,是七月初打胎的时候大出血死亡。
顾琴一个年轻姑娘,没结婚,甚至连对象都没有,怎么会怀孕?
从进门后,李舟一直笑,笑着笑着,他控制不住流泪:“你们猜到了顾琴是怎么死的吧?”
王城一家是他杀的,今天这家的主人是丁全,也是知青办的,李舟今天是来杀丁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