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杭州城的所有俘虏都被押解离开之后,万发才从船上的秘密舱室中现身。对于外界来说,他几天之前就已经被烧死在了杭州城外的成丰行商栈里,如果有人发现他还活在这个世上,那成丰行的失火案就会出现许多新的疑点。而海汉并不希望这件事还出现什么反复,所以特地要求万发在归途中隐藏好行迹,不能被闲杂人等发现他从杭州跑到了舟山。
“这次任务完成得很圆满,执委会对你的表现也很满意,三亚已经发来电报,让你尽快回去复命。”钱天敦顿了顿,还是说出了实话:“以目前的状况来看,你不适合在浙江继续待下去,回到三亚之后会对你有其他工作安排。不过以你这次所立下的功劳,回到三亚之后的升迁应该是稳了。”
万发连忙谢过钱天敦,他其实也清楚这个任务结束后,自己就没法再在浙江待下去了,不管廖训等人的生死如何,他都不能再在浙江沿海州府出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其实对于万发来说,这次的任务算是有惊无险,而且整个执行过程中一直都只是听从龚十七的安排,到最后撤离杭州时才知道了全盘的计划是什么内容。如果龚十七从一开始就对他言明要在杭州搞出这么大的事情,万发还真不一定够胆参与进来。
当然了,行动最终的结果还是让万发十分满意,这次主事的虽然另有其人,但分到他头上的功劳应该也小不了,要知道从杭州抓回来这三人可都是有品级的朝廷官员,是他平时连边都沾不到的大人物。万发虽然只是安全部的兼职员工,但也知道这种行动的级别有多高,甚至在安全部也应该算是史无前例,能够参与其中简直就是难得的机遇,就算他在杭州经营十年商栈,累积的功劳可能也赶不上这短短数日的收获。
不过这种行动的保密期将会非常长,很可能在万发退休之前都没办法将这段经历当做炫耀的资本,向自己的同僚和亲人吹嘘一波了。好在这份功劳是实打实的,万发琢磨着等这趟回到三亚之后,商务部的头头们说不定也会给自己升个“主任”之类的职务了,只是海汉如今的控制区极大,南北跨度数千里,也不知自己的下一站会被分配到什么地方。
钱天敦道:“正好明天就有船南下回三亚,你就辛苦一下,明天就跟船出发吧!”
万发连忙应下,心知上面是担心自己在舟山久留会暴露行迹,这是要打发自己尽快离开了。不过他对这样的安排倒也没什么抱怨,离开家人已经有一整年的时间,他也很想早些回到三亚与家人团聚。
对于舟山驻军来说,杭州这次特殊任务的完成意味着已经扫清了北上的最后一个障碍,接下来就要开始调集人员物资,准备下一步的征程了。
六月二十七日,舟山管委会和驻军召开联席会议,开始商谈安排北上相关的各种事务。目前从三亚出发的第二批船队在昨天已经抵达澎湖,预计在当地休整两天之后就会继续北上。按照通常的行程来计算,船队最迟在七月初就会抵达舟山,届时完成防务交接之后,特战营和之前抵达这里的部队就可以出发了。
考虑到北方的气候,越早开始落脚点的建设工作,北上部队渡过第一个冬天的难度就越小。国防部为了能在入冬之前争取到尽可能多的时间,这次北上的行动并没有再安排大规模的侦查行动,只是在之前北方招揽难民的船队中安插了一些人手,到当地收集了一些情报。相对过去几次由南向北扩张地盘的行动,这次北上的前期侦查算是做得比较少的。
“气候原因当然只是其一,我们减少了北上的侦查安排,主要还是因为当地在大乱之后依然有很多地方处于失控状态中,很多县级治所还没有得到及时的恢复,驻军也都只集中在几个州城当中,所能控制的范围非常有限。”钱天敦向王汤姆介绍了胶东半岛的大致现状。
王汤姆道:“明廷今年也没有向山东当地增加驻军吗?”
钱天敦摇摇头道:“中原地区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大明将主要兵力都放在了围剿农民军上,山东大部分地区都处于不设防的状态——至少对我们来说是这样。在进驻到当地的前期,我们应该不会遭遇太大的军事压力。只要有你们海军护住后路,当地的明军很难跟我们进行正面对抗。”
“听你说起来这次北上应该会很轻松的样子。”王汤姆笑道:“只是这样一来,我们估计就没什么战功好拿了。”
“当地的气候可能比明军更麻烦。”钱天敦的表情却并不轻松:“根据历史记载,小冰河时期的胶东半岛,冬天的温度会低于零下二十度,暴雪寒潮都是有可能会出现的天气状况,这对我们手下这些出身南方的士兵来说,将会是非常大的考验。我们在当地修筑基地,就必须要将冬天的御寒需求考虑进去,这要比在南方搭建板房麻烦多了。”
海汉军在赤道附近区域开辟新据点时往往都是搭建活动板房,只要能遮日避雨就基本合格了,但这类保温能力较差的简易房屋并不适合北方的气候,而且考虑到北方的室内需要供暖,木制板房的消防隐患太大,顶多也就在天气暖和时住住,并不适合作为过冬的营房。但要在当地修建大量砖石结构的房屋,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就很可观了,当然了,期间所需的时间也不可忽视,所以国防部才急急匆匆地要赶在夏末之前安排部队北上,否则很可能在寒冷的冬天到来之前还无法完成必要的基建工程。
目前舟山岛上准备北上的部队,大部分士兵都是南方出身,即便有统一发放的冬装,也未必能很好地适应北方气候。国防部并不准备冒着风险把希望寄托在冬装和士兵的身体素质上,尽早准备好过冬所需的营房和物资,才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而关于落脚地点的选择,国防部的高官们早在去年就已经达成了比较一致的意见,即以胶东半岛的北海岸线为主根基。尽管从地理条件上看,南海岸线的天然良港似乎要更多一些,但国防部考虑的因素不仅仅只是这一处落脚点的环境,更要考虑这处选址是否能够有助于达成海汉对渤海湾海域的控制,乃至下一步跨过渤海湾,踏足辽东半岛。
在确定了选址的大致范围之后,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环境了。落脚点不能距离当地的州城和大型驻军据点太近,否则极有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武装冲突。此外必须要有较好的港口条件,以便能够在当地驻扎规模庞大的舰队。还有一点就是考虑到海汉北上的兵力有限,陆上防线不宜拉得太长,但同时也得保证有面积足够的地域来安排驻军营区,以及海汉将在当地开设的移民营地才行。
在综合了多方面的意见之后,国防部最终圈定了芝罘岛地区作为北上行动的目的地。芝罘岛位于登州府城以东百里的海岸上,是中国最大的陆连岛。从地图上看,芝罘岛如同一株生长于海岸线上的灵芝草一般,通过宽不足两里的沙洲与大陆相连,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波堤,而在其身后便是一处大型的天然良港。
芝罘岛虽然是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但其面积超过十平方公里,也足以安置下成千上万人了。而且其连接大陆的沙洲十分狭窄,对善于修筑防御工事的海汉军来说,只要稍作加工,就能在芝罘岛与大陆之间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保证陆上的通道的绝对安全。而岛的北岸几乎全是悬崖峭壁,大型船只基本无法停靠,这几乎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了。像这种易守难攻,又伴有天然良港的地形,正是海汉军方最为喜欢的沿海据点选址类型。
海汉军要进驻该地区,最大的威胁莫过于位于芝罘岛附近的奇山所。奇山千户所位于芝罘岛东南三十里,城池为青色石砖所砌筑,周长两里,城墙高二丈二尺,厚二丈,东西南北分别有保德门、宣化门、福禄门、朝崇门四座城门,城门之间设有楼铺,共计十六座。城墙内侧还设有环形马道,战时守军可以迅速向城墙上增派兵力和重型装备。
按照目前所收集到的情报信息,奇山所的编制有正副千户、百户、吏目、镇抚各一人,京操军四百九十八人,城守军一百一十三人,屯军六十人,捕倭军七十五人,守墩堡军十八人。其中的京操军还分为春秋两班,春班正月,秋班七月,轮流去往京师,与京营一同合练。所以当地的常驻兵力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五百人,考虑到一年多的登莱之乱在地方上造成的影响,实际驻军肯定距离纸面数字还有一定的差距。
只是海汉派往山东打听消息的人员基本都只在莱州府南部的胶州湾附近活动,对于北线登州府的地方驻军状况所知有限,只能凭借一些碎片信息来做出推断。当地实际的状况如何,大概还得等海汉军抵达那里之后才能真正见分晓。但奇山所的这点兵力,对于荷枪实弹的海汉军来说,应该还不至于形成实质威胁。
目前国防部的计划就是利用自己的海上运力,在短时间内向当地投入成建制的部队,并且对芝罘岛进行割据式的占领,一如当年海汉在黑土港的做法一样。等这个据点牢固之后,往北可以控制黄海、渤海,乃至京师门户,掌握通向辽东半岛的海路,往西可进入大明内陆,往东则是几乎不设防的朝鲜半岛,未来甚至可以以胶东半岛为根基,规划海汉在东北亚地区的发展。
当然了,要将如此之多的人员和物资通过海运投送到胶东半岛,所要制定的运输计划也是相当繁杂,所以在即将到来的船队当中,还有特地赶来舟山的海运部部长孙长弥,他将专门负责指挥安排北上行动期间的海上运力。
从六月下旬开始,来自浙江各地的各种物资陆续运抵舟山,这些物资大多都是北上行动所需,因为当地在战乱之后物资匮乏,又难以自行产出,甚至拿着银子也没地方可买,所以都得在南边准备好之后,一并运往当地。光是这数以千计的人员常驻当地所需的粮食补给,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还要考虑到在当地招揽难民所需,所以大量的粮食储备也成为了跟武器弹药一样的必需品。
七月三日,第二批北上船队的先头部队抵达舟山港,而接下来的两天中,后续船只也陆陆续续到达,整个船队的规模又是多达四五十艘,只是这批船队分散到达,倒是没有引起进出港口客商的过多注意。
这次来的船队中除了孙长弥之外,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海汉骑兵营也随船队来到了舟山。国防部安排了由哈鲁恭率领的这支骑兵部队也一同北上,去往山东驻扎。这是骑兵部队成军之后第一次离开海南岛出外长驻,同时也是其成立之后少有能够参与到实际作战中来的机会。据说哈鲁恭本人也是憋着一股劲,要在此番北上执行任务期间好好露一把脸,好让海汉国的国民知道,这支骑兵队伍可不只是在每次的阅兵式上出现走秀而已,而是真真正正能够参与作战杀敌,并且能改变战场形势的一支精兵。当然了,这支骑兵到底能不能在当地找到对手,那还是另外一说。
钱天敦是不太看好骑兵的作战前景,不是他怀疑这支部队的实力,而是考虑到当地驻防军队的羸弱程度,或许根本就没有让骑兵发挥的余地。
“这次任务完成得很圆满,执委会对你的表现也很满意,三亚已经发来电报,让你尽快回去复命。”钱天敦顿了顿,还是说出了实话:“以目前的状况来看,你不适合在浙江继续待下去,回到三亚之后会对你有其他工作安排。不过以你这次所立下的功劳,回到三亚之后的升迁应该是稳了。”
万发连忙谢过钱天敦,他其实也清楚这个任务结束后,自己就没法再在浙江待下去了,不管廖训等人的生死如何,他都不能再在浙江沿海州府出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其实对于万发来说,这次的任务算是有惊无险,而且整个执行过程中一直都只是听从龚十七的安排,到最后撤离杭州时才知道了全盘的计划是什么内容。如果龚十七从一开始就对他言明要在杭州搞出这么大的事情,万发还真不一定够胆参与进来。
当然了,行动最终的结果还是让万发十分满意,这次主事的虽然另有其人,但分到他头上的功劳应该也小不了,要知道从杭州抓回来这三人可都是有品级的朝廷官员,是他平时连边都沾不到的大人物。万发虽然只是安全部的兼职员工,但也知道这种行动的级别有多高,甚至在安全部也应该算是史无前例,能够参与其中简直就是难得的机遇,就算他在杭州经营十年商栈,累积的功劳可能也赶不上这短短数日的收获。
不过这种行动的保密期将会非常长,很可能在万发退休之前都没办法将这段经历当做炫耀的资本,向自己的同僚和亲人吹嘘一波了。好在这份功劳是实打实的,万发琢磨着等这趟回到三亚之后,商务部的头头们说不定也会给自己升个“主任”之类的职务了,只是海汉如今的控制区极大,南北跨度数千里,也不知自己的下一站会被分配到什么地方。
钱天敦道:“正好明天就有船南下回三亚,你就辛苦一下,明天就跟船出发吧!”
万发连忙应下,心知上面是担心自己在舟山久留会暴露行迹,这是要打发自己尽快离开了。不过他对这样的安排倒也没什么抱怨,离开家人已经有一整年的时间,他也很想早些回到三亚与家人团聚。
对于舟山驻军来说,杭州这次特殊任务的完成意味着已经扫清了北上的最后一个障碍,接下来就要开始调集人员物资,准备下一步的征程了。
六月二十七日,舟山管委会和驻军召开联席会议,开始商谈安排北上相关的各种事务。目前从三亚出发的第二批船队在昨天已经抵达澎湖,预计在当地休整两天之后就会继续北上。按照通常的行程来计算,船队最迟在七月初就会抵达舟山,届时完成防务交接之后,特战营和之前抵达这里的部队就可以出发了。
考虑到北方的气候,越早开始落脚点的建设工作,北上部队渡过第一个冬天的难度就越小。国防部为了能在入冬之前争取到尽可能多的时间,这次北上的行动并没有再安排大规模的侦查行动,只是在之前北方招揽难民的船队中安插了一些人手,到当地收集了一些情报。相对过去几次由南向北扩张地盘的行动,这次北上的前期侦查算是做得比较少的。
“气候原因当然只是其一,我们减少了北上的侦查安排,主要还是因为当地在大乱之后依然有很多地方处于失控状态中,很多县级治所还没有得到及时的恢复,驻军也都只集中在几个州城当中,所能控制的范围非常有限。”钱天敦向王汤姆介绍了胶东半岛的大致现状。
王汤姆道:“明廷今年也没有向山东当地增加驻军吗?”
钱天敦摇摇头道:“中原地区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大明将主要兵力都放在了围剿农民军上,山东大部分地区都处于不设防的状态——至少对我们来说是这样。在进驻到当地的前期,我们应该不会遭遇太大的军事压力。只要有你们海军护住后路,当地的明军很难跟我们进行正面对抗。”
“听你说起来这次北上应该会很轻松的样子。”王汤姆笑道:“只是这样一来,我们估计就没什么战功好拿了。”
“当地的气候可能比明军更麻烦。”钱天敦的表情却并不轻松:“根据历史记载,小冰河时期的胶东半岛,冬天的温度会低于零下二十度,暴雪寒潮都是有可能会出现的天气状况,这对我们手下这些出身南方的士兵来说,将会是非常大的考验。我们在当地修筑基地,就必须要将冬天的御寒需求考虑进去,这要比在南方搭建板房麻烦多了。”
海汉军在赤道附近区域开辟新据点时往往都是搭建活动板房,只要能遮日避雨就基本合格了,但这类保温能力较差的简易房屋并不适合北方的气候,而且考虑到北方的室内需要供暖,木制板房的消防隐患太大,顶多也就在天气暖和时住住,并不适合作为过冬的营房。但要在当地修建大量砖石结构的房屋,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就很可观了,当然了,期间所需的时间也不可忽视,所以国防部才急急匆匆地要赶在夏末之前安排部队北上,否则很可能在寒冷的冬天到来之前还无法完成必要的基建工程。
目前舟山岛上准备北上的部队,大部分士兵都是南方出身,即便有统一发放的冬装,也未必能很好地适应北方气候。国防部并不准备冒着风险把希望寄托在冬装和士兵的身体素质上,尽早准备好过冬所需的营房和物资,才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而关于落脚地点的选择,国防部的高官们早在去年就已经达成了比较一致的意见,即以胶东半岛的北海岸线为主根基。尽管从地理条件上看,南海岸线的天然良港似乎要更多一些,但国防部考虑的因素不仅仅只是这一处落脚点的环境,更要考虑这处选址是否能够有助于达成海汉对渤海湾海域的控制,乃至下一步跨过渤海湾,踏足辽东半岛。
在确定了选址的大致范围之后,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环境了。落脚点不能距离当地的州城和大型驻军据点太近,否则极有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武装冲突。此外必须要有较好的港口条件,以便能够在当地驻扎规模庞大的舰队。还有一点就是考虑到海汉北上的兵力有限,陆上防线不宜拉得太长,但同时也得保证有面积足够的地域来安排驻军营区,以及海汉将在当地开设的移民营地才行。
在综合了多方面的意见之后,国防部最终圈定了芝罘岛地区作为北上行动的目的地。芝罘岛位于登州府城以东百里的海岸上,是中国最大的陆连岛。从地图上看,芝罘岛如同一株生长于海岸线上的灵芝草一般,通过宽不足两里的沙洲与大陆相连,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波堤,而在其身后便是一处大型的天然良港。
芝罘岛虽然是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但其面积超过十平方公里,也足以安置下成千上万人了。而且其连接大陆的沙洲十分狭窄,对善于修筑防御工事的海汉军来说,只要稍作加工,就能在芝罘岛与大陆之间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保证陆上的通道的绝对安全。而岛的北岸几乎全是悬崖峭壁,大型船只基本无法停靠,这几乎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了。像这种易守难攻,又伴有天然良港的地形,正是海汉军方最为喜欢的沿海据点选址类型。
海汉军要进驻该地区,最大的威胁莫过于位于芝罘岛附近的奇山所。奇山千户所位于芝罘岛东南三十里,城池为青色石砖所砌筑,周长两里,城墙高二丈二尺,厚二丈,东西南北分别有保德门、宣化门、福禄门、朝崇门四座城门,城门之间设有楼铺,共计十六座。城墙内侧还设有环形马道,战时守军可以迅速向城墙上增派兵力和重型装备。
按照目前所收集到的情报信息,奇山所的编制有正副千户、百户、吏目、镇抚各一人,京操军四百九十八人,城守军一百一十三人,屯军六十人,捕倭军七十五人,守墩堡军十八人。其中的京操军还分为春秋两班,春班正月,秋班七月,轮流去往京师,与京营一同合练。所以当地的常驻兵力满打满算也不会超过五百人,考虑到一年多的登莱之乱在地方上造成的影响,实际驻军肯定距离纸面数字还有一定的差距。
只是海汉派往山东打听消息的人员基本都只在莱州府南部的胶州湾附近活动,对于北线登州府的地方驻军状况所知有限,只能凭借一些碎片信息来做出推断。当地实际的状况如何,大概还得等海汉军抵达那里之后才能真正见分晓。但奇山所的这点兵力,对于荷枪实弹的海汉军来说,应该还不至于形成实质威胁。
目前国防部的计划就是利用自己的海上运力,在短时间内向当地投入成建制的部队,并且对芝罘岛进行割据式的占领,一如当年海汉在黑土港的做法一样。等这个据点牢固之后,往北可以控制黄海、渤海,乃至京师门户,掌握通向辽东半岛的海路,往西可进入大明内陆,往东则是几乎不设防的朝鲜半岛,未来甚至可以以胶东半岛为根基,规划海汉在东北亚地区的发展。
当然了,要将如此之多的人员和物资通过海运投送到胶东半岛,所要制定的运输计划也是相当繁杂,所以在即将到来的船队当中,还有特地赶来舟山的海运部部长孙长弥,他将专门负责指挥安排北上行动期间的海上运力。
从六月下旬开始,来自浙江各地的各种物资陆续运抵舟山,这些物资大多都是北上行动所需,因为当地在战乱之后物资匮乏,又难以自行产出,甚至拿着银子也没地方可买,所以都得在南边准备好之后,一并运往当地。光是这数以千计的人员常驻当地所需的粮食补给,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还要考虑到在当地招揽难民所需,所以大量的粮食储备也成为了跟武器弹药一样的必需品。
七月三日,第二批北上船队的先头部队抵达舟山港,而接下来的两天中,后续船只也陆陆续续到达,整个船队的规模又是多达四五十艘,只是这批船队分散到达,倒是没有引起进出港口客商的过多注意。
这次来的船队中除了孙长弥之外,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海汉骑兵营也随船队来到了舟山。国防部安排了由哈鲁恭率领的这支骑兵部队也一同北上,去往山东驻扎。这是骑兵部队成军之后第一次离开海南岛出外长驻,同时也是其成立之后少有能够参与到实际作战中来的机会。据说哈鲁恭本人也是憋着一股劲,要在此番北上执行任务期间好好露一把脸,好让海汉国的国民知道,这支骑兵队伍可不只是在每次的阅兵式上出现走秀而已,而是真真正正能够参与作战杀敌,并且能改变战场形势的一支精兵。当然了,这支骑兵到底能不能在当地找到对手,那还是另外一说。
钱天敦是不太看好骑兵的作战前景,不是他怀疑这支部队的实力,而是考虑到当地驻防军队的羸弱程度,或许根本就没有让骑兵发挥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