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越看出了他的意思,把保温盒打开摆在了陆凌西的面前,“小西你先吃,我一会就过来。”
陆凌西看着颜越和王朝亮走到了微园艺门口低声聊了起来,自个一个人也吃不到心上,干脆把保温盒收起,等着颜越回来一起吃。
颜越转头看了陆凌西一眼,心中柔软,注意力又放回到了王朝亮的身上。他听王朝亮提起了郑新河的名字,打断了王朝亮的话,“郑新河是国际竹藤组织的会员?”
王朝亮点点头。
国际竹藤组织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他们的宗旨是在竹藤资源可持续的前提下,促进竹藤生产者和使用者的福利。近些年这个组织通过开创新的竹藤应用,在环境和生态保护,扶贫和促进贸易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如果王朝亮口中的郑新河是这个组织的副主任的话,那么掌握的资源确实不可估量。
颜越心里已经基本认可了同郑新河合作,他想不到的是王朝亮居然把这件事的推广让给了另一个人。
“你不后悔?”
王朝亮笑着摇摇头,“你们信任我,我要对你们负责。”
他语气平静,颜越听着嘴角勾起,地闪过了一抹赞赏。
141合作
颜越和王朝亮谈妥之后,郑新河隔天上午就赶到了凤城。
他手里拿着王朝亮传给他的资料,一路上都在盯着上面的几个数据,心情犹如过山车般起伏不定,忐忑、怀疑、期冀各种复杂的情绪让他根本无法平静下来。
作为华国最著名的竹子研究专家,郑新河可谓是将自己的半生都献给了竹子研究事业。小时候,郑新河出生在蜀川一个偏僻的小村子。村子后面有一片竹子和其他树种的混交林。彼时,村民们家里搭个栅栏,圈个猪圈都愿意去林子里砍几节竹子。郑新河觉得奇怪,为什么大家都不砍树而是砍竹子?村里的人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只是凭着经验行事。家人告诉郑新河,砍了树再想长这么高得需要十几年,而砍了竹子长同样的高度只需要几个月。反正不管是树还是竹子都能用,算下来还是砍竹子便宜。
郑新河从这件事开始就对竹子产生了兴趣,作为他们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他选择了中京的林业大学,开始正式研究起了竹子。这些年郑新河的研究成果不少,越是研究他越是发现竹子简直全身是宝。吃、穿、住、行、用,竹子几乎都能发挥出作用。尤其是近几年生态破坏的厉害,很多树林都被砍伐殆尽,这个时候生长快、繁殖力强的竹林成了代替森林,巩固水土,吸收二氧化碳最好的选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竹子的实用性,但这些还不够,郑新河还有更大的野心。
他把目光移到了手中的资料上,用力的捏紧,他隐隐有种预感,这份资料将可能达成他的希望,彻底改变整个华国的工业格局。
怀揣着这种火热的念头,郑新河见到了陆凌西。他已经从王朝亮口中知道了陆凌西年纪不大,但怎么都想不到对方会如此的年轻,甚至看起来还像是个未成年。不等郑新河收起脸上的诧异,王朝亮已经笑着帮他们介绍,“小西,这就是我和你说的朋友,你叫他郑叔叔就好。”
“郑叔叔。”陆凌西十分客气。
眼前的郑新河看着也就是五十出头,个子不高,身形有些微胖,许是因为用脑过度的缘故,头上的头发几乎没剩几根了,形成了一个地中海的发型。
听到了陆凌西的声音,郑新河回过神来,他压下了脸上的诧异,自嘲地笑了起来,“后生可畏,看到小西我才知道我是真老了。”虽然是第一次见面,郑新河很自然地跟着王朝亮叫起了小西二字,以此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
他态度亲切风趣,陆凌西对他的印象很好,王朝亮又介绍了陆凌西身边的颜越,郑新河打起精神,心知比起没多少社会经验的陆凌西,颜越才是难对付的那个人。
简单的寒暄过后,几人很快就竹子聊了起来。陆凌西对花花草草了解不少,但要说起竹子,不能说是一窍不通,也就是知道一个大概。郑新河看出了陆凌西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主动讲了起来。他是这方面的行家,说起竹子来是头头是道。从竹笋好吃说到竹子造纸,又说起了国外最近兴起的竹子自行车,零零总总最后才引到了正题。他希望能发挥竹子的特性,将其打造成一种新型的工业材料,用来代替钢铁的存在。
说到这里,郑新河怕陆凌西和颜越不相信,特意提到了现在已经成熟的一项技术,用高压将多片竹子多次粘合在一起,令竹材内部结构的密度提高百倍,使其强度达到了建筑用材的性能标准。
这项技术的发明者正是郑新河,他略带一丝激动地说:“我一直在寻求这项技术的改进,但因为原料的限制,改进的效果并不明显。现在有了小西你发现的这种竹子,这项技术将很快能推广运用到实际中去。”
陆凌西被他的语气感染,情绪也随之调动起来。他相信郑新河说起这一切的热情并不是作假,而是发自内心的将此当做他的事业来做。
郑新河看陆凌西听得认真,更高兴了,兴奋地继续讲了起来,“我希望竹子不仅仅是取代建筑用的钢筋,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当然短时间内我们可能无法做到用竹子全部代替了钢铁,但只要我们肯走出第一步,一点点的改变着人们的使用习惯,长远看我们终将改变整个华国的工业格局。”
这个时候的郑新河看起来一点不像刚出现在他们面前沉稳,浑身透着一种狂热的气息。陆凌西在他的身上看到了王朝亮的影子,王朝亮苦笑着摇摇头,“职业病,没办法。”
因为郑新河的坦诚,他们几个很快熟稔了起来。在亲自跟着陆凌西去花圃看过竹子后,郑新河正式和陆凌西提起了合作的事。他希望能由陆凌西提供原料,他提供技术共同开发被他命名为竹刚的新型材料。
“如何?”
郑新河说着看向了颜越,事关合作谈判,陆凌西并不插手,全部丢给了颜越。颜越没有立刻答复,而是沉吟片刻委婉地问郑新河是否找到了合适的投资商。
郑新河笑了起来,“我在这行研究久了,也认识几个人,投资的事颜先生放心。”
他以为颜越是担心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厂商,对此十分自信。哪想颜越摇摇头,“我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希望我们自己投资。”
“什么?”
郑新河愣了愣,下意识地看向了王朝亮,用眼神咨询微园艺的经济状况。
陆凌西看着颜越和王朝亮走到了微园艺门口低声聊了起来,自个一个人也吃不到心上,干脆把保温盒收起,等着颜越回来一起吃。
颜越转头看了陆凌西一眼,心中柔软,注意力又放回到了王朝亮的身上。他听王朝亮提起了郑新河的名字,打断了王朝亮的话,“郑新河是国际竹藤组织的会员?”
王朝亮点点头。
国际竹藤组织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他们的宗旨是在竹藤资源可持续的前提下,促进竹藤生产者和使用者的福利。近些年这个组织通过开创新的竹藤应用,在环境和生态保护,扶贫和促进贸易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如果王朝亮口中的郑新河是这个组织的副主任的话,那么掌握的资源确实不可估量。
颜越心里已经基本认可了同郑新河合作,他想不到的是王朝亮居然把这件事的推广让给了另一个人。
“你不后悔?”
王朝亮笑着摇摇头,“你们信任我,我要对你们负责。”
他语气平静,颜越听着嘴角勾起,地闪过了一抹赞赏。
141合作
颜越和王朝亮谈妥之后,郑新河隔天上午就赶到了凤城。
他手里拿着王朝亮传给他的资料,一路上都在盯着上面的几个数据,心情犹如过山车般起伏不定,忐忑、怀疑、期冀各种复杂的情绪让他根本无法平静下来。
作为华国最著名的竹子研究专家,郑新河可谓是将自己的半生都献给了竹子研究事业。小时候,郑新河出生在蜀川一个偏僻的小村子。村子后面有一片竹子和其他树种的混交林。彼时,村民们家里搭个栅栏,圈个猪圈都愿意去林子里砍几节竹子。郑新河觉得奇怪,为什么大家都不砍树而是砍竹子?村里的人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只是凭着经验行事。家人告诉郑新河,砍了树再想长这么高得需要十几年,而砍了竹子长同样的高度只需要几个月。反正不管是树还是竹子都能用,算下来还是砍竹子便宜。
郑新河从这件事开始就对竹子产生了兴趣,作为他们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他选择了中京的林业大学,开始正式研究起了竹子。这些年郑新河的研究成果不少,越是研究他越是发现竹子简直全身是宝。吃、穿、住、行、用,竹子几乎都能发挥出作用。尤其是近几年生态破坏的厉害,很多树林都被砍伐殆尽,这个时候生长快、繁殖力强的竹林成了代替森林,巩固水土,吸收二氧化碳最好的选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竹子的实用性,但这些还不够,郑新河还有更大的野心。
他把目光移到了手中的资料上,用力的捏紧,他隐隐有种预感,这份资料将可能达成他的希望,彻底改变整个华国的工业格局。
怀揣着这种火热的念头,郑新河见到了陆凌西。他已经从王朝亮口中知道了陆凌西年纪不大,但怎么都想不到对方会如此的年轻,甚至看起来还像是个未成年。不等郑新河收起脸上的诧异,王朝亮已经笑着帮他们介绍,“小西,这就是我和你说的朋友,你叫他郑叔叔就好。”
“郑叔叔。”陆凌西十分客气。
眼前的郑新河看着也就是五十出头,个子不高,身形有些微胖,许是因为用脑过度的缘故,头上的头发几乎没剩几根了,形成了一个地中海的发型。
听到了陆凌西的声音,郑新河回过神来,他压下了脸上的诧异,自嘲地笑了起来,“后生可畏,看到小西我才知道我是真老了。”虽然是第一次见面,郑新河很自然地跟着王朝亮叫起了小西二字,以此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
他态度亲切风趣,陆凌西对他的印象很好,王朝亮又介绍了陆凌西身边的颜越,郑新河打起精神,心知比起没多少社会经验的陆凌西,颜越才是难对付的那个人。
简单的寒暄过后,几人很快就竹子聊了起来。陆凌西对花花草草了解不少,但要说起竹子,不能说是一窍不通,也就是知道一个大概。郑新河看出了陆凌西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主动讲了起来。他是这方面的行家,说起竹子来是头头是道。从竹笋好吃说到竹子造纸,又说起了国外最近兴起的竹子自行车,零零总总最后才引到了正题。他希望能发挥竹子的特性,将其打造成一种新型的工业材料,用来代替钢铁的存在。
说到这里,郑新河怕陆凌西和颜越不相信,特意提到了现在已经成熟的一项技术,用高压将多片竹子多次粘合在一起,令竹材内部结构的密度提高百倍,使其强度达到了建筑用材的性能标准。
这项技术的发明者正是郑新河,他略带一丝激动地说:“我一直在寻求这项技术的改进,但因为原料的限制,改进的效果并不明显。现在有了小西你发现的这种竹子,这项技术将很快能推广运用到实际中去。”
陆凌西被他的语气感染,情绪也随之调动起来。他相信郑新河说起这一切的热情并不是作假,而是发自内心的将此当做他的事业来做。
郑新河看陆凌西听得认真,更高兴了,兴奋地继续讲了起来,“我希望竹子不仅仅是取代建筑用的钢筋,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当然短时间内我们可能无法做到用竹子全部代替了钢铁,但只要我们肯走出第一步,一点点的改变着人们的使用习惯,长远看我们终将改变整个华国的工业格局。”
这个时候的郑新河看起来一点不像刚出现在他们面前沉稳,浑身透着一种狂热的气息。陆凌西在他的身上看到了王朝亮的影子,王朝亮苦笑着摇摇头,“职业病,没办法。”
因为郑新河的坦诚,他们几个很快熟稔了起来。在亲自跟着陆凌西去花圃看过竹子后,郑新河正式和陆凌西提起了合作的事。他希望能由陆凌西提供原料,他提供技术共同开发被他命名为竹刚的新型材料。
“如何?”
郑新河说着看向了颜越,事关合作谈判,陆凌西并不插手,全部丢给了颜越。颜越没有立刻答复,而是沉吟片刻委婉地问郑新河是否找到了合适的投资商。
郑新河笑了起来,“我在这行研究久了,也认识几个人,投资的事颜先生放心。”
他以为颜越是担心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厂商,对此十分自信。哪想颜越摇摇头,“我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希望我们自己投资。”
“什么?”
郑新河愣了愣,下意识地看向了王朝亮,用眼神咨询微园艺的经济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