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是要派人去偷拍白起的照片,来个有图有真相吗?那当然更不可能。这些古人瞅见照片这种稀罕货,首先只会认为那一定是妖术,光是要搞清楚其中的科学原理,恐怕就足够折腾许久了。
况且大多数人都从来没有见过白起本尊,就算有照片,又如何能辨别真伪呢?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悄悄抓捕秦军的高级将领,带回到这里严加审问,逼那人讲出实情。但是,这么做同样显得很不靠谱。一来,想从千军万马的秦国大营里抓敌方将军,本身就是一个极端艰巨的任务;二来,历史书中专门提到过,秦昭襄王曾颁下严令,禁止泄露武安君亲临前线的消息。所以即便赵晶的人抓到了秦国将军,那人也未必知道白起的行踪;即便他知道白起的行踪,也未必肯老实交代。
思来想去,赵亮实在是猜不透赵晶的谋算,到底要用什么办法,才能向赵括证明白起已经来到长平,从而打消赵括在取得初步胜利后,全面追击秦军的念头。
赵亮本来想着利用读心术去摸一下赵晶的真实意图,可是却又因为二人目前的关系正极度紧张,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近对方,所以也无从进行探查。
带着巨大的疑问,赵亮结束了在丹水大营的会议,满怀心事的返回了大粮山辎重营。
胡义一见他回来,连忙上前询问详情,赵亮耐着性子,把之前军事部署会议上的种种事情,给对方简要描述了一遍。
听完之后,胡义不由得眉头紧锁,喃喃道:“这么说,若不是赵晶及时出言制止,赵括那个蠢货,当场就要定下追击秦军的方略了。看不出来啊,赵晶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并且敢于向主将提出不同的意见,而非唯命是从。这一点很不容易呀。”
略微顿了顿,胡义接着又道:“不过,假如真的让赵晶给说中了,白起从咸阳跑来这里,替代王龁指挥秦国大军,那么问题可就严重啦!”
闻听此言,赵亮感觉无比郁闷,遂反问道:“你觉得这个可能性大吗?”
胡义想了想,思索道:“说实话,我觉得啊……这个可能性并不大。你想想看,赵秦两国旷世大战,双方的总兵力接近百万,那是何等的分量?这个局面持续的时间也不短了,白起若是能来的话,他早就来了,何必要等到现在呢?”
赵亮心里非常清楚,胡义的这个想法,在赵军的高层将领中也很普遍。他们之所以会这样认为,主要的原因,并不是源自对客观事实的合理分析,而是一种内心期望的外在表现。
人们往往都是这样,越害怕、越担心、越不希望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便越喜欢把情况往好的方面去想,并努力为这个乐观的想法找到很多看似客观、貌似合理的理由。
这种自我安慰式做法,既渴望能够说服别人,也渴望能够说服自己。
所以,不光是胡义,就连赵括在内,也同样不愿意看到白起亲临长平前线的情况出现。因此,假如赵晶到最后拿不出切实的证据,赵括他们也是断然不肯接受这个猜测的。
而那样的话,赵军的总攻便会照常发起,秦军一旦溃败,全面追击也会如期而至。
说一千道一万,事情发展到了目前这一步,就看赵晶有什么手段,能说服赵军上下全都相信,大魔王武安君真的来了。
赵亮心念转动,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于是便找了个借口向胡义告辞,转身回到休息的营帐区。就在他隔壁的帐篷里,徐陵正默默的盘膝打坐,调理伤势。
见到赵亮进来,徐陵连忙收住功夫,起身问道:“赵兄,外面的情况怎么样了?”
赵亮先是瞅了瞅徐陵的气色,看他恢复的不错,欣然道:“你的身体明显好转,这我可就放心啦。”
说着,他拉徐陵一并坐回软塌,压低声音接着道:“晋阳公主的计策失算啦,赵括并没有因为粮食短缺,而放弃大举进攻秦军的想法。”
徐陵并不晓得白起诱敌深入的计策,但是他却很清楚,秦国一直都是希望赵军能主动出来会战的,所以闻言大喜:“这么说,赵括按捺不住啦?”
赵亮点了点头,神色却显得非常郑重:“我不妨告诉你一个秘密,武安君来了。”
“武安君?”徐陵不禁微微一愣:“你是说,武安君在长平这里?”
赵亮道:“没错,白起将军已经秘密来到前线,亲自指挥接下来的战役。不过,这个消息除了我之外,谁都不知道。尤其是赵括他们,仍旧被蒙在鼓里。”
徐陵大感好奇:“既然是秘密前来,你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赵亮解释道:“之前,在邯郸当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以及他的好朋友吕不韦,遭到赵国大臣陷害,是我出面搭救,才化险为夷。所以,他们二人都将我视作知己。前不久吕不韦托人给我送来消息,说武安君亲临战场,赵军即将大败,让我小心安全,尽早脱离险境。”
徐陵听他说的合情合理,不再怀疑什么,道:“既然赵兄得到了朋友的示警,那就应该速速撤离才是啊。要不咱们今晚便走,我保护你撤到秦军那边去。”
赵亮摇了摇头,叹道:“我也原本打算一走了之的,可是谁料现在出了点意外状况,想走却不能走。”
“哦?什么意外状况?”徐陵瞧他说得非常郑重,忍不住问道:“若有用得着小道的地方,还请赵兄尽管吩咐。”
况且大多数人都从来没有见过白起本尊,就算有照片,又如何能辨别真伪呢?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悄悄抓捕秦军的高级将领,带回到这里严加审问,逼那人讲出实情。但是,这么做同样显得很不靠谱。一来,想从千军万马的秦国大营里抓敌方将军,本身就是一个极端艰巨的任务;二来,历史书中专门提到过,秦昭襄王曾颁下严令,禁止泄露武安君亲临前线的消息。所以即便赵晶的人抓到了秦国将军,那人也未必知道白起的行踪;即便他知道白起的行踪,也未必肯老实交代。
思来想去,赵亮实在是猜不透赵晶的谋算,到底要用什么办法,才能向赵括证明白起已经来到长平,从而打消赵括在取得初步胜利后,全面追击秦军的念头。
赵亮本来想着利用读心术去摸一下赵晶的真实意图,可是却又因为二人目前的关系正极度紧张,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近对方,所以也无从进行探查。
带着巨大的疑问,赵亮结束了在丹水大营的会议,满怀心事的返回了大粮山辎重营。
胡义一见他回来,连忙上前询问详情,赵亮耐着性子,把之前军事部署会议上的种种事情,给对方简要描述了一遍。
听完之后,胡义不由得眉头紧锁,喃喃道:“这么说,若不是赵晶及时出言制止,赵括那个蠢货,当场就要定下追击秦军的方略了。看不出来啊,赵晶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并且敢于向主将提出不同的意见,而非唯命是从。这一点很不容易呀。”
略微顿了顿,胡义接着又道:“不过,假如真的让赵晶给说中了,白起从咸阳跑来这里,替代王龁指挥秦国大军,那么问题可就严重啦!”
闻听此言,赵亮感觉无比郁闷,遂反问道:“你觉得这个可能性大吗?”
胡义想了想,思索道:“说实话,我觉得啊……这个可能性并不大。你想想看,赵秦两国旷世大战,双方的总兵力接近百万,那是何等的分量?这个局面持续的时间也不短了,白起若是能来的话,他早就来了,何必要等到现在呢?”
赵亮心里非常清楚,胡义的这个想法,在赵军的高层将领中也很普遍。他们之所以会这样认为,主要的原因,并不是源自对客观事实的合理分析,而是一种内心期望的外在表现。
人们往往都是这样,越害怕、越担心、越不希望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便越喜欢把情况往好的方面去想,并努力为这个乐观的想法找到很多看似客观、貌似合理的理由。
这种自我安慰式做法,既渴望能够说服别人,也渴望能够说服自己。
所以,不光是胡义,就连赵括在内,也同样不愿意看到白起亲临长平前线的情况出现。因此,假如赵晶到最后拿不出切实的证据,赵括他们也是断然不肯接受这个猜测的。
而那样的话,赵军的总攻便会照常发起,秦军一旦溃败,全面追击也会如期而至。
说一千道一万,事情发展到了目前这一步,就看赵晶有什么手段,能说服赵军上下全都相信,大魔王武安君真的来了。
赵亮心念转动,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于是便找了个借口向胡义告辞,转身回到休息的营帐区。就在他隔壁的帐篷里,徐陵正默默的盘膝打坐,调理伤势。
见到赵亮进来,徐陵连忙收住功夫,起身问道:“赵兄,外面的情况怎么样了?”
赵亮先是瞅了瞅徐陵的气色,看他恢复的不错,欣然道:“你的身体明显好转,这我可就放心啦。”
说着,他拉徐陵一并坐回软塌,压低声音接着道:“晋阳公主的计策失算啦,赵括并没有因为粮食短缺,而放弃大举进攻秦军的想法。”
徐陵并不晓得白起诱敌深入的计策,但是他却很清楚,秦国一直都是希望赵军能主动出来会战的,所以闻言大喜:“这么说,赵括按捺不住啦?”
赵亮点了点头,神色却显得非常郑重:“我不妨告诉你一个秘密,武安君来了。”
“武安君?”徐陵不禁微微一愣:“你是说,武安君在长平这里?”
赵亮道:“没错,白起将军已经秘密来到前线,亲自指挥接下来的战役。不过,这个消息除了我之外,谁都不知道。尤其是赵括他们,仍旧被蒙在鼓里。”
徐陵大感好奇:“既然是秘密前来,你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赵亮解释道:“之前,在邯郸当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以及他的好朋友吕不韦,遭到赵国大臣陷害,是我出面搭救,才化险为夷。所以,他们二人都将我视作知己。前不久吕不韦托人给我送来消息,说武安君亲临战场,赵军即将大败,让我小心安全,尽早脱离险境。”
徐陵听他说的合情合理,不再怀疑什么,道:“既然赵兄得到了朋友的示警,那就应该速速撤离才是啊。要不咱们今晚便走,我保护你撤到秦军那边去。”
赵亮摇了摇头,叹道:“我也原本打算一走了之的,可是谁料现在出了点意外状况,想走却不能走。”
“哦?什么意外状况?”徐陵瞧他说得非常郑重,忍不住问道:“若有用得着小道的地方,还请赵兄尽管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