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静惠已经怀孕七个月,身子笨重;素芯只是个小媳妇,料理红喜事,怕有所不足,还得初瑜这个长嫂帮衬。
因婆婆坚持,初瑜只好留下,婆媳两个就商定跟去的名单。还是想要按照去年的例,孩子们与先生都过去,这边府里只留下曹颙夫妻。
原还担心天慧,是跟着祖母去园子,还是留在梧桐苑,但是昨儿平郡王府送信,曹佳氏想要接侄女过去小住。
初瑜虽然舍不得,但是体恤大姑姐的丧女之痛,请示过婆婆,又问过女儿的意思的,还是同意了……
第0792章 集腋
梧桐苑,小书房。
曹颙已经“挑灯夜战”了几日,熬得双目赤红,才将一份《大清银行计划书》做完。
同后世的银行一样,这个银行的主营业务也是存款、贷款与兑换等业务。因为过去的钱庄存款,需要支持“保管金”,所以往钱庄里存银钱的甚少。钱庄主要靠放贷与兑换为生,有的则是承接了八旗饷银的发放。
曹颙上辈子接触过《经济法》与《金融法》,但是两辈子也没用上过几遭,都忘得差不多。
如今,他整理的只是自己所能理解的大概的银行理论。
不外乎“集腋成裘”,与“规范京城贷款利率”两条。前者,可以快速聚拢资金;后者则是能有力介入京城借贷市场,甚至能挤兑同行,在业内迅速脱颖而出。
或许因为这两条,会使得京城不少钱庄贷款生意受损,但是曹颙并不后悔。
按照沿袭的律法,规定借贷利息每月不得过三分,年月虽多,不过一本一利,不得利滚利;还规定“公、侯与四品以上官员家”禁止放贷;禁止因借贷收没百姓房产、土地。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果然不假。
根据曹颙这些日子调查所知,民间借贷五分利就算少的,有的甚至到八分、十分,而且还是利滚利。因高利贷,倾家荡产者,不绝于耳。
加上放贷的人家,多是高门显户,恶仆刁奴经营,百姓无力偿还者,卖儿卖女,并不鲜见。
合上手中的计划书,曹颙瞧了瞧桌子,或许康熙叫十六阿哥传话的两件差事,能够通过这个,一起完了。
这第一家银行,是内务府产业;等到这家生意好起来,再有户部出面,开办第二家银行正好。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而后,从京城到各省省份,政府介入的便利性显而易见。
或许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现下未能预见的弊端,但是靠着银行的资金收拢,暂时缓解国家库银的不足,就算是功成。当然,等到这个“大清银行”站住脚,就要再制定些存款与贷款利率的问题,省得形成恶性循环。
这开办银行的计划同韩江氏提过后,就引起了韩江氏的极大兴趣。重归祖业,对她来说,也有莫大的吸引力。
没有回扬州,选择留在京城,也是因为她不愿做个养在内宅的寻常女子。这一生,为女以不得,为妻失机缘。如今,除了为人母,教养蕙儿,她也想做点儿事。
次日,曹颙请韩江氏过府,商议此事。
没想到,不管是一成的股份,还是半成的股份,韩江氏都不愿沾手。
她是这样说的:“股份分红,有利有弊,又与内务府相关,不敢与今上分利。”
连曹颙,以和硕额驸的身份,在皇子与亲王面前,都退避三舍,不愿分利;她不过一民女,如何敢不自量力。
追逐利润,是商人的本性。
听到韩江氏主动放弃这些股份,曹颙有些意外的望向她。原本他还担心韩江氏计较,想劝韩江氏退一步,接受半成的股份,将其他四成半股份让与十六阿哥他们。
原本计划的九阿哥、十六阿哥与简亲王三家参股,现下看来,倒有些行不通。
这银行开办的成本,已经远远大过了预期,收益也大过了预期,到时候这三家宗室占有半数的股份,对他们来说,就不是福气,而是祸根。
曹颙此时,终于明白韩江氏的顾虑。
这现下的“今上”是康熙,不会同九阿哥同十六阿哥等计较这些;明日的“今上”却是旁人,会容忍几位宗室同内务府共享收入么?
同当年江宁的斤斤计较,到初到京城时的半敛锋芒,到目前的荣辱不惊,韩江氏一步一步成长为合格的商人。
望着眼前比自己小一岁的女子,曹颙有些炫目之感。
谁说古代的女子,都是柔弱无依的。韩江氏已经比很多男人强出许多。看着她的精干,看着她的有条不紊,曹颙想到后世写字楼里的“白骨精”。只是儒家社会成长下的韩江氏,比后世那些咄咄逼人的“白骨精”相比,多了几许柔和。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曹颙才愿意庇护于她,愿意为她提供一次次发挥才能的机会。
韩江氏察觉出曹颙的失神,慢慢的垂下眼帘,看着手中的计划书,心里已经是翻腾不已。即便存着傲骨,但是她也无法否认,因为曹颙的庇护,才使得她不仅保全自家产业,还能像个男人似的,在商界大展身手。
曹颙从没有施恩的觉悟,韩江氏也没有将“报恩”的话挂在嘴边。无形之中,是一种无需言明的默契。
“曹爷,依民妇所见,这剩下的五成股份,还不若集股。京城权贵富户居多,每户拿出一、两万银钱,也是寻常。与银行挂钩,往后这些人家,还有这些人家的亲友,就会认自家相关的生意,既节省了时间,还能将开业的银钱先预备出来。”韩江氏稳了稳心神,说道。
因婆婆坚持,初瑜只好留下,婆媳两个就商定跟去的名单。还是想要按照去年的例,孩子们与先生都过去,这边府里只留下曹颙夫妻。
原还担心天慧,是跟着祖母去园子,还是留在梧桐苑,但是昨儿平郡王府送信,曹佳氏想要接侄女过去小住。
初瑜虽然舍不得,但是体恤大姑姐的丧女之痛,请示过婆婆,又问过女儿的意思的,还是同意了……
第0792章 集腋
梧桐苑,小书房。
曹颙已经“挑灯夜战”了几日,熬得双目赤红,才将一份《大清银行计划书》做完。
同后世的银行一样,这个银行的主营业务也是存款、贷款与兑换等业务。因为过去的钱庄存款,需要支持“保管金”,所以往钱庄里存银钱的甚少。钱庄主要靠放贷与兑换为生,有的则是承接了八旗饷银的发放。
曹颙上辈子接触过《经济法》与《金融法》,但是两辈子也没用上过几遭,都忘得差不多。
如今,他整理的只是自己所能理解的大概的银行理论。
不外乎“集腋成裘”,与“规范京城贷款利率”两条。前者,可以快速聚拢资金;后者则是能有力介入京城借贷市场,甚至能挤兑同行,在业内迅速脱颖而出。
或许因为这两条,会使得京城不少钱庄贷款生意受损,但是曹颙并不后悔。
按照沿袭的律法,规定借贷利息每月不得过三分,年月虽多,不过一本一利,不得利滚利;还规定“公、侯与四品以上官员家”禁止放贷;禁止因借贷收没百姓房产、土地。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果然不假。
根据曹颙这些日子调查所知,民间借贷五分利就算少的,有的甚至到八分、十分,而且还是利滚利。因高利贷,倾家荡产者,不绝于耳。
加上放贷的人家,多是高门显户,恶仆刁奴经营,百姓无力偿还者,卖儿卖女,并不鲜见。
合上手中的计划书,曹颙瞧了瞧桌子,或许康熙叫十六阿哥传话的两件差事,能够通过这个,一起完了。
这第一家银行,是内务府产业;等到这家生意好起来,再有户部出面,开办第二家银行正好。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而后,从京城到各省省份,政府介入的便利性显而易见。
或许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现下未能预见的弊端,但是靠着银行的资金收拢,暂时缓解国家库银的不足,就算是功成。当然,等到这个“大清银行”站住脚,就要再制定些存款与贷款利率的问题,省得形成恶性循环。
这开办银行的计划同韩江氏提过后,就引起了韩江氏的极大兴趣。重归祖业,对她来说,也有莫大的吸引力。
没有回扬州,选择留在京城,也是因为她不愿做个养在内宅的寻常女子。这一生,为女以不得,为妻失机缘。如今,除了为人母,教养蕙儿,她也想做点儿事。
次日,曹颙请韩江氏过府,商议此事。
没想到,不管是一成的股份,还是半成的股份,韩江氏都不愿沾手。
她是这样说的:“股份分红,有利有弊,又与内务府相关,不敢与今上分利。”
连曹颙,以和硕额驸的身份,在皇子与亲王面前,都退避三舍,不愿分利;她不过一民女,如何敢不自量力。
追逐利润,是商人的本性。
听到韩江氏主动放弃这些股份,曹颙有些意外的望向她。原本他还担心韩江氏计较,想劝韩江氏退一步,接受半成的股份,将其他四成半股份让与十六阿哥他们。
原本计划的九阿哥、十六阿哥与简亲王三家参股,现下看来,倒有些行不通。
这银行开办的成本,已经远远大过了预期,收益也大过了预期,到时候这三家宗室占有半数的股份,对他们来说,就不是福气,而是祸根。
曹颙此时,终于明白韩江氏的顾虑。
这现下的“今上”是康熙,不会同九阿哥同十六阿哥等计较这些;明日的“今上”却是旁人,会容忍几位宗室同内务府共享收入么?
同当年江宁的斤斤计较,到初到京城时的半敛锋芒,到目前的荣辱不惊,韩江氏一步一步成长为合格的商人。
望着眼前比自己小一岁的女子,曹颙有些炫目之感。
谁说古代的女子,都是柔弱无依的。韩江氏已经比很多男人强出许多。看着她的精干,看着她的有条不紊,曹颙想到后世写字楼里的“白骨精”。只是儒家社会成长下的韩江氏,比后世那些咄咄逼人的“白骨精”相比,多了几许柔和。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曹颙才愿意庇护于她,愿意为她提供一次次发挥才能的机会。
韩江氏察觉出曹颙的失神,慢慢的垂下眼帘,看着手中的计划书,心里已经是翻腾不已。即便存着傲骨,但是她也无法否认,因为曹颙的庇护,才使得她不仅保全自家产业,还能像个男人似的,在商界大展身手。
曹颙从没有施恩的觉悟,韩江氏也没有将“报恩”的话挂在嘴边。无形之中,是一种无需言明的默契。
“曹爷,依民妇所见,这剩下的五成股份,还不若集股。京城权贵富户居多,每户拿出一、两万银钱,也是寻常。与银行挂钩,往后这些人家,还有这些人家的亲友,就会认自家相关的生意,既节省了时间,还能将开业的银钱先预备出来。”韩江氏稳了稳心神,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