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乏人
枹罕羌乱只是一个开始。
随着天气的转暖,陇西各地贼人揭竿而起,攻伐汉民坞堡。
临洮、襄武、氐道、白石等县纷纷为贼侵袭,见到大股魏军便退,借助陇西山势声东击西。
夏侯霸疲于奔命,却收效甚微。
陇西境内汉民纷纷逃往南安。
贼势越闹越凶,屯驻在武都的郭淮都派人来询问情状。
这无异于给了夏侯霸一耳光。
二人原本就不合,陇右人尽皆知。
羌人不敢动南安,不敢动安定,更不敢动武都,偏偏盯着陇西,杨峥隐隐感觉到了什么。
很有可能是俄何烧戈的报复。
但一个俄何烧戈掀不起这么大的阵仗。
三国鼎立以来,西北异族就是魏蜀争夺的对象。
如果蜀人掺和进来,就不是夏侯霸能解决的了。
毕竟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对自己也不错。
连忙上了一份竹简,阐述羌乱背后可能另有势力支持。
至于是蜀人还是政敌,就不是他敢多嘴的。
此番突袭枹罕,解了陇西西面的危局,南方山地也用不到骑兵,让杨峥有了一丝休整的机会。
面对越来越猖獗的羌乱,当务之急自然是扩军。
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
然而让杨峥没想到的是,招兵告示贴出之后,响应的根本没有几人。
整个陇西羌多汉少,还要靠关中输血。
羌乱之后,汉民都习惯性的迁徙至更安全的南安和安定去了。
自邓艾升任南安太守之后,因地制宜,在地形险要处建立坞堡,广开屯垦,训练边民,收服羌众,让南安成了陇右诸郡中的乐土,军民俱丰,人心大定。
后世常夸耀其偷渡阴平灭蜀之功,实则邓艾最早以屯田淮南之策,受到司马懿的赏识而被提拔。
夏侯霸虽有其父勇烈之风,但跟邓艾比,能力和手腕还是差了很多。
如今招不到人,杨峥感觉自己一脚踩进坑里面了。
原本是想天高皇帝远,浑水摸鱼,累积军功,再见风使舵,做大做强。
现在第一步就踩空了,没有人口,就算空有四十米屠龙刀也徒呼奈何啊。
其他留下来的汉民,早早被收容进汉民坞堡中。
而那些坞堡看起来比枹罕城要坚固多了。
城中倒是还有些人,都是些战争遗孤,不是女人就是孩子,这几日与部下们倒是眉来眼去的。
他们倒是快活,整天忙前忙后的,又是帮寡妇们打水,又是劈柴的。
听说还有几个特别热情的主动帮人家暖炕。
这就让杨峥感觉很尴尬了。
难道真指望他们造娃?
四百多人要生到什么时候?
生了还要养。
城外坞堡中倒是有人,但他们是汉人在西北的中流砥柱,没有他们,羌人早就肆无忌惮的平推到枹罕城脚下了。
杨峥动他们,无异于自挖墙脚。
西北汉民本就少。
名声搞臭了,以后只会更困难。
等了三四天,才招到两百来人,看起来很多,但其中一大半是头发花白的老人,还有几十营养不良的流浪少年。
都是来混口饭吃的。
真正能用的才十几个人。
这时代青壮也是巨大的资源。
杨峥绝望了,只能暂缓招兵,专注于城外的农事。
带着士卒平整土地,开凿水渠,为春耕做好准备。
或许是杨峥的竹简起到了作用,数次兴师动众劳而无功,夏侯霸也意识到情况不妙,屯兵于洮阳休整,摆出一副要主动出击羌寨的态势,总算稍稍遏制了贼人的气焰。
三月上旬,夏侯霸召杨峥帐前听用。
杨峥自是不敢怠慢,留下张特与两百骑防守,自领两百骑南下会合。
“某已召集羌氐賨诸夷酋首前来会盟,兴云意下如何?”夏侯霸单独召见杨峥,身边只带着司马李弥。
杨峥受宠若惊,暗忖是自己的竹简起了作用。
“其若不来,又当如何?”
“来者为吾上宾,不来者,吾提兵讨平之,杀一儆百!”夏侯霸眼珠子冒着寒气。
以陇西的兵力,想完全平定羌乱难度太大。
除非联合南安、武都、安定三地的魏军。
但这是雍凉都督或雍凉刺史的权力,夏侯霸还没到这个级别。
“夷狄畏威而不怀德,既然掀起如此声势,恐怕不会前来会盟,就算来了,也只为利,利尽必散,未必是真心。”杨峥实话实说。
忽见李弥目光复杂。
暗忖可能是他的谋划。
但眼下形势也顾不了那么多。
不打疼他们,他们当然不会拿正眼看你。
更何况背后还有势力支持。
夏侯霸眉头一皱,沉声道:“贼酋若果真如此,某必请调长安大军犁庭扫穴,灭其种类。”
杨峥不怀疑他的决心和勇气,但现在的雍凉都督夏侯玄,骆谷大败在前,早就成了惊弓之鸟,还会支持他大动干戈吗?
恐怕郭淮就是他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而夏侯霸根本不知道夏侯玄现在的尴尬境地。
就算出兵,又有多少人心甘情愿?
别到时候大军走在半路上一哄而散,夏侯家的脸面可就彻底没救了。
枹罕羌乱只是一个开始。
随着天气的转暖,陇西各地贼人揭竿而起,攻伐汉民坞堡。
临洮、襄武、氐道、白石等县纷纷为贼侵袭,见到大股魏军便退,借助陇西山势声东击西。
夏侯霸疲于奔命,却收效甚微。
陇西境内汉民纷纷逃往南安。
贼势越闹越凶,屯驻在武都的郭淮都派人来询问情状。
这无异于给了夏侯霸一耳光。
二人原本就不合,陇右人尽皆知。
羌人不敢动南安,不敢动安定,更不敢动武都,偏偏盯着陇西,杨峥隐隐感觉到了什么。
很有可能是俄何烧戈的报复。
但一个俄何烧戈掀不起这么大的阵仗。
三国鼎立以来,西北异族就是魏蜀争夺的对象。
如果蜀人掺和进来,就不是夏侯霸能解决的了。
毕竟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对自己也不错。
连忙上了一份竹简,阐述羌乱背后可能另有势力支持。
至于是蜀人还是政敌,就不是他敢多嘴的。
此番突袭枹罕,解了陇西西面的危局,南方山地也用不到骑兵,让杨峥有了一丝休整的机会。
面对越来越猖獗的羌乱,当务之急自然是扩军。
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
然而让杨峥没想到的是,招兵告示贴出之后,响应的根本没有几人。
整个陇西羌多汉少,还要靠关中输血。
羌乱之后,汉民都习惯性的迁徙至更安全的南安和安定去了。
自邓艾升任南安太守之后,因地制宜,在地形险要处建立坞堡,广开屯垦,训练边民,收服羌众,让南安成了陇右诸郡中的乐土,军民俱丰,人心大定。
后世常夸耀其偷渡阴平灭蜀之功,实则邓艾最早以屯田淮南之策,受到司马懿的赏识而被提拔。
夏侯霸虽有其父勇烈之风,但跟邓艾比,能力和手腕还是差了很多。
如今招不到人,杨峥感觉自己一脚踩进坑里面了。
原本是想天高皇帝远,浑水摸鱼,累积军功,再见风使舵,做大做强。
现在第一步就踩空了,没有人口,就算空有四十米屠龙刀也徒呼奈何啊。
其他留下来的汉民,早早被收容进汉民坞堡中。
而那些坞堡看起来比枹罕城要坚固多了。
城中倒是还有些人,都是些战争遗孤,不是女人就是孩子,这几日与部下们倒是眉来眼去的。
他们倒是快活,整天忙前忙后的,又是帮寡妇们打水,又是劈柴的。
听说还有几个特别热情的主动帮人家暖炕。
这就让杨峥感觉很尴尬了。
难道真指望他们造娃?
四百多人要生到什么时候?
生了还要养。
城外坞堡中倒是有人,但他们是汉人在西北的中流砥柱,没有他们,羌人早就肆无忌惮的平推到枹罕城脚下了。
杨峥动他们,无异于自挖墙脚。
西北汉民本就少。
名声搞臭了,以后只会更困难。
等了三四天,才招到两百来人,看起来很多,但其中一大半是头发花白的老人,还有几十营养不良的流浪少年。
都是来混口饭吃的。
真正能用的才十几个人。
这时代青壮也是巨大的资源。
杨峥绝望了,只能暂缓招兵,专注于城外的农事。
带着士卒平整土地,开凿水渠,为春耕做好准备。
或许是杨峥的竹简起到了作用,数次兴师动众劳而无功,夏侯霸也意识到情况不妙,屯兵于洮阳休整,摆出一副要主动出击羌寨的态势,总算稍稍遏制了贼人的气焰。
三月上旬,夏侯霸召杨峥帐前听用。
杨峥自是不敢怠慢,留下张特与两百骑防守,自领两百骑南下会合。
“某已召集羌氐賨诸夷酋首前来会盟,兴云意下如何?”夏侯霸单独召见杨峥,身边只带着司马李弥。
杨峥受宠若惊,暗忖是自己的竹简起了作用。
“其若不来,又当如何?”
“来者为吾上宾,不来者,吾提兵讨平之,杀一儆百!”夏侯霸眼珠子冒着寒气。
以陇西的兵力,想完全平定羌乱难度太大。
除非联合南安、武都、安定三地的魏军。
但这是雍凉都督或雍凉刺史的权力,夏侯霸还没到这个级别。
“夷狄畏威而不怀德,既然掀起如此声势,恐怕不会前来会盟,就算来了,也只为利,利尽必散,未必是真心。”杨峥实话实说。
忽见李弥目光复杂。
暗忖可能是他的谋划。
但眼下形势也顾不了那么多。
不打疼他们,他们当然不会拿正眼看你。
更何况背后还有势力支持。
夏侯霸眉头一皱,沉声道:“贼酋若果真如此,某必请调长安大军犁庭扫穴,灭其种类。”
杨峥不怀疑他的决心和勇气,但现在的雍凉都督夏侯玄,骆谷大败在前,早就成了惊弓之鸟,还会支持他大动干戈吗?
恐怕郭淮就是他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而夏侯霸根本不知道夏侯玄现在的尴尬境地。
就算出兵,又有多少人心甘情愿?
别到时候大军走在半路上一哄而散,夏侯家的脸面可就彻底没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