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这边正在是准备为自由世界的伟大团结欢呼的时候,远东的朝鲜战场已经足够让美国人放心了,李奇微也卸任了联合国军司令的职务,开启自己的下一个职务,北约总司令。
在临走之前,李奇微还尽量让自己走的更加安心一些,和范弗里特还得以将精力转向一些其他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要对韩国进行军改,但由于在军事上多次出现危急的局面,之前美国被迫将问题搁置起来,当做没看见。
韩国军队缺乏领导的情况十分严重;由于语言的障碍和条约的规定,我们无法对这种领导彻底加以充实。现在,由于压力已经减轻,美国便可以着手实施一项全面的训练计划了。通过这个计划,可以造就出韩国人自己的指挥官;这些指挥官又能把韩国士兵力训练得同任何其他国家的士兵一样优秀。
政治上的任人唯亲和为了巩固个人在政治上的地位而进行的错综复杂的争斗,使韩国军人的许多突出的优点荡然无存,以至于为了提高这些军人的素质,美国人力和物力上付出了无法估量的代价。
韩国军队一直是根据各种政界人物一时的念头面随意调来调去,一直是被用作剿灭土匪,或者维护某些人利益。年轻的军官们发觉,对那些没有文化的上级进行批评,表示反对,甚至提点不同的看法都不可能。
这些军官自己的恐慌情绪又总是立即传染给下面的部队。部队中许多士兵自己也未受过必要的训练,无法在危急情况下本能地、积极地作出反应。
临走之前,李奇微把自己的继任者克拉克叫了过来道,“到了今天,我们已经能够清晰的感受到一点,谈判令人厌倦地一个月接着一个月地往后拖延着,在战争的第一年中底眼看就要实现的停火像是磷火一样变得越来越渺茫了。许多公民已开始认为:我们的鲜血和生命正白白地牺牲在战场上,而我们死硬的谈判人员却非要想在谈判桌上捞到什么便宜。”
“我们无法在战场取得压倒性的优势,谈判也谈不出来什么。”克拉克深表同意道,“谈判确实是件耗费精力的事情。在谈判桌上,人们不断重复已经说过的观点,像是演说家似地玩弄华丽的词藻,令人讨厌地谩骂与攻击,有时简直让人宁愿回到战场上去作战。”
不论是李奇微还是克拉克,都希望新一届的政府能够终止这一场徒增消耗的战争。
李奇微和克拉克还有范弗里特,已经对这一场战争不报什么希望,但是美国国内还有有一种声音认为,美国应该占据整个朝鲜半岛。
三人相顾无言,经过一番讨论的结果是,除非美国还能增加到足够的兵力。这个足够兵力的标准是,美军在保持现有后勤和军备的优势基础上,兵力绝对不能比敌人少。
“这是办不到的,我们无法和对方比拼人力。”李奇微对着两个战友道,“我们和这个半岛隔着一个太平洋。华盛顿已经对军费表达意义,还想要曾兵?”
这一次的讨论之后,李奇微已经不再关心停战谈判,他心里明白这一场战争已经和自己无关了,剩下的时间他宁可游游泳,看看棒球赛。
巴黎,最近一段时间为了帝国奔波明显憔悴的艾伦威尔逊,接到了伦敦转来的电报,得知了美国提交的北约总司令人选,是马上要来巴黎的李奇微。
“竟然真的是他!”艾伦威尔逊微微皱眉,北约从出现开始一直是美国做正职,英国做副职和秘书长这么一个架构。几十年的历史当中,秘书长有变动,但前两者几乎是固定的。
艾伦威尔逊记得李奇微作为第二任总司令的时候,和欧洲国家的将领关系都极差。
甚至连英国这边的将领和李奇微关系都不好,这样短期内北约可能不会有什么战斗力。毕竟这个时空可没有艾森豪威尔为李奇微打基础。
很快艾伦威尔逊受到了第二封电报,那就是英国不准备让蒙哥马利做副总司令,而是挑选一个新的人选,毕竟蒙哥马利比李奇微的资历老很多,做副手并不合适。
这一边欧洲这边正在准备签约,远东的李奇微也正式离开了东京司令部,把朝鲜战争的烂摊子交给别人,自己轻装上阵踏上了来欧洲的旅程。
第684章 北约成立
艾伦威尔逊不关心李奇微,他比较关心做副总司令的是谁,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候选人本就不多,合适的就更少了,难道真的让蒙哥马利来?
艾伦威尔逊甚至认为,实在不行推荐一下戴高乐,不过料想伦敦不会同意。黑锅伦敦就背了,其实华盛顿比伦敦更讨厌戴高乐。
此时的伦敦,也确实在为目前的人选范畴,虽然是副职,可英国也不准备把人选让给别人,问题就在于合适人选几乎没有,除了蒙哥马利等几个人选,威廉·约瑟夫·斯利姆也是一个候选。
可威廉·约瑟夫·斯利姆现在是帝国总参谋长,同样也不太适合。
艾伦威尔逊倒是对这个人选没问题的,斯利姆元帅嘛,大家都很熟,尤其对蒙巴顿家族而言,蒙巴顿中将在东南亚的下属嘛。当时要不是蒙巴顿的坚决支持,现在的斯利姆元帅早被边缘化了。
只是这不是他能决定的事情,伦敦考虑到几个陆军出身的元帅,给李奇微做副手不太合适。但又不能从海军当中挑选,对抗苏联的任务和海军确实没多大关系,而且皇家海军的元帅比陆军还难伺候。
在临走之前,李奇微还尽量让自己走的更加安心一些,和范弗里特还得以将精力转向一些其他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要对韩国进行军改,但由于在军事上多次出现危急的局面,之前美国被迫将问题搁置起来,当做没看见。
韩国军队缺乏领导的情况十分严重;由于语言的障碍和条约的规定,我们无法对这种领导彻底加以充实。现在,由于压力已经减轻,美国便可以着手实施一项全面的训练计划了。通过这个计划,可以造就出韩国人自己的指挥官;这些指挥官又能把韩国士兵力训练得同任何其他国家的士兵一样优秀。
政治上的任人唯亲和为了巩固个人在政治上的地位而进行的错综复杂的争斗,使韩国军人的许多突出的优点荡然无存,以至于为了提高这些军人的素质,美国人力和物力上付出了无法估量的代价。
韩国军队一直是根据各种政界人物一时的念头面随意调来调去,一直是被用作剿灭土匪,或者维护某些人利益。年轻的军官们发觉,对那些没有文化的上级进行批评,表示反对,甚至提点不同的看法都不可能。
这些军官自己的恐慌情绪又总是立即传染给下面的部队。部队中许多士兵自己也未受过必要的训练,无法在危急情况下本能地、积极地作出反应。
临走之前,李奇微把自己的继任者克拉克叫了过来道,“到了今天,我们已经能够清晰的感受到一点,谈判令人厌倦地一个月接着一个月地往后拖延着,在战争的第一年中底眼看就要实现的停火像是磷火一样变得越来越渺茫了。许多公民已开始认为:我们的鲜血和生命正白白地牺牲在战场上,而我们死硬的谈判人员却非要想在谈判桌上捞到什么便宜。”
“我们无法在战场取得压倒性的优势,谈判也谈不出来什么。”克拉克深表同意道,“谈判确实是件耗费精力的事情。在谈判桌上,人们不断重复已经说过的观点,像是演说家似地玩弄华丽的词藻,令人讨厌地谩骂与攻击,有时简直让人宁愿回到战场上去作战。”
不论是李奇微还是克拉克,都希望新一届的政府能够终止这一场徒增消耗的战争。
李奇微和克拉克还有范弗里特,已经对这一场战争不报什么希望,但是美国国内还有有一种声音认为,美国应该占据整个朝鲜半岛。
三人相顾无言,经过一番讨论的结果是,除非美国还能增加到足够的兵力。这个足够兵力的标准是,美军在保持现有后勤和军备的优势基础上,兵力绝对不能比敌人少。
“这是办不到的,我们无法和对方比拼人力。”李奇微对着两个战友道,“我们和这个半岛隔着一个太平洋。华盛顿已经对军费表达意义,还想要曾兵?”
这一次的讨论之后,李奇微已经不再关心停战谈判,他心里明白这一场战争已经和自己无关了,剩下的时间他宁可游游泳,看看棒球赛。
巴黎,最近一段时间为了帝国奔波明显憔悴的艾伦威尔逊,接到了伦敦转来的电报,得知了美国提交的北约总司令人选,是马上要来巴黎的李奇微。
“竟然真的是他!”艾伦威尔逊微微皱眉,北约从出现开始一直是美国做正职,英国做副职和秘书长这么一个架构。几十年的历史当中,秘书长有变动,但前两者几乎是固定的。
艾伦威尔逊记得李奇微作为第二任总司令的时候,和欧洲国家的将领关系都极差。
甚至连英国这边的将领和李奇微关系都不好,这样短期内北约可能不会有什么战斗力。毕竟这个时空可没有艾森豪威尔为李奇微打基础。
很快艾伦威尔逊受到了第二封电报,那就是英国不准备让蒙哥马利做副总司令,而是挑选一个新的人选,毕竟蒙哥马利比李奇微的资历老很多,做副手并不合适。
这一边欧洲这边正在准备签约,远东的李奇微也正式离开了东京司令部,把朝鲜战争的烂摊子交给别人,自己轻装上阵踏上了来欧洲的旅程。
第684章 北约成立
艾伦威尔逊不关心李奇微,他比较关心做副总司令的是谁,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候选人本就不多,合适的就更少了,难道真的让蒙哥马利来?
艾伦威尔逊甚至认为,实在不行推荐一下戴高乐,不过料想伦敦不会同意。黑锅伦敦就背了,其实华盛顿比伦敦更讨厌戴高乐。
此时的伦敦,也确实在为目前的人选范畴,虽然是副职,可英国也不准备把人选让给别人,问题就在于合适人选几乎没有,除了蒙哥马利等几个人选,威廉·约瑟夫·斯利姆也是一个候选。
可威廉·约瑟夫·斯利姆现在是帝国总参谋长,同样也不太适合。
艾伦威尔逊倒是对这个人选没问题的,斯利姆元帅嘛,大家都很熟,尤其对蒙巴顿家族而言,蒙巴顿中将在东南亚的下属嘛。当时要不是蒙巴顿的坚决支持,现在的斯利姆元帅早被边缘化了。
只是这不是他能决定的事情,伦敦考虑到几个陆军出身的元帅,给李奇微做副手不太合适。但又不能从海军当中挑选,对抗苏联的任务和海军确实没多大关系,而且皇家海军的元帅比陆军还难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