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这下子满朝堂的大臣才反应过来,又一个定策大功劳从手边飞走了!
如何处置废太子,也是李倓登基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想到是一个小小的殿中侍御史抢了这份功劳,站在朝堂内的大臣纷纷扼腕叹息,怎么自己就没想到呢!
也许是想到了,不敢出头罢了。
就这样,李倓入长安之后的第一场朝会终于结束,群臣返回家里,一部分人心怀余悸,为死里逃生而抱着妻子痛哭流涕。
一部分人雄心勃勃,想要在新朝建立功劳。
群臣各有各的想法,不过长安朝廷算是安定了下来。
紧接着,朝会上议定的各项措施开始实施。
徐俊带着参谋部的玩家,现在已经改成内廷参谋司,开始接管长安附近的关防要塞。
隋唐定都长安,除了是因为隋唐是靠关中起家之外,更重要的是关中之险。
关中大局已定,接管这些关隘要塞完全没有费力气,一行人迅速来到了潼关,接管了这座通往关中最重要的要塞。
等到潼关落入玩家军队手里,李倓才真正的舒了一口气,这下长安定矣!
这时候长安已经恢复了正常秩序,章武和南霁云骑着马进入长安城,得到了越王进京摄政的消息。
南霁云茫然的看着章武说道:
“章兄,我们要怎么办?”
本来两人不远从齐鲁赶来长安,南霁云就是抱着必死的心,想要劝谏李亨这个皇帝的。
可是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好不容易赶来长安,李亨这个皇帝没了。
章武自然是知道越王摄政的消息,他看着长安城说道:
“要不,我们求见越王殿下?”
南霁云想了想,自己来长安是为了面君,既然如今越王是君,那就见越王吧。
两人在通政司送上了奏章,通政司的官员看着这个游侠打扮,看起来风尘仆仆的家伙,竟然是朝廷大员,也不敢有什么怠慢,将他们的奏章送入了太极宫中。
李倓很快召见了章武和南霁云。
李倓对于章武和南霁云很感兴趣,拉着两人问东问西了半天。
又向南霁云详细询问了睢阳之战的故事,听到南霁云万军丛中突破封锁,带着补给杀入睢阳城的时候,李倓更是抚掌叫好。
李倓接受了南霁云的劝谏,表示会坚定的剿灭河东叛贼。
南霁云激动不已道:
“殿下,南愿意为殿下效死!”
南霁云这类的将领其实很简单,当年他愿意追随张巡为睢阳赴死,心中将大义看的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
而南霁云不是士大夫出身,不像是张巡那样的纠结。
如今越王表示出对他的欣赏,又表态要坚决平乱,更是让南霁云有了一种“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想法。
李倓立刻命令南霁云在长安附近练兵,准备带兵去前线支援郭子仪。
而对于章武,李倓看着自己手下这位“传奇刺客”说道:
“章武。”
“臣在。”
“命你和殿中侍御史顾况会和,前往汴州索拿太子俶入长安论罪。”
“遵殿下钧旨!”
南霁云和章武接了新的差事,又有快马疾驰入了长安城。
李辅国身边的义子将李辅国的脑袋送入长安,这引起了神策军故将“小小”的震动。
在正常的历史轨道上,建宁王李倓就是被张皇后联合李辅国害死的。
而李隆基也是在李辅国的谗言下,被李亨囚禁而死的。
只不过因为穿越,这两件事都没有发生。
但是李辅国依然是大唐朝廷排名第一的权阉,暗中也做了很多不法的事情,更是将神策军搞的乌烟瘴气。
李倓只是命令人将李辅国的脑袋挂在城墙上,又嘉奖了这名献上李辅国脑袋的太监玩家。
这下子长安上下都知道尘埃落定,在关中再也没有能够威胁越王的势力了。
太极宫的夏季非常的难熬,暑气从四面八方涌入这座宫殿中,李倓也开始怀念起空调来。
话说现在的技术能制造空调吗?
李倓摇晃着扇子,试图消散一些暑气,他不喜欢宫女站在身后扇风,只能自己摇晃扇子。
李倓也终于明白自己的祖宗太宗皇帝,为何要在太极宫外另外修建大明宫。
今天天气阴沉,闷热的空气似乎快要降雨了,李倓坐在凉亭中,和李泌下着棋。
从上一次大朝会之后,李倓再也没有上过朝。
一开始的时候,群臣百官暗自庆幸,本来以为越王上京,会大幅度的调整朝堂,可没想到越王并没有这么做。
群臣觉得可能是越王长期在陇右,手下的人才不足,所以没办法对朝廷进行大规模的调整,看来大唐还是依仗咱们这些“老臣”啊!
这下子,朝堂上的大小官员又重新有底气了,长安衙门的风气似乎又懒散了起来。
但是群臣还没能高兴多久,突然一群手持了越王手令的中书舍人们,冲进了六部衙门,开始对六部衙门进行“审计”。
中书舍人,这本就是内朝的职位,和翰林学士一样,都是皇帝的私臣。
不过大唐的中书舍人,基本上都是陪同皇帝玩乐的词臣,级别也不高,甚至算不上是朝廷大臣的序列。
但是李倓入长安之后,就任命了很多的中书舍人,反正中书舍人的俸禄也不是户部发,朝廷大臣对这种事情倒是没什么感觉。
如何处置废太子,也是李倓登基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想到是一个小小的殿中侍御史抢了这份功劳,站在朝堂内的大臣纷纷扼腕叹息,怎么自己就没想到呢!
也许是想到了,不敢出头罢了。
就这样,李倓入长安之后的第一场朝会终于结束,群臣返回家里,一部分人心怀余悸,为死里逃生而抱着妻子痛哭流涕。
一部分人雄心勃勃,想要在新朝建立功劳。
群臣各有各的想法,不过长安朝廷算是安定了下来。
紧接着,朝会上议定的各项措施开始实施。
徐俊带着参谋部的玩家,现在已经改成内廷参谋司,开始接管长安附近的关防要塞。
隋唐定都长安,除了是因为隋唐是靠关中起家之外,更重要的是关中之险。
关中大局已定,接管这些关隘要塞完全没有费力气,一行人迅速来到了潼关,接管了这座通往关中最重要的要塞。
等到潼关落入玩家军队手里,李倓才真正的舒了一口气,这下长安定矣!
这时候长安已经恢复了正常秩序,章武和南霁云骑着马进入长安城,得到了越王进京摄政的消息。
南霁云茫然的看着章武说道:
“章兄,我们要怎么办?”
本来两人不远从齐鲁赶来长安,南霁云就是抱着必死的心,想要劝谏李亨这个皇帝的。
可是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好不容易赶来长安,李亨这个皇帝没了。
章武自然是知道越王摄政的消息,他看着长安城说道:
“要不,我们求见越王殿下?”
南霁云想了想,自己来长安是为了面君,既然如今越王是君,那就见越王吧。
两人在通政司送上了奏章,通政司的官员看着这个游侠打扮,看起来风尘仆仆的家伙,竟然是朝廷大员,也不敢有什么怠慢,将他们的奏章送入了太极宫中。
李倓很快召见了章武和南霁云。
李倓对于章武和南霁云很感兴趣,拉着两人问东问西了半天。
又向南霁云详细询问了睢阳之战的故事,听到南霁云万军丛中突破封锁,带着补给杀入睢阳城的时候,李倓更是抚掌叫好。
李倓接受了南霁云的劝谏,表示会坚定的剿灭河东叛贼。
南霁云激动不已道:
“殿下,南愿意为殿下效死!”
南霁云这类的将领其实很简单,当年他愿意追随张巡为睢阳赴死,心中将大义看的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
而南霁云不是士大夫出身,不像是张巡那样的纠结。
如今越王表示出对他的欣赏,又表态要坚决平乱,更是让南霁云有了一种“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想法。
李倓立刻命令南霁云在长安附近练兵,准备带兵去前线支援郭子仪。
而对于章武,李倓看着自己手下这位“传奇刺客”说道:
“章武。”
“臣在。”
“命你和殿中侍御史顾况会和,前往汴州索拿太子俶入长安论罪。”
“遵殿下钧旨!”
南霁云和章武接了新的差事,又有快马疾驰入了长安城。
李辅国身边的义子将李辅国的脑袋送入长安,这引起了神策军故将“小小”的震动。
在正常的历史轨道上,建宁王李倓就是被张皇后联合李辅国害死的。
而李隆基也是在李辅国的谗言下,被李亨囚禁而死的。
只不过因为穿越,这两件事都没有发生。
但是李辅国依然是大唐朝廷排名第一的权阉,暗中也做了很多不法的事情,更是将神策军搞的乌烟瘴气。
李倓只是命令人将李辅国的脑袋挂在城墙上,又嘉奖了这名献上李辅国脑袋的太监玩家。
这下子长安上下都知道尘埃落定,在关中再也没有能够威胁越王的势力了。
太极宫的夏季非常的难熬,暑气从四面八方涌入这座宫殿中,李倓也开始怀念起空调来。
话说现在的技术能制造空调吗?
李倓摇晃着扇子,试图消散一些暑气,他不喜欢宫女站在身后扇风,只能自己摇晃扇子。
李倓也终于明白自己的祖宗太宗皇帝,为何要在太极宫外另外修建大明宫。
今天天气阴沉,闷热的空气似乎快要降雨了,李倓坐在凉亭中,和李泌下着棋。
从上一次大朝会之后,李倓再也没有上过朝。
一开始的时候,群臣百官暗自庆幸,本来以为越王上京,会大幅度的调整朝堂,可没想到越王并没有这么做。
群臣觉得可能是越王长期在陇右,手下的人才不足,所以没办法对朝廷进行大规模的调整,看来大唐还是依仗咱们这些“老臣”啊!
这下子,朝堂上的大小官员又重新有底气了,长安衙门的风气似乎又懒散了起来。
但是群臣还没能高兴多久,突然一群手持了越王手令的中书舍人们,冲进了六部衙门,开始对六部衙门进行“审计”。
中书舍人,这本就是内朝的职位,和翰林学士一样,都是皇帝的私臣。
不过大唐的中书舍人,基本上都是陪同皇帝玩乐的词臣,级别也不高,甚至算不上是朝廷大臣的序列。
但是李倓入长安之后,就任命了很多的中书舍人,反正中书舍人的俸禄也不是户部发,朝廷大臣对这种事情倒是没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