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原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以山川大河为界限的。
这一段时间,可以用万年来计量。
也代表着中原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中原人先是从黄河流域发展壮大,继而在整个中原地区发展出了辉煌的时代。然后中原人发现,这个世界其实更大。
于是。
战争便爆发了。
随着一轮轮的战争,一个个王朝的建立和覆灭,周而复始的王朝交替。
终于。
中原人认为,自己已经占据了整个世界。
因为在中原的东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在南边是能吞噬大军的丛林瘴气和高不可攀的高原,西边黄沙遍地,北方游牧世仇长存。
于是,中原人便觉得自己已经占据了整个世界,在中原之外就都是蛮夷之地,不值一提,更不值得牺牲中原人的性命去争夺。
这样的状态在中原人心中存在了很久。
一直到数百年前的盛唐开始,才渐渐在中原人心中有所改变。
中原人开始知道了外面的世界,还拥有着更多的可能。
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使中原人放弃了继续对外开拓。
事实上,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原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始终都是处于所有人类群体的最前沿。
因为内部的原因,加之外部的困难,才让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们选择遗忘对外面世界的认识。
而今不一样了。
大明有着远超过往任何一个王朝的实力,有着更加统一的决心,有着任何一个时代的雄心壮志。
即使是此刻聚集在文渊阁里的内阁大臣们,也不知道。
他们即将补全这个世界最后一块空白的版图。
但他们却听明白了年轻的皇太孙在这个帝国权力中心发出的那段可以称之为演说的内容,到底表明了什么。
大明已经开始向着所有人宣告。
这个世界将完全属于大明。
所有的无主之地,皆属于大明之疆土。所有已经有人类居住的土地,其文化必然落后于中原文化,而中原人自当以王道前去教化他们。
至于以中原文化取代其他文化。
这样的旁枝末节,在让这个世界百姓共同走向更文明相比,算不得什么。
任亨泰虽然有些不太喜欢国家穷兵黩武,可是这几年发生的事情,国家发起的几场大规模军事行动,却无一不在对天下人大声的说明着,国家对外的战争是会为国家带来巨大好处的。
而这样的好处,也会经过朝廷政策,传播给每一个国家内部的百姓。
所以面对此刻朱允熥发出的宣告,任亨泰这位首辅大臣选择了沉默。
自己或许更应该在往后着重帝国民众的思想教育问题了。
在国家开始走上一条千古以来前所未有的道路当下,任亨泰深深的以为,自己应该将余生的政治目标转变为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上去。
他默默的看了解缙一眼。
既然皇太孙这个时候已经亮明了心意。
那么内阁今天就必然要给出一个回应,不论是赞同还是反对,亦或是日后再议,总得要有个说法。
解缙还没有开口。
在他身边的徐允恭却已经是轻咳了一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古之圣贤早就已经说过的话,咱们也念叨了数千年,该是遵从圣贤们的意思做事的。”
说完这两句话,徐允恭便靠在了椅子上,一只手端过边上的茶杯,另一只手掀开茶盖,表情怡然的吹了一口茶气,这才漫不经心的喝着自己的手中茶。
被抢了话的解缙眉头跳了两下。
这是哪个圣贤说过的话,自己倒是没有听说过。
这不过是诗经上的佚名者所作,其本意也并非字面之意。
该死的大都督府,为了能够不断对外用兵,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解缙在心中暗骂了一声徐允恭和他身后的军方。
可是解缙脸上却只能保持冷静,甚至是附和着说道:“魏国公所言有理,我皇陛下圣明在天,当造福万民。我朝以仁孝治国,历来一视同仁,凡世间之民,当以如我朝之黎庶。万方万族之民,皆可沐浴我朝皇帝陛下之盛隆恩。”
说完之后,解缙便立马坐了下来,低着头不再说一句话。
坐在他旁边的高仰止,明显看到先生的侧脸变得红了起来。
这话实在是有些难以启齿了。
若不是为了国家,解缙又如何能说得出口。
最后一位进入内阁的吏部尚书翟善,见众人都不说话了。
这时才抬起头,看向上方的皇太孙。
翟善轻咳了一声,引来众人注视。
他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圣贤有云……”
翟善刚一开口。
内阁里头,好似有一排鸦雀从众人头顶飞过。
圣贤说的话是不是太多了!
已经因为羞耻而低下头的解缙,内心大声的咆哮着。
翟善却是正襟危坐,沉声开口道:“孔圣曰……”
他这一开口,解缙立马抬起头。
孔圣倒是说过很多话,也都是很有道理的。
这个没法咆哮,也没法反对。
朱高炽则是眨了眨眼,这是他对大明朝堂官员的另一种认识方式。
翟善轻声说道:“有教无类嘛。孔圣老人家当初三千子弟,可是从来不问出处,不问出身,只要愿意跟他老人家学的,他都一应收下。”
这话更没有反驳的点了。
当年孔圣人带着三千子弟,打遍(划线)游说(肯定)天下无敌手,靠的就是有教无类。
身高八尺,手拿铁棍的孔圣人。
坐在上方的朱允熥脑海中滑过一副画面,不由的打了个寒颤。
他迅速正色,看向面前的这几位帝国权力核心人物。
“北方关外眼下虽已平定,但余孽尚未尽除,不过有铁铉坐镇倒是不会出太大问题。但西边却要好生经营起来了,这些年海上来的夷商很多,但过往的丝路却还要争取早日重新打开,造福我大明西北一带的百姓。”
大明四域之内,如今只剩下一个西域尚未打通关节,这件事情在当初北征大军凯旋回京受封的时候,朝堂上就有不少人提过。
大多是户部和大都督府的人。
如今朱允熥再拿出来说,显然是要从内阁方面往下落实了。
任亨泰稍稍侧过身子:“解阁的铁路计划,如今还未通过阁议。非是臣等不愿,而是还有些细节需要完善。不过臣等以为,大抵也要不了多久,便能商酌好详细,到时候不如以内阁的名义,先在朝议上与群臣共商?”
新大陆的开发都摆在桌面上了,任亨泰实在想不出还能有什么理由阻止西部铁路建设的问题。
重新打通西域丝路,重现汉唐景象,对皇帝的权威自然增色无数,但同时也会让他们这些内阁大臣得到一份扎实的身后名。
随着朱允炆那一份新大陆见闻的送回。
任亨泰在今天已经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既然自己无法阻止帝国走向一条自己完全无法预料的方向,那自己不如好生的以参与者的身份,亲眼去看一看这条路的尽头到底都有些怎样的壮丽风景。
而随着任亨泰此刻的主动开口。
以解缙为首的一众内阁大臣顿时纷纷投来注视。
任老倌儿竟然同意修建西部铁路了!
众人心中倍感诧异。
要知道任亨泰虽然说的是还要等些时日才能将详细补充好,但谁都知道这不过是一个说法而已。
至于说西部铁路的开发建设详细细节,当初解缙是怎么在内阁里头提出来的,等后面就会怎么出现在朝堂官员眼前。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就连解缙也不由自主的转头看向了窗外。
任亨泰只是笑了笑,转而拱手道:“殿下,老臣倒是还有一桩忧心之事,一直萦绕心头不曾消散。”
朱允熥当即面露笑容。
人家内阁首辅已经不打算在西部铁路问题上做阻拦了,自己就算是国家皇太孙,也得给人家一个面子。
更何况任亨泰本来也没有什么错处。
所为的,一切都不过是从他的角度去看待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已。
“任阁请说。”
任亨泰点点头,脸上难得有着很久之前才会有的神采和身为帝国首辅的神色容貌。
他轻声开口道:“眼下国家四域将定,新大陆也传来喜讯。国家如今有力量,水师改名海军的提案,前番魏国公也代替大都督府在内阁说过。
眼下新大陆虽然远离朝廷,可终究是要朝廷亲自治理的。接下来,新大陆到底该怎么安置,该有何人主持,朝廷还是得要从长远考虑。
老臣在当初得知殿下已派遣人手之时,便开始思索,却始终不得其解。
为国家之思量,老臣以为,此事还是得要尽早有所定论才是。”
任亨泰说完之后,便目光直视着上方的朱允熥。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这一段时间,可以用万年来计量。
也代表着中原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中原人先是从黄河流域发展壮大,继而在整个中原地区发展出了辉煌的时代。然后中原人发现,这个世界其实更大。
于是。
战争便爆发了。
随着一轮轮的战争,一个个王朝的建立和覆灭,周而复始的王朝交替。
终于。
中原人认为,自己已经占据了整个世界。
因为在中原的东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在南边是能吞噬大军的丛林瘴气和高不可攀的高原,西边黄沙遍地,北方游牧世仇长存。
于是,中原人便觉得自己已经占据了整个世界,在中原之外就都是蛮夷之地,不值一提,更不值得牺牲中原人的性命去争夺。
这样的状态在中原人心中存在了很久。
一直到数百年前的盛唐开始,才渐渐在中原人心中有所改变。
中原人开始知道了外面的世界,还拥有着更多的可能。
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使中原人放弃了继续对外开拓。
事实上,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原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始终都是处于所有人类群体的最前沿。
因为内部的原因,加之外部的困难,才让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们选择遗忘对外面世界的认识。
而今不一样了。
大明有着远超过往任何一个王朝的实力,有着更加统一的决心,有着任何一个时代的雄心壮志。
即使是此刻聚集在文渊阁里的内阁大臣们,也不知道。
他们即将补全这个世界最后一块空白的版图。
但他们却听明白了年轻的皇太孙在这个帝国权力中心发出的那段可以称之为演说的内容,到底表明了什么。
大明已经开始向着所有人宣告。
这个世界将完全属于大明。
所有的无主之地,皆属于大明之疆土。所有已经有人类居住的土地,其文化必然落后于中原文化,而中原人自当以王道前去教化他们。
至于以中原文化取代其他文化。
这样的旁枝末节,在让这个世界百姓共同走向更文明相比,算不得什么。
任亨泰虽然有些不太喜欢国家穷兵黩武,可是这几年发生的事情,国家发起的几场大规模军事行动,却无一不在对天下人大声的说明着,国家对外的战争是会为国家带来巨大好处的。
而这样的好处,也会经过朝廷政策,传播给每一个国家内部的百姓。
所以面对此刻朱允熥发出的宣告,任亨泰这位首辅大臣选择了沉默。
自己或许更应该在往后着重帝国民众的思想教育问题了。
在国家开始走上一条千古以来前所未有的道路当下,任亨泰深深的以为,自己应该将余生的政治目标转变为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上去。
他默默的看了解缙一眼。
既然皇太孙这个时候已经亮明了心意。
那么内阁今天就必然要给出一个回应,不论是赞同还是反对,亦或是日后再议,总得要有个说法。
解缙还没有开口。
在他身边的徐允恭却已经是轻咳了一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古之圣贤早就已经说过的话,咱们也念叨了数千年,该是遵从圣贤们的意思做事的。”
说完这两句话,徐允恭便靠在了椅子上,一只手端过边上的茶杯,另一只手掀开茶盖,表情怡然的吹了一口茶气,这才漫不经心的喝着自己的手中茶。
被抢了话的解缙眉头跳了两下。
这是哪个圣贤说过的话,自己倒是没有听说过。
这不过是诗经上的佚名者所作,其本意也并非字面之意。
该死的大都督府,为了能够不断对外用兵,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解缙在心中暗骂了一声徐允恭和他身后的军方。
可是解缙脸上却只能保持冷静,甚至是附和着说道:“魏国公所言有理,我皇陛下圣明在天,当造福万民。我朝以仁孝治国,历来一视同仁,凡世间之民,当以如我朝之黎庶。万方万族之民,皆可沐浴我朝皇帝陛下之盛隆恩。”
说完之后,解缙便立马坐了下来,低着头不再说一句话。
坐在他旁边的高仰止,明显看到先生的侧脸变得红了起来。
这话实在是有些难以启齿了。
若不是为了国家,解缙又如何能说得出口。
最后一位进入内阁的吏部尚书翟善,见众人都不说话了。
这时才抬起头,看向上方的皇太孙。
翟善轻咳了一声,引来众人注视。
他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圣贤有云……”
翟善刚一开口。
内阁里头,好似有一排鸦雀从众人头顶飞过。
圣贤说的话是不是太多了!
已经因为羞耻而低下头的解缙,内心大声的咆哮着。
翟善却是正襟危坐,沉声开口道:“孔圣曰……”
他这一开口,解缙立马抬起头。
孔圣倒是说过很多话,也都是很有道理的。
这个没法咆哮,也没法反对。
朱高炽则是眨了眨眼,这是他对大明朝堂官员的另一种认识方式。
翟善轻声说道:“有教无类嘛。孔圣老人家当初三千子弟,可是从来不问出处,不问出身,只要愿意跟他老人家学的,他都一应收下。”
这话更没有反驳的点了。
当年孔圣人带着三千子弟,打遍(划线)游说(肯定)天下无敌手,靠的就是有教无类。
身高八尺,手拿铁棍的孔圣人。
坐在上方的朱允熥脑海中滑过一副画面,不由的打了个寒颤。
他迅速正色,看向面前的这几位帝国权力核心人物。
“北方关外眼下虽已平定,但余孽尚未尽除,不过有铁铉坐镇倒是不会出太大问题。但西边却要好生经营起来了,这些年海上来的夷商很多,但过往的丝路却还要争取早日重新打开,造福我大明西北一带的百姓。”
大明四域之内,如今只剩下一个西域尚未打通关节,这件事情在当初北征大军凯旋回京受封的时候,朝堂上就有不少人提过。
大多是户部和大都督府的人。
如今朱允熥再拿出来说,显然是要从内阁方面往下落实了。
任亨泰稍稍侧过身子:“解阁的铁路计划,如今还未通过阁议。非是臣等不愿,而是还有些细节需要完善。不过臣等以为,大抵也要不了多久,便能商酌好详细,到时候不如以内阁的名义,先在朝议上与群臣共商?”
新大陆的开发都摆在桌面上了,任亨泰实在想不出还能有什么理由阻止西部铁路建设的问题。
重新打通西域丝路,重现汉唐景象,对皇帝的权威自然增色无数,但同时也会让他们这些内阁大臣得到一份扎实的身后名。
随着朱允炆那一份新大陆见闻的送回。
任亨泰在今天已经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既然自己无法阻止帝国走向一条自己完全无法预料的方向,那自己不如好生的以参与者的身份,亲眼去看一看这条路的尽头到底都有些怎样的壮丽风景。
而随着任亨泰此刻的主动开口。
以解缙为首的一众内阁大臣顿时纷纷投来注视。
任老倌儿竟然同意修建西部铁路了!
众人心中倍感诧异。
要知道任亨泰虽然说的是还要等些时日才能将详细补充好,但谁都知道这不过是一个说法而已。
至于说西部铁路的开发建设详细细节,当初解缙是怎么在内阁里头提出来的,等后面就会怎么出现在朝堂官员眼前。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就连解缙也不由自主的转头看向了窗外。
任亨泰只是笑了笑,转而拱手道:“殿下,老臣倒是还有一桩忧心之事,一直萦绕心头不曾消散。”
朱允熥当即面露笑容。
人家内阁首辅已经不打算在西部铁路问题上做阻拦了,自己就算是国家皇太孙,也得给人家一个面子。
更何况任亨泰本来也没有什么错处。
所为的,一切都不过是从他的角度去看待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已。
“任阁请说。”
任亨泰点点头,脸上难得有着很久之前才会有的神采和身为帝国首辅的神色容貌。
他轻声开口道:“眼下国家四域将定,新大陆也传来喜讯。国家如今有力量,水师改名海军的提案,前番魏国公也代替大都督府在内阁说过。
眼下新大陆虽然远离朝廷,可终究是要朝廷亲自治理的。接下来,新大陆到底该怎么安置,该有何人主持,朝廷还是得要从长远考虑。
老臣在当初得知殿下已派遣人手之时,便开始思索,却始终不得其解。
为国家之思量,老臣以为,此事还是得要尽早有所定论才是。”
任亨泰说完之后,便目光直视着上方的朱允熥。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