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亮并没有告诉夏侯玄司马家可能会发起政变之事,毕竟曹亮自己也不清楚司马懿何时会发难,历史早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许多事情曹亮仅凭过去知道的那些知识已经是不起任何作用了。
但曹亮知道,司马家发动政变之后,身为雍凉都督的夏侯玄非但没有起兵勤王,反而是老老实实地遵从了司马懿的指令,解除了征西将军雍凉都督的职务,回了洛阳,几年后被司马师所杀。
夏侯玄难道不清楚他回到洛阳的后果吗?他的表兄曹爽当时已经被司马懿诛灭三族了,做为曹爽嫡系势力的他回到洛阳,难道还有第二条路可走吗?
但夏侯玄却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在雍凉,尽管他贵为都督,表面上风光无限,但实际上却他连一兵一卒都调动不了,洛阳事变之后,纵然他有心去勤王,但没有听命于他的军队,一切皆是枉然。
要不然就是学他的叔父夏侯霸叛乱逃到蜀国去,但骨子里的傲气却又不允许他这么做,他只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回到洛阳,只不过司马懿手下留情,没有加害于他,只可惜司马懿死后,没有容人之雅的司马师最终对司马师下了毒手。
当时给夏侯玄定的罪名是意图谋反,其实这个罪名也够荒唐可笑了,夏侯玄身为雍凉都督封疆大吏时都没有反,又怎么会在无权无势的洛阳试图造反呢,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司马师要置曾经的大舅哥死地,谁也拦不着。
两人坐了下来,闲聊了很久,直到掌灯时分,夏侯玄才想到母亲在府里面等候已久了,于是他赶紧地起身告辞。
曹亮出门相送,问道:“泰初兄此次回京述职,准备何时再回长安?”
夏侯玄显得有些意兴阑珊,道:“大约在年后吧,反正雍凉那边,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也不少。”
曹亮没有再说什么,与夏侯玄拱手而别。
其实夏侯玄是一个挺悲剧的人物,他是曹爽集团之中少有的少壮派人物,有才干,有抱负,本有机会扶摇直上,但是由于曹爽的覆灭,让夏侯玄所有的梦想破灭成空,受到曹爽的牵连,他权力尽丧,最终是坐以待毙,死在了司马师的手中。
由此可见,跟着曹爽混的,最终只能是死路一条,曹亮此刻和曹爽来划清界线,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当然,即使不受曹爽的牵连,就曹亮和司马家的关系,如果真的让司马家叛乱成功,司马师第一个想杀的人,肯定是自己,绝对跑不了。
所以,在这个风尖浪口之上,可不是曹亮想退缩就能退缩的,曹爽这边是指望不上了,曹亮只能是自己想办法来和司马家抗衡。
时间转瞬而过,很快便到了年底,正始六年的日历马上就要翻篇了,新年一过,就是正始七年了。
曹亮称病没有去参加曹爽的宴席,于是接下来的日子,他干脆接着称病,朝也没上,反正辅国将军不过是一个虚衔,有名无实,至于散骑常侍这个职务,如今朝中挂这个头衔的至少有五六个人,连天子都是傀儡,他身边的近侍之臣,又能有多大的做为,所以散骑常侍更成了挂名的虚衔。
不上朝,并不代表曹亮无所做为,尽管他呆在高陵侯府,足不出户,但是曹亮却暗暗地运筹布置,因为,一年一度的祭拜先帝的礼仪又将是要开始了。
这不禁让曹亮是紧张起来,历史上,司马懿纂权夺位就是因为高平陵事件,司马懿趁着曹爽陪同天子曹芳到高平陵祭拜先帝的时候,突然地发难,一举便彻底地消灭了曹爽一系的所有势力,从此曹魏的大权,尽落于司马家之手。
山雨欲来风满楼,曹亮已经嗅到了一些特殊的味道,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次祭拜高平陵,并不会成为司马家发动政变的好机会,因为身为辅政大臣的司马懿并没有完全地退出朝政,此次出城祭拜的大臣名单之中,司马懿便赫然在位。
如今朝政大事,已经尽归曹爽裁决,司马懿的太傅之名,更多的是一种虚衔,已经谈不上对朝廷有什么影响力了。
曹爽当然是乐见其成的,自从自己当上了大将军辅政大臣,唯一的竞争对手就是司马懿,如今看司马懿那副风烛残年的模样,曹爽已经是放松了警惕,司马懿行将就木,自己又何需加以防范呢。
而事实则是,曹爽赛完完全全地被司马懿给算计了,一场血雨腥风之后,曹爽上了断头台,而已经年逾七十的司马懿,生命线又把曹爽狠狠地力压了一把。
曹亮当然不会大意,那怕司马懿随驾出行,曹亮也没有放弃准备,天才知道司马懿此刻内心之中是怎么想的,司马家如果真的想要谋权夺位,那么曹亮就必须要想好对策才行。
所谓的高平陵事变,也正好恰逢曹爽出城的机会,所以司马懿才会采用一击必杀的绝技,但一年有三百六十天,天才知道这次不算司马家的机会,那么曹爽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只要机会合适,这场政变就会名正言顺地成为司马家崛起的台阶。
所以曹亮秘密地调动田庄的家丁队伍进入洛阳城,全部安置在高陵侯府,他们所使用的武器连弩,也被曹亮采用其他的途径悄悄地运了进来。
如今的洛阳城已经不比当年曹丕登基时的严密防范了,只要曹亮愿意,任何藏起来的武器都可以采用秘密的手段押送进城。
当然,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曹府队伍数量上的缘故,在众多豪门林立的洛阳,你带一两百个家丁出门,都不会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曹亮组织这么一支队伍,首先还是寻求自保,连弩的强大杀伤力可以在巷战之中发挥极大的作用,就算是来守卫高陵侯府,也是绰绰有余的。
不过要对抗司马家,还得正规军队才行,骁骑营便是曹亮最大的倚仗。
但曹亮知道,司马家发动政变之后,身为雍凉都督的夏侯玄非但没有起兵勤王,反而是老老实实地遵从了司马懿的指令,解除了征西将军雍凉都督的职务,回了洛阳,几年后被司马师所杀。
夏侯玄难道不清楚他回到洛阳的后果吗?他的表兄曹爽当时已经被司马懿诛灭三族了,做为曹爽嫡系势力的他回到洛阳,难道还有第二条路可走吗?
但夏侯玄却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在雍凉,尽管他贵为都督,表面上风光无限,但实际上却他连一兵一卒都调动不了,洛阳事变之后,纵然他有心去勤王,但没有听命于他的军队,一切皆是枉然。
要不然就是学他的叔父夏侯霸叛乱逃到蜀国去,但骨子里的傲气却又不允许他这么做,他只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回到洛阳,只不过司马懿手下留情,没有加害于他,只可惜司马懿死后,没有容人之雅的司马师最终对司马师下了毒手。
当时给夏侯玄定的罪名是意图谋反,其实这个罪名也够荒唐可笑了,夏侯玄身为雍凉都督封疆大吏时都没有反,又怎么会在无权无势的洛阳试图造反呢,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司马师要置曾经的大舅哥死地,谁也拦不着。
两人坐了下来,闲聊了很久,直到掌灯时分,夏侯玄才想到母亲在府里面等候已久了,于是他赶紧地起身告辞。
曹亮出门相送,问道:“泰初兄此次回京述职,准备何时再回长安?”
夏侯玄显得有些意兴阑珊,道:“大约在年后吧,反正雍凉那边,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也不少。”
曹亮没有再说什么,与夏侯玄拱手而别。
其实夏侯玄是一个挺悲剧的人物,他是曹爽集团之中少有的少壮派人物,有才干,有抱负,本有机会扶摇直上,但是由于曹爽的覆灭,让夏侯玄所有的梦想破灭成空,受到曹爽的牵连,他权力尽丧,最终是坐以待毙,死在了司马师的手中。
由此可见,跟着曹爽混的,最终只能是死路一条,曹亮此刻和曹爽来划清界线,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当然,即使不受曹爽的牵连,就曹亮和司马家的关系,如果真的让司马家叛乱成功,司马师第一个想杀的人,肯定是自己,绝对跑不了。
所以,在这个风尖浪口之上,可不是曹亮想退缩就能退缩的,曹爽这边是指望不上了,曹亮只能是自己想办法来和司马家抗衡。
时间转瞬而过,很快便到了年底,正始六年的日历马上就要翻篇了,新年一过,就是正始七年了。
曹亮称病没有去参加曹爽的宴席,于是接下来的日子,他干脆接着称病,朝也没上,反正辅国将军不过是一个虚衔,有名无实,至于散骑常侍这个职务,如今朝中挂这个头衔的至少有五六个人,连天子都是傀儡,他身边的近侍之臣,又能有多大的做为,所以散骑常侍更成了挂名的虚衔。
不上朝,并不代表曹亮无所做为,尽管他呆在高陵侯府,足不出户,但是曹亮却暗暗地运筹布置,因为,一年一度的祭拜先帝的礼仪又将是要开始了。
这不禁让曹亮是紧张起来,历史上,司马懿纂权夺位就是因为高平陵事件,司马懿趁着曹爽陪同天子曹芳到高平陵祭拜先帝的时候,突然地发难,一举便彻底地消灭了曹爽一系的所有势力,从此曹魏的大权,尽落于司马家之手。
山雨欲来风满楼,曹亮已经嗅到了一些特殊的味道,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次祭拜高平陵,并不会成为司马家发动政变的好机会,因为身为辅政大臣的司马懿并没有完全地退出朝政,此次出城祭拜的大臣名单之中,司马懿便赫然在位。
如今朝政大事,已经尽归曹爽裁决,司马懿的太傅之名,更多的是一种虚衔,已经谈不上对朝廷有什么影响力了。
曹爽当然是乐见其成的,自从自己当上了大将军辅政大臣,唯一的竞争对手就是司马懿,如今看司马懿那副风烛残年的模样,曹爽已经是放松了警惕,司马懿行将就木,自己又何需加以防范呢。
而事实则是,曹爽赛完完全全地被司马懿给算计了,一场血雨腥风之后,曹爽上了断头台,而已经年逾七十的司马懿,生命线又把曹爽狠狠地力压了一把。
曹亮当然不会大意,那怕司马懿随驾出行,曹亮也没有放弃准备,天才知道司马懿此刻内心之中是怎么想的,司马家如果真的想要谋权夺位,那么曹亮就必须要想好对策才行。
所谓的高平陵事变,也正好恰逢曹爽出城的机会,所以司马懿才会采用一击必杀的绝技,但一年有三百六十天,天才知道这次不算司马家的机会,那么曹爽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只要机会合适,这场政变就会名正言顺地成为司马家崛起的台阶。
所以曹亮秘密地调动田庄的家丁队伍进入洛阳城,全部安置在高陵侯府,他们所使用的武器连弩,也被曹亮采用其他的途径悄悄地运了进来。
如今的洛阳城已经不比当年曹丕登基时的严密防范了,只要曹亮愿意,任何藏起来的武器都可以采用秘密的手段押送进城。
当然,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曹府队伍数量上的缘故,在众多豪门林立的洛阳,你带一两百个家丁出门,都不会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曹亮组织这么一支队伍,首先还是寻求自保,连弩的强大杀伤力可以在巷战之中发挥极大的作用,就算是来守卫高陵侯府,也是绰绰有余的。
不过要对抗司马家,还得正规军队才行,骁骑营便是曹亮最大的倚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