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刘将军竟然也是同道中人,叔父的保密工作做得实在是天衣无缝,我天天跟随在叔父的身边,都不曾知晓这件事。”孙恩淡然开口,算是给刘牢之吃了一颗定心丸。
果然,听了他这番话,刘牢之的脸色缓和了许多,之前紫黑大脸上满溢的全都是杀气,孙恩都担心,他有命进来,没命走出营帐。
“谢将军待我不薄,我怎可做此等背叛之事?”
“再者,尔等也不应该这样做。”
“据我所知,陛下善待天师,同出同入十分宠信,天师深受皇恩,又岂能辜负?”
孙恩眼前一亮,刘牢之竟然是从情理出发来否定这件事,看来,说服他还是很有希望的!
遂立刻说道:“刘将军,叔父今天让我冒险到京口来送信,正是看中我们的情义。”
“刘将军马上征战多年,对朝廷之事想必也有所了解,世家的那些蠹虫把持朝政已经几十年了,像是刘将军这样有能力的人,就算是做的再好,豁出性命来,也不可能掌控北府兵。”
“世家不会允许,陛下也不敢这样做。”
“将军明明战功赫赫,却要屈居人下,不论是叔父还是我,都为将军感到可惜。”
“将军难道就不想更进一步?”
“是将军没有能力,还是将军的功勋不足?”
第704章 两线出击
当话题落到刘牢之个人的仕途之上,刘牢之的心情就没有那么淡定了。
浓眉皱起,心中的不畅快,明显的表现了出来。
孙恩当下决定再接再厉。
走上前来,就面对面的向刘牢之持续输出。
为什么孙恩的话可以撼动刘牢之的心意呢?
并不是他多么有口才,也绝非因为他熟悉朝堂政治,极具战略眼光,完全是因为身为大晋子民,深谙大晋的社会形态而已。
孙恩的话,正中了刘牢之的下怀。
身为武将,在大晋目前的格局之下是没有前途的!
世家子弟看不起武将,却还要在军中占据要职,压武将一头,也不只是为了打压,更多的考虑,是不能将军中大权交到平民寒族起家的将军手中。
这样看来,谯郡桓氏的存在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朝廷虽然也厌恶桓氏一族把持荆州的军务,但是也还是容忍着他们。
毕竟,像桓家这样,堂堂一等世家出身,却愿意一直从军的家庭,实在是少之又少。
有桓氏一族镇守,至少,大江中游的防守就不必朝廷操心了。
而寒门将领,即便是能力超群也很少能够独当一面,就像刘牢之,按照他自己的设想,以他的战功,他早就可以更进一步了!
“老夫就算是想更进一步,也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多打胜仗,用不着天师照拂!”
刘牢之怒而起身,他越生气,孙恩的把握就越大。
嘴里这样说,其实,正是验证了刘牢之心里也清楚,在大晋,以他的出身,只凭战功,根本不可能独掌一支军队。
“将军对朝廷的忠心,我们都看到了,只是,陛下不一定能看到,再者,即便朝廷重用将军,将军的出路又在哪里?”
“将军的根基在北府,这些年,北府兵骁勇善战,全都是将军的功劳,将军怎可把这支军队拱手让人?”
“换到别的地方,将军的根基就断了!”
“可是,在北府,将军想再进一步,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听此一言,刘牢之顿时慌了。
“此话怎讲?”
在北府,他的晋升之路确实困难重重,但是,刘牢之却从来也没有想过,他会不能再晋升。
这些年,谢玄待他不薄,把他从普通的队主层层擢升,速度非常快。
在他这个年纪,坐上鹰扬将军的宝座,已经很满足了。
可是,这是前两年的事情,这两年,随着刘牢之在军中的战功越来越多,威望越来越强,他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当个鹰扬将军了。
再加上,谢玄也时不时的给他透露一些心思,总是勉励他跟着他好好的干。
这让刘牢之不禁产生了某种期待,这种期待,原本就不应该属于他,不应该萌生!
可是,人的欲望是难以根除的野草,明知不应该,却还是越来越旺盛。
他刘牢之也能更进一步!
大有希望!
谁知,现在孙恩却言之凿凿,说他没有希望,这不是生生的给他泼凉水吗!
“将军心里其实都明白,就是不敢承认罢了。”
“那王稚远现在又升了官,都已经是虎贲将军了,官位几乎与将军相当。”
“他是谢将军的乘龙快婿,再过两年,必定要接谢将军的班,看朝廷对他的器重程度,大约也是这个意思。”
“到时候,这北府的大帐里,还能有刘将军的位置?”
刘牢之心尖一颤,登时跌坐在地。
王稚远那小子,竟然又升官了!
虽然不服气,但似乎又是应该的,南阳城那样的硬骨头都被王稚远啃下来了。
不管王稚远究竟用了什么手段,是高尚还是卑劣,只要把城池夺下来了,就算是有不世之功。
要是王谧在别的军队,刘牢之说不定还会佩服他,称赞他是难得的猛将。
可惜,他就在北府!
“哼!”
“这个王稚远,既然投靠了谢公,就老老实实的呆在北府,为什么又要和桓冲搅在一起?”
这才是刘牢之最不满意的一点,这些世家子弟也太狂妄了!
所谓的那些朝廷上的规矩,竟然对他们毫无作用,王稚远虽然领受了一个将军的称号,可是,他的行动却并不会被限制在北府的框框里。只要他有需求,哪里有仗他就可以出现在哪里。
要不是王稚远拼命蹦跶,主动到新野去助战,也就不会和荆州兵合成一股,更加不会有机会接近南阳。
说到底,这还是朝廷不肯重用他们这些寒门将领的过错!
像刘牢之这样的将领,他只能听从朝廷的调遣,朝廷让他去哪里助战,他就去哪里,绝对不能主动请缨。
机会就是这样丧失的!
刘牢之越想越恨,馒头大的拳头,越攥越紧。
“可是,即便你们说服了我,又有何用?”
“世家大族根深蒂固,力量广布,不是我们能轻易撼动的,依我看来,那王稚远小子虽然打仗都是靠着小聪明,但也确实有几分能力,他现在人就在建康,一旦你们有任何的异动,他绝对不会放过你们。”
“我就算答应跟你们合作,建康城的局势也得靠你们自己维持,你们能行吗?”
刘牢之虽然是用的假设的语气,但是,显然他已经动了心思。
孙恩拍着胸脯,大言道:“刘将军放心,我们绝对不会在局势还未定下之前就拉将军出手。”
“今天我到这里来,也是奉了叔父之命,提前和将军通个气,希望等到不久之后,真的要起事的时候,将军能助天师道一臂之力。”
虽然孙恩并没有说明现在就要合作,但是他的发言仍然很危险。一旦被朝廷发现刘牢之与天师道有勾结,甚至阴谋作乱的话,天师道还没有倒霉,最先倒霉的,必定是他刘牢之!
牢之陷入了迷茫,不知如何是好。
孙恩适时说道:“将军,我今天站在这里,和你说这番话,也并不是一味的要拉拢你支持天师道,同样也是为了你着想。”
“据我们在建康得到的情报,谢将军这次回建康恐怕要休整一段时间,不会立刻返回北府。”
“谢家的人已经有意要推举王稚远来京口暂代谢玄之职,到底是暂代,还是以后就要把军权逐渐移交到王稚远的手中,我们是揣测不到。”
“但是,一旦王稚远来到京口,便会直接踩在将军的头上,到时候,将军的日子恐怕就不好过了!”
危言耸听!
但却有用!
明明毫无根据,连个影子都没有的事情,孙恩张开大嘴就是一通吹,虽然言语很拙劣,刘牢之却信了。
“岂有此理!”
“老夫辛辛苦苦为谢家卖命,他们居然还要提携那小子!”
“他们根本就没把老夫放在心上!”
你看,不必孙恩再引导,刘牢之自己就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了。
“转告天师,你们放手去做,只要你们能稳住建康的局势,老夫一定相助!”
娘的!
最恨那小子!
绝对不能让他踩在头上!
……
孙恩很忙,他精明的叔父也没闲着。
司马曜和司马道子分崩离析,对于天师道来说,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幸运的是,他们可以寻机搞事了,不必再等待机会,不幸的或许是,原本他们的计划是想以某种较为不引人注意的方法,推动司马道子这个草包上位,取代司马曜。
等过个几年,再把司马道子借机除掉,这样既可以达成天师道控制大晋朝政的目的,又可以保存力量,不必大动干戈。
在他们的计划中,司马道子是个必经的一步,并不是说司马道子有多么重要,而是有了司马道子,天师道的夺权大业就会轻松许多。
天师道徒从众多,确实可以做到一呼百应,但是,劣势也是很明显的。这些人虽然听话,但是战斗力太弱,根本无法和大晋的正规军长期抗衡。
正是因为对徒从们的实力了解的清楚,运筹帷幄多年的孙泰,才会赶到建康,介入朝堂争斗。
司马道子是个有野心却没有才能的正宗大草包,找到这样一个身居高位又容易操控的草包,绝对不是容易的事。
正因如此,孙泰才不舍得放弃司马道子,大天师不能做赔本的买卖,他拥戴上位的人,这个位子绝对是坐不稳的。
果然,听了他这番话,刘牢之的脸色缓和了许多,之前紫黑大脸上满溢的全都是杀气,孙恩都担心,他有命进来,没命走出营帐。
“谢将军待我不薄,我怎可做此等背叛之事?”
“再者,尔等也不应该这样做。”
“据我所知,陛下善待天师,同出同入十分宠信,天师深受皇恩,又岂能辜负?”
孙恩眼前一亮,刘牢之竟然是从情理出发来否定这件事,看来,说服他还是很有希望的!
遂立刻说道:“刘将军,叔父今天让我冒险到京口来送信,正是看中我们的情义。”
“刘将军马上征战多年,对朝廷之事想必也有所了解,世家的那些蠹虫把持朝政已经几十年了,像是刘将军这样有能力的人,就算是做的再好,豁出性命来,也不可能掌控北府兵。”
“世家不会允许,陛下也不敢这样做。”
“将军明明战功赫赫,却要屈居人下,不论是叔父还是我,都为将军感到可惜。”
“将军难道就不想更进一步?”
“是将军没有能力,还是将军的功勋不足?”
第704章 两线出击
当话题落到刘牢之个人的仕途之上,刘牢之的心情就没有那么淡定了。
浓眉皱起,心中的不畅快,明显的表现了出来。
孙恩当下决定再接再厉。
走上前来,就面对面的向刘牢之持续输出。
为什么孙恩的话可以撼动刘牢之的心意呢?
并不是他多么有口才,也绝非因为他熟悉朝堂政治,极具战略眼光,完全是因为身为大晋子民,深谙大晋的社会形态而已。
孙恩的话,正中了刘牢之的下怀。
身为武将,在大晋目前的格局之下是没有前途的!
世家子弟看不起武将,却还要在军中占据要职,压武将一头,也不只是为了打压,更多的考虑,是不能将军中大权交到平民寒族起家的将军手中。
这样看来,谯郡桓氏的存在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朝廷虽然也厌恶桓氏一族把持荆州的军务,但是也还是容忍着他们。
毕竟,像桓家这样,堂堂一等世家出身,却愿意一直从军的家庭,实在是少之又少。
有桓氏一族镇守,至少,大江中游的防守就不必朝廷操心了。
而寒门将领,即便是能力超群也很少能够独当一面,就像刘牢之,按照他自己的设想,以他的战功,他早就可以更进一步了!
“老夫就算是想更进一步,也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多打胜仗,用不着天师照拂!”
刘牢之怒而起身,他越生气,孙恩的把握就越大。
嘴里这样说,其实,正是验证了刘牢之心里也清楚,在大晋,以他的出身,只凭战功,根本不可能独掌一支军队。
“将军对朝廷的忠心,我们都看到了,只是,陛下不一定能看到,再者,即便朝廷重用将军,将军的出路又在哪里?”
“将军的根基在北府,这些年,北府兵骁勇善战,全都是将军的功劳,将军怎可把这支军队拱手让人?”
“换到别的地方,将军的根基就断了!”
“可是,在北府,将军想再进一步,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听此一言,刘牢之顿时慌了。
“此话怎讲?”
在北府,他的晋升之路确实困难重重,但是,刘牢之却从来也没有想过,他会不能再晋升。
这些年,谢玄待他不薄,把他从普通的队主层层擢升,速度非常快。
在他这个年纪,坐上鹰扬将军的宝座,已经很满足了。
可是,这是前两年的事情,这两年,随着刘牢之在军中的战功越来越多,威望越来越强,他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当个鹰扬将军了。
再加上,谢玄也时不时的给他透露一些心思,总是勉励他跟着他好好的干。
这让刘牢之不禁产生了某种期待,这种期待,原本就不应该属于他,不应该萌生!
可是,人的欲望是难以根除的野草,明知不应该,却还是越来越旺盛。
他刘牢之也能更进一步!
大有希望!
谁知,现在孙恩却言之凿凿,说他没有希望,这不是生生的给他泼凉水吗!
“将军心里其实都明白,就是不敢承认罢了。”
“那王稚远现在又升了官,都已经是虎贲将军了,官位几乎与将军相当。”
“他是谢将军的乘龙快婿,再过两年,必定要接谢将军的班,看朝廷对他的器重程度,大约也是这个意思。”
“到时候,这北府的大帐里,还能有刘将军的位置?”
刘牢之心尖一颤,登时跌坐在地。
王稚远那小子,竟然又升官了!
虽然不服气,但似乎又是应该的,南阳城那样的硬骨头都被王稚远啃下来了。
不管王稚远究竟用了什么手段,是高尚还是卑劣,只要把城池夺下来了,就算是有不世之功。
要是王谧在别的军队,刘牢之说不定还会佩服他,称赞他是难得的猛将。
可惜,他就在北府!
“哼!”
“这个王稚远,既然投靠了谢公,就老老实实的呆在北府,为什么又要和桓冲搅在一起?”
这才是刘牢之最不满意的一点,这些世家子弟也太狂妄了!
所谓的那些朝廷上的规矩,竟然对他们毫无作用,王稚远虽然领受了一个将军的称号,可是,他的行动却并不会被限制在北府的框框里。只要他有需求,哪里有仗他就可以出现在哪里。
要不是王稚远拼命蹦跶,主动到新野去助战,也就不会和荆州兵合成一股,更加不会有机会接近南阳。
说到底,这还是朝廷不肯重用他们这些寒门将领的过错!
像刘牢之这样的将领,他只能听从朝廷的调遣,朝廷让他去哪里助战,他就去哪里,绝对不能主动请缨。
机会就是这样丧失的!
刘牢之越想越恨,馒头大的拳头,越攥越紧。
“可是,即便你们说服了我,又有何用?”
“世家大族根深蒂固,力量广布,不是我们能轻易撼动的,依我看来,那王稚远小子虽然打仗都是靠着小聪明,但也确实有几分能力,他现在人就在建康,一旦你们有任何的异动,他绝对不会放过你们。”
“我就算答应跟你们合作,建康城的局势也得靠你们自己维持,你们能行吗?”
刘牢之虽然是用的假设的语气,但是,显然他已经动了心思。
孙恩拍着胸脯,大言道:“刘将军放心,我们绝对不会在局势还未定下之前就拉将军出手。”
“今天我到这里来,也是奉了叔父之命,提前和将军通个气,希望等到不久之后,真的要起事的时候,将军能助天师道一臂之力。”
虽然孙恩并没有说明现在就要合作,但是他的发言仍然很危险。一旦被朝廷发现刘牢之与天师道有勾结,甚至阴谋作乱的话,天师道还没有倒霉,最先倒霉的,必定是他刘牢之!
牢之陷入了迷茫,不知如何是好。
孙恩适时说道:“将军,我今天站在这里,和你说这番话,也并不是一味的要拉拢你支持天师道,同样也是为了你着想。”
“据我们在建康得到的情报,谢将军这次回建康恐怕要休整一段时间,不会立刻返回北府。”
“谢家的人已经有意要推举王稚远来京口暂代谢玄之职,到底是暂代,还是以后就要把军权逐渐移交到王稚远的手中,我们是揣测不到。”
“但是,一旦王稚远来到京口,便会直接踩在将军的头上,到时候,将军的日子恐怕就不好过了!”
危言耸听!
但却有用!
明明毫无根据,连个影子都没有的事情,孙恩张开大嘴就是一通吹,虽然言语很拙劣,刘牢之却信了。
“岂有此理!”
“老夫辛辛苦苦为谢家卖命,他们居然还要提携那小子!”
“他们根本就没把老夫放在心上!”
你看,不必孙恩再引导,刘牢之自己就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了。
“转告天师,你们放手去做,只要你们能稳住建康的局势,老夫一定相助!”
娘的!
最恨那小子!
绝对不能让他踩在头上!
……
孙恩很忙,他精明的叔父也没闲着。
司马曜和司马道子分崩离析,对于天师道来说,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幸运的是,他们可以寻机搞事了,不必再等待机会,不幸的或许是,原本他们的计划是想以某种较为不引人注意的方法,推动司马道子这个草包上位,取代司马曜。
等过个几年,再把司马道子借机除掉,这样既可以达成天师道控制大晋朝政的目的,又可以保存力量,不必大动干戈。
在他们的计划中,司马道子是个必经的一步,并不是说司马道子有多么重要,而是有了司马道子,天师道的夺权大业就会轻松许多。
天师道徒从众多,确实可以做到一呼百应,但是,劣势也是很明显的。这些人虽然听话,但是战斗力太弱,根本无法和大晋的正规军长期抗衡。
正是因为对徒从们的实力了解的清楚,运筹帷幄多年的孙泰,才会赶到建康,介入朝堂争斗。
司马道子是个有野心却没有才能的正宗大草包,找到这样一个身居高位又容易操控的草包,绝对不是容易的事。
正因如此,孙泰才不舍得放弃司马道子,大天师不能做赔本的买卖,他拥戴上位的人,这个位子绝对是坐不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