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瞥了廖公公一眼,叹气,“行了行了!起来吧!”
廖公公慢慢站起来,往案几上瞟了一眼,琢么了下说道:“陛下是在为新任的工部尚书人选头疼?”
“这不是废话吗?撸了一个焦茂勋,总得赶紧找个人补上去!不然工部那么多事儿谁处理?朕吗?可你看看他们推荐的都是什么人?熠鸿和熠景整天为了这个人选吵得不可开交,烦都烦死!”
廖公公笑了笑,“鸿王殿下和景王殿下也是想为陛下分忧!”
“哼!分忧!他们是巴不得安插自己的人上去!你看看这些名单,你看看!”
廖公公跟着皇帝的时间久,皇帝知道的事情,他基本都知道,皇帝不知道的事情,他也知道一些。
皇帝对他信任非常,直接就把推举名单给他看。
廖公公双手接过来,一目十行看了看,笑着点点头,“两位殿下精挑细选的人,定然是不差的。不过……”
“不过什么?”
“额……没什么。”廖公公将名单放回桌上,工工整整摆好。
皇帝转身,梗着脖子看着廖公公,“有什么就说,什么时候也学得这么吞吞吐吐!”
“陛下恕罪,奴才只是刚刚扫了一眼,发现上面没有敏怀恩大人的名字,所以一时觉得奇怪罢了。奴才倒不是与敏大人相熟,可按理说,这尚书之位不管因为什么空缺,最直接便是由工部侍郎补上。再者,之前奴才也跟着听了一耳朵,好像揭发前工部尚书的就是这位敏大人,那敏大人还是有功之人。”说完廖公公又轻笑一声,“奴才不懂朝廷政事,就纯粹觉得奇怪罢了。”
皇帝一歪头,“对啊,这敏怀恩还是揭发焦茂勋的功臣,又为了此事差点连命都搭上,倒是个忠贞之臣,办事能力也有,怎么就没人提他呢?”
公公低头浅笑,“这个老奴就不知道了,老奴也在纳闷,为什么呢?”
皇帝冷笑,“哼,还能为什么?想必这人既不是鸿王党,又不是景王党吧?”
“这个老奴不知,待老奴去调查一番,之后再回禀陛下。”
“好,明天一早你就去调查一下,查查敏怀恩的出身、姻亲、故旧、师门,方方面面都要查清楚,查到结果了再来回禀。如果真是干干净净的底子,升他为工部尚书倒也合适。”
“是,明日老奴就去查,陛下快些安歇吧!”
皇帝又哼笑一声,只是这一回明显心情不错,还开起了寥常的玩笑,“是想让朕安歇,还是你想安歇了?”
廖公公捂嘴一笑,“陛下可不要打趣奴才了!”
皇帝又笑了两声,这才回了寝宫。也没有招幸任何一位妃嫔。
第237章寝食难安
两日后,鸿王府。
陆熠鸿在书房里来回踱步,紧皱的眉头都没有松开过,眉宇间一片严肃。
愫昭看着心疼,“殿下,您现在着急也没用,陛下已经下旨,让工部侍郎敏怀恩暂理工部事宜,想来等彻底解决了焦茂勋的案子,就会升他做工部尚书了。”
“这敏怀恩到底什么人?从哪冒出来的?”
“殿下忘了?焦茂勋贪墨的事情就是由此人揭发。此人两年前上任工部侍郎,之前焦茂勋也说过,这两年能捞到的油水少,就是因为这个敏怀恩跟他不是一条心,所以做许多事情的时候都束手束脚。没想到最后焦茂勋还是折在了这个敏怀恩手上。”
“可焦茂勋是尚书,他就是个小小侍郎,明知道跟我们不是一条心,这两年来焦茂勋就不说想想什么办法把他给除掉?废物!”
“敏怀恩虽是寒门出身,没有背景,但是也正因为身家清白,素日做事又相当谨慎,公事上更是从来没有出过岔子,因此焦茂勋就算一直想抓敏怀恩的把柄都没有抓到。”
陆熠鸿眼睛一眯,“你说这件事背后是不是……有人指使?不然他一个小小侍郎,如何有这么大的本事瞒天过海去调查三年前的事?而且又那么巧,焦茂勋派人去杀人灭口的时候还被人所救,救他的到底是不是江湖人,也不过是敏怀恩一面之词。”
“愫昭也想过,但可能性不大。敏怀恩要是真有能这样只手遮天的后台,也不会两年来都被焦茂勋给死死压着。焦茂勋虽然没有抓到过敏怀恩的把柄,但平日的刁难可不少,上级要整治下级,可有的是方法,他要真有背景,焉能受了两年的气?依愫昭看,就是个意外,如果不是敏怀恩多事要清查往年账目,也不会牵扯出这么多事情来。可能敏怀恩本来只是想找点事做,想着显示自己有所作为,结果没想到就这么正好碰上了。”
陆熠鸿重重叹息一声,怎么就这么点背呢?招揽古道心招揽不成,现在又折了一个尚书!好像从去年开始,他的运道就没有好过。
愫昭拉着陆熠鸿坐下,给他捏肩,“虽然我们安排的人没能顶上工部的缺,但殿下往好处想,这敏华恩至少也不是景王的人,他行事公平,自身公正,即使不会为我们所招揽,也必定不会投身景王。”
“那你说父皇这么做到底是何用意?既不用我的人,也不用景王的人,他这是对我们有意见了?”
“这段日子殿下和景王一直在为工部空缺而争执,想来陛下是不高兴了,所以才会有此安排。既然陛下已经有了决断,咱们就不要跟陛下对着干。面上高高兴兴地看着敏怀恩上位,表示支持陛下的决定,至少这样还能赢得圣心。景王一向冲动,这次陛下也没有用他举荐的人,只怕他心里不舒服之余,还会找陛下据理力争,这么一比较,陛下自然会更觉得殿下您得体稳重。”
陆熠鸿脸上终于浮现出笑意,“说得对,既然已经争取不到了,那更得化被动为主动,景王也没得到这个位置,那本王就不算损失太过,而且越是这时候,我也得沉得住气,这个节骨眼上,谁安静得下来,谁就能得父皇看重。”
廖公公慢慢站起来,往案几上瞟了一眼,琢么了下说道:“陛下是在为新任的工部尚书人选头疼?”
“这不是废话吗?撸了一个焦茂勋,总得赶紧找个人补上去!不然工部那么多事儿谁处理?朕吗?可你看看他们推荐的都是什么人?熠鸿和熠景整天为了这个人选吵得不可开交,烦都烦死!”
廖公公笑了笑,“鸿王殿下和景王殿下也是想为陛下分忧!”
“哼!分忧!他们是巴不得安插自己的人上去!你看看这些名单,你看看!”
廖公公跟着皇帝的时间久,皇帝知道的事情,他基本都知道,皇帝不知道的事情,他也知道一些。
皇帝对他信任非常,直接就把推举名单给他看。
廖公公双手接过来,一目十行看了看,笑着点点头,“两位殿下精挑细选的人,定然是不差的。不过……”
“不过什么?”
“额……没什么。”廖公公将名单放回桌上,工工整整摆好。
皇帝转身,梗着脖子看着廖公公,“有什么就说,什么时候也学得这么吞吞吐吐!”
“陛下恕罪,奴才只是刚刚扫了一眼,发现上面没有敏怀恩大人的名字,所以一时觉得奇怪罢了。奴才倒不是与敏大人相熟,可按理说,这尚书之位不管因为什么空缺,最直接便是由工部侍郎补上。再者,之前奴才也跟着听了一耳朵,好像揭发前工部尚书的就是这位敏大人,那敏大人还是有功之人。”说完廖公公又轻笑一声,“奴才不懂朝廷政事,就纯粹觉得奇怪罢了。”
皇帝一歪头,“对啊,这敏怀恩还是揭发焦茂勋的功臣,又为了此事差点连命都搭上,倒是个忠贞之臣,办事能力也有,怎么就没人提他呢?”
公公低头浅笑,“这个老奴就不知道了,老奴也在纳闷,为什么呢?”
皇帝冷笑,“哼,还能为什么?想必这人既不是鸿王党,又不是景王党吧?”
“这个老奴不知,待老奴去调查一番,之后再回禀陛下。”
“好,明天一早你就去调查一下,查查敏怀恩的出身、姻亲、故旧、师门,方方面面都要查清楚,查到结果了再来回禀。如果真是干干净净的底子,升他为工部尚书倒也合适。”
“是,明日老奴就去查,陛下快些安歇吧!”
皇帝又哼笑一声,只是这一回明显心情不错,还开起了寥常的玩笑,“是想让朕安歇,还是你想安歇了?”
廖公公捂嘴一笑,“陛下可不要打趣奴才了!”
皇帝又笑了两声,这才回了寝宫。也没有招幸任何一位妃嫔。
第237章寝食难安
两日后,鸿王府。
陆熠鸿在书房里来回踱步,紧皱的眉头都没有松开过,眉宇间一片严肃。
愫昭看着心疼,“殿下,您现在着急也没用,陛下已经下旨,让工部侍郎敏怀恩暂理工部事宜,想来等彻底解决了焦茂勋的案子,就会升他做工部尚书了。”
“这敏怀恩到底什么人?从哪冒出来的?”
“殿下忘了?焦茂勋贪墨的事情就是由此人揭发。此人两年前上任工部侍郎,之前焦茂勋也说过,这两年能捞到的油水少,就是因为这个敏怀恩跟他不是一条心,所以做许多事情的时候都束手束脚。没想到最后焦茂勋还是折在了这个敏怀恩手上。”
“可焦茂勋是尚书,他就是个小小侍郎,明知道跟我们不是一条心,这两年来焦茂勋就不说想想什么办法把他给除掉?废物!”
“敏怀恩虽是寒门出身,没有背景,但是也正因为身家清白,素日做事又相当谨慎,公事上更是从来没有出过岔子,因此焦茂勋就算一直想抓敏怀恩的把柄都没有抓到。”
陆熠鸿眼睛一眯,“你说这件事背后是不是……有人指使?不然他一个小小侍郎,如何有这么大的本事瞒天过海去调查三年前的事?而且又那么巧,焦茂勋派人去杀人灭口的时候还被人所救,救他的到底是不是江湖人,也不过是敏怀恩一面之词。”
“愫昭也想过,但可能性不大。敏怀恩要是真有能这样只手遮天的后台,也不会两年来都被焦茂勋给死死压着。焦茂勋虽然没有抓到过敏怀恩的把柄,但平日的刁难可不少,上级要整治下级,可有的是方法,他要真有背景,焉能受了两年的气?依愫昭看,就是个意外,如果不是敏怀恩多事要清查往年账目,也不会牵扯出这么多事情来。可能敏怀恩本来只是想找点事做,想着显示自己有所作为,结果没想到就这么正好碰上了。”
陆熠鸿重重叹息一声,怎么就这么点背呢?招揽古道心招揽不成,现在又折了一个尚书!好像从去年开始,他的运道就没有好过。
愫昭拉着陆熠鸿坐下,给他捏肩,“虽然我们安排的人没能顶上工部的缺,但殿下往好处想,这敏华恩至少也不是景王的人,他行事公平,自身公正,即使不会为我们所招揽,也必定不会投身景王。”
“那你说父皇这么做到底是何用意?既不用我的人,也不用景王的人,他这是对我们有意见了?”
“这段日子殿下和景王一直在为工部空缺而争执,想来陛下是不高兴了,所以才会有此安排。既然陛下已经有了决断,咱们就不要跟陛下对着干。面上高高兴兴地看着敏怀恩上位,表示支持陛下的决定,至少这样还能赢得圣心。景王一向冲动,这次陛下也没有用他举荐的人,只怕他心里不舒服之余,还会找陛下据理力争,这么一比较,陛下自然会更觉得殿下您得体稳重。”
陆熠鸿脸上终于浮现出笑意,“说得对,既然已经争取不到了,那更得化被动为主动,景王也没得到这个位置,那本王就不算损失太过,而且越是这时候,我也得沉得住气,这个节骨眼上,谁安静得下来,谁就能得父皇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