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远应该算是五代十国的皇帝里面在位时间倒数的皇帝了,他当初大军虽然南下但是兵不血刃,可以说游山玩水一般的就到了洛阳。
    这里面有一个人起了很大的作用,史弘肇这个人我们上面也提了一下,就在刘知远大军准备出发的时候,他还在攻打泽州,随后他的步伐总是比刘知远的速度快那么一点,算是无意中当了一把刘知远的先锋,而且这个先锋很合格,基本上把问题全部解决掉了,史弘肇所到之处也是一片臣服。
    当然这里臣服的是刘知远,并不是他史弘肇,其实史弘肇能够百战百胜和和它本身的能力还是有关系的,这个人不爱说话,但是练兵确实有一条,其实也不是事什么稀罕的东西,也就一条,就是号令严明。
    不管是谁,只要是触犯了军法,那就直接惩罚,其实这也不算什么,更关键的是他的刑法非常的严酷,谁要敢不服从命令,或者要是接受命令的时候不满意再或者阳奉阴违,只要是有这样的,不管是谁,直接公开打死。
    据说当时有这样的一条军法,大军到地方去驻扎的时候只要是有人敢把马匹拴在别人家的树上,那就直接打死,没有任何的理由可讲。
    严刑峻法虽然有时候会激起反弹,但是只要是利用得当,也能得发挥很好的作用,史弘肇在这一点已经成功了。
    所以史弘肇带着大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将刘志远进入中原的障碍全部扫荡了干净。
    这一点让刘知远对他的印象很好,他曾经夸史弘肇:“我能够兵不血刃,没有造杀孽就进入了中原,这都是史弘肇的功劳啊。”
    在进入中原之后,基本上他算是正式宣布出现权力真空的中原现在已经被他填满了。
    所以周边那些对于中原有野心的藩镇还有其他的小国都是十分的难过,遗憾,反正就是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这里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南唐。
    在称帝后刘知远干的知名度比较高的一件事就是剿灭杜重威,但是在这之前,还有一次就是冯道等人脱离契丹,投靠刘知远这一件事,我觉得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
    当时冯道、李崧和和凝等人都跟着麻答,他手下有汉兵也有契丹兵,这基本上就是侵略军的标准配置了,带着一部分真鬼子,再加一队二鬼子伪军,但是麻答对于对于这些伪军并不信任,对他们的供养补给啥的也不够,克扣的伪军的军饷就到了麻答的手中还有一部分分给了那些契丹军。
    所以这些伪军很生气,原本当伪军就是为了吃口饭,但是现在竟然不让吃饭了,这还得了。于是这些伪军们不高兴了,这个时候听说刘知远到了进入了中原,他们觉得现在中原已经有了主人,他们就想着与其跟着没有前途的契丹吃不饱饭,倒不如跑到南边投靠刘知远搞不好还能混个功劳,吃饭那时候也不算是问题了。
    于是这群人一商量,几十个能打强壮的人一合计,就准备杀死几十个契丹军冲出去,投靠刘知远去,但是当时契丹军还有两千余人,实力很强大,一时间也没有人敢乱动,不过机会总会来的。
    不久麻答派他的一员大将出去办事,当时军营中契丹军还剩下不到八百人,这些伪军们觉得机会来了,于是就决定开始行动,约定的信号就是敲击寺院里面的大钟,只要钟声一响,就开始行动。
    这一天,原本就一切正常,但是突然传来了一阵钟声,悠扬的声音传出去很远,一时间整个大营都乱起来了,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好好的敲什么钟。
    但是这个声音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就是信号,于是在钟声的集合下,几十个身强力壮的汉子(此时不好意思在称呼他们为伪军了。)
    这些人杀死看门的契丹人,冲进了武器库,随后积极组织其他的伪军和普通百姓,把它们全部武装起来和契丹人一起做战斗,给他们分发武器。
    很快的时间内,本来几十个人的暴动,就演变成了全程的暴动,麻答听见外面的打斗声,急忙出来看一下,结果把他吓得不轻,他还以为刘知远的大军来了,装上金银珠宝还有家眷奴隶就直接开始跑了。
    可以说汉军旗开得胜,暂时取得了优势,但是后期麻答等人反映过来就带着契丹兵开始反攻汉军,对汉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此时冯道等人就出场了,虽然这些人都是文官,打仗不行,但是声望很大,特别是冯道,这妥妥的是个官神啊。
    所以这些守城的汉军一看大官们都来了,一时间士气高涨,连着打了几个胜仗,随后当地的百姓也自发地组织起来开始痛打落水狗,契丹再次成为过街老鼠人见人打。
    无奈之下,麻答只好继续往北撤,基本上对于中原没有什么威胁了。
    赶走了契丹,这才是个开始,风道等人开始四处招募安慰百姓,毕竟百姓才是一个地区的根基,算是统治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冯道等人的名声传遍了百姓和士兵们中间,可以说在短时间他们的声望也达到了一个巅峰,于是很多人都推举冯道这个官神为节度使,让他当大领导。
    但是冯道却不愿意,其实分析冯道,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官神,历经数朝不倒,就是因为他识时务,而且懂进退,这样的人物只要是运气不太差,基本上都混得不错。
    冯道说道:“我是个书生,只能上报奏事,至于选择节度使留后还是要一个能打仗的吧。”
    这句话就暴露出了冯道这个人对于自己的定位是十分的准确的,而且还有一点,就是他这个人,还是更愿意务虚,他这个人精通道家精髓,这一点咱们后面还会专门说,这里也就是仅仅随便提一下。
    这件事之后,武将们按照功劳大小给刘知远写了一封奏报,给刘知远要点援兵,顺便要点正式的封赏,毕竟他们虽然打走了契丹,但是要是不能的到刘知远的承认,那他们就是一帮乱民。
    而刘知远也算是明事理,就把他们全部封官加爵,而冯道等人也是调回了京城,还是在朝廷继续当大官,冯道官神之称我觉得名副其实啊。
    这件事算是刘知远同意中原故土的时候意见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当时只要是有选择,基本上没有人人愿意跟着契丹混日子,所以刘知远统一中中原的事情,干的还是很顺利的。
    当时唯一让他揪心的就是一个杜重威,至于杜重威,我们在上面也简单的说了一下,他原本是投降了刘知远,但是后来杜重威有勾结契丹,准备进攻刘知远,但是刘知远也算是一个人物,而且那时候的刘知远已经基本上在中原站稳了脚跟,所以杜重威基本上处于被挨打的状态。
    至于杜重威勾结的契丹人,也被汉军打了回去,后续的援兵听说前面的失败了,也撤了,不管杜重威了。
    杜重威肯定是后悔的,好好的一个藩镇不做,偏偏还做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这的确是让人生出鄙视。
    最终刘知远亲自进攻杜重威,杜重威弹尽粮绝,无奈之下只好出来投降,但是刘知远为了让杜重威投降,还是做出了不小的让步的,例如他就许诺不杀杜重威,结果这个大汉奸,又苟活了一段时间,虽然这一段时间不长,但是也让刘知远名声受了点影响。
    在地盘上基本上同意了,但是还没完,统一了不一定是掌控了,在当时中原大地上还有很多的其起义军,有的真的是打契丹的,但是很多人确实趁机发动起来做强盗的,于是接下来刘知远的任务就是肃清盗贼。
    这里面有一个人很有名,叫做苏逢吉,刑法严酷,只要是敢跑出去当盗贼的,那就是连坐,因为整个政令,据说一口气杀了十七个村子的百姓,全部是屠村。
    当时苏逢吉实宰相,办事很有主见,但是很多时候都是随心所欲,自己想到什么就怎么办,随意性很大,但是有一个优点就是效率高。
    他除了残酷,还是一个贪婪无情的人,他公开收受贿赂,而且还把惹他生气的兄弟授命郭威找个借口乱棍打死,这个人也就是靠着他的这一点,成功的在青史上留名。
    经过刘知远以及他的大臣们的雷霆手段,基本上算是肃清了治安,在中原一带,刘知远的名气算是树立起来了,而周边的这些藩镇也都开始想着是不是找刘知远汇报一下情况,宣誓效忠。
    后汉的前景还是很被看好的,而且刘知远的能力也算是不错,所以很多人都觉得他行,但是他有皇帝的命,但是没有最皇帝的德行(这句话下一章解释),所以仅仅做了一年的皇帝,就被上天召唤走了。
    要是它能够执政时间稍微长一点,可能中原的环境以及后面的历史可能都会发生变化,毕竟他的综合能力在五代皇帝里面也算是中等可上一点的。(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五代十国那些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观书钤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观书钤香并收藏五代十国那些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