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抑制日益高涨的地价,苏卿怜给郭嘉出了个注意,郭嘉二话不说,立即找到贾诩,二人商议了一番,立即开始执行。
很快司隶校尉就开始发布通告。
地是用来种的,不是用来炒的。民以食为天,百姓们还要用这些地种出来的粮食养活着。
所以凡是买地不种的,耽误农时的,都收取土地空置税。
一亩地按照市价的百分之二十收取。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一些囤积土地的商人慌了,他们手中囤积着大量的土地。
土地的日益增值让他们赚得杯满钵满,自然也瞧不上耕种的那点蝇头小利。
所以这些人买了土地之后,就放在那里屯着,这玩意属于一次性投资,也没有任何的费用。接着只需坐等土地增值,转手卖出就能够大赚一笔。
但是司隶校尉部的这个空置税一经推出,一下子就切中了商人们的要害。
土地留在手中已经不是一本万利的事情了,它会产生费用。
你若是不使用,对不起,那就要交土地空置税。
一年就是市价的百分之二十,五年的时间,地就没了。
为了减少损失,商人们纷纷雇人种地。
但是长安城虽然人多,大部分都是些达官贵人和各地的商人,真正来到这里种地的人不多,就算是有也被别人高价给雇走了。
现在的行情,雇人种地的成本也都接近市价的百分之二十。有的人算了一笔账,雇人种地虽然可以不用交空置税,但是也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几乎跟交税的成本差不多。
财大气粗的商人干脆就不雇人了,痛快的交出了空置税。
只要他们手中的土地继续增值,他们就能够继续赚钱。
但并不是每家商人都财大气粗,也有些为了买地弄得倾家荡产的小商人。
他们手中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钱来交税,不得已只得出售部分土地来缴纳费用。
卖出土地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私人买卖,官府抽成,另一种就是把地卖给官府。
官府的收购价一半都低于市价,所以很少有人把地卖给官府。
但是当他们把手中的地私下里交易的时候,忽然明白了官府第一个通告的真实意义。
凡是土地易主之后,要年满半年才能再次交易。
如此一来,大约有近一半的土地和资金被锁死了。
一些中小商人欲哭无泪了,他们即将面临巨额的空置税罚款,哪有时间再等半年?
不得已他们只得以部分土地折价卖给官府,用来充当空置税的罚款。
由于土地交易的封锁,长安的地价再次高涨,几乎一天好几个价。
缴纳了空置税的商人发觉不仅没有损失,还赚了很多,于是乎更加肆无忌惮了。
于是乎,整个长安讨论最多的就是地价的问题。
大家出门不问吃了吗,都问今天的地价涨了多少,我买的那块地又赚了多少。
连更夫、车夫、轿夫倒马桶的都不干活了,大家凑钱去买地,买回来就升值。
有了地,那就是钱,有了钱谁还干伺候人的活。
……
这……
看着日益高涨的地价,郭嘉忍不住有些哭笑不得。
这地价居然像个皮球,你压得越厉害,它反弹的越狠。
新政实施前,长安的地价还在十万钱一亩,等郭嘉实施新政之后,地价很快就窜到十五万一亩,还有大幅上升的事态。
根本控制不住啊!
贾诩也有些无奈。
“主公,这个法子行不行?我看干脆咱们来个杀鸡儆猴,先把带头的几个商人给找个由头关起来,没收他们手中的土地和非法所得,这样一来或许能够压制住这些红了眼的商人。”
作为长安的最高民政长官,贾诩对这些商人没有任何的好感。
恨不得这就杀鸡儆猴,解除长安的忧患。
不可!
郭嘉忍不住摇了摇头。
商人是发展经济的根本,云州之所以能够有今天,靠得就是商业兴邦。
再说无缘无故抓商人,一定会引发商人们的不满,有损云州的诚信。
云州当初正是坚持永不收税,这才在商人们心中树立了绝对的诚信,从没有商人质疑怀疑云州的诚信。
这种杀鸡取卵的事情,郭嘉是绝对不会做的。
这也是一场战争。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郭嘉忽然深吸了口气,缓缓道:“继续执行新政,坚决把这件事以平和的手段控制下来。”
长安地价的泡沫很大,一下子刺破了,损失的不仅是外地的商人,还有当地的百姓。
所以只能徐徐图之,既不能一巴掌打死,也不能放任自流,要想钓鱼一点一点的收网。
属下尽力而为!
贾诩无奈的点了点头。
以他的能耐也觉得无计可施。
这玩意越调控越高,你说邪门不邪门?
人们也偏偏都信邪。
倾家荡产也要去买地,他们也不想想,现在的一亩地的地价等于一亩地四十年的产出。
买了一亩地,就等于你前四十年没有任何的收入,四十年后才能够本。
人生有几个四十年?
以贾诩的看法,这些个抢着买地的不是疯子就是傻子,正常人哪有这样的?
“文和!”
郭嘉忽然道:“土地易主后,半年内不得再次交易。一定要控制好你的手下,决不能让人钻了空子。无论他是谁,都不能违背这一条。凡有人找你讲情,一律推到我的头上。”
中国人都将人情,大汉朝也不例外。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政策往往都是好的,等推广执行下去往往就变了味道。
郭嘉之所以制定半年内不得易主的措施,就是为了把给自由交易加把锁。
他唯一担心的就是下面执法力度不严,造成巨大损失。
这样一来就失去了公正性。
贾诩愣了一下,忽然意味深长道:“属下明白了。”
这段时间,尤其是土地新政退出来后,无数人来找贾诩讲情,贾诩也是烦不胜烦。
很多人还是他不愿意得罪的。
如今有了郭嘉这句话,贾诩也算是吃了定心丸。
以后谁在来都不好使,有什么问题你去找郭嘉。
很快司隶校尉就开始发布通告。
地是用来种的,不是用来炒的。民以食为天,百姓们还要用这些地种出来的粮食养活着。
所以凡是买地不种的,耽误农时的,都收取土地空置税。
一亩地按照市价的百分之二十收取。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一些囤积土地的商人慌了,他们手中囤积着大量的土地。
土地的日益增值让他们赚得杯满钵满,自然也瞧不上耕种的那点蝇头小利。
所以这些人买了土地之后,就放在那里屯着,这玩意属于一次性投资,也没有任何的费用。接着只需坐等土地增值,转手卖出就能够大赚一笔。
但是司隶校尉部的这个空置税一经推出,一下子就切中了商人们的要害。
土地留在手中已经不是一本万利的事情了,它会产生费用。
你若是不使用,对不起,那就要交土地空置税。
一年就是市价的百分之二十,五年的时间,地就没了。
为了减少损失,商人们纷纷雇人种地。
但是长安城虽然人多,大部分都是些达官贵人和各地的商人,真正来到这里种地的人不多,就算是有也被别人高价给雇走了。
现在的行情,雇人种地的成本也都接近市价的百分之二十。有的人算了一笔账,雇人种地虽然可以不用交空置税,但是也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几乎跟交税的成本差不多。
财大气粗的商人干脆就不雇人了,痛快的交出了空置税。
只要他们手中的土地继续增值,他们就能够继续赚钱。
但并不是每家商人都财大气粗,也有些为了买地弄得倾家荡产的小商人。
他们手中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钱来交税,不得已只得出售部分土地来缴纳费用。
卖出土地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私人买卖,官府抽成,另一种就是把地卖给官府。
官府的收购价一半都低于市价,所以很少有人把地卖给官府。
但是当他们把手中的地私下里交易的时候,忽然明白了官府第一个通告的真实意义。
凡是土地易主之后,要年满半年才能再次交易。
如此一来,大约有近一半的土地和资金被锁死了。
一些中小商人欲哭无泪了,他们即将面临巨额的空置税罚款,哪有时间再等半年?
不得已他们只得以部分土地折价卖给官府,用来充当空置税的罚款。
由于土地交易的封锁,长安的地价再次高涨,几乎一天好几个价。
缴纳了空置税的商人发觉不仅没有损失,还赚了很多,于是乎更加肆无忌惮了。
于是乎,整个长安讨论最多的就是地价的问题。
大家出门不问吃了吗,都问今天的地价涨了多少,我买的那块地又赚了多少。
连更夫、车夫、轿夫倒马桶的都不干活了,大家凑钱去买地,买回来就升值。
有了地,那就是钱,有了钱谁还干伺候人的活。
……
这……
看着日益高涨的地价,郭嘉忍不住有些哭笑不得。
这地价居然像个皮球,你压得越厉害,它反弹的越狠。
新政实施前,长安的地价还在十万钱一亩,等郭嘉实施新政之后,地价很快就窜到十五万一亩,还有大幅上升的事态。
根本控制不住啊!
贾诩也有些无奈。
“主公,这个法子行不行?我看干脆咱们来个杀鸡儆猴,先把带头的几个商人给找个由头关起来,没收他们手中的土地和非法所得,这样一来或许能够压制住这些红了眼的商人。”
作为长安的最高民政长官,贾诩对这些商人没有任何的好感。
恨不得这就杀鸡儆猴,解除长安的忧患。
不可!
郭嘉忍不住摇了摇头。
商人是发展经济的根本,云州之所以能够有今天,靠得就是商业兴邦。
再说无缘无故抓商人,一定会引发商人们的不满,有损云州的诚信。
云州当初正是坚持永不收税,这才在商人们心中树立了绝对的诚信,从没有商人质疑怀疑云州的诚信。
这种杀鸡取卵的事情,郭嘉是绝对不会做的。
这也是一场战争。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郭嘉忽然深吸了口气,缓缓道:“继续执行新政,坚决把这件事以平和的手段控制下来。”
长安地价的泡沫很大,一下子刺破了,损失的不仅是外地的商人,还有当地的百姓。
所以只能徐徐图之,既不能一巴掌打死,也不能放任自流,要想钓鱼一点一点的收网。
属下尽力而为!
贾诩无奈的点了点头。
以他的能耐也觉得无计可施。
这玩意越调控越高,你说邪门不邪门?
人们也偏偏都信邪。
倾家荡产也要去买地,他们也不想想,现在的一亩地的地价等于一亩地四十年的产出。
买了一亩地,就等于你前四十年没有任何的收入,四十年后才能够本。
人生有几个四十年?
以贾诩的看法,这些个抢着买地的不是疯子就是傻子,正常人哪有这样的?
“文和!”
郭嘉忽然道:“土地易主后,半年内不得再次交易。一定要控制好你的手下,决不能让人钻了空子。无论他是谁,都不能违背这一条。凡有人找你讲情,一律推到我的头上。”
中国人都将人情,大汉朝也不例外。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政策往往都是好的,等推广执行下去往往就变了味道。
郭嘉之所以制定半年内不得易主的措施,就是为了把给自由交易加把锁。
他唯一担心的就是下面执法力度不严,造成巨大损失。
这样一来就失去了公正性。
贾诩愣了一下,忽然意味深长道:“属下明白了。”
这段时间,尤其是土地新政退出来后,无数人来找贾诩讲情,贾诩也是烦不胜烦。
很多人还是他不愿意得罪的。
如今有了郭嘉这句话,贾诩也算是吃了定心丸。
以后谁在来都不好使,有什么问题你去找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