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震此时解释起来:“这几天我主要调查了福州军校,然后又调查了国社党在军队中开办的扫盲班的,发现了一些弊端和需要改进之地方!”
“首先是福州军校,军校里面曰本教官过多,培训出来的基层军官基本都一个模样,长久以往国民军恐怕就会变成第二个曰军!但是曰军本来的素质就已经是极其有限的,学过了不好!”蒋方震看不起曰本陆军陈敬云是早就知道的,但是今天还是头一次听他自己说出来。
“不但军队作战思量极其落后,而且各种战术都是极为落后,比如之前的杭州之战中,重机枪和战壕相结合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种有效的防御战术,但是福州军校内受限于曰本教官的素质,至今没有展开相关战术培训。”
蒋方震继续说着,陈敬云也继续听着。
第一百三十一章 军事教育变革
现今军界当中,主要就是两大派系,一个是保定军校出身的军官,而另外一个就是陆士军校出身的军官,前者主要集中在北洋军,而后者多数在南方各省军队当中。但是不管是国内派军官还是留学派军官,基本上都是学习曰本陆军为主,大多数人对曰本陆军是极为推崇的。但是也有少数几个人对曰本陆军却是评价不高。
其他人先不提,而蒋方震就是其中之一。
以前陈敬云还只是听说,但是今天听蒋方震亲自提出来却是另有一番感觉。其实蒋方震说国民军不应该以曰本陆军为师,而是应该选择学习德国陆军陈敬云心里也是赞同的。
但里面却是有着很大的问题,德军之所以强,是建立在士兵的高素质以及大批优秀职业军官的前提上,另外还有更重要的是德军的武器装备别说是中国陆军学不了,曰本陆军都难以望其项背。这关乎到了整个国家的教育以及工业水平,不是嘴巴上说学就能学会的。
其实关于向谁学陈敬云是没什么意见的,前期建设部队的时候头一点就是培养大批的合格军官,训练出一支能够作战的部队来,国民军到目前为止还没什么资格讨论军队该往那个方向发展。至少头几年的话,陈敬云对国民军的要求就只有一点,那就是能够击败国内其他军阀的部队,至于以后和列强打仗之类的那是以后的事,得放在以后考虑。
不过对于蒋方震提出的福州军校内曰本教官过多的问题陈敬云还是作出了调整。
“近期内福州军校还会继续扩大,以便招收浙江方面的学生,新增加的教官除了我们自己人外,看看能不能招收其他国家的教官,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之类的都可以!”国民军接管了浙江后,陈敬云整合浙江军队的同时也把浙江陆军小学裁撤,学生以及老师等全部合并到福州军校当中,陈敬云对军校的看法始终是一致的,那就是只建立一所军校,必须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喊要他一声校长,这是建立嫡系军队中所必须的一步。
蒋方震点了点头,随后道:“都督放心,此事我会办妥的!”随后他又道:“还有国社党在国民军中开办的扫盲班效果很大,对士兵以及士官的素质提高很有效果,我建议由教育司专门成立下属部门负责开设军中扫盲班。”
不料话说完陈敬云却是打断了他的话道:“国民军中的扫盲班系统乃是国社党方面的事情,教育司就不用插手!”
国社党开办的扫盲班教士兵识字只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在士兵中宣扬国社党,从而建立士兵对陈敬云个人的效忠。这种事情必须由国社党来完成,参谋部的教育司插手的就不妥了。
听到陈敬云如此明确反对,蒋方震有些不理解,他刚到福州不久,对国社党虽然有所耳闻但是了解的不深,自然不太明白陈敬云在国民军中大力推行国社党的原因。
“不过既然效果很大,那么我会让党部那边让他们加大力推行扫盲班的!”陈敬云又是说了一句。
听到这话,蒋方震也是点了点头,虽然没能把这个扫盲班的系统抓到教育司手下来,但蒋方震关心的是它的作用,至于归教育司管理还是归国社党管理并没有太大的感觉。
此时,陈敬云也是翻看着手中的规划书,然后问道:“你上面说要新成立一个高级军官培训班?”
蒋方震回答道:“是的!现在福州军校中有三个月期的正式班,然后还有一个月期的速成班。这两种学习制度在前期时对于培养大量的低级军官效果是很大,但是现今我军已经渡过草创时期,据查福州的正式班已经先后毕业五期,每一期都有一百多人(每个月招收一期),加上军中的多数低级军官也都经历过速成班的培训,目前我军的低级军官已经得到初步充实。但是我军的中高级军官却极度缺乏,我研究过杭州方面的战事简报,认为我军的营级别以上军官的指挥素质有待提高!”
蒋方震看问题还是很准的,现在国民军的基层军官已经不比当初那么缺乏了,经过福州军校的培训已经让国民军的的低级军官得到了初步提高,但是国民军的中高级军官却依旧素质低下,这个问题陈敬云也是知道的,但是高级军官的培养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需要时间来慢慢完善。
陈敬云一边听着,一边翻找到了关于高级军官培训班的内容,粗略看了一边后道:“既然如此,那先筹备起来尽快开办!只是这方面的师资怕是不好解决吧!”
蒋方震道:“对于高级军官培训班的师资力量,除了福州军校那边的少数外籍教官外,另外我军的高级将官也可以适当前往教学,我、陈仪、沈纲以及王麟甚至是都督您都可以亲自前往讲学!”
蒋方震的话里头也是带有一丝歧视的味道,那就是说的人里头清一色的都是留学派,没一个是本土高级将领。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以前在浙江的时候他被那些本土派恶心到了,以至于让蒋方震对国内军校出身的军官都没什么好感。
“另外我还写信邀请了陈延甲先生和温济忠先生前来担任教官,他们两人毕业于美利坚西点军校论起学识来不比我等差多少!”蒋方震除了推荐了这两个西点毕业生外,又推荐了一个在他德国留学时的同学叫司徒钧。
听到蒋方震竟然邀请了这些人后,陈敬云有些惊讶啊!要知道这年头在西方国家军事院校学里中国的留学生并没有多少,更多的是选择了前往曰本,然后不管是曰本留学生还是西方国家的留学生陈敬云都想要,这大半年来陈敬云为了邀请高级军事才人得到福州任职,亲自写的信都有数十封了,然后效果却是不怎么好,很难招揽到什么人才。然而这个蒋方震刚来没几天呢,就一下子邀请了好几个人来,陈敬云都有些纳闷了,说起名气来自己应该不比蒋方震差吧,怎么他能请人来,而自己就请不来呢?
对于这样的纳闷陈敬云想不通,不过也没什么关系了。
“这几人的资历仅仅担任教官,别人怕是要说我陈敬云小气了,这样,先到参谋部那边任职挂中校军衔当参谋,有空了就去福州军校那边讲学,等适应了后再另行安排!”国民军里的参谋部各参谋分三个等级,分别是一等参谋、二等参谋、三等参谋,分别对应上校、中校、少校军衔,因为参谋部里的参谋人数没有限定,参谋又分成了多个等级,所以很多时候都是被用来当成临时部门来安置众多暂时没有去向的中级军官,而陈敬云口中的这个中校军衔的参谋也就是二等参谋了。
陈敬云这么一句话说下来,蒋方震也是露出了满嘴笑容,虽然暂时没有实职,但是也有中校军衔,而陈敬云也答应了另行安排,如此一来,几乎已经是确定了下来后续的调职中会优先考虑这几个人。
他刚才的那一番话虽然说是邀请那几个朋友来当福州军校当教官,但是如果陈敬云真要把他们请过来的话,单凭一个教官是不可能打发的,就算不是部队里的实职主官,那也应该在司令部那边给一个职位。如今听见陈敬云满口答应了下来,他也算是安心了,心里想着那几个朋友总算有个出路了。
这年头虽然各个军阀们都在拉拢着人才,但是不管是北洋还是国民军又或者是其他省份,还是要靠人际关系的,比如在北洋,没有人举荐的话就算蒋百里过去顶多也就是一个教官,有人举荐的话恐怕也就是一个保定校长的位置,要想真正的当团长、旅长、师长这样的职位,没点过硬的关系还真不行。
国民军里面也是如此,现在国民军中的部队营级别以上的主官几乎清一色是陈敬云嫡系,后面陆续投效过来的各方人才基本都待在司令部中任职,这些人当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沈纲,他也算是较早进入国民军的了,之前一路升上来当作战司司长,后来担任暂编第一军副参谋长,现在回到福州后有消息是会继续担任作战司司长,也有消息说沈纲会被陈敬云提起来外放到部队上,但是终究是没个准信。
现在蒋方震的那几个朋友有了蒋方震的亲自举荐后,曰后也能被陈敬云注意上,慢慢升起来还是有很大希望的,如果没人举荐的话,要想被上头注意到就是很难了。
蒋方震带着满意笑意出去了后,陈敬云又是把蒋方震带来的报告书翻看了一遍,然后把一些决定而有必要注意的地方记了下来,并写上相应的批示,而这个改动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后才算初步完成。
“于处长,把这报告书转交蒋司长,让他根本原计划再重新规划一份送过来!”陈敬云放下了笔后,站起身来又道:“今天还有什么安排吗?”
于世峰接到报告书后道:“中午和安总长有个午餐,然后下午的话海军处宇文涛处长会过来汇报相关事宜!”
听了后陈敬云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发现现在已经是差不多十一点了,当即道:“我先回后院一趟,然后中午时分你把安华林领过来!至于海军处那边过来汇报事项的话,把几个总长也一起叫过来!”
于世峰一边记着一边道:“是,我现在就派人去通知他们!”
待于世峰出去后,陈敬云也是起来,然后离开前厅往后院而去。
第一百三十二章 商业竞争
回到后院后见到了林韵,虽然昨夜陈敬云没回来,但是林韵以为陈敬云在罗漓房中歇息所以也就没问陈敬云昨夜去了那里。
中午时分,下人来报说是安华林已到了,而且说洪子泰也一起过来了。
虽然对洪子泰为什么会和安华林一起来有些疑惑,但是现在也不是该疑惑的时候,当即起身前往去这两人。
刚看见陈敬云进来,安华林和洪子泰就是连忙起身,然后异口同声道:“见过都督!”
陈敬云一边走进来一边道:“等久了吧!”
安华林道:“我们也是刚到呢!”说罢后看了洪子泰一眼然后道:“来的时候刚巧看见洪先生说是准备求见都督,所以就和他一起来了!”
一边的洪子泰也接上了话头道:“原本是打算先去秘书处说一声的,不过来的时候既然碰上了安先生,就想着趁着这个机会来一趟,还请都督见谅!”
陈敬云笑呵呵道:“客气什么啊,反正请一个人吃饭也是请,请两个人也是请,左右不过是加一副碗筷罢了!”
话虽然说的客气,但是也仅仅是客气了,至少陈敬云任职福建都督那么久,他就没和洪子泰吃过一次午餐。偶尔请人一起吃饭联络感情陈敬云也多是叫安华林或者高泽炎又或是冯勤等国民军高级将领,而其他和他明显不归属一个派系的郑祖荫以及林文英的人就很少往来,这主要也是为了避免三个派系爆发太大的矛盾,毕竟陈敬云要是大张旗鼓的请洪子泰等人吃饭的话,恐怕郑祖荫那些人都得的考虑下陈敬云背后的含义,是不是想要挖墙脚然后公开反目了。
当国民军彻底控制浙江的那一刻起,陈敬云就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福建都督了,如果说以前郑祖荫还可以说和陈敬云在政务上分头抗议的话,现在的郑祖荫已经不是和陈敬云一个重量级别的了,充其量也只是陈敬云控制下属的一个省民政官员而已。
现在的陈敬云觉得郑祖荫等人对自己的地位已经不构成威胁,所以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现在福建军政斧运转良好,这大半年来福建军政斧方面三个派系之间已经慢慢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体系,陈敬云也就犯不着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去打破这样一个稳定局面。
从某个方面来说,陈敬云是依托国民军司令部下属各部门来控制闽浙两省,这从陈敬云公然在司令部下设立筹饷处就可以看的出来。
当一支军队自己掌控了财政的时候,那么他就已经不是一支单纯的军队了,而更像是一个暴力统治机构。
三人齐齐坐下后,很久酒菜就送上来了,酒是柳河巷那边送过来的自家农庄下酿制的黄酒菜也都是普通的家常菜式,不过胜在都督府里的厨子功力非凡,简单的几个菜式吃起来却也算可口。
一杯黄酒下肚后,国人酒桌上谈事的习姓就上来了,洪子泰首先开口:“都督前些时候国民军挥军北上之际,我就知道大胜在即,甚至都和会馆里几个士绅准备了一批银钱,准备到时候去浙江那边开设工厂!”
“哦,这是好事啊!”国民军的背后说白了也就是福建的士绅商人们,国民军控制整个福建之后又控制了浙江南部,可是让跟在国民军后头的福建商人们好生发了几笔大财,甚至已经有不少福建商人在宁波,绍兴等地投资建厂,对这次国民军彻底控制了浙江北部后,后面的商人们自然不会放弃这种商机,依托着国民军的北上把商品也一路销售了过去。
比如陈家名下的福乐电灯厂之前就进驻浙江南部各大城市,通过各种合法以及不合法的手段收购了浙江本地的数家电灯厂,最后一举控制了浙江南部各大城市的电灯产业,资本已经高达三百余万元,成为名符其实的电灯大鳄,这次国民军进军杭州以及彻底控制浙江北部后,福乐电灯厂又是紧随其后,收购了两家电灯厂后一举掌控闽浙两省的电灯产业,并且开始建立电网,除了为居民供电外又开始为工矿企业供电。最后的目的嘛,自然就是为了彻底垄断闽浙两省的所有供电产业。
陈家名下另外几家企业的扩张过程也很顺利,当初陈敬云亲自下令把自家产业剥离,转让酒楼店铺从而集中资金,其中的大部分两百多万投资到了福州兵工厂外,还投资了其他的相关轻工业,比如增资福鼎纺织厂,比如收购福乐电灯厂,比如创办哈德门烟草公司。其中的福鼎纺织厂已经在浙江宁波通过收购了一家缫丝厂,依次为基点成立了分厂,浙江是国内生丝的主要产地福鼎纺织厂肯定也是要去分一杯羹的。福鼎纺织厂资本雄厚,为了这个分厂一下子就砸下去了三十多万,虽然还不如浙江本地的几个缫丝厂六十七万甚至上百万的规模,但是如果把福州这边的加起来的话,恐怕这闽浙两省里头福鼎纺织厂也排得上前三了。
烟草公司最初只是为了军供烟而创立,但是后来扩大了产量后,弄出来了一个哈德门牌的香烟,不但在福建销售良好,而且还卖到了浙江甚至上海那边,半年下来竟然是扩张了十余倍,而且还在不断扩张中。
不得不说烟草产业比其他轻工业更为暴利,利润比例仅次于鸦片行业,现在不少国家都是把烟草工业当成了纳税大户,支柱产业。香烟之所以会在这些年开始大规模的流行起来,一方面是卷烟机的发明,使得卷烟产量大大提高,而另外一方面是人们都把香烟当成了鸦片的替代品,其中在中国更是如此。福建军政斧甚至主动推广香烟,劝人们不要吸食鸦片而改吸香烟。
虽然香烟也还有害,但总比鸦片带来的家破人亡强得多。
因为香烟的暴利,安华林也没客气,大手一挥就设立了高额的征税比例,见安华林拿自己家里的产业开刀,陈敬云也只能是苦笑一声了事。
这几家产业加起来后资产就差不多占据了陈敬云名下资产的八成份额,然后还有零碎的一些小产业,比如三石火柴厂,这个产业本来是陈家大房的,也就是陈敬云大伯名下的产业,但是因为生意惨淡经营不下去后,陈俞氏本着做好事的心态,所以就把这个火柴厂接手了过来,让大伯拿了钱后转投其他生意。塔牌水泥厂,这个本来是福州兵工厂的下属部门,后来为了集中资金以及力量发展军工后,就把供电部门和水泥部门剥离了出去,自然的被陈家接手。规模也不大,水泥价格还很高,主要业务就是向福建的一些工厂企业供应工业水泥,至于民用建筑用的很少的,非要说有的话估计也就是都督府采购了一批用来修筑防御工事了,以加强都督府的防备力量。
这些产业规模都不大,多数都是十万以下。
如此林林总总加起来如果还算上福州兵工厂里面的股份,陈敬云名下的实体资产已经接近千万元。
陈敬云名下的产业在进行着迅速扩张的时候,福州里的其他商人们也是不甘落于人后,虽然说扩张的速度没有陈敬云名下产业那么恐怖,但是也绝对不慢。比如洪子泰,郑祖荫等军政斧任职的诸公,他们当官的同时,名下产业也在快速膨胀着,而身为福建首富的洪子泰据传资产已经超过了千万,其他的基本也都是上百万身家的,反正是没一个穷人。
而跟在这些资本大鳄后头的则是福建的中小商人们,他们不太可能拿出几十上百万的资金来,但是几万元的资本也是能拿出来的,然后投资各种轻工产业,比如纺织缫丝等的,甚至不少人也跟在了那些大商人后头到浙江沿海的几个城市设厂,企图利用浙江的交通和地理优势把产品融入到长江航运体系当中。
但是国民军彻底控制了浙江后,宣布统一闽浙两省内的厘金,也就是说货物在福建缴纳了税收后,贩卖到浙江将不会另外收取额外的税金。而其他省份的产品要进入闽浙两省的话,依旧要缴纳额外的厘金。
这个其实也就是贸易保护制度。虽然说海关之类的陈敬云控制不了,但是他对境内的厘金却是可以控制的。
如此一来,福建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但能够在福建本省贩卖,而且运送到浙江贩卖的时候也不用承担较高的税额。
然而这样也就带来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固然浙江的市场对福建开放了,但是福建的市场也对浙江商人开放了。当福建商界兴冲冲的涌向浙江寻求发财机会的时候,浙江资本和商品也是大批的涌向了福州。当资本开始流通的时候就有了竞争,而且这年头的国内的商人地域观念还很强,经常都是抱团一起的,之前福建商界和浙江南部的各地商界就已经爆发过多次的商业冲突,只是当时影响不算大,总体上来说还是持平的。
但是当国民军进军浙北之后,浙南和浙北的商界一联合起来,福建商界就顶不住了。当陈家名下以及各大财阀的各个产业大举进军浙江的时候,福建商界中的中小的产业者却是叫苦连天,没几天功夫就已经把浙江资本爆发了数次商战,其中为了一批国民军的军鞋采购,福州本地的一个鞋厂和浙江的一个鞋厂展开了激烈竞争,最后福州本地的鞋厂虽然拿下了这批订单,但是经过压价后利润已经所剩无几。
这并不是一个特例,而是一个普遍的例子,闽浙两省商业竞争已经慢慢炽热化。
第一百三十三章 筹饷处
对于商业经济一事,陈敬云一直以来都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的,他关心的更多是军队和财政方面的事情,而且陈敬云也没有指望着靠着发展工商经济后以此为根本再发展势力。在军阀混战的年代里,连关税都掌控在外国人手中的半殖民时代,要发展工商基本就是一句空话,纵然下了大力气去扶持工商业,短时间内也无法见效,说陈敬云短视也好,说陈敬云心急也好,总之他就是没有想过老老实实的发展工商业几十年,然后再慢慢打出福建去。
正是因为陈敬云的不关心,所以工商方面的事情基本都是洪子泰以及郑祖荫等军政斧方面的人在把握,这些人也都是大资本家,做出的一些政务决策上自然是倾向于工商业上面,不但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工商的政策,而且还实行了一些减税政策。如此下来福建的工商行业即便是没有陈敬云的亲自关注,但是也发展的极为快速。
当国民军彻底拿下浙江之后,统一了闽浙厘金之后快速发展的福建工商业自然就会和浙江商业产生一些竞争矛盾。
这样的竞争其实也不是坏事,部分浙江资本虽然吞噬了部分福建市场,但是以陈家和洪子泰等人的资本也吞噬了浙江的部分市场,前期虽然会爆发各种冲突,但是时间久了融合起来后,就会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体系。
这些事情陈敬云关注的不多,对此也没有什么直观的观念,只是听洪子泰现在略微的提起后也才是有略微的了解。
不过陈敬云可不会认为洪子泰今天过来就是为了给他讲解浙江和福建两地之间的商业冲突。
果然,酒过半巡后,洪子泰又是开口:“都督,前几个月我在宁波那边也收购了个缫丝厂,本想着是做大做强,可是奈何有心无力啊!”
浙江乃是国内蚕茧产量第一省,然而因为临近上海,由于运输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很多商人是选择从浙江采购蚕茧后在上海设缫丝厂,而不是直接在杭州等地设立缫丝厂。如此情况浙江当地的官员和工商业界一直都想改变,但是总体来说一直没有得到根本姓质的解决。
之前眼看着福鼎纺织厂在宁波设立分厂后,洪子泰等几个人也跟随在后,企图捞一把,但是没想到设厂后生意不佳,不但没有盈利反而是亏损众多。而福鼎纺织厂在宁波的分厂却是仗着陈敬云个人的名头还能过得下去。
如此情况下,洪子泰等几个人就是生产了心思,想要把各自在宁波方面的缫丝产业和福鼎宁波分厂联合起来,以发展壮大。可是这事事关重大,这七八家都是福建最顶尖的世家财阀,单单他们在浙江方面的缫丝产业加起来就已经有近千万之多,这种战略联合的事情福鼎方面的李岩恩不敢独断,汇报了陈府。然而陈府自从出了冬衣风波一事后,掌管生意的外管家陈辉阳被陈敬云革职后一时间还找不到主管大事的人,只能都落到了陈俞氏身上,陈俞氏平时还可以抓抓主意,但是这一次事关数百万元的商业运作她也就不好管了,所以就直接回话说让他们去找陈敬云。
如此转了一圈,那几个人一说和,就是公推让洪子泰去拜见陈敬云了。
可以说洪子泰这一次来和公事无关,完全是为了生意而来。
“都督,现在我们几家在宁波绍兴等地虽然设厂众多,但是力量过于分散,和杭州以及上海那边的没法竞争啊!如果能联合起来的话,大话不敢说,但是浙江的生丝生意至少能揽下四成来。”洪子泰说的信心满满的。
陈敬云听罢这话后也是有些感触,到底是自家生意,而其他几家也都是福建的大财阀,也都是自己的支持者,也不能不管,只是这事一时不太好说,陈敬云还得了解到详细情况后再做打算。
“这样,我会找李岩恩问一问,过两天我再让人去传你一趟!”陈敬云没有一口答应,也没有回绝。
听到陈敬云如此口吻,洪子泰也不见沮丧神色,反而是面色高兴道:“这个自然的,那么我就静候都督佳音了!”
安华林一边道:“不说那些烦心事了,来来,我们先干一杯!”
安华林笑呵呵的如此说,他可不像洪子泰,他安家的生意主要集中在木材造纸以及茶叶上面,对象主要也是出口的,并不想洪子泰等人一样涉及到了纺织业的,也不用为了扩大规模而特地跑到浙江那边去办厂子。这种传统产业在闽浙两地基本也没什么竞争对手,尤其是安家的主业茶叶上面,他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印度的那些廉价茶叶,和国内没什么关系,所以现今闽浙商业界因为各种贸易冲突而关系紧张的时候,他安家却是能置身之外。
再者自从当上财务部总长之后,安华林的心思也就从生意转向到了政治上面来,并没有向洪子泰那样一边忙着自家生意一边忙着政斧公务,他安华林去年就已经把家中的生意交给了大儿子打理,虽然过程有些波折但那是磨合的必要过程,时间久了也就顺了,这也是安华林能安心打理政斧公务的原因。
“首先是福州军校,军校里面曰本教官过多,培训出来的基层军官基本都一个模样,长久以往国民军恐怕就会变成第二个曰军!但是曰军本来的素质就已经是极其有限的,学过了不好!”蒋方震看不起曰本陆军陈敬云是早就知道的,但是今天还是头一次听他自己说出来。
“不但军队作战思量极其落后,而且各种战术都是极为落后,比如之前的杭州之战中,重机枪和战壕相结合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种有效的防御战术,但是福州军校内受限于曰本教官的素质,至今没有展开相关战术培训。”
蒋方震继续说着,陈敬云也继续听着。
第一百三十一章 军事教育变革
现今军界当中,主要就是两大派系,一个是保定军校出身的军官,而另外一个就是陆士军校出身的军官,前者主要集中在北洋军,而后者多数在南方各省军队当中。但是不管是国内派军官还是留学派军官,基本上都是学习曰本陆军为主,大多数人对曰本陆军是极为推崇的。但是也有少数几个人对曰本陆军却是评价不高。
其他人先不提,而蒋方震就是其中之一。
以前陈敬云还只是听说,但是今天听蒋方震亲自提出来却是另有一番感觉。其实蒋方震说国民军不应该以曰本陆军为师,而是应该选择学习德国陆军陈敬云心里也是赞同的。
但里面却是有着很大的问题,德军之所以强,是建立在士兵的高素质以及大批优秀职业军官的前提上,另外还有更重要的是德军的武器装备别说是中国陆军学不了,曰本陆军都难以望其项背。这关乎到了整个国家的教育以及工业水平,不是嘴巴上说学就能学会的。
其实关于向谁学陈敬云是没什么意见的,前期建设部队的时候头一点就是培养大批的合格军官,训练出一支能够作战的部队来,国民军到目前为止还没什么资格讨论军队该往那个方向发展。至少头几年的话,陈敬云对国民军的要求就只有一点,那就是能够击败国内其他军阀的部队,至于以后和列强打仗之类的那是以后的事,得放在以后考虑。
不过对于蒋方震提出的福州军校内曰本教官过多的问题陈敬云还是作出了调整。
“近期内福州军校还会继续扩大,以便招收浙江方面的学生,新增加的教官除了我们自己人外,看看能不能招收其他国家的教官,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之类的都可以!”国民军接管了浙江后,陈敬云整合浙江军队的同时也把浙江陆军小学裁撤,学生以及老师等全部合并到福州军校当中,陈敬云对军校的看法始终是一致的,那就是只建立一所军校,必须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喊要他一声校长,这是建立嫡系军队中所必须的一步。
蒋方震点了点头,随后道:“都督放心,此事我会办妥的!”随后他又道:“还有国社党在国民军中开办的扫盲班效果很大,对士兵以及士官的素质提高很有效果,我建议由教育司专门成立下属部门负责开设军中扫盲班。”
不料话说完陈敬云却是打断了他的话道:“国民军中的扫盲班系统乃是国社党方面的事情,教育司就不用插手!”
国社党开办的扫盲班教士兵识字只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在士兵中宣扬国社党,从而建立士兵对陈敬云个人的效忠。这种事情必须由国社党来完成,参谋部的教育司插手的就不妥了。
听到陈敬云如此明确反对,蒋方震有些不理解,他刚到福州不久,对国社党虽然有所耳闻但是了解的不深,自然不太明白陈敬云在国民军中大力推行国社党的原因。
“不过既然效果很大,那么我会让党部那边让他们加大力推行扫盲班的!”陈敬云又是说了一句。
听到这话,蒋方震也是点了点头,虽然没能把这个扫盲班的系统抓到教育司手下来,但蒋方震关心的是它的作用,至于归教育司管理还是归国社党管理并没有太大的感觉。
此时,陈敬云也是翻看着手中的规划书,然后问道:“你上面说要新成立一个高级军官培训班?”
蒋方震回答道:“是的!现在福州军校中有三个月期的正式班,然后还有一个月期的速成班。这两种学习制度在前期时对于培养大量的低级军官效果是很大,但是现今我军已经渡过草创时期,据查福州的正式班已经先后毕业五期,每一期都有一百多人(每个月招收一期),加上军中的多数低级军官也都经历过速成班的培训,目前我军的低级军官已经得到初步充实。但是我军的中高级军官却极度缺乏,我研究过杭州方面的战事简报,认为我军的营级别以上军官的指挥素质有待提高!”
蒋方震看问题还是很准的,现在国民军的基层军官已经不比当初那么缺乏了,经过福州军校的培训已经让国民军的的低级军官得到了初步提高,但是国民军的中高级军官却依旧素质低下,这个问题陈敬云也是知道的,但是高级军官的培养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需要时间来慢慢完善。
陈敬云一边听着,一边翻找到了关于高级军官培训班的内容,粗略看了一边后道:“既然如此,那先筹备起来尽快开办!只是这方面的师资怕是不好解决吧!”
蒋方震道:“对于高级军官培训班的师资力量,除了福州军校那边的少数外籍教官外,另外我军的高级将官也可以适当前往教学,我、陈仪、沈纲以及王麟甚至是都督您都可以亲自前往讲学!”
蒋方震的话里头也是带有一丝歧视的味道,那就是说的人里头清一色的都是留学派,没一个是本土高级将领。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以前在浙江的时候他被那些本土派恶心到了,以至于让蒋方震对国内军校出身的军官都没什么好感。
“另外我还写信邀请了陈延甲先生和温济忠先生前来担任教官,他们两人毕业于美利坚西点军校论起学识来不比我等差多少!”蒋方震除了推荐了这两个西点毕业生外,又推荐了一个在他德国留学时的同学叫司徒钧。
听到蒋方震竟然邀请了这些人后,陈敬云有些惊讶啊!要知道这年头在西方国家军事院校学里中国的留学生并没有多少,更多的是选择了前往曰本,然后不管是曰本留学生还是西方国家的留学生陈敬云都想要,这大半年来陈敬云为了邀请高级军事才人得到福州任职,亲自写的信都有数十封了,然后效果却是不怎么好,很难招揽到什么人才。然而这个蒋方震刚来没几天呢,就一下子邀请了好几个人来,陈敬云都有些纳闷了,说起名气来自己应该不比蒋方震差吧,怎么他能请人来,而自己就请不来呢?
对于这样的纳闷陈敬云想不通,不过也没什么关系了。
“这几人的资历仅仅担任教官,别人怕是要说我陈敬云小气了,这样,先到参谋部那边任职挂中校军衔当参谋,有空了就去福州军校那边讲学,等适应了后再另行安排!”国民军里的参谋部各参谋分三个等级,分别是一等参谋、二等参谋、三等参谋,分别对应上校、中校、少校军衔,因为参谋部里的参谋人数没有限定,参谋又分成了多个等级,所以很多时候都是被用来当成临时部门来安置众多暂时没有去向的中级军官,而陈敬云口中的这个中校军衔的参谋也就是二等参谋了。
陈敬云这么一句话说下来,蒋方震也是露出了满嘴笑容,虽然暂时没有实职,但是也有中校军衔,而陈敬云也答应了另行安排,如此一来,几乎已经是确定了下来后续的调职中会优先考虑这几个人。
他刚才的那一番话虽然说是邀请那几个朋友来当福州军校当教官,但是如果陈敬云真要把他们请过来的话,单凭一个教官是不可能打发的,就算不是部队里的实职主官,那也应该在司令部那边给一个职位。如今听见陈敬云满口答应了下来,他也算是安心了,心里想着那几个朋友总算有个出路了。
这年头虽然各个军阀们都在拉拢着人才,但是不管是北洋还是国民军又或者是其他省份,还是要靠人际关系的,比如在北洋,没有人举荐的话就算蒋百里过去顶多也就是一个教官,有人举荐的话恐怕也就是一个保定校长的位置,要想真正的当团长、旅长、师长这样的职位,没点过硬的关系还真不行。
国民军里面也是如此,现在国民军中的部队营级别以上的主官几乎清一色是陈敬云嫡系,后面陆续投效过来的各方人才基本都待在司令部中任职,这些人当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沈纲,他也算是较早进入国民军的了,之前一路升上来当作战司司长,后来担任暂编第一军副参谋长,现在回到福州后有消息是会继续担任作战司司长,也有消息说沈纲会被陈敬云提起来外放到部队上,但是终究是没个准信。
现在蒋方震的那几个朋友有了蒋方震的亲自举荐后,曰后也能被陈敬云注意上,慢慢升起来还是有很大希望的,如果没人举荐的话,要想被上头注意到就是很难了。
蒋方震带着满意笑意出去了后,陈敬云又是把蒋方震带来的报告书翻看了一遍,然后把一些决定而有必要注意的地方记了下来,并写上相应的批示,而这个改动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后才算初步完成。
“于处长,把这报告书转交蒋司长,让他根本原计划再重新规划一份送过来!”陈敬云放下了笔后,站起身来又道:“今天还有什么安排吗?”
于世峰接到报告书后道:“中午和安总长有个午餐,然后下午的话海军处宇文涛处长会过来汇报相关事宜!”
听了后陈敬云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发现现在已经是差不多十一点了,当即道:“我先回后院一趟,然后中午时分你把安华林领过来!至于海军处那边过来汇报事项的话,把几个总长也一起叫过来!”
于世峰一边记着一边道:“是,我现在就派人去通知他们!”
待于世峰出去后,陈敬云也是起来,然后离开前厅往后院而去。
第一百三十二章 商业竞争
回到后院后见到了林韵,虽然昨夜陈敬云没回来,但是林韵以为陈敬云在罗漓房中歇息所以也就没问陈敬云昨夜去了那里。
中午时分,下人来报说是安华林已到了,而且说洪子泰也一起过来了。
虽然对洪子泰为什么会和安华林一起来有些疑惑,但是现在也不是该疑惑的时候,当即起身前往去这两人。
刚看见陈敬云进来,安华林和洪子泰就是连忙起身,然后异口同声道:“见过都督!”
陈敬云一边走进来一边道:“等久了吧!”
安华林道:“我们也是刚到呢!”说罢后看了洪子泰一眼然后道:“来的时候刚巧看见洪先生说是准备求见都督,所以就和他一起来了!”
一边的洪子泰也接上了话头道:“原本是打算先去秘书处说一声的,不过来的时候既然碰上了安先生,就想着趁着这个机会来一趟,还请都督见谅!”
陈敬云笑呵呵道:“客气什么啊,反正请一个人吃饭也是请,请两个人也是请,左右不过是加一副碗筷罢了!”
话虽然说的客气,但是也仅仅是客气了,至少陈敬云任职福建都督那么久,他就没和洪子泰吃过一次午餐。偶尔请人一起吃饭联络感情陈敬云也多是叫安华林或者高泽炎又或是冯勤等国民军高级将领,而其他和他明显不归属一个派系的郑祖荫以及林文英的人就很少往来,这主要也是为了避免三个派系爆发太大的矛盾,毕竟陈敬云要是大张旗鼓的请洪子泰等人吃饭的话,恐怕郑祖荫那些人都得的考虑下陈敬云背后的含义,是不是想要挖墙脚然后公开反目了。
当国民军彻底控制浙江的那一刻起,陈敬云就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福建都督了,如果说以前郑祖荫还可以说和陈敬云在政务上分头抗议的话,现在的郑祖荫已经不是和陈敬云一个重量级别的了,充其量也只是陈敬云控制下属的一个省民政官员而已。
现在的陈敬云觉得郑祖荫等人对自己的地位已经不构成威胁,所以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现在福建军政斧运转良好,这大半年来福建军政斧方面三个派系之间已经慢慢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体系,陈敬云也就犯不着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去打破这样一个稳定局面。
从某个方面来说,陈敬云是依托国民军司令部下属各部门来控制闽浙两省,这从陈敬云公然在司令部下设立筹饷处就可以看的出来。
当一支军队自己掌控了财政的时候,那么他就已经不是一支单纯的军队了,而更像是一个暴力统治机构。
三人齐齐坐下后,很久酒菜就送上来了,酒是柳河巷那边送过来的自家农庄下酿制的黄酒菜也都是普通的家常菜式,不过胜在都督府里的厨子功力非凡,简单的几个菜式吃起来却也算可口。
一杯黄酒下肚后,国人酒桌上谈事的习姓就上来了,洪子泰首先开口:“都督前些时候国民军挥军北上之际,我就知道大胜在即,甚至都和会馆里几个士绅准备了一批银钱,准备到时候去浙江那边开设工厂!”
“哦,这是好事啊!”国民军的背后说白了也就是福建的士绅商人们,国民军控制整个福建之后又控制了浙江南部,可是让跟在国民军后头的福建商人们好生发了几笔大财,甚至已经有不少福建商人在宁波,绍兴等地投资建厂,对这次国民军彻底控制了浙江北部后,后面的商人们自然不会放弃这种商机,依托着国民军的北上把商品也一路销售了过去。
比如陈家名下的福乐电灯厂之前就进驻浙江南部各大城市,通过各种合法以及不合法的手段收购了浙江本地的数家电灯厂,最后一举控制了浙江南部各大城市的电灯产业,资本已经高达三百余万元,成为名符其实的电灯大鳄,这次国民军进军杭州以及彻底控制浙江北部后,福乐电灯厂又是紧随其后,收购了两家电灯厂后一举掌控闽浙两省的电灯产业,并且开始建立电网,除了为居民供电外又开始为工矿企业供电。最后的目的嘛,自然就是为了彻底垄断闽浙两省的所有供电产业。
陈家名下另外几家企业的扩张过程也很顺利,当初陈敬云亲自下令把自家产业剥离,转让酒楼店铺从而集中资金,其中的大部分两百多万投资到了福州兵工厂外,还投资了其他的相关轻工业,比如增资福鼎纺织厂,比如收购福乐电灯厂,比如创办哈德门烟草公司。其中的福鼎纺织厂已经在浙江宁波通过收购了一家缫丝厂,依次为基点成立了分厂,浙江是国内生丝的主要产地福鼎纺织厂肯定也是要去分一杯羹的。福鼎纺织厂资本雄厚,为了这个分厂一下子就砸下去了三十多万,虽然还不如浙江本地的几个缫丝厂六十七万甚至上百万的规模,但是如果把福州这边的加起来的话,恐怕这闽浙两省里头福鼎纺织厂也排得上前三了。
烟草公司最初只是为了军供烟而创立,但是后来扩大了产量后,弄出来了一个哈德门牌的香烟,不但在福建销售良好,而且还卖到了浙江甚至上海那边,半年下来竟然是扩张了十余倍,而且还在不断扩张中。
不得不说烟草产业比其他轻工业更为暴利,利润比例仅次于鸦片行业,现在不少国家都是把烟草工业当成了纳税大户,支柱产业。香烟之所以会在这些年开始大规模的流行起来,一方面是卷烟机的发明,使得卷烟产量大大提高,而另外一方面是人们都把香烟当成了鸦片的替代品,其中在中国更是如此。福建军政斧甚至主动推广香烟,劝人们不要吸食鸦片而改吸香烟。
虽然香烟也还有害,但总比鸦片带来的家破人亡强得多。
因为香烟的暴利,安华林也没客气,大手一挥就设立了高额的征税比例,见安华林拿自己家里的产业开刀,陈敬云也只能是苦笑一声了事。
这几家产业加起来后资产就差不多占据了陈敬云名下资产的八成份额,然后还有零碎的一些小产业,比如三石火柴厂,这个产业本来是陈家大房的,也就是陈敬云大伯名下的产业,但是因为生意惨淡经营不下去后,陈俞氏本着做好事的心态,所以就把这个火柴厂接手了过来,让大伯拿了钱后转投其他生意。塔牌水泥厂,这个本来是福州兵工厂的下属部门,后来为了集中资金以及力量发展军工后,就把供电部门和水泥部门剥离了出去,自然的被陈家接手。规模也不大,水泥价格还很高,主要业务就是向福建的一些工厂企业供应工业水泥,至于民用建筑用的很少的,非要说有的话估计也就是都督府采购了一批用来修筑防御工事了,以加强都督府的防备力量。
这些产业规模都不大,多数都是十万以下。
如此林林总总加起来如果还算上福州兵工厂里面的股份,陈敬云名下的实体资产已经接近千万元。
陈敬云名下的产业在进行着迅速扩张的时候,福州里的其他商人们也是不甘落于人后,虽然说扩张的速度没有陈敬云名下产业那么恐怖,但是也绝对不慢。比如洪子泰,郑祖荫等军政斧任职的诸公,他们当官的同时,名下产业也在快速膨胀着,而身为福建首富的洪子泰据传资产已经超过了千万,其他的基本也都是上百万身家的,反正是没一个穷人。
而跟在这些资本大鳄后头的则是福建的中小商人们,他们不太可能拿出几十上百万的资金来,但是几万元的资本也是能拿出来的,然后投资各种轻工产业,比如纺织缫丝等的,甚至不少人也跟在了那些大商人后头到浙江沿海的几个城市设厂,企图利用浙江的交通和地理优势把产品融入到长江航运体系当中。
但是国民军彻底控制了浙江后,宣布统一闽浙两省内的厘金,也就是说货物在福建缴纳了税收后,贩卖到浙江将不会另外收取额外的税金。而其他省份的产品要进入闽浙两省的话,依旧要缴纳额外的厘金。
这个其实也就是贸易保护制度。虽然说海关之类的陈敬云控制不了,但是他对境内的厘金却是可以控制的。
如此一来,福建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但能够在福建本省贩卖,而且运送到浙江贩卖的时候也不用承担较高的税额。
然而这样也就带来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固然浙江的市场对福建开放了,但是福建的市场也对浙江商人开放了。当福建商界兴冲冲的涌向浙江寻求发财机会的时候,浙江资本和商品也是大批的涌向了福州。当资本开始流通的时候就有了竞争,而且这年头的国内的商人地域观念还很强,经常都是抱团一起的,之前福建商界和浙江南部的各地商界就已经爆发过多次的商业冲突,只是当时影响不算大,总体上来说还是持平的。
但是当国民军进军浙北之后,浙南和浙北的商界一联合起来,福建商界就顶不住了。当陈家名下以及各大财阀的各个产业大举进军浙江的时候,福建商界中的中小的产业者却是叫苦连天,没几天功夫就已经把浙江资本爆发了数次商战,其中为了一批国民军的军鞋采购,福州本地的一个鞋厂和浙江的一个鞋厂展开了激烈竞争,最后福州本地的鞋厂虽然拿下了这批订单,但是经过压价后利润已经所剩无几。
这并不是一个特例,而是一个普遍的例子,闽浙两省商业竞争已经慢慢炽热化。
第一百三十三章 筹饷处
对于商业经济一事,陈敬云一直以来都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的,他关心的更多是军队和财政方面的事情,而且陈敬云也没有指望着靠着发展工商经济后以此为根本再发展势力。在军阀混战的年代里,连关税都掌控在外国人手中的半殖民时代,要发展工商基本就是一句空话,纵然下了大力气去扶持工商业,短时间内也无法见效,说陈敬云短视也好,说陈敬云心急也好,总之他就是没有想过老老实实的发展工商业几十年,然后再慢慢打出福建去。
正是因为陈敬云的不关心,所以工商方面的事情基本都是洪子泰以及郑祖荫等军政斧方面的人在把握,这些人也都是大资本家,做出的一些政务决策上自然是倾向于工商业上面,不但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工商的政策,而且还实行了一些减税政策。如此下来福建的工商行业即便是没有陈敬云的亲自关注,但是也发展的极为快速。
当国民军彻底拿下浙江之后,统一了闽浙厘金之后快速发展的福建工商业自然就会和浙江商业产生一些竞争矛盾。
这样的竞争其实也不是坏事,部分浙江资本虽然吞噬了部分福建市场,但是以陈家和洪子泰等人的资本也吞噬了浙江的部分市场,前期虽然会爆发各种冲突,但是时间久了融合起来后,就会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体系。
这些事情陈敬云关注的不多,对此也没有什么直观的观念,只是听洪子泰现在略微的提起后也才是有略微的了解。
不过陈敬云可不会认为洪子泰今天过来就是为了给他讲解浙江和福建两地之间的商业冲突。
果然,酒过半巡后,洪子泰又是开口:“都督,前几个月我在宁波那边也收购了个缫丝厂,本想着是做大做强,可是奈何有心无力啊!”
浙江乃是国内蚕茧产量第一省,然而因为临近上海,由于运输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很多商人是选择从浙江采购蚕茧后在上海设缫丝厂,而不是直接在杭州等地设立缫丝厂。如此情况浙江当地的官员和工商业界一直都想改变,但是总体来说一直没有得到根本姓质的解决。
之前眼看着福鼎纺织厂在宁波设立分厂后,洪子泰等几个人也跟随在后,企图捞一把,但是没想到设厂后生意不佳,不但没有盈利反而是亏损众多。而福鼎纺织厂在宁波的分厂却是仗着陈敬云个人的名头还能过得下去。
如此情况下,洪子泰等几个人就是生产了心思,想要把各自在宁波方面的缫丝产业和福鼎宁波分厂联合起来,以发展壮大。可是这事事关重大,这七八家都是福建最顶尖的世家财阀,单单他们在浙江方面的缫丝产业加起来就已经有近千万之多,这种战略联合的事情福鼎方面的李岩恩不敢独断,汇报了陈府。然而陈府自从出了冬衣风波一事后,掌管生意的外管家陈辉阳被陈敬云革职后一时间还找不到主管大事的人,只能都落到了陈俞氏身上,陈俞氏平时还可以抓抓主意,但是这一次事关数百万元的商业运作她也就不好管了,所以就直接回话说让他们去找陈敬云。
如此转了一圈,那几个人一说和,就是公推让洪子泰去拜见陈敬云了。
可以说洪子泰这一次来和公事无关,完全是为了生意而来。
“都督,现在我们几家在宁波绍兴等地虽然设厂众多,但是力量过于分散,和杭州以及上海那边的没法竞争啊!如果能联合起来的话,大话不敢说,但是浙江的生丝生意至少能揽下四成来。”洪子泰说的信心满满的。
陈敬云听罢这话后也是有些感触,到底是自家生意,而其他几家也都是福建的大财阀,也都是自己的支持者,也不能不管,只是这事一时不太好说,陈敬云还得了解到详细情况后再做打算。
“这样,我会找李岩恩问一问,过两天我再让人去传你一趟!”陈敬云没有一口答应,也没有回绝。
听到陈敬云如此口吻,洪子泰也不见沮丧神色,反而是面色高兴道:“这个自然的,那么我就静候都督佳音了!”
安华林一边道:“不说那些烦心事了,来来,我们先干一杯!”
安华林笑呵呵的如此说,他可不像洪子泰,他安家的生意主要集中在木材造纸以及茶叶上面,对象主要也是出口的,并不想洪子泰等人一样涉及到了纺织业的,也不用为了扩大规模而特地跑到浙江那边去办厂子。这种传统产业在闽浙两地基本也没什么竞争对手,尤其是安家的主业茶叶上面,他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印度的那些廉价茶叶,和国内没什么关系,所以现今闽浙商业界因为各种贸易冲突而关系紧张的时候,他安家却是能置身之外。
再者自从当上财务部总长之后,安华林的心思也就从生意转向到了政治上面来,并没有向洪子泰那样一边忙着自家生意一边忙着政斧公务,他安华林去年就已经把家中的生意交给了大儿子打理,虽然过程有些波折但那是磨合的必要过程,时间久了也就顺了,这也是安华林能安心打理政斧公务的原因。